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与生活(第十九版) | ||
| 定价 | 128.0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版次 | 第十九版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1月01日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理查德 格里格 菲利普 津巴多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724页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15409362 | |
菲利普·津巴多中文版序言 xv
第19 版中译本序言 xvi
第16 版中译本序言 xviii
致中国读者 xxi
前言 xxii
1 生活中的心理学 1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1
统计学附录 43
3 行为的生物学和进化基础 53
4 感觉和知觉 86
5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128
6 学习与行为分析 157
7 记 忆 191
8 认知过程 232
9 智力与智力测验 275
10 人的毕生发展 304
11 动 机 350
12 情绪、压力和健康 381
13 理解人类人格 421
14 心理障碍 460
15 心理治疗 502
16 社会心理学 538
练习题 585
专业术语表 603
参考文献 628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部心理学经典教科书,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在美国及许多国家
的心理学界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美国ETS 将《心理学与生活》推荐为GRE 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
要参考书。开创这本书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曾因其卓越的斯
坦福监狱实验而闻名世界,更因撰写《心理学与生活》和主持电视系列片《探索心理学》而被誉
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
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在用本书英文版作为教学用书。怀着对我国心理学基础教育和
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
分,精心翻译。正如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
力的结晶。”《心理学与生活》第16 版中译本在国内出版的十年来,累计发行50 余万册,赢得了
广大心理学师生及普通读者的喜爱和认可。她不仅伴随着很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走上了心理学的学
习和职业发展之路,而且也帮助众多普通读者获得了宝贵的心理学知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知识点,而是将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心理学史、研究方法,到感觉、知觉、学习、记忆、思维,再到动机、情绪、人格、社会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几乎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重要领域。每个章节的过渡都非常自然,前一章的知识为后一章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每个章节的结尾,作者都会进行小结,帮助读者巩固所学内容,同时还会提出一些思考题,鼓励读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这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主动性。这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设计,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地把握心理学的整体轮廓,而不至于被某个孤立的知识点所困扰。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简直了,从快递小哥手里接过的时候就觉得沉甸甸的,拆开之后更是惊艳。封面设计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而是有一种沉静的力量,白色的底色配上简约的字体,一看就是正经学术书籍该有的样子。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厚实而不失韧性,翻阅起来手感很舒服,不像有些书那样薄得一碰就皱。印刷方面也是无可挑剔,字体清晰锐利,排版疏朗有致,阅读起来眼睛一点都不累。章节划分清晰,目录也做得非常详尽,即使是初次接触心理学的新手,也能很轻松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而且,作为一本厚重的学术著作,它的细节之处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页眉页脚的设计,既有章节信息,也方便定位,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这本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体来说,这本书从外在到内在都散发着一种专业和品质感,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还没开始看内容,就已经对它充满了期待。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带来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此之前,我可能对很多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的直觉和经验是带有偏见的,或者说,我们对事情的理解可能过于片面。作者在讲解“社会认知”部分时,花了很大的篇幅去分析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我尤其对“群体思维”和“服从权威”等章节印象深刻,它们揭示了一些社会现象背后令人不安的心理机制,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某些群体决策中是如何被影响的,以及为什么会不自觉地遵从某些规范。这本书也让我开始更客观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不再轻易地给他人贴标签,而是尝试去理解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这种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探究,让我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立体和深刻。
评分刚开始翻开这本书,就被它严谨的逻辑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深深吸引。作者并非一股脑地堆砌理论,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心理学的世界。每一个概念的提出,都会有清晰的定义,接着通过丰富的实例来解释,这些例子非常贴近生活,比如在讲到认知偏差时,作者列举了许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情景,比如“确认偏误”如何影响我们的判断,或者“锚定效应”如何让我们在购物时做出非理性的选择。这些例子不是生硬的,而是引人深思,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从而对心理学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实验设计,但作者并没有把这些写得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论呈现出来,让读者能够了解到心理学是如何通过科学方法来探索人类行为和心理的。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也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我的预期。我本来以为一本心理学教材会非常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而且充满了人文关怀。作者在讲解一些复杂的心理学理论时,会运用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引用文学作品、电影情节来辅助说明,这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象化,也更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幸福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讨论,它不仅仅关注心理疾病的治疗,更着重于如何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这让我觉得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的艺术。书中的一些建议,比如如何培养感恩之心,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如何设定有意义的目标,都非常有启发性,让我觉得学到的东西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