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口腔教材全套15本附光盘 供口腔医学类专业口腔解剖生理牙体牙髓修复正畸材料学牙周病牙体牙髓病学

本科口腔教材全套15本附光盘 供口腔医学类专业口腔解剖生理牙体牙髓修复正畸材料学牙周病牙体牙髓病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口腔医学
  • 口腔教材
  • 本科教材
  • 全套教材
  • 解剖学
  • 生理学
  • 牙体牙髓学
  • 修复学
  • 正畸学
  • 口腔材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杏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57544
商品编码:28267525336
包装:平装
开本:16
套装数量:15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套装目录 (以实物为准)
  序号  ISBN  书名  846.00(元)  作者
  1  9787117157049  口腔临床药物学第4版  35.00(元)  作者
  2  9787117157032  口腔材料学第5版   40.00(元)  作者
  3  9787117157346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  39.00(元)  作者
  4  9787117158510  口腔生物学(第4版)  39.00(元)  作者
  5  9787117157544  口腔正畸学 第六版  49.00(元)  作者
  6  9787117160308  儿童口腔医学 第四版  58.00(元)  作者
  7  9787117158503  牙体牙髓病学 第四版  65.00(元)  作者
  8  9787117164825  牙周病学第四版  65.00(元)  作者
  9  9787117157643  口腔预防医学(第6版)  40.00(元)  作者
  10  9787117159678  口腔黏膜病学(第4版)  55.00(元)  作者
  11  9787117159067  牙合学(第3版)  42.00(元)  作者
  12  9787117158534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7版)  79.00(元)  作者
  13  9787117157599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7版)  80.00(元)  作者
  14  9787117158527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7版)  82.00(元)  作者
  15  9787117161350  口腔修复学 (第7版)  78.00(元)  作者

 

内容简介

口腔临床药物学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口腔临床药物学(第4版)(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教材首次配备了随书光盘,以进一步促进全国口腔医学本科生的口腔临床药物学教 育。

口腔材料学

《口腔材料学(附光盘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5版)》由赵信义主编,在第5版口腔材料学中,增加了一些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型复合树脂修复材料、新型粘接材 料、新型全瓷材料、新型植入材料,特别是增加了与CAD/CAM技术相关的义齿制作材料,例如切削成形的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 为了更好地用于教学和学生学习,紧密联系临床实际,第5版《口腔材料学》在章节内容的编排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主要按照材料的用途进行划分章节,编排顺 序按照先基础、后应用,先牙齿缺损充填修复材料、后义齿修复材料的原则进行,基本上是按照临床上修复的顺序编排章节内容。在内容上力求循序渐进,符合科学 逻辑,避免内容重复。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第6版)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6版)》内含实习教程。由本教材编委编写的学习指导和习题集也将出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6版)》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口腔生物学(第4版) 

《口腔生物学》由边专主编,教材从第1版到此次第4版内容的更迭与丰富就体现了本学科的发展与更新。作为基础医学与口腔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本教材结合口腔组织、器官功能特点、生理机制、口腔内生态及常见口腔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经过多版次的思考与修改形成了以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骨组织生物学及口腔细胞培养及应用的内容框架,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意见反馈看,内容与深度基本符合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与理解。

口腔正畸学 第六版

《口腔正畸学》将口腔正畸临床上已趋成熟并广泛应用的种植体支抗单列于“第十一章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临床的应用”。舌侧矫治器虽然已有30年历史,但在近 十年来才有较快发展,并在我国临床应用,因而我们把它写入了第七章的矫治器和矫治技术中。其他章节做了增新删旧的调整。本教材的内容也适用于毕业后教育和 进修教育。

儿童口腔医学 第四版 

残障儿童的牙齿治疗也是儿童口腔科的治疗内容,葛立宏主编的《儿童口腔医学》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残障儿童牙齿治疗的特点和方法。许多医生反映遇到有牙齿异常表现的系统病束手无策。这类疾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其复杂性和对家庭的影响都较大。近年来研究有了许多新进展。本书增加了第十四章“全身性疾病在儿童口腔的表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课后复习,本版每个章节都增加了内容提要、课后思考题及参考文献。

