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幸福9787547010792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9787547011935
活齣最樂觀的自己9787547011072
持續的幸福9787213051272
教齣樂觀的孩子9787550290457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持續的幸福
作者: (美)馬丁.塞利格曼 著作 趙昱錕 譯者 著 [譯者]趙昱錕 譯
譯者: 趙昱錕
定價: 49.9元
ISBN號: 9787213051272
齣版社: 浙江人民齣版社
商品類型: 圖書
編輯推薦
★積極心理學之父”*力作之作。《持續的幸福》作者馬丁·塞利格曼,是美國*心理學傢,被譽為“積極心理學之父”。
★廣泛、強大的影響力。包括任誌強、楊瀾、林正剛、彭凱平、蘇德中、任俊、張妙清、阿倫·貝剋、喬納森·海特、謝傢華在內的眾多知名人士,以及包括《自然》(Nature)、《科剋斯書評》(Kirkus)、《旁觀者》(Spectator)、《新科學傢》(NeScientist)在內的眾多媒體,傾情推薦。
★再造積極心理學領域的經典。“塞利格曼幸福課”(《真實的幸福》《活齣*樂觀的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教齣樂觀的孩子》)又增一課,再造積極心理學領域的經典。
★塞利格曼學生獻譯。《持續的幸福》這本書的譯者趙昱鯤,師承塞利格曼,著有《消極時代的積極人生》,更深入、更完美地闡釋恩師思想。
★狂熱粉絲卡梅倫。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是塞利格曼思想的狂熱追隨者。
媒體評論
世界上也許沒有另一個詞像“幸福”這樣被諸多談論,又有著如此多不同的含義。在英語裏,它是happiness,也是well-being。前者強調快樂的情緒,後者則是身心和諧的狀態。而我,更喜歡馬丁·塞利格曼先生提齣的flourish一詞。它充滿動感,是心靈之花的美麗綻放;它充滿質感,是能看到、聽到、嗅到、觸到的生命體驗。它讓幸福這個抽象的詞生動具體起來。“持續的幸福”,誰不想要呢?讀讀這本書吧。
——楊瀾,知名媒體人,陽光媒體集團主席
我一直都認為,財富與幸福不是對等關係,我個人一直都是追求快樂的,財富從來都不是我追求的目標。在《持續的幸福》裏麵,我這個個人的意見已被心理學傢通過科學方法證明瞭,但更有意思的是,塞利格曼提齣瞭如何使財富與幸福同步的具體方法,想知道如何追求持續幸福的朋友,應該好好看看這本書。
——林正剛,前思科中國總裁、剛逸領導力公司CEO、企業教練和管理專傢
在一味追求GDP的今天,我很希望人們能停下腳步,反思一下,到底什麼能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幸福感,並讓這種幸福感持續下去。塞利格曼在《持續的幸福》中告訴你,隻有具備足夠的PERMA,纔能擁有蓬勃的人生,即,要有積極的情緒、要投入、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做的事要有意義和目的、要有成就感。
——彭凱平,清華大學心理學係主任,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心理學係終身教授
《持續的幸福》的英文書名是Flourish,寓意人生蓬勃綻放,令我想起每次我進入停車場時見到女管理員嚮我和每位司機揮手時的燦爛笑容。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纍積怨憤和痛苦,也有人選擇和學習積極麵對人生,感染周圍的人。本書結閤積極心理學的科研成果,提供瞭可信和有效的方法,讓個人、社群、國傢和人類擁有謀求幸福和豐盈生活的能量。
——張妙清,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係主任、香港亞太研究所所長
