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重三小儿推拿+海派儿科推拿+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 全3册

孙重三小儿推拿+海派儿科推拿+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 全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小儿推拿
  • 儿科
  • 推拿
  • 中医
  • 育儿
  • 健康
  • 海派儿科
  • 冯氏捏积
  • 孙重三
  • 全套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品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55207399
商品编码:26924022003

具体描述

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9787555207399

孙重三小儿推拿:9787555201953

海派儿科推拿:9787555252993




基本信息

书名:海派儿科推拿

定价:39.00元

作者:金义成,陈志伟,蒋诗超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552529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内容简介

海派儿科推拿是发生、发展在上海这一特殊地域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儿科推拿学术流派。 

海派儿科推拿不仅传承了一指禅推拿防治儿科病的传统,并将其融入了小儿推拿。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海派儿科推拿包容创新,逐渐成为以“海派无派,无派有派;海派无形,无形有形”为特色的较完整的理、法、方、推的儿科推拿体系。 

本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基本知识、常用手法、常用穴部、常见疾病治疗、儿科保健五个方面,把海派儿科推拿的理论和经验做了完整的阐述。海派儿科推拿既是海派文化的体现,也是海派中医的进一步认定。 

作者简介

金义成,教授,为海派儿科推拿创始人、丁氏一指禅推拿第四代传承人、我国小儿推拿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主攻小儿推拿,学识渊博。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小儿推拿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国传统医学推拿协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文化艺术学院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客座教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名誉主任、山西河东少儿推拿学校名誉校长。著有《小儿推拿》《中国推拿》《实用推拿图谱》《小儿推拿学》《海派儿科推拿图谱》《海派儿科推拿》等40余部专著及科教影视片8部。