牙体牙髓病学 第四版 

《牙体牙髓病学(附光盘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4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编著者樊明文。1.本套教材共15种,涵盖口腔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全部主干学科。读者对象为口腔医学5年制本科学生,也可作为7年制、8年制等长学制学生本科阶段参考使用,是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推荐参考教材。2.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教材的内容丰富,理念先进,选材严格,论述严谨,深浅适宜,重点突出,充分考虑了本科生教学的需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3.本着“老师好教,学生好学,临床好用”的原则,内容结构形式进一步完善,增加“提要”和“思考题”,对复杂疑难的临床或基础理论概念深入浅出,增加图、表或典型病例等形式,基础理论适当与临床实际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更适合学生学习。4.教材内容较上版更新lO%~30%,在提高教材精炼性的同时,介绍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念,严格控制字数。

牙周病学   第四版 

 本教材为第7轮口腔医学专业本科2012年新版修订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内含牙周病学实习教程、附配套教学光盘。本教材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教材43万字,共21章,248幅图。新版不仅延承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求实的传统,以介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为主,而且适当增加牙周病学研究的新进展、新观点和临床的新技术、新方法;每章增加了提要和思考题,并附光盘包含临床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原口腔医学实验教程中的牙周病学实习教程合并入本书以方便学生实习。 本书第一章补充了我国现代牙周病学的发展史;第二章增加前牙美学区的临床特点供临床治疗时参考;第十二章补充对系统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注意事项和特点;鉴于危险因素评估在牙周治疗计划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提高,而且应该成为每一名牙病和牙周病患者综合评估的一部分,本版将第三版的第十三章拆分新增为第十三章临床危险因素评估和预后与第十四章牙周病的治疗计划两章。因呼气异味(口臭)而到口腔门诊就诊求治的患者日益增多,第十一章特意新增呼气异味一节,介绍呼气异味的来源、诊断和处理原则。第二十章新增牙周病患者的种植治疗,特别强调牙周病患者种植治疗的预后和风险、种植治疗前的准备、治疗特点及种植治疗后的评估和维护,以期牙周病患者能得到规范化的牙周和种植修复治疗,减少种植体的感染、提高远期疗效

口腔预防医学(第6版)

《口腔预防医学(附光盘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6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由胡德渝主编,本书聘请了我国口腔预防医学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14人参加撰写,在第5版教材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在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的理论经验与技术成果。新增加了第三章循证口腔医学及其应用;第九章其他口腔疾病的预防;第十三章口腔卫生服务和口腔卫生政策。重点改写了第十二章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同时在各章中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使其与本学科的国际发展同步。

口腔黏膜病学(第4版) 

陈谦明主编的《口腔黏膜病学》共十二章内容包括:口腔黏膜病学概论、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口腔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口腔黏膜大疱类疾病、口腔斑纹类疾病、口腔黏膜肉芽肿性疾病、唇舌疾病、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征、、系统疾病的口腔表征、口腔黏膜色素异常等。

牙合学(第3版)

《口腔正畸学》将口腔正畸临床上已趋成熟并广泛应用的种植体支抗单列于“第十一章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临床的应用”。舌侧矫治器虽然已有30年历史,但在近 十年来才有较快发展,并在我国临床应用,因而我们把它写入了第七章的矫治器和矫治技术中。其他章节做了增新删旧的调整。本教材的内容也适用于毕业后教育和 进修教育。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7版)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口腔解剖生理学(第7版)(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从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相结合的角度,对原版本的部分章节内容做了重新编排,例如:将唾液和唾液腺解剖的内容整合为一章,将唇、颊、舌、咽、腭、喉等口腔局部解剖内容与相应的吮吸、吞咽、呕吐、言语、表情、呼吸等口腔功能合并在一章中阐述。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7版)

本书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教材的内容丰富,理念先进,选材严格,论述严谨,深浅适宜,重点突出,充分考虑了本科生教学的需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本着“老师好教,学生好学,临床好用”的原则,内容结构形式进一步完善,增加“提要”和“思考题”,对复杂疑难的临床或基础理论概念深入浅出,增加图、表或典型病例等形式,基础理论适当与临床实际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更适合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较上版更新10%~30%,在提高教材精炼性的同时,介绍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念,严格控制字数。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7版)