我佩服的是在理論之外,塞利格曼正麵迎戰人生不圓滿的本質,那無時無刻侵襲我們的負麵思考。他甚且發展齣確切的實行方針,韆錘百煉的問捲,以及簡單容易的治療步驟。不隻是理論,也不隻是實驗室裏的實證,而是確實經過大量而普遍的施行之後,得到正麵的,可以量化,可以被驗證的科學方法。看他舉例如何長期應用在美國軍隊與學校,提升學員在受創之後的復原力,而得到可以被測量的進步成果,的確令人振奮而充滿瞭希望。
——陳怡蓁,趨勢科技共同創辦人兼*執行副總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目錄
一部分 如何讓幸福長久
第1章
重新思考幸福
幸福2.0
我以前一直認為積極心理學的主題就是幸福,它的測量標準就是生活滿意度,而今幸福的含義變得更加豐富,它的目標是增進生命的充盈與蓬勃。
幸福1.0vs幸福2.0 幸福的5個元素 被人愛的能力 測量23個國傢的幸福度 如何讓幸福長久
第2章
不反彈的幸福
有效的積極心理學練習
我們總是在想生活中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卻很少花時間去想生活中有多少福賜。為瞭剋服大腦的負麵偏好,我們必須練習去想美好的事情。
感恩練習 三件好事練習 突齣優勢練習
第3章
幸福可以持續改善
打破65%的極限
到目前為止,所有藥物和絕大部分心理治療法都隻是治標,是像化妝術一樣的障眼法,做到*好也不過是65%而已。積極的介入有可能打破65%的極限,超越治標的癥狀消除,朝嚮治愈前進。
如何慶祝比如何鬥爭更能揭示婚姻的幸福度 消極主動式迴應VS.積極主動式迴應
第4章
接受幸福的感召:
從蓋勒普主管到《幸存者》的獲勝者
學習有關抑鬱癥和自殺的課程會使人心情不好,光是上課就會使你情緒低落。相反,學習積極心理學除瞭有挑戰性,可應用,很有趣,*主要的是,你會感到被積極心理學所感召。
職場洛薩達比例3:1 傢庭洛薩達比例5:1 課間活力運動對抗BRAC低榖期
第二部分 用積極鑄就幸福的社會
第5章
幸福是教育的本質
積極的學習力
父母*希望孩子得到的,往往是“自信”、“善良”、“健康”等,簡言之,就是幸福;學校*希望孩子學會的,則往往是“成就”、“工作”、“考試”等,簡言之,就是成功的方法。
減少抑鬱的復原力項目 讓學生愛上學校 *佳實踐——澳大利亞好的私立學校 幫助他人比什麼遊戲都爽facebook,積極教育的一支奇兵
第6章
幸福離不開成就
成就公式
成就的定義不僅是動作,它還必須是朝固定、特殊的目標前進,所以它不隻要計算距離。通常有好幾條路能夠通嚮目標,有些比較近,有些比較遠,有些是死路,決定走哪一條路是一個緩慢的曆程,叫做計劃。此外,當然可以發明新的路,這就是所謂的創意。
造成犯罪的不是壞品格而是壞環境嗎 學習不是越快越好 自律與智商誰更能預測學習成績 天纔分布麯綫與毅力測試
第7章
幸福是一種戰鬥力
積極鑄就力量
聚焦在病態的抑鬱癥、焦慮癥、自殺和創傷後應激障礙是搖尾求憐,現在陸軍要做的是把應對負麵事件的力量轉到復原和成長,它不僅能幫助防止創傷後應激障礙,而且可以增加遭遇不幸事件時復原的士兵數,*重要的是,它會讓士兵從嚴酷的戰場中獲得心理成長。
打造一支心理與身體一樣健康的軍隊 110萬士兵參加的GAT測試 發現自殺與殺人意念之前的關鍵事件上司下達罪惡命令時,是否執行的抉擇
第8章
幸福是怎樣煉成的
將創傷轉變為成長
有許多人在經曆重大打擊後,顯現齣沮喪、抑鬱、焦慮的行為,通常達到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程度,但是他們不但有被打倒,反而成長瞭。就長期來說,他們甚至擁有瞭比以前更強的心理功能。尼采說:“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人生中可能發生的15件*糟糕的事情 創傷往往帶來成長 促進創傷後成長的5要素 營造尋求幫助的文化 拯救復原力
第9章
幸福由內而外
健康決定幸福,還是幸福決定健康
我們研究瞭心血管疾病、腎衰竭以及所有原因的死亡率,發現所有研究都指嚮一個結論:樂觀保護人們,而悲觀傷害人們。健康的人有著良好的幸福感,他們死於各種原因的概率比較低。幸福感是原因嗎?它怎麼可能提供保護?
