 
			 
				(完美版)含以下9本:
更高更妙的高中數學思想與方法(第九版) 定價:58元
更高更妙的高考數學二輪復習(第二版) 定價:30元
更高更妙的高中數學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 定價:32元
更高更妙的解題 高中數學 定價:25元
更高更妙的高考化學思想方法 定價:55元
更高更妙的高考化學二輪復習(第2版) 定價:19.9元
更高更妙的物理 衝刺全國高中物理競賽(第五版) 定價:58元
更高更妙的物理 高考高分與自主招生決勝篇 定價:47元
更高更妙的物理 實驗篇 定價:25元
總定價:349.9元
書名:更高更妙的物理:實驗篇
原價:25.00元
作者:瀋晨
齣版社:浙江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年3月1日
ISBN:9787308074193
字數:257000
頁碼:194
版次: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編輯推薦
《更高更妙的物理:實驗篇》全麵剖析命題規律,準確預測命題方嚮。
內容提要
 《更高更妙的物理:實驗篇》由四部分內容構成:實驗基礎理論部分,我們將一些帶有共性的、為高中學生可以接收的實驗理論內容進行整閤,概述物理實驗基本儀器,主要測量方法,從應用角度齣發,歸納與提供處理實驗數據的常用方法與測量誤差及實驗結果不確定度的計算公式。
基礎實驗例析部分編排8組用以訓練基本技能的實驗,采用“一對一”的形式——在A實驗中,詳述該項實驗的技能含量,實驗目的,設計原理,數據記錄與處理,實驗結果報告等,相應地給齣B實驗,作為讀者自我訓練的等高平颱。競賽性實驗課題與簡報部分的20個實驗課題,創意選自各類物理競賽的實驗賽題,實驗數據與結果均由作者訓練的曆屆參賽選手提供。最後在競賽性實驗題精選部分,嚮讀者提供20例國內外中學生物理實驗競賽題,並附簡要提示。
目錄
Ⅰ 實驗基礎理論
第1節 實驗競賽的特點與內容
第2節 物理實驗基本儀器
第3節 物理實驗基本測量方法
第4節 簡版誤差理論
第5節 常用實驗數據處理方法
Ⅱ 基本物理實驗技能訓練例析A&B;
第1節 物體密度的測量
1A測圓柱鋼的密度
1B用懸垂法測石蠟的密度
第2節 用光杠杆法測金屬的特性參量
2A用光杠杆法測金屬的楊氏模量
2B用光杠杆法測定金屬的綫脹係數
第3節 用復擺測剛體的轉動慣量
3A用扭擺測剛體的轉動慣量
3B用三綫擺裝置測剛體的轉動慣量
第4節 用直接比較法測電學量
4A用電位差計測電池的電動勢
4B用平衡直流電橋測量中值電阻的阻值
第5節 研究及C、及L串聯電路
5A研究及C串聯電路的暫態過程
5B研究及L串聯的穩態電路
第6節 霍耳效應研究與應用
6A研究霍耳效應
6B利用霍耳效應測亥姆霍茲綫圈的磁場
第7節 研究光的乾涉現象
7A用雙棱鏡乾涉法測光波波長
7B用等厚乾涉法測量凸透鏡麯率半徑
第8節 研究光的單縫衍射和光柵衍射
8A研究夫琅禾費單縫衍射的光強分布
8B研究光柵衍射
Ⅲ 競賽型物理實驗課題與簡報
1.測蠟燭的密度
2.少量油樣品密度的測定
3.測量A4打印紙的麵密度
4.固體密度的測定
5.測量固體質量
6.測量待測彈簧的勁度係數
7.測定給定物體的迴轉半徑
8.鋼闆尺作為懸臂梁時彈性模量的測定
9.研究橡皮筋的伸長和外力的關係
10.測定一給定電容的值
11.測電壓錶內阻
12.測量甲電池的電動勢
13.測定金屬絲的電阻率
14.測量二極管的伏安特性麯綫
15.測量黑箱中電阻阻值
16.測定同軸電纜綫兩導綫間絕緣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
17.測定三棱鏡的摺射率
18.電學量調和平均模擬法測透鏡焦距
19.測光盤的光柵常數
20.測量一捲漆包綫的長度及其銅綫芯的電阻率
Ⅳ 物理競賽實驗題選
1.關於誤差
2.關於有效數字
3.關於數據處理方法
4.用閤適的方法測定物理天平橫梁上遊碼的質量
5.用動力學方法對任意標度定標
6.測量衣架的轉動慣量和重力加速度
7.測定實驗室內的大氣壓強
8.測定兩組電源的電動勢比值
9.測電流錶內阻
10.直滑式電位器阻值分布特性的研究
11.螺繞環參數的測量
12.測定工藝玻璃球的摺射率
13.測定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焦距
14.測量分光計上望遠鏡的物鏡焦距和平行光管上的透鏡焦距
15.測量金屬絲的直徑
16.超聲波衰減特性的研究及超聲波速的測量
17.燈泡發光效率測量
18.用開爾文電橋(平衡直流雙臂電橋)測低值電阻
19.用鏇轉液體法測定重力加速度g
20.研究磁性滑塊的磁阻尼因數
文摘
以認識物質世界的本質屬性、研究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為己任的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既以嚴格的實驗事實為基礎建立物理概念、發現物理規律,又不斷受到實驗的檢驗而揚棄與發展。在實驗中,人們藉助各種儀器,突破感官的限製,擴展瞭對自然現象的觀察範圍,提高瞭測量精確程度。在實驗中,人們掌握瞭實驗控製與重復的基本要素。物理實驗是整個科學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探索和開拓新認知、新科技領域的有力工具。在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大綱中,均對物理實驗有明確的要求,目的正是讓入門物理者及物理愛好者從涉足物理之初,即打好實驗基礎,在實驗理念、方法和實驗操作技能及實驗數據處理等方麵受到較為係統與嚴謹的訓練,培養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從而提升科學素養。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在復賽與決賽闆塊中設置瞭現場實驗競賽。從預賽和復賽的理論試題比賽中勝齣的優秀選手,通過由各省賽區命題的實驗題的再次遴選,方可進人全國決賽。決賽中,在通過理論試題的角逐後,再經實驗操作比賽,由兩項成績決定一、二、三等奬,並設有實驗成績單項優勝奬。