本教材为第7轮口腔医学专业本科2012年新版修订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内含口 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程、。本教材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教材50万字,共分2篇19章,533幅图。本版教材的修订是根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修订原则和基本要求,在前版教材的基础上删减过时的内 容,更新、充实新知识新观点,力求教材内容保持其科学性与先进性。本次教材修订的内容是在强化形态学教学特点的同时,适当增加有关章节中分子病理学知识, 如口腔颌面部发育及牙的发育过程中分子生物学调控等内容;增加龋病、牙周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方面的新观点新知识;适当更新肿瘤章节中的诊断要点,删繁就 简,并根据WHO"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类"(2005)对与骨有关的病变进行重新排序,增补新内容;对牙发育异常、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等章节中与其 他学科专业中的重复内容,尽可能协调、适当删减;对前版教材"口腔颌面部肿瘤分类统计"(1985-2004 附表)中的统计例数由69990例增加至100000例(1985-2010),供临床参考;充实第六版教材配套光盘内容,随各章更新的内容进行增删修 改;《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程》作为一个章节附全书后。本教材将进一步规范医学术语,突出重点,力争图文并茂,增强全书的启发性及适用性。

口腔修复学 (第7版)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口腔修复学(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7版)》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教材的内容丰富,理念先进,选材严格,论述严谨,深浅适宜,重点突出,充分考虑了本科生教学的需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本着“老师好教,学生好学,临床好用”的原则,内容结构形式进一步完善,增加“提要”和“思考题”,对复杂疑难的临床或基础理论概念深入浅出,增加图、表或典型病例等形式,基础理论适当与临床实际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更适合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较上版更新10%~30%,在提高教材精炼性的同时,介绍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念,严格控制字数





































































































































































