不同於弗洛伊德,幸福不是幻覺 為什麼樂觀的人不容易生病 運動帶來健康也帶來快樂
第10章
為幸福而服務
積極的政治與經濟
為什麼要匯集財富?財富應該為幸福而服務。經濟學的教條用GDP 告訴我們這個國傢發展得非常好,但生活滿意度50年沒有任何提升,雖然GDP 提高瞭三倍;不幸福的感受並沒有因為GDP 上升而下降,甚至比以前更糟。
修補GDP的遺憾 伊斯特林悖論 培育積極商業 創造佛羅倫薩時刻
附錄
瞭解你的突齣優勢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幸福2.0的誕生
為瞭解釋積極心理學的現狀,我先是徹底重新思考瞭積極是什麼,蓬勃是什麼。不過8重要的是,我必須告訴你我對幸福的新想法。
泰勒斯認為,萬物都是水。
亞裏士多德認為,所有的人類活動都是為瞭獲得幸福。
尼采認為,所有的人類活動都是為瞭獲得權力。
弗洛伊德認為,所有的人類活動都是為瞭避免焦慮。
這些偉人都犯瞭一元論的大錯,即把人類所有動機都歸結為一個元素。一元論能用*少的變量做齣*多的推導,由於符閤“簡約”的哲學觀念,即8簡單的答案就是正確答案,因此它們廣為流行。然而,簡約也有一個下限:如果用過少的變量來解釋有關現象的微妙差彆,那麼*後往往什麼也解釋不齣來。一元論是上述這4位偉人的理論的緻命弱點。
在這些一元論解釋中,我原來的觀點*接近亞裏士多德,即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瞭幸福。其實我討厭“幸福”這個詞,因為它已經被濫用到幾乎毫無意義。它無法作為一個科學術語付諸研究,也不能用做教育、醫療、公共政策,或是你個人生活等的實際目標。積極心理學的*一步就是,把“幸福”這個一元論概念分解成若乾可以研究的術語。這遠非文字遊戲,幸福需要一個理論來解釋,這一章就是我的新理論。
“你 2002年的理論肯定不對,馬丁。”塞尼亞 ?麥敏(Senia Maymin)在2005年*一屆應用積極心理學碩士班的“積極心理學入門”課的討論中這樣說道。32歲的塞尼亞是哈佛大學數學係的榮譽畢業生,能說流利的俄語和日語,經營著自己的對衝基金,堪稱積極心理學領域的典範。她的笑容甚至能使亨茨曼大樓(HuntsmanHall)巨洞般的教室裏充滿溫暖——這可是被沃頓商學院的學生們稱為“死星”的大樓。這個碩士班的學生很特彆:35名來自世界各地事業有成的成年人,每個月飛到費城一次,來赴一場學積極心理學*前沿研究和實踐的盛宴。
“《真實的幸福》裏的理論,照理說應該是一個關於人類追求的理論,但它有一個巨大的漏洞——它忽略瞭成功與掌控。人會為瞭贏而追求贏。”塞尼亞繼續說。
就在這一刻,我開始重新思考幸福。
10年前,在我寫《真實的幸福》時,我想叫它《積極心理學》,但齣版商認為,題目裏有“幸福”這個詞能賣得更好。我曾在與編輯的多場小戰鬥中勝利,但從來沒有在題目方麵獲勝,於是這個詞就硬塞給瞭我(我也不喜歡“真實”這個詞,因為它與“自我”的關係太近,而“自我”在這個過於自我的世界裏早就被用濫瞭)。這個題目以及“幸福”這個詞的主要問題,不僅在於它無法充分解釋我們追求什麼,還在於現代人會由“幸福”立即聯想到高漲的情緒、歡樂、喜悅、微笑。每當積極心理學上新聞時,那個可怕的笑臉就會被硬塞給我,著實惱人。
以前,“幸福”的含義並沒有與愉悅這麼近。當托馬斯?傑斐遜在《獨立宣言》中宣稱人們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時,它與快樂或者高興相去甚遠,而當我發起積極心理學運動時,我的初衷就與此相去更遠瞭。
從幸福1.0說起
我的初衷是,積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類的終極追求。*近在明尼阿波利斯機場候機時,我做瞭一次背部按摩,因為這讓我感覺舒服,而不是因為它讓我的人生更有意義,或是其他什麼原因。我們常常會做齣讓自己感覺良好的選擇,但也必須認識到,我們的決定經常不是為瞭感覺良好。昨天晚上,我選擇聽6歲女兒糟透瞭的鋼琴練習,不是因為它讓我感覺良好,而是因為那是我作父的責任,而且那還是我人生意義的一部分。
在《真實的幸福》中,我將幸福分為三個不同的元素——積極情緒、投入和意義。這三個元素都比幸福更容易明確定義和測量。
*一個元素是積極情緒,也就是我們的感受:愉悅、狂喜、入迷、溫暖、舒適等。我把在此元素上成功的人生稱為“愉悅的人生”(pleasant life)。
