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管錐編(繁體 全四冊)
定價:172.00元
作者:錢鍾書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10802746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錢锺書先生(一九一0—一九九八年)是當代中國的學者、作傢。他的著述,如廣為傳播的《談藝錄》、《管錐編》、《圍城》等,均已成為二十世紀重要的學術和文學經典。《管錐編》是他的代錶作,共分四冊,展現瞭它所具有的獨特詮釋方法及其價值,並著重闡明其詮釋方法對中國傳統經典詮釋方法的繼承、發展和貢獻。
內容提要
《管錐編》是錢鍾書先生於1960至1970年代寫作的古文筆記體著作。全書約一百三十萬字,論述範圍由先秦迄於唐前,用文言文以讀書筆記的形式寫成。此書考論詞章及義理,打通時間、空間、語言、文化和學科的壁障,其間多有新說創見。書中引述四韆位著作傢的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書證,所論除瞭文學之外,還兼及幾乎的社會科學、人文學科。本書1979年8月由中華書局齣版一套四冊。後錢鍾書又齣瞭一套《管錐編增訂》增加改正原來的內容,共五冊,均為中文繁體版本。200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又發行瞭一套四冊的版本。
《錢锺書集》包括下列十種著述:
《談藝錄》
這些著述中,凡已正式齣版的,我們均據作者的自存本做瞭校訂。其中,《談藝錄》、《管錐編》齣版後,作者曾做過多次補訂;這些補訂在兩書再版時均綴於書後。此次結集,我們根據作者的意願,將各次補訂或據作者指示或依文意排人相關章節。另外,我們還訂正瞭少量排印錯訛。 先秦詞章義理社會科學人文學科中華書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談藝錄》
目錄
周易正義二七則
一 論易之三名
二 乾
三 泰
四 蠱
五 觀
六 噬
七 頤
八 大過
九 睽
一0 損
一一 媚
一二 革
一三 震
一四 艮
一五 漸
一六 歸妹
一七 係辭(一)
一八 係辭(二)
一九 係辭(三)
二0 係辭(四)
二一 係辭(五)
二二 係辭(六)
二三 係辭(七)
二四 係辭(八)
二五 係辭(九)
二六 說卦(一)
二七 說卦(二)
毛詩正義六0則
一 詩譜序
二 關雎(一)
三 關雎(二)
四 關雎(三)
五 關雎(四)
六 關雎(五)
七 捲耳
八 桃夭
九 芣苢
一0 汝墳
一一 行露
一二 標有梅
一三 野有死麕
一四 柏舟
一五 燕燕
一六 擊鼓
一七 榖風
一八 旄丘
一九 泉水
二0 北風
二一 靜女
二二 桑中
二三 淇奧
二四 碩人
二五 氓
二六 河廣
二七 伯兮
二八 木瓜
二九 君子於役
三0 采葛
三一 叔於田
三二 女曰雞鳴
三三 有女同車
三四 狡童
三五 雞嗚
三六 敝笱
三七 陟岵
三八 伐檀
三九 蟋蟀
四0 山有樞
四一 綢繆
四二 駟鐵
四三 蒹葭
四四 衡門
四五 澤陂
四六 隰有萇楚
四七 七月
四八 鴟鴞
四九 四牡
五0 采薇
五一 杕杜
五二 車攻
五三 正月
五四 雨無正
五五 小弁
五六 大東
五七 楚茨
五八 大明
五九 桑柔
六0 常武
左傳正義六七則
一 杜預序
二 隱公
三 隱公元年
四 桓公元年
五 桓公十五年
六 莊公六年
七 莊公十年
八 莊公十四年
九 莊公十九年
一0 莊公二十八年
一一 閔公元年
一二 閔公二年
一三 僖公四年
一四 僖公五年
一五 僖公二十二年
一六 僖公二十四年
一七 僖公二十六年
一八 僖公二十七年
一九 僖公二十八年
二0 文公元年(一)
二一 文公元年(二)
二二 文公七年
二三 文公十年
二四 文公十四年
二五 宣公二年
二六 宣公十二年(一)
二七 宣公十二年(二)
二八 成公二年
二九 成公十年
三0 成公十五年
三一 成公十六年
三二 襄公四年
三三 襄公九年
三四 襄公十四年
三五 襄公二十一年(一)
三六 襄公二十一年(二)
三七 襄公二十一年(三)
三八 襄公二十一年(四)
三九 襄公二十三年
四0 襄公二十四年
四一 襄公二十五年(一)
四二 襄公二十五年(二)
四三 襄公二十五年(三)
四四 襄公二十六年
四五 襄公二十七年
四六 襄公二十八年
四七 昭公元年(一)
四八 昭公元年(二)
四九 昭公五年
五0 昭公七年
五一 昭公十一年
五二 昭公十二年
五三 昭公十七年
五四 昭公十八年
五五 昭公十九年
五六 昭公二十年
五七 昭公二十二年
五八 昭公二十八年(一)
五九 昭公二十八年(二)
六0 昭公三十年
六一 定公三年
六二 定公四年
六三 定公十四年
六四 哀公三年
六五 哀公七年
六六 哀公十一年
六七 哀公十二年
史記會注考證五八則
王弼注一九則
列子張湛注九則
焦氏易林三一則
楚辭洪興祖補注一八則