目录

di一章 总 论 

一 海派儿科推拿之道/ 2 

二 海派儿科推拿之法/ 5 

三 海派儿科推拿之术/ 7 

四 儿科推拿基本知识/ 9 

第二章 儿科推拿常用手法 

一 海派儿科推拿十法/ 12 

推法 / 12 

拿法 / 15 

按法 / 16 

摩法 / 17 

捏法 / 18 

揉法 / 19 

搓法 / 20 

摇法 / 20 

法 / 21 

擦法 / 22 

二 药摩法/ 23 

第三章 儿科推拿常用穴部 

一 头面颈项部/ 26 

头顶 / 26 

耳风门 / 26 

囟门 / 27 

天庭 / 27 

天心 / 28 

天门 / 28 

眉心 / 29 

井灶 / 29 

坎宫 / 30 

山根 / 30 

桥弓 / 31 

牙关 / 31 

高骨 / 32 

天柱骨 / 32 

颈夹脊 / 33 

二 上肢部/ 33 

肾纹 / 33 

肾经 / 34 

肾顶 / 34 

脾经 / 35 

心经 / 36 

肺经 / 36 

肝经 / 37 

一窝风 / 37 

四横纹 / 38 

小横纹 / 38 

掌小横纹 / 39 

大肠 / 39 

小肠 / 40 

仙手 / 40 

胃经 / 41 

手心 / 41 

虎口 / 42 

小天心 / 42 

内八卦 / 43 

总筋 / 43 

端正 / 44 

五指节 / 44 

二扇门 / 45 

上马 / 45 

威灵 / 46 

精宁 / 46 

板门 / 47 

外八卦 / 47 

膊阳池 / 48 

老龙 / 48 

大横纹 / 49 

天河水 / 50 

十王 / 50 

六腑 / 51 

洪池 / 51 

三关 / 52 

肘 / 52 

三 胸腹部/ 53 

喉下 / 53 

乳旁 / 53 

胸 / 54 

胁 / 55 

胃脘 / 55 

腹 / 56 

脐中 / 57 

肾囊 / 57 

丹田 / 58 

肚角 / 59 

四 腰背部/ 60 

背 / 60 

膊井 / 60 

脊柱 / 61 

七节骨 / 62 

龟尾 / 62 

五 下肢部/ 63 

解溪 / 63 

昆仑 / 63 

百虫 / 64 

仆参 / 64 

足心 / 65 

大趾 / 65 

足膀胱 / 66 

六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 67 

第四章 儿科常见疾病治疗 

感 冒 / 72 

头 痛 / 78 

鼻 炎 / 82 

不 寐 / 85 

夜 啼 / 88 

咳 嗽 / 92 

哮 喘 / 99 

发 热 / 105 

厌 食 / 110 

疳 积 / 113 

呕 吐 / 116 

腹 痛 / 121 

腹 泻 / 126 

便 秘 / 132 

脱 肛 / 136 

癃 闭 / 139 

遗 尿 / 143 

湿 疹 / 147 

小儿麻痹症 / 150 

抽动秽语综合征 / 155 

多动症 / 160 

情感交叉症 / 163 

脑性瘫痪 / 165 

肌性斜颈 / 168 

斜 视 / 170 

近 视 / 173 

眼睑下垂 / 175 

脊柱侧弯 / 178 

髋关节滑囊炎 / 179 

臀肌挛缩 / 180 

寰枢关节半脱位 / 181 

桡骨头半脱位 / 182 

第五章 儿科保健 

一 养肺防感操 / 184 

二 健脾助运操 / 186 

三 补肾益智操 / 187 

四 婴儿保育操 / 189 

五 婴幼儿干浴八法/ 189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孙重三小儿推拿

作者:张素芳

定价:36.00元

出版社:

ISBN: 9787555201953

出版日期:2014-05-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孙老常用推拿十三大手法,疗效显著

  76个常用穴位,根据病情辨证选穴

  22种常见小儿病症的推拿疗法,简单易学

  完整的小儿推拿文献整理,经典传承

内容简介

  《孙重三小儿推拿》重点介绍了孙老的常用手法,小儿头面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常用穴位的各种操作法,包括十三大手法等。本片是一部完善且实用的教学片,一改单调的讲课模式,首创小儿推拿动态教学。片中孙老操作认真,一丝不苟,手法潇洒大方,刚劲有力但不失柔韧,动作连贯自然,为后学者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是国内外小儿推拿影像教育史零的突破。

作者简介

  张素芳,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从事推拿临床工作五十余年,尤擅小儿推拿,临床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主编、参编《中国小儿推拿学》等医书四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di一章 概论

推拿疗法发展简史

孙重三老师的学术特点

适应证和禁忌证

推拿操作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对推拿疗法的几点认识

第二章 诊断

望诊

望神气

望面色

望眼

望舌

望鼻

望耳

望唇口

望手足

望指纹

望形态辨寿天

闻诊

听声音

嗅气味

问诊

问疾病的开始及转归的情形

问寒热

问汗

问二便

问饮食

问口渴

问睡眠

切诊

脉诊

触诊

辨证

第三章 推拿手法和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推法

按法

掐法

揉法

运法

搓法

摇法

摩法

其他手法

抖法

拿法

常用穴位及推拿手法

头面部

开天门

推坎宫

运太阳

运耳后高骨

掐揉百会

推印堂

推囟门

掐山根

掐揉准头

掐人中

掐承浆

运耳风门

掐风池

躯干部

推揉膻中

掐揉乳旁

……

第四章 常见病症治疗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冯氏捏积派小儿推拿(附光盘)

作者:郑军//佘继林

定价:35

出版社:青岛

ISBN号:9787555207399

出版时间:2015-01-01

印刷时间:2015-01-01

版次:1

印次:1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页数:195

编辑推荐

  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怎么办?孩子厌食挑食怎么办?孩子积食怎么办?孩子夜间睡眠不安、磨牙咬牙怎么办、孩子烦躁爱发脾气怎么办?