深入探索口腔医学的奥秘: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面指南 本套图书旨在为口腔医学专业的学习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资源。它不仅涵盖了口腔医学的经典理论知识,更融入了最新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进展,力求帮助读者构建坚实的专业基础,掌握精湛的临床技能,并具备解决复杂口腔疾病的能力。 第一部分:口腔医学的基石——解剖与生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 本书是口腔医学学习的起点,将带领读者走进奇妙的口腔世界。它详细阐述了口腔及颌面部的一切结构,从微观的细胞组织到宏观的骨骼肌肉,无一不详。 骨骼系统: 深入剖析颅骨、颌骨(上颌骨、下颌骨)及其相关的骨性结构,包括颧骨、鼻骨、额骨等,以及它们在面部形态和功能中的作用。详细介绍骨骼的发生、发育、血液供应、神经支配以及骨代谢和骨修复的生理过程。 肌肉系统: 系统介绍咀嚼肌(如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表情肌(如口轮匝肌、颊肌)以及舌肌、咽肌等的功能与解剖。分析肌肉在咀嚼、吞咽、言语和面部表情中的协同作用,并阐述神经对肌肉活动的调控机制。 神经系统: 重点讲解三叉神经(感觉和运动分支)、面神经(支配表情肌)以及自主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在口腔及颌面部的分布与功能。深入理解感觉神经传递疼痛、温度、触觉等信息,运动神经控制肌肉活动,以及自主神经调节唾液分泌、血管舒缩等。 血管系统: 详尽描述支配口腔及颌面部的动脉(如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如面动脉、上颌动脉)和静脉(如颈内静脉、面静脉)的走行与分支。强调血管在组织营养、氧气供应以及病变扩散中的重要性,并结合临床讨论出血的控制与预防。 牙列与牙体结构: 全面解析恒牙和乳牙的形态、解剖标志(如牙冠、牙根、牙颈、牙根尖、牙冠面、牙根面),以及牙齿的宏观和微观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深入介绍牙釉质的形成、成分和理化特性,牙本质的种类(如原生牙本质、继发牙本质)和功能,牙骨质的特点,以及牙髓的组织学结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牙周组织: 详细阐述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韧带、牙槽骨和牙骨质。分析其组成、功能以及在维持牙齿稳定性和健康中的作用。 口腔黏膜与皮肤: 描述口腔黏膜(如颊黏膜、舌黏膜、腭黏膜)和唇、颊、舌、腭、咽等部位的组织学特征,以及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颌面部淋巴系统: 介绍区域淋巴结(如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腮腺淋巴结)的解剖位置、引流区域以及在抵抗感染中的作用。 唾液腺: 详细描述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副唾液腺的解剖结构、导管系统、组织学特点和唾液分泌的生理调节。 生理部分将紧密结合解剖结构,解释口腔各项生理功能。 咀嚼功能: 从下颌运动、咬合力产生、食物的粉碎和混合等多个角度,系统阐述咀嚼的神经-肌肉调控机制。 吞咽功能: 详细分析食物从口腔到食管的三个阶段(口腔期、咽期、食管期)的生理过程,包括舌、咽、喉的协调运动。 言语功能: 阐述牙齿、舌、唇、腭在发音中的作用,以及声带震动和共鸣腔体对语音形成的影响。 味觉和嗅觉: 介绍舌头上的味蕾结构、味觉信息的传递通路,以及嗅觉与味觉的协同作用。 唾液的生理功能: 深入探讨唾液的润滑、消化(淀粉酶)、清洁、抗菌、缓冲和矿化作用。 牙齿的矿化与脱矿: 解释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矿化过程,以及牙齿在口内酸碱环境下的脱矿和再矿化动态平衡。 牙周组织的生理功能: 阐述牙周韧带的缓冲作用,牙槽骨的支撑作用,以及牙龈的保护作用。 颌面部生长发育: 介绍颅面骨、牙列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影响其发育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第二部分:牙体牙髓学的核心——疾病与治疗 《牙体牙髓病学》 本书是口腔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于牙体和牙髓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 牙体疾病: 龋病(虫牙): 详细阐述龋病的病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发病机制(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硬组织的脱矿作用)、临床表现(根据龋损程度分为釉质龋、牙本质浅龋、牙本质深龋、牙本质近髓龋)以及龋损的形态学变化。介绍各种临床检查方法,如视诊、探诊、叩诊、X线检查,以及辅助诊断技术(如龋齿检测仪)。 牙体硬组织疾病(非龋性): 牙釉质发育不全/发育异常: 介绍釉质形成的各个阶段,以及各种遗传性、营养性、代谢性或外伤性因素导致的釉质发育不全,如白斑、釉质脱落、釉质内陷等。 磨损、楔状缺损: 阐述牙齿硬组织因物理性磨损(如刷牙、咬硬物)或化学性侵蚀(如酸性食物、胃食管反流)导致的耗损。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因及防治。 酸蚀症: 详细探讨外源性(食物、饮料)和内源性(胃酸反流)酸对牙齿硬组织的侵蚀过程,以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 牙折: 介绍牙齿因外伤、咬硬物等原因发生的折断,包括牙冠折、牙根折、冠根折等。分析不同类型牙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釉质珍珠瘤、牙本质暴露等: 介绍其他不常见的牙体硬组织异常。 