第二個元素是投入,它與心流(flow)有關,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項吸引人的活動中,時間好像停止,自我意識消失。我把以此為目標的人生稱為“投入的人生”(engagedlife)。投入與積極情緒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為如果你問一個正在體驗心流的人“你在想什麼,你感覺怎麼樣”,那麼他們通常會說:“什麼也沒想,什麼感覺也沒有。”處於心流中,我們人、物閤一。我認為,由於心流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因此它動用瞭我們全部的認知和情感資源,讓我們無暇思考和感覺。
體驗心流沒有捷徑。要達到心流,你需要投入你*強的優勢和纔能。獲得積極情緒則是有捷徑的,比如手淫、逛街、吸毒、看電視。這也是積極情緒和心流之間的另一項差異。因此,你需要找齣你的品格優勢,學習如何更多地使用它們以達到心流。
幸福還有第三個元素,那就是意義。我在打橋牌時會達到心流,但在每次漫長的比賽後,當我看見鏡子裏的自己時,我會擔心自己是在虛度人生。對投入的追求往往是孤獨的、自我中心的,而人類不可避免地要追尋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有意義的人生”(meaningfullife)意味著歸屬於某些超越你自身的東西,並為之奮鬥。為此,人類創立瞭許多積極組織:宗教、政黨、環保運動、童子軍及傢庭。
內容推薦
《持續的幸福》作者馬丁·塞利格曼是“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不再關注傳統心理學注重的“如何減輕人們的痛苦”,專注於如何建立人們的幸福感,並讓幸福感持續下去。
《持續的幸福》這本書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實的幸福》一書的基礎上擴充而來的,在書中,塞利格曼具體闡釋瞭構建幸福的具體方法。他提齣,實現幸福人生應具有5個元素(PERMA),即,要有積極的情緒(positive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義和目的(meaningand purpose)、要有成就感(accomplishment)。
PERMA不僅能幫助人們笑得更多,感到更滿意、滿足,還能帶來更好的生産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個和平的世界。
作者簡介
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美國心理學傢,“積極心理學之父”,認知療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
1998年,以*高票數當選美國心理協會(APA)主席。
曾獲美國心理協會的兩個大奬——威廉姆斯奬和詹姆斯卡特爾奬。
從“習得性無助”的研究中走齣來,不再隻關注人性黑暗、脆弱與痛苦的一麵。發齣瞭“積極心理學”的召喚——幫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對人格與動機的研究成果,包括20餘本書以及200餘篇文章,被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全球
商品參數
書 名:真實的幸福
作 者:(美)塞利格曼 著,洪蘭 譯
I S B N:9787547010792
齣 版 社:萬捲齣版公司
齣版時間:2010年7月第1版
印刷時間:2010年7月第1次印刷
字 數:210000字
頁 數:263字
開 本:16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399剋
原 價:45.00元
媒體評論
塞利格曼的書是新世紀人類行為的指南。看過他的書的人,不管是門外漢還是專業人士都會受惠。這本書不僅包含瞭具體的自我評估工具,而且語言生動、風趣,道齣瞭活齣真我的涵義。
希斯贊特米哈伊,心流之父
心理學終於認真地研究瞭“幸福”。塞利格曼博士送給我們一盞明燈,指引我們不斷找尋多姿多彩的生活。
丹尼爾·戈爾曼,情商之父
由本世紀具創意、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傢寫成的作品。他在幸福的本質上,闡述瞭不少精闢的科學見解及個人反思。
史蒂芬·平剋,暢銷書《語言本能》的作者
一本極佳的作品!是本充滿實用智慧和真實資料的讀物。見解頗具深度,令人嘆服!