  不用着急,两位京城小儿推拿专家,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主讲嘉宾,带您亲身学习捏积手法,轻松祛除小儿常见病症,尤其是对小儿厌食、食积、营养不良、夜啼哭闹、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症效果显著。适合1岁以上所有人群,尤其是1~14岁的儿童及青少年。

内容简介

  捏积,又称捏脊,捏积疗法是通过捏拿小儿脊背部,刺激相关的经络、穴位,达到平衡人体阴阳、气血,疏通经络,而起到治疗、养生、保健的作用。

  冯氏捏积疗法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开展了半个多世纪,临床研究发现采用冯氏捏积疗法配合相应的推拿手法对小儿厌食、便秘、营养不良、夜啼的治疗及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喘病、鼻咽炎等病的防治取得很好的疗效。两位作者都是长期从事中医儿科工作的资深儿科专家,临床经验丰富,对冯氏捏积疗法及小儿推拿有着深入的研究。本书介绍了冯氏捏积疗法的起源、传承、发展,冯氏捏积疗法对小儿常见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捏积、推拿操作手法,并配有操作照片及手法视频,操作简捷,直观实用,家长易于操作,同时本书还提供了小儿常见病的中医食疗方,强调了实用性、可操作性。可以增强小儿体质,促进孩子生长发育,指导小儿预防保健。

作者简介

  郑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儿科分会理事;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曾多次受邀做客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健康北京 》栏目,进行中医科普宣传讲座。主持完成了关于“冯氏捏积疗法”的三项科研课题。著有《婴童保健问答》、《小儿脑瘫》、《实用小儿中成药》、《怎样养孩子不生病》等科普著作。

  佘继林,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四十多年,先后任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中医药儿科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协会理事。曾受邀做客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主讲冯氏捏积疗法。著有《冯氏捏积疗法》、《实用小儿中成药》、《实用婴幼儿保健》等。