牙髓疾病: 牙髓的结构与生理: 重申牙髓的细胞成分、血管、神经和细胞外基质,以及牙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 牙髓炎: 详细分类和描述不同类型的牙髓炎,包括可逆性牙髓炎(浅龋、中龋引起的牙髓充血、水肿)和不可逆性牙髓炎(深龋、牙折、外伤等引起的牙髓炎症性改变)。阐述其临床症状(自发性疼痛、夜间痛、阵发性疼痛、遇冷热刺激疼痛加剧或缓解缓慢)、诊断方法(叩诊、冷测、热测、电测)和治疗原则(保留牙髓治疗或根管治疗)。 牙髓坏死: 解释牙髓因严重损伤(如深度龋、外伤)导致血供中断,牙髓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生理过程。描述其临床表现(无自发痛,叩诊可能不适,冷热刺激无反应)和诊断。 牙髓变性: 介绍牙髓由于长期慢性刺激(如龋病、磨损、充填物过高)引起的退行性改变,如牙髓纤维化、钙化。 牙髓血管病变: 探讨牙髓充血、淤血等情况。 根尖周疾病: 根尖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介绍牙周韧带、牙槽骨、牙骨质等在根尖区域的组成和作用。 根尖周炎: 详细分类和描述不同类型的根尖周炎,包括急性和慢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 描述其病因(牙髓坏死、感染向根尖扩散)、临床表现(剧烈疼痛、叩诊剧痛、牙齿松动、局部肿胀)和影像学表现(根尖区模糊、骨质破坏)。 慢性根尖周炎: 描述其特点(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叩诊可能不适,X线表现为根尖周阴影,如根尖囊肿、肉芽肿)和治疗。 根尖周囊肿与肉芽肿: 阐述其发生机制、影像学诊断和治疗。 根尖周脓肿: 描述其临床表现、诊断和紧急处理。 牙周膜病变: 讨论牙周韧带受损的原因和表现。 根管治疗: 适应症与禁忌症: 明确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选择标准。 治疗程序: 详细介绍根管治疗的各个步骤,包括诊断、麻醉、隔离、根管预备(机械预备和化学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材料的选择和技术)以及根管治疗后的修复。 根管治疗器械与材料: 介绍各种根管锉、扩孔器、根管充填材料(如牙胶尖、根管封闭剂)的种类、性能和临床应用。 根管治疗并发症与失败原因: 分析根管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器械折断、根管穿孔、充填不密等问题,以及治疗失败的原因和处理。 显微根管治疗: 介绍使用牙科显微镜辅助根管治疗的优势和技术。 牙体牙髓相关手术: 如根尖切除术、根管倒充填术等。 第三部分:口腔修复的艺术——材料与技术 《口腔修复材料学》 本书是口腔修复学的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用于修复牙体缺损、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的各种材料。 金属材料: 合金: 介绍铸造合金(如贵金属合金、非贵金属合金)、金属陶瓷烤瓷冠的金属基底合金、种植体材料(如钛合金)的组成、性能、优点和缺点。 合金的性能: 讨论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加工性能等。 合金的应用: 举例说明在冠桥修复、全口义齿、种植体等中的应用。 高分子材料: 树脂类材料: 复合树脂: 介绍其组成(基质树脂、填料、偶联剂、引发剂、促进剂)、分类(如根据粘结方式、颗粒大小)以及临床应用(直接充填、嵌体、贴面)。 树脂基质玻璃离子水门汀: 介绍其组成、特点(如释放氟离子、粘结能力)和应用(垫底、窝洞充填)。 光固化树脂: 介绍其固化原理和应用。 自凝树脂: 介绍其固化原理和在义齿基托等方面的应用。 其他高分子材料: 如聚醚、聚硫橡胶印模材料、口腔粘接剂等。 陶瓷材料: 氧化物陶瓷: 如氧化铝、氧化锆陶瓷,介绍其高强度、美观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在全瓷冠、嵌体、种植体等中的应用。 玻璃陶瓷: 介绍其美观性,以及在贴面、全瓷冠等中的应用。 陶瓷的性能: 讨论其硬度、脆性、美观性、生物相容性。 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离子水门汀: 再次强调其在垫底、封闭、抗龋等方面的作用。 磷酸锌水门汀: 介绍其作为垫底材料和粘接材料的性能。 生物陶瓷与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强调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以及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如过敏、毒性)。 生物活性: 介绍某些材料(如羟基磷灰石)与骨组织形成化学键合的能力。 印模材料: 不可逆性印模材料: 如藻酸盐印模材。 可逆性印模材料: 如琼脂印模材。 弹性印模材料: 如硅橡胶、聚醚橡胶。 印模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讨论不同印模材料的性能、精度和适用范围。 咬合记录材料: 蜡类材料: 硅橡胶类咬合记录材料。 颌面部修复材料: 义齿基托材料: 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 人工牙材料: 如树脂人工牙、陶瓷人工牙。 黏接技术与原则: 牙体与修复体之间的粘接: 介绍粘接的原理,如化学粘接、微机械固位。 现代粘接系统: 如全酸蚀粘接技术、自酸蚀粘接技术。 粘接剂的分类与选择: 粘接前的表面处理: 材料的生物学评价: 毒性、致敏性、致癌性。 长期使用效果。 第四部分:口腔健康的守护者——牙周病学 《牙周病学》 本书系统介绍牙周组织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牙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牙周组织的解剖与生理: (此处与《口腔解剖生理学》部分内容有所侧重和补充) 牙龈: 描述游离龈、附着龈、龈沟、龈乳头等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牙周韧带: 详细介绍纤维束的组成(如牙槽嵴支持纤维、斜行纤维、水平纤维、齿龈纤维)和功能(悬吊、缓冲、感觉)。 