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教给我的不仅仅是表演,他向我展示了一个更广阔、更令人激动的世界。表演变成了提升生命和思想的艺术。它不再仅仅是我的工作,而更像是一种信仰。
——玛丽莲·梦露
***
《表演的技术》是享誉世界的表演训练大师迈克尔?契诃夫的代表著作,1942年以英文写成,至今已被译为俄、德、法、西、日等十几种语言,但主要是以简写本《致演员》的形式流传,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了英格丽?褒曼、格里高利?派克、玛丽莲?梦露、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杰克?尼科尔森、安东尼?霍普金斯等几代好莱坞明星。此次中译本是契诃夫表演训练法的完整版本,在其1942年原稿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是契诃夫毕生表演实践和教学的结晶。
◎契诃夫技术强调以创造性的想象力代替斯坦尼的情绪记忆,借助外部表达通往演员的潜意识,以获得身心合一的演技。而演员借助外部表达通往自己潜意识的关键,就是为现代表演界广泛使用的“心理姿势”。
◎书中围绕契诃夫独创的“激发表演灵感的图表”,贯穿87个技术练习,使表演者逐步掌握“心理姿势”等一系列技术要点,成为自己灵感的掌控者。
◎本书从观念到技法自成体系,无论是演员、导演还是对表演有兴趣或需求的人,都可以从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想象力和身体。
作者:迈克尔?契诃夫(Michael Chekhov),演员、导演、表演教师。1891年生于圣彼得堡,1912年进入莫斯科艺术剧院,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蕞杰出的学生”之称,是该剧院第—工作室的初创成员之一,曾任莫斯科第二艺术剧院负责人。20年代末开始在德、法、英、美等国从事创作,并教授其独创的训练法。40年代表演及教学重心移至好莱坞,曾因出演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大夫》获奥斯卡提名,1955年在洛杉矶病逝。著作有《致演员》《迈克尔?契诃夫致导演和剧作家》《职业演员课程》《演员之路》等。
契诃夫在美国创办的戏剧工作室和职业演员课程影响深远,学生包括英格丽?褒曼、格里高利?派克、玛丽莲?梦露、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伊利亚?卡赞、黄佐临等,杰克?尼科尔森、安东尼?霍普金斯、约翰尼?德普也是其训练法的拥趸。如今,教授这门技术的契诃夫表演工作室已遍及全球二十几个国家。
前言 梅尔?戈登
导读 激发表演灵感的迈克尔·契诃夫图表 马拉·鲍尔斯
致谢 梅尔·戈登马拉·鲍尔斯
01 想象力与专注力
02 高层次的自我
03 客观气氛与个人情感
04 演员的身体
05 心理姿势
06 整合与人物性格刻画
07 从剧本到排练场
08 演出的构成
09 创作过程的四个阶段
后记 与迈克尔·契诃夫一起在好莱坞
重要词汇
译后记
出版后记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到位,它没有急于抛出那些复杂的技巧,而是循序渐进地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表演认知框架。我感觉作者的思路非常开阔,他似乎能洞察到不同阶段的演员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困惑和瓶颈,然后提前设置好“路标”。比如,它在探讨“情感记忆”和“想象力构建”这两个核心概念时,所采用的逻辑推演极其严密,让人不得不信服。更难得的是,它在描述每一个技术点时,总能穿插一些舞台上真实的、生动的场景还原,这些“片段”读起来就像是看了一场精彩的独角戏,极大地增强了可读性和代入感。这种叙事方式避免了传统教材的枯燥乏味,让我在阅读时感觉更像是在聆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进行一对一的私教课,而不是在研读一本冰冷的教材。它真正做到了将“技术”融入到“艺术”的语境中去讲解,而不是孤立地讨论技巧本身。
评分从装帧和细节来看,这本书的出品方确实非常用心,看得出他们对“后浪”这个品牌在专业领域的定位是极其认真的。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即便是反复翻阅和做笔记,也不会有损坏的担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附录部分也相当有价值,它似乎提供了一些延伸阅读的建议和资源列表,这表明作者和出版方不仅仅是想卖出一本书,而是希望建立一个学习的生态圈。我很少看到一本技术类的书籍能做到如此周到的“售后服务”,这种对读者学习体验的长期关注,让我对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又增加了一层信心。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个可靠的同行者,陪伴你走过表演学习的漫长旅程,让人感到温暖和被支持。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在东西方表演体系的融合上所做的努力。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只是单纯地介绍某一位大师的学说,而是明显地在吸收和转化,最终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训练体系。书中对于演员如何处理“自我意识”与“角色状态”之间的微妙平衡,论述得尤为精辟。我注意到,很多表演者容易陷入自我欣赏或过度分析的怪圈,而这本书提供的解决思路,巧妙地将注意力从“我演得怎么样”转移到了“角色正在经历什么”,这种视角的转换是革命性的。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相信”,而是告诉你“如何构建那个让你不得不相信的环境和机制”。这种深度挖掘内在驱动力的探讨,对于那些渴望突破瓶颈、追求更深层次角色塑造的资深演员来说,绝对是醍醐灌顶的指导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实操性强到令人赞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本随身携带的“训练日志”。我发现,书中的每一个练习设计,都不是为了展示作者的博学,而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技术难题。例如,关于如何处理舞台上的空间感和搭档互动,书里提供的那套“能量场域”的训练方法,我尝试在排练中应用了几次,效果立竿见影。它没有用晦涩的术语去包装,而是用非常直接的指令告诉你下一步该做什么,就像一份详尽的施工图纸。这对于那些需要快速适应新环境、新角色的演员来说,价值无可估量。我甚至可以将书中的部分练习拆分出来,作为日常的热身和技术巩固环节,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行一次有目的、有方向的进步,而不是盲目地重复动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挺抓人眼球的,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透露着一种专业的、面向实践的感觉,让人一拿到手就忍不住想翻开看看。我本来对表演理论书籍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那些文字堆砌起来的理论太抽象,难以落地,但这本书的排版和结构看起来就非常清晰,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图文并茂的解释,感觉能把那些高深的表演理念掰开揉碎了喂到读者嘴里,这一点很关键,对于初学者或者希望提升实操能力的演员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接地气,让人感觉作者是真正站在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来分享经验,而不是纯粹的理论构建者。而且,从书籍的厚度和内容的密度来看,就知道里面沉淀了作者多年的心血和教学经验,绝对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入门读物。我特别欣赏它在视觉呈现上的用心,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保持了很高的专注度和愉悦感,这在阅读技术类书籍时是很不容易得来的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