目录

di一章 冯氏捏积疗法的历史

一 冯氏捏积疗法的起源 / 12

二 冯氏捏积疗法的创立 / 12

三 冯氏捏积疗法的传承和发展 / 13

四 冯泉福先生获得的荣誉 / 16


第二章 冯氏捏积疗法概述

一 推拿概要 / 20

二 捏脊疗法 / 21

1.捏脊疗法的渊源 / 21

2.捏脊疗法的流派 / 23

三 冯氏捏积疗法 / 24

1.冯氏捏积疗法作用机理及应用 / 24

2.口服冯氏消积散 / 26

3.贴敷冯氏化痞膏 / 26

4.冯氏捏积疗法操作手法 / 26

5.冯氏捏积手法操作要领 / 27

6.冯氏捏积疗法穴位介绍 / 29

(1)督脉上的主要穴位 / 29

大椎 / 29

陶道 / 29

身柱 / 30

神道 / 30

至阳 / 30

中枢 / 31

脊中 / 31

命门 / 31

腰俞 / 32

(2)膀胱经上的主要穴位 / 32

肺俞 / 32

厥阴俞 / 32

心俞 / 33

肝俞 / 33

脾俞 / 33

胃俞 / 34

三焦俞 / 34

肾俞 / 34

大肠俞 / 35

7.配合推拿手法介绍 / 35

(1)头部穴位 / 35

太阳 / 35

坎宫 / 36

百会 / 36

(2)胸腹部穴位 / 37

中脘 / 37

天枢 / 37

腹 / 38

腹阴阳 / 38

神阙 / 39

肚角 / 39

(3)腰背部穴位 / 40

肺俞 / 40

厥阴俞 / 40

心俞 / 41

肝俞 / 41

脾俞 / 42

胃俞 / 42

三焦俞 / 43

肾俞 / 43

大肠俞 / 44

七节骨 / 44

龟尾 / 45

脊 / 45

(4)上肢部位穴位 / 46

脾经 / 46

肝经 / 46

大肠经 / 47

心经 / 47

肺经 / 48

四横纹 / 48

肾经 / 49

肾顶 / 49

手阴阳 / 50

内八卦 / 50

胃经 / 51

板门 / 51

小天心 / 52

外劳宫 / 52

三关 / 53

六腑 / 53

(5)下肢部位穴位 / 54

足三里 / 54

阳陵泉 / 54

8.冯氏捏积疗法的注意事项 / 55

(1)冯氏捏积疗法的饮食禁忌 / 55

(2)冯氏捏积疗法的禁忌证 / 55

(3)冯氏捏积疗法推拿使用的介质 / 56

(4) 冯氏捏积疗法适宜年龄 / 56

(5)冯氏捏积疗法的治疗体位 / 56

(6)冯氏捏积疗法操作者的注意事项 / 57

9.捏积的现代研究进展 / 58

第三章 小儿疾病的特点

一 小儿疾病的诊断特点 / 60

1.望诊 / 60

2.闻诊 / 62

3.问诊 / 63

4.切诊 / 64

二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 65

三 小儿的脾胃功能特点 / 66

第四章 小儿常见病的捏积治疗

● 小儿厌食症 / 68

● 小儿积滞 / 73

● 小儿脘腹疼痛 / 78

● 小儿呕吐症 / 85

● 小儿泄泻 / 90

● 小儿便秘 / 96

● 小儿疳证 / 102

● 小儿贫血 / 108

● 小儿口疮 / 113

● 小儿流涎 / 119

● 小儿夜啼 / 124

● 小儿磨牙 / 129

● 小儿烦急 / 134

● 小儿尿频 / 139

● 小儿遗尿 / 144

● 小儿汗证 / 151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 157

● 小儿反复咳嗽 / 162

● 小儿哮喘病(缓解期) / 168

● 小儿乳蛾症 / 173

● 五迟、五软 / 178

● 小儿脱肛 / 183

● 小儿湿疹 / 188

附:小儿保健推拿方法

一 益智安神法 / 193

二 顾护肺卫法 / 194

三 健脾和胃法 / 195

前言/序言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宝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绵延传承数千年。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回归自然”成为人们的主流意识,医疗也从单纯的生物学医疗模式转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疗模式,而中医以其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以及治病求本、辨证施治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捏脊疗法又称“捏积疗法”,是中医外治推拿疗法之一,广泛用于儿科,因推拿作用的部位在人体的脊柱, 故称为“捏脊”,同时捏脊疗法因经常治疗小儿积滞、疳积,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冯氏捏积疗法是北京地区著名的中医小儿推拿流派。冯泉福先生是全国名老中医、冯氏捏积疗法的第四代传人,冯氏捏积疗法历时 150 多年,以其疗效显著而享誉京城。本书作者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几十年,曾经跟随冯老学习冯氏捏积疗法多年,并帮助冯老整理研究冯氏捏积疗法,开展了关于冯氏捏积疗法的系列科学研究工作并获奖。作者收集整理了冯氏捏积疗法的历史资料,在书中介绍了冯氏捏积疗法的起源、发展,详细说明了冯氏捏积疗法的作用机理、操作手法,以及治疗的病症和保健原理。同时,作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冯氏捏积疗法应用的基础上摸索出与之配套的推拿手法、保健食疗,使之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中医小儿推拿的智慧:传承与创新,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小儿推拿,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医疗保健的宝贵遗产,以其温和、无创、有效的特点,在守护儿童健康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书系旨在深入挖掘中医小儿推拿的精髓,汇集各流派的独特经验,将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为广大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解决方案。 一、 理论基石:探寻小儿推拿的科学内涵 小儿推拿并非简单的手法模仿,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医学理论。本系列图书将从以下几个维度,系统阐述小儿推拿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深入浅出地讲解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中医基本理论,并重点阐述小儿“形气未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特殊生理特点,以及其易感外邪、发病急、传变快的病理特征。理解这些特点,是掌握小儿推拿治疗原则的关键。 经络腧穴的定位与作用: 详细介绍小儿推拿常用经络和腧穴的准确位置,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展示各穴位的功能主治。例如,脾胃经是调理消化系统的主穴,肺经则与呼吸系统紧密相关,而清肺经、开天门等穴位则能在感冒发热时发挥重要作用。 推拿手法的原理与应用: 细致解析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如摩、推、揉、拿、捏、按、点、搓等,阐述每种手法的力道、速度、方向以及在不同病症中的应用技巧。例如,摩法能温中散寒,推法能疏通经络,揉法能缓解疼痛,拿法能舒筋活络。 