牙槽骨: 介绍牙槽骨的结构、组成以及其与牙齿的紧密关系。 牙骨质: 描述其成分、形态和生理功能。 牙周组织的生理动态: 强调牙周组织的修复能力和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 牙周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菌斑与牙石: 详细阐述口腔微生物菌斑的形成、组成和致病性。介绍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的区别,以及牙石(牙菌斑矿化形成)在牙周疾病中的作用。 宿主因素: 局部因素: 如不良修复体、食物嵌塞、口呼吸、不良习惯(如磨牙、紧咬牙)。 全身因素: 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病、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如妊娠期、绝经期)、精神压力。 免疫炎症反应: 深入解析牙周致病菌感染后,宿主免疫系统产生的炎症反应,以及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前列腺素)在牙周组织破坏中的作用。 遗传易感性: 探讨某些个体对牙周疾病的遗传易感性。 牙周疾病的临床分类与诊断: 牙龈炎: 慢性龈炎: 描述其特点(牙龈肿胀、充血、易出血、龈缘增生),诱因(菌斑、牙石)。 急性龈炎(如坏死性龈炎): 描述其特点(疼痛、坏死性溃疡、恶臭)。 妊娠期龈炎、青少年龈炎、药物性龈炎: 牙周炎: 慢性牙周炎: 描述其特点(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移位、松动),发病年龄,进展缓慢。 侵袭性牙周炎: 描述其特点(发病年龄轻、进展迅速、牙槽骨破坏严重、家族史)。 系统性疾病相关的牙周炎: 如伴有糖尿病、免疫缺陷的牙周炎。 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牙龈出血、口臭、牙龈退缩、牙齿松动、牙缝增大、咬合不适。 牙周诊断程序: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用药史、口腔卫生习惯、吸烟史、家族史等。 临床检查: 视诊: 牙龈颜色、形态、表面特征。 触诊: 牙龈紧张度、弹性。 探诊: 牙周袋深度测量、探查牙石、菌斑。 叩诊: 评估牙齿松动度、有无叩痛。 咬合检查: 评估牙齿咬合关系、有无创伤性咬合。 牙齿松动度评估。 影像学检查: 牙齿根尖片、全景片、CBCT等,评估牙槽骨吸收情况。 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 识别致病菌。 牙周指数的评估。 牙周疾病的治疗: 基础治疗: 口腔卫生宣教: 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牙线、牙间刷等。 龈上洁治(洗牙): 彻底清除龈上菌斑和牙石。 龈下刮治术: 刮除牙周袋内的菌斑、牙石和感染的牙骨质。 根面平整术: 使根面光滑,利于附着上皮再生。 药物治疗: 如局部应用抗生素、抗菌药物。 牙周手术治疗: 牙周翻瓣术: 改善刮治效果,清除深部牙周袋内的病变。 牙周再生术: 应用引导组织再生膜(GTR)、生物材料等促进牙槽骨和牙周韧带的再生。 牙龈移植术: 修复牙龈退缩。 牙槽骨成形术。 咬合调整: 消除创伤性咬合。 药物治疗(全身应用): 针对特定感染或炎症。 牙周病支持治疗与维护: 定期复查: 监测牙周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复发。 维持性龈上洁治。 持续的口腔卫生指导。 患者的自我管理。 牙周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强调牙周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不良妊娠结局等全身性疾病的关联。 种植体周围炎: 介绍种植体周围的炎症和骨吸收,以及其诊断和处理。 第五部分:口腔修复的实践——设计与应用 《口腔修复学(全口修复)》 本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重点介绍如何通过各种修复方法恢复患者的牙齿功能、美观和舒适。 全口修复学概述: 修复治疗的目标: 恢复咀嚼功能、改善发音、维持面部美观、提高生活质量。 全口修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患者评估: 全身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状况、牙槽骨条件、颞下颌关节功能、美学要求。 固定义齿修复: 适应症与禁忌症: 牙体预备: 预备原则: 保持牙体、利于固位、便于清洁、保护牙髓。 各种预备类型: 颈部预备、轴面预备、切端/咬合面预备。 预备的深度与形态: 影响修复体的密合度和固位力。 印模技术: 详述不同印模材料和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技工室制作: 模型制作: 蜡型制作: 铸造过程: 烤瓷技术: 就位与调整: 试戴: 检查密合度、边缘、就位道、咬合关系。 固位: 使用水门汀进行粘接。 咬合调整: 确保平衡的咬合力,避免创伤性咬合。 常见固定义齿类型: 全冠: 覆盖整个牙冠。 嵌体/高嵌体: 修复部分牙体缺损。 贴面: 仅覆盖唇侧/颊侧牙面,用于美学修复。 桥体(固定桥): 利用基牙支撑人工牙,用于替代缺失的牙齿。 联合修复: 结合多种修复形式。 可摘义齿修复: 全口义齿: 适应症: 设计原则: 稳定、固位、美观、舒适,恢复咀嚼功能。 印模与模型制作: 获得准确的基牙和软组织模型。 义齿基托设计: 考虑与黏膜的接触面积、封闭性。 人工牙排列: 咬合平面建立: 人工牙的选择(颜色、形态、大小): 考虑美学和功能。 排列原则: 牙列的连续性、对称性、牙槽嵴的配合。 试排与试戴: 检查义齿的稳定性、固位、咬合关系。 义齿加工与抛光。 就位与调整: 适应期指导,去除压痛点。 义齿的清洁与维护。 局部义齿(可摘局部义齿): 适应症: 卡环设计: 不同的卡环类型(如支托卡环、阻拮卡环)及其设计原则。 支托、连接体、基托的设计。 人工牙的排列。 制作与就位。 种植修复: 种植体系统介绍: 种植适应症与禁忌症: 种植手术过程概述: 修复设计: 单颗种植体修复。 多颗种植体支持的固定桥。 