這本書的邏輯架構簡直是一部精妙的“思維導圖”,它並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平鋪直敘的知識點羅列方式。作者似乎非常懂得高中生的認知習慣,總能在看似不相關的知識點之間搭建起一座座堅實的橋梁。比如,在講解某個力學模型時,它會巧妙地穿插進相關的數學工具介紹,而不是等到數學章節再單列齣來,這種“即時應用”的教學方式極大地增強瞭知識的連貫性和實用性。讀完一個專題後,我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思維層次被拔高瞭一截,不再是孤立地理解各個定律,而是能將它們放入一個更大的物理圖像中去審視。它引導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深層次的思考和建模能力。這種宏觀與微觀結閤得恰到好處的敘述風格,非常適閤那些渴望觸及競賽內核,追求“知其所以然”的學習者,讓人對物理世界的運行規律産生一種由衷的敬畏感。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裏那些“思想與方法實驗篇”的部分,簡直是為我這種“理論派”的偏科生量身定做的救星。我過去總是覺得競賽題目的靈活變化讓人無從下手,總感覺自己離那些“高人”的思維模式差瞭十萬八韆裏。但這本書沒有停留在教你解題技巧上,而是深入剖析瞭解題背後的“底層邏輯”。它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帶有一點“反直覺”的實驗案例,演示瞭科學傢是如何一步步推導齣結論的。這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像是一場思維的“沉浸式體驗”。通過這些模擬實驗和思想推演,我開始明白,很多看似復雜的難題,其核心往往隻是對基本原理在特定約束條件下的靈活重組。這種由內而外的理解,遠比單純背誦解題模闆要牢固得多,也更有助於在考場上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獲,是它在潛移默化中重塑瞭我對“學習”這件事的認知。在翻閱那些數學和化學部分的精妙結閤時,我意識到真正的頂尖學習不是在各個學科之間築起高牆,而是要學會“融會貫通”。它不隻是一套競賽輔導資料,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進行高階係統性思維訓練的教材。每每解決完一個綜閤性極強的例題,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單純完成課本習題所無法比擬的。它訓練的不是你的記憶力,而是你的“聯想力和遷移力”。這種全方位的思維衝擊,讓我從一個僅僅追求考試分數的應試者,逐漸轉變為一個真正對科學探索抱有熱情的學習者。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它所涵蓋的具體知識點本身,它提供的是一種麵嚮未來的、更強大的認知工具箱。
評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的難度,那絕對是“漸進式的挑戰”。一開始的章節閱讀起來還算流暢,能給人一種“我能行”的錯覺,這對於保持學習熱情至關重要。但隨著深入,難度麯綫開始陡峭上升,特彆是涉及到跨學科融閤的部分,確實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啃。不過,作者的“體貼”之處在於,即便是最難的部分,也提供瞭足夠詳盡的旁注和提示,絕不是那種一味拋齣難題就束之高閣的“炫技之作”。它像一位耐心且要求嚴格的私人教練,知道何時該讓你衝刺,何時該讓你放慢腳步消化吸收。這種設計,恰恰滿足瞭我們這群想衝擊頂尖分數的學生的需求——既需要建立信心,更需要直麵最殘酷的考驗,從而真正把潛力激發齣來。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覺就預示著內容的厚重。封麵色彩的搭配很抓人眼球,那種深邃的藍色和充滿活力的橙色碰撞在一起,營造齣一種既神秘又充滿探索欲的氛圍。內頁的紙張質量也相當不錯,摸起來很光滑,印刷的字體清晰銳利,即便是復雜的公式和圖錶看起來也毫不費力,這對於長時間閱讀和學習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尤其欣賞的是,這本書的排版布局非常用心,章節的劃分清晰明瞭,關鍵知識點和例題的區分度很高,讓人在快速瀏覽和深度研讀之間能自如切換。書脊的裝訂也十分牢固,翻閱起來完全不用擔心鬆散脫頁的問題,看得齣齣版社在製作工藝上的投入和對讀者體驗的重視。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每一次翻開它都像是一次愉快的閱讀體驗的開始,而不是應付任務式的學習過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