辨证论治与个体化治疗: 强调小儿推拿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即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灵活运用推拿手法和穴位组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区别于西医的标准化治疗,更符合中医“因人施治”的理念。 二、 实践指导:各派绝技,融汇贯通 本系列图书汇集了当代小儿推拿界不同流派的经典手法和独特经验,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操作指南。 经典推拿疗法: 系统介绍针对常见儿科疾病的经典推拿疗法,涵盖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便秘、厌食、疳积)、神经系统疾病(如夜啼、惊风)、以及其他常见病症(如近视、斜弱视、遗尿、肌性斜颈)等。每一个病症的介绍都将包括: 病因病机分析: 简要分析该病症在中医理论中的病因病机。 主治穴位与手法: 明确指出治疗该病症的关键穴位和核心推拿手法。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详细指导操作的顺序、手法力度、频率等,并强调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禁忌和配合事项。 疗效判断与巩固: 提供判断疗效的标准,以及后续的家庭护理和巩固方案。 海派儿科推拿的精妙之处: 海派儿科推拿,作为中国小儿推拿的重要分支,以其严谨的学术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疗法而闻名。本系列图书将深入挖掘海派儿科推拿的精髓,重点介绍: 辨证思路与常用处方: 阐释海派儿科推拿独特的辨证方法,以及针对不同病症的经典推拿处方。 特色手法与创新应用: 介绍海派儿科推拿在某些手法上的独到之处,例如在特定穴位上的精细操作,以及对一些疑难杂症的创新应用。 注重整体调理: 强调海派儿科推拿不仅关注局部病灶,更注重通过推拿调理患儿的整体脏腑功能,达到治本的目的。 冯氏捏积派的独特传承: 冯氏捏积派,作为小儿推拿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捏积”为核心,通过特有的手法刺激,达到调理脾胃、增强体质的显著效果。本系列图书将重点呈现: 捏积理论与操作技巧: 详细介绍捏积法的原理,包括其对消化吸收、免疫力的促进作用,并系统讲解捏积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力度、频率以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的适用性。 捏积在常见病症中的应用: 阐述冯氏捏积法在治疗和预防小儿疳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上的独特优势。 捏积与整体推拿的结合: 探讨如何将捏积手法与其他小儿推拿手法相结合,形成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三、 家庭保健与预防:主动健康,远离疾病 小儿推拿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家庭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有力工具。本书系将特别关注以下方面: 日常保健推拿: 介绍适合日常进行的保健推拿,通过按摩特定穴位,能够增强患儿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例如,按揉足三里可以健脾益气,摩腹可以助消化。 季节性疾病的预防: 针对不同季节易发的疾病,如春季的过敏、夏季的暑热、秋季的感冒、冬季的寒症,提供相应的预防性推拿方案。 喂养与睡眠指导: 结合小儿推拿的理论,提供关于科学喂养和改善睡眠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 家长指导与实践: 强调家长在小儿推拿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清晰易懂的指导,让家长能够在家中安全有效地为孩子进行推拿。通过精美的插图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帮助家长掌握基本的手法和穴位。 四、 循证研究与未来展望:科学发展,造福儿童 中医小儿推拿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验证和不断的创新。本书系也将对以下内容有所涉及: 现代医学对小儿推拿疗效的认识: 结合部分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介绍现代医学如何从生理、免疫、神经等方面解释小儿推拿的疗效。 小儿推拿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定位: 探讨小儿推拿如何与西医、中医其他疗法相结合,形成更完整的儿童健康管理体系。 小儿推拿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小儿推拿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国际化推广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本书系特色: 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详实的临床操作指导。 流派荟萃,博采众长: 整合不同流派的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选择。 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精美的插图和通俗的语言,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实用性强,操作简便: 强调家庭可操作性,让家长轻松学会为孩子进行推拿。 关注预防保健,提升整体健康: 不仅治病,更注重养生,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通过本系列图书的学习,相信广大读者将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医小儿推拿的博大精深,掌握实用的推拿技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让这份传承千年的中华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守护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健康与快乐!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和印刷质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扎实的质感,纸张很厚实,不像有些医学书籍那样容易泛黄或者破损。内容上,作者在讲解穴位和手法时非常细致,特别是图示部分,不仅清晰地标明了取穴位置,还配有详细的动作分解图,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太友好了。我记得有一次我孩子半夜突然咳嗽得厉害,我赶紧翻到相关的章节,按照书里的步骤小心翼翼地操作,虽然不敢说立竿见影,但孩子确实舒服了一些,呼吸顺畅了不少。这本书的讲解逻辑性很强,从基础理论到具体操作,层层递进,让人学起来很有信心。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常见病症的辨识要点,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推拿,更重要的是让你懂得什么时候该推拿,什么时候需要去看医生,这点非常重要,体现了作者的专业和负责。