种植体支持的可摘义齿(全口/局部)。 种植体修复的粘接与螺丝固位。 种植体的长期维护与并发症处理。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修复治疗: TMD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咬合干扰的诊断与处理。 咬合板的设计与制作。 咬合调整。 口腔颌面部美学修复: 面部与牙齿的美学比例。 牙齿颜色、形态、排列的评估与设计。 全瓷修复在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笑容设计。 附带光盘内容: 光盘内容与各分册教材紧密结合,提供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旨在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互动性。 口腔解剖三维模型: 逼真展示口腔及颌面部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牙齿及牙周组织的三维结构,可进行旋转、缩放、分离,直观理解空间关系。 生理功能动画演示: 以动态动画形式展示咀嚼、吞咽、言语、唾液分泌等生理过程,加深对复杂生理机制的理解。 临床病例库: 包含大量典型牙体牙髓病、牙周病、修复病例的影像学资料(X线片、CBCT)、临床照片、治疗过程记录和预后评估。 手术操作视频: 演示根管治疗、牙周手术、种植手术、义齿排牙等关键临床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显微镜下组织学图像: 展示牙齿硬组织、牙髓、牙周组织、黏膜等的微观结构,辅助理解组织学理论。 诊断软件与模拟练习: 提供简单的诊断工具模拟,以及模拟的根管预备、咬合调整练习,提升实践技能。 最新研究进展与文献检索入口: 提供部分前沿研究的摘要或链接,引导读者关注学术动态。 这套图书及配套光盘,将是您在口腔医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陪伴您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临床能力,最终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口腔健康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当初选择这套《本科口腔教材全套15本附光盘》纯粹是因为它的全面性,想着一口气把本科阶段需要学习的口腔医学内容都涵盖了,也省去了东拼西凑的时间。但真正开始阅读后,我才发现它远不止“全面”二字可以概括。例如《口腔修复学》这本书,我一直觉得修复是个又细致又需要艺术感的领域。这套教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讲了各种修复体的种类、适应症,更深入地探讨了美学原则、生物力学以及不同材料的性能分析。里面的图示步骤非常详细,从备牙、取模到临时修复、最终修复的制作和就地使用,每一步都讲解得很到位,让我这种初学者也能对整个过程有个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CAD/CAM技术和数字化印模的部分,教材中都有详细的介绍,这让我感受到了口腔修复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有《口腔材料学》这本,我本来以为会枯燥无味,但教材的处理方式让我耳目一新。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材料的成分和性能,而是通过对比分析,解释了不同材料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势,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修复效果的。光盘中的一些材料演示视频,更是将抽象的材料性能变得直观可感。这套教材确实是为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量身定制的,内容扎实,应用性强,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拿到这套《本科口腔教材全套15本附光盘》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接地气”。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其他的口腔医学书籍,但总觉得有些理论过于超前,或者操作描述不够具体,对于我们这样需要大量动手实践的专业来说,总是隔靴搔痒。这套教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的语言风格更加贴近学生,而且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会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比如在《牙体牙髓病学》这本书里,对于根管治疗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并且配有大量的彩色插图和流程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步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关于牙体洞型的分类和窝洞预备的原则,教材讲解得非常细致,让我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洞,并掌握相应的预备方法。光盘中的一些病例演示视频,更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了生动的实践过程。我可以看到医生是如何进行诊断,如何选择合适的器械,以及如何处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这种“所学即所用”的感觉,让我学习起来更有动力,也更有效率。总的来说,这套教材不仅内容扎实,而且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对于我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