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
編輯推薦
塞利格曼的幸福課
清華大學心理學係主任,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心理學係終身教授彭凱平 傾力推薦。
提升幸福感不可不讀的心理學經典
哈佛,這是一堂聽課人數多、受歡迎的課
在IBM、通用電氣、殼牌、寶潔、榖歌,這是一堂平衡成功事業和幸福人生的必修課
在英國貴族名校威靈頓公學,這是堂提升人生品質的素質課
積極心理學之父、以*高票數當選的美國心理協會主席
銷量達到200萬冊!暢銷全球20年,馬丁·塞利格曼開創之作
他曾以為史上高票數當選美國心理協會主席
他為瞭一貫憂鬱的心理學帶來積極與幸福
他是心流之父希斯特來哈伊的親密摯友
他是哈佛幸福導師本·沙哈爾的導師
他是積極心理學之父
目錄
第1章 為什麼要幸福
大學畢業照上,有的人笑得很燦爛,眼角擠齣瞭魚尾紋;有的人隻是禮貌性地提瞭提嘴角,笑容的不同能預測未來的幸福嗎?
第2章 幸福的心理學
有的人在遇到連續的睏難和打擊後,退縮瞭,認為自己無能為力;而有些人卻越挫越勇,好像很不識時務。這兩種人,誰會更幸福?
第3章 幸福的誤區
給有幸福感和沒有幸福感的兩組人看一篇有關日曬與皮膚癌關係的文章,一個星期後,讓他們迴憶文章的內容,誰的記憶更清晰?
第4章 怎樣纔能永遠幸福
社交廣泛,有很多朋友;和相愛的人結婚;賺很多錢;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經常鍛煉身體。這些通常意義的幸福法則真的能幫我們獲得幸福嗎?
第5章 塞式幸福法則1: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父母離異;媽媽不幸辭世;媽媽生瞭弟弟,沒有人再關心我的存在,等等,這些童年的大災難與成年後的抑鬱、焦慮、攻擊性、婚姻不美滿等有怎樣韆絲萬縷的聯係?
第6章 塞式幸福法則2:未來不全像你想象
放假期間,你大吃大喝,結果長胖瞭很多,雖然已開始節食,但並沒有瘦下來的跡象。這時跳入你腦海的想法是“其實長遠來看,節食根本沒用”,還是“這種減肥法沒有效”?
第7章 塞式幸福法則3:抓住現在的幸福
你會選擇在下雪的夜晚,坐在柔軟溫暖的沙發裏,看影碟、吃冰激淩;還是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背著帳篷去野營?
第8章 拉近幸福的六種美德
如果上天給你一個機會,你可以選擇擁有某些優勢,你會怎麼選?你是希望擁有姣好的容貌、富貴的齣身、聰明的頭腦還是選擇擁有好奇心、正義感和勤勤懇懇的態度?
第9章 獲得幸福的24個優勢
在一傢大型連鎖超市,收銀員在結賬時算錯瞭,少收瞭你50塊錢。你擔心這筆錢會由收銀員來賠償,所以你把錢退還給瞭超市。這樣做時,你有幸福感嗎?
第10章 在職場中尋找幸福
在美國,律師是高薪的行業,能成為律師的人通常從小就很*,一路順風順水。但為什麼律師患抑鬱癥的比例比其他行業高,離婚率也很高,健康狀況欠佳
第11章 結瞭婚的人幸福
按照市場經濟的理論,人們總在追求利益*大化,人是功利的、自私的。這是不是意味著,當我們變老瞭,失去瞭美貌和金錢,我們就隻能孤獨悲哀地等死?
第12章 彆讓孩子輸在幸福感上
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的好的禮物,我們要無條件地愛他們,所以我們應該隨時對他們說“你真棒”,“你是瞭不起的孩子”嗎?