评分

我是一名资深推拿师,接触过不少儿推教材,但这本书的实战性是我最欣赏的一点。它没有过多地陷入晦涩的古代医理,而是更侧重于现代家庭如何操作和应用。比如,它针对腹泻、积食这些高发问题,提供了非常清晰的“套餐式”推拿方案,从准备工作到手法力度,都给出了明确的建议。我尝试着用书中的一些手法去调整我徒弟的手法习惯,发现加入了一些更注重“柔和”和“循序渐进”的理念后,孩子们的反应确实更积极了。书中关于手法力度的描述,不是简单的“轻”、“重”,而是通过类比,比如“像猫爪子一样轻轻拂过”或者“像揉面团一样缓慢加力”,这种形象化的描述,让理解和模仿的难度大大降低。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期和孩子打交道的从业者来说,这种注重体验感和人性化的讲解,比冷冰冰的理论更有价值。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这套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讲儿推的书太多了,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的翻版。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涵盖了常见的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这些“硬指标”,还深入探讨了一些比较微妙的体质调理,比如“脾虚湿盛”或者“气血不足”的孩子,该如何通过推拿来辅助改善。作者在讲解这些偏向理论的部分时,并没有采用那种故作高深的文风,而是用大量的生活实例来佐证,让人觉得这些理论离我们并不遥远。对我这种希望系统学习、不仅仅是“急救”的家长来说,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框架,让我从“盲目操作”升级到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理”。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个人非常注重书籍的美观和阅读体验。每一章的过渡都非常自然,色彩搭配上虽然是医学书籍,但保持了足够的清爽感,不会让人感到视觉疲劳。尤其让我赞叹的是,它对一些复杂手法的解释,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还巧妙地利用了图注和流程图来辅助说明。比如在讲解某一特定穴位的刺激顺序时,用一个环形的箭头图清晰地指示了推拿的路径和方向,这一点对于确保操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很多同类书籍往往将图文混杂在一起,使得读者需要不断地在文字和图示间切换,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流畅,阅读起来一气呵成,让人能更专注于学习手法本身,而不是在找图上浪费时间。

评分

这套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所传递的育儿理念,这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推拿技术手册。它强调了推拿不是万能的,而是家庭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在许多章节的结尾,作者都会提醒我们要观察孩子的情绪反馈,如果孩子非常抗拒,就不应该强行推拿,而是应该先安抚。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视角,非常贴合现代的育儿观。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几种按摩手法,更是对孩子的身体信号有了更敏锐的洞察力。它教会了我如何用一种更平和、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小病小痛,让推拿从一种“治疗手段”变成了一种日常的“关怀仪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