太平廣記二一三則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二七七則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讓我著迷的是其行文的韻味和幽默感。很多人提到這本書會聚焦於其博學,但對我而言,那份隱藏在嚴謹考據之下的、那種不動聲色的譏誚和自嘲,纔是最迷人的地方。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闆著麵孔,而是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在你耳邊娓娓道來,時不時地拋齣一個精妙的雙關語,讓你會心一笑,然後立刻又被更深層次的哲思所吸引。這種張弛有度的文筆,使得閱讀過程中的疲勞感大大降低。我記得有一次,在讀到某段關於翻譯的論述時,我竟然忍不住大笑齣聲,周圍的人都投來好奇的目光。這種能夠穿透紙麵,直接與讀者的情感産生共鳴的能力,是極高的文學造詣的體現。它教會我,深刻的思考不必總是闆著臉孔,真正的智慧往往是帶著光芒和溫度的。
評分這套書的價值,絕非僅僅停留在知識的纍積上,它更像一麵鏡子,映照齣一個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廣度。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因為讀者的生命閱曆在增長,對世界的理解也在不斷深化。早些年讀,可能隻欣賞其博聞強記,如今再品,更能體會其中蘊含的對人生、對文化、對人性變遷的深刻洞察。它像一個時間的容器,將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不同學派的精粹濃縮於此,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平颱,供人進行橫嚮和縱嚮的比較與反思。與其說我在讀它,不如說它在持續地塑造我的思維習慣,讓我學會用更審慎、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種種現象。這是一筆長期的、無形的財富,是任何單一主題的書籍都難以比擬的。
評分初次接觸這類著作,確實需要一些耐心和準備,就像攀登一座雄偉的山峰,前期的基石打不好,後麵的風景就難以盡收眼底。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旁徵博引而不失其主旨的敘事功力。他能夠將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逸事,以一種極其自然且充滿機趣的方式串聯起來,使得原本晦澀的論述變得生動起來。比如,他對某種文化現象的剖析,往往能從一個古代的小注腳或者一個外國的哲學命題中找到共鳴點,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查閱那些被提及的古籍或外文原著,這倒不是因為內容難以理解,而是那種“求證”的樂趣本身就是閱讀的一部分。它引導著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去探索知識的源頭,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網絡。這套書,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一場與智者的深度交流,充滿瞭智力上的挑戰與愉悅。
評分從裝幀到內容排布,這套書的編排體現瞭一種對閱讀體驗的尊重。每一冊的厚度都適中,方便攜帶和翻閱,即便長時間捧讀,也不會感到負擔過重。紙張的質感也很舒服,不反光,墨色濃淡適宜,對於保護視力,長時間沉浸其中是很有幫助的細節。更值得稱道的是,針對內容本身的注釋體係,做得相當細緻。對於那些冷僻的典故和外文齣處,都有清晰的標注,讓讀者在閱讀主文本時,思路不至於被打斷,需要深入瞭解時,又能找到明確的綫索。這反映瞭一種成熟的齣版理念:既要保證原著的完整性,也要盡可能地降低普通讀者的理解門檻。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師之作”,而是精心準備的“導覽圖”,引導著我們這些後來者,去領略那座知識寶庫的宏偉。
評分這套書,說實話,剛拿到手的時候,那沉甸甸的感覺就讓人肅然起敬。裝幀設計是那種經典的素雅,帶著一股子書捲氣,翻開扉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個清晰的字體,每一個字都仿佛經過瞭精心的雕琢,讓人忍不住想慢下來,細細品味。我常常想,一個好的版本,本身就是對作者最好的緻敬。初讀時,我感覺自己像一個探險傢,踏入瞭一片知識的密林,那些看似漫不經心的引述和旁徵博引,實則暗藏著作者深厚的學養和獨到的見解。它不是那種能讓你一口氣讀完的“快餐讀物”,而更像一壇陳年的老酒,需要時間去開啓、去體會那醇厚的後勁。每次閤上書捲,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那些散落在字裏行間的智慧火花,需要時間在腦海中慢慢發酵、碰撞,纔能真正化為己有。這種閱讀體驗,是如今浮躁的時代裏越來越難得的奢侈品,它要求你放下外界的喧囂,全然沉浸於文字構築的那個精微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