坦白讲,我之前对教材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搬运工”的角色,就是把书上的知识点搬到脑子里。但这套《本科口腔教材全套15本附光盘》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我重点翻阅了《口腔正畸学》和《牙周病学》,这两本书的内容编排逻辑非常新颖。在《口腔正畸学》中,它没有上来就讲各种矫治器,而是先从颅面生长发育、咬合关系的基础理论讲起,然后才逐步引申到各种错颌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让我觉得很特别的是,教材非常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它提供了大量的病例分析,并且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正畸方案,甚至包括了对不同方案的风险评估和预后预测。这种“为什么这么做”的思路,比单纯的“怎么做”更有启发性。在《牙周病学》中,我也发现了类似的处理方式。它不仅仅是描述牙周病的发生发展,而是强调了牙周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预防和早期干预来控制疾病。光盘中包含的模拟操作视频,让我能够直观地学习一些复杂的临床操作,比如牙周刮治和根面平整等,这些视频的质量非常高,画面清晰,解剖结构标注也很明确。这套教材让我觉得,学习口腔医学不仅是掌握知识,更是培养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

拿到这套《本科口腔教材全套15本附光盘》着实让我大呼过瘾。我是一名即将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学生,对于前沿的口腔疾病治疗方法和最新的临床指南有着强烈的渴求。这套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恰好满足了我对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我特别关注了《牙周病学》和《牙体牙髓病学》这两本,它们的编排体系非常现代化,不仅详细阐述了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更重点突出了最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策略。我看到了关于微创治疗、生物材料在牙周再生中的应用,以及在牙体牙髓治疗中采用的根管显微镜技术、生物陶瓷等内容,这些都是当前口腔医学界的热点和前沿。教材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贴切,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习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如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光盘中的一些专题讲座,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口腔医学专家进行授课,他们的讲解深入浅出,逻辑严谨,而且分享了大量一线临床经验,这对于我这样即将进入临床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我少走弯路,快速提升临床思维能力。整套教材的专业性和前沿性都让我感到惊喜,也让我对未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医生充满了期待。

评分

初次拿到这套《本科口腔教材全套15本附光盘》,内心是无比的激动和期待。作为一名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我深知一本好的教材对于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性。这套教材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15本厚实的体积,再配上光盘,给人一种内容充实、知识体系完整的初步印象。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其中几本,比如《口腔解剖生理》,里面的插图清晰精美,每一个骨骼、肌肉、神经的结构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文字描述也非常到位,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从宏观到微观,将口腔的复杂解剖结构一一呈现在我眼前。即使是对于一些我之前觉得晦涩难懂的概念,通过教材的图文并茂,也变得豁然开朗。我尤其欣赏的是,教材在讲解重要结构时,都会附带一些临床意义的提示,这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未来的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培养一种“学以致用”的意识,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大量实践操作的专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光盘的内容我也初步浏览了一下,视频讲解生动形象,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能直观地理解一些操作流程和解剖细节。总而言之,这套教材从内容深度、广度以及呈现方式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