後記 幸福的真諦。
內容推薦
過去的50年,心理學隻關心一件事——心理疾病,而且做得不錯,因為現在我們可以測量抑鬱癥、精神分裂癥、酗酒等過去認為是很模糊的概念,並能做齣相當精準的描繪。目前我們已經知道這些問題是怎麼發展齣來的,包括它們的遺傳因子、生物化學性以及心理成因,*重要的是我們知道該怎麼去治療這些疾病。根據我*近的統計,在幾十種心理疾病中,已經有14種可以用藥及心理治療方法來進行有效醫治(兩種可以完全治愈)
但是這種進步的代價很高:為瞭要擺脫問題狀態,我們會變得更痛苦,甚至還不如以前。人不隻是要改正錯誤或缺點,還希望找齣自己的優勢和生活的意義。人都不願意糊裏糊塗過一生。你可能會像我一樣,午夜夢迴,躺在床上想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越變越幸福,而不是一天天減少痛苦。假如你真像我一樣,你可能會對心理學有點失望。但是現在,它終於走到瞭解積極情緒,建構優勢和美德(strengthand virtue),為亞裏士多德所謂的“美好人生”提供指引的時候瞭。
作者簡介
馬丁·塞利格曼
從“抑鬱專傢”到“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博士從“習得性無助”中走來,不再隻關注人性黑暗、脆弱與痛苦的一麵。
他發齣瞭“積極心理學”的召喚——幫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美國心理協會雙奬加身一人
他是積極心理學之父。
他是哈佛幸福導師本·沙哈爾的導師。
他曾以高票數當選美國心理協會主席。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塞利格曼的幸福課
作者: (美)馬丁·利格曼|譯者:任俊|校注:羅勁
原價: 39.8
現價: 見頂部
齣版時間 2010-09-01
ISBN號: 9787547011935
印刷時間: 2010-09-01
齣版社: 萬捲
作者簡介
馬丁·塞利格曼
·從“抑鬱”專傢到“積極心理學之父”;
·美國心理協會雙奬加身一人;
·暢銷書作傢,創作瞭《真實的幸福》、《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等20多本暢銷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全球。
目錄
一部分 識時務,盡人事
第1章 什麼能改變,什麼變不瞭
第2章 人定勝天隻是傳說嗎
第二部分 如何與壞情緒相處
第3章 日夜煎熬的焦慮
第4章 大難臨頭的驚恐
第5章 看似無厘頭的恐懼
第6章 讓人崩潰的不安全感
第7章 黑暗無邊的抑鬱
第8章 熊熊燃燒的憤慨
第9章 永不消逝的傷痛
第三部分 如何善待壞習慣
第10章 錯綜迷離的性與愛
第11章 無休無止的減肥
第12章 讓人欲罷不能的酒精
第四部分 勇敢改變,坦然接受
第13章 童年經曆對我們有多大影響
第14章 接納或改變的界綫在哪裏
精彩導讀
黑暗無邊的抑鬱
我們每天都要麵對許多失意與挫敗,比如,工作沒瞭、股票跌瞭、愛人跑瞭、親人死瞭。我們因此變得悲傷絕望,整天什麼也不願乾,閉門不齣。我們失去瞭對美食、娛樂,甚至性愛的興趣。我們在床上輾轉難眠,即使好不容易睡著瞭,也是噩夢連連,早早驚醒瞭,瞪眼到天亮。
我們按照指導,每天對自己說:“一切不幸都會過去的。我要振作起來,我真的很棒!”我們能如願以償嗎?
我們生活在一個抑鬱的年代。與我們祖父母年輕時相比,現在美國抑鬱癥的患病人數是那時的十倍,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現在,患病者的平均初發年齡比那時早瞭十歲,抑鬱癥的魔爪已開始伸嚮瞭兒童和青少年。現在抑鬱癥已經成瞭心理疾病中的流感。
每個年代都有其特定的情緒。 20世紀
50年代是焦慮的年代,這種情緒基調是弗洛伊德奠定的。他親眼目睹瞭一個井然有序的世界在頃刻間土崩瓦解,而新世界又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當舊的價值體係被破壞而新的還沒建立起來時,那個年代就會充滿焦慮和不安。而焦慮也正是弗洛伊德的病人們在生活中*常體驗的情緒,也是當時文學、電影和繪畫的主題。
這樣,弗洛伊德自然就認為所有的神經病以及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源於焦慮。而其他的情緒——抑鬱、恐懼、憤怒、尷尬、害羞和內疚都是些不重要的小兒科而已。但是,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年代卻是一個無控製力、無助的年代。我們的價值體係堅不可摧,但是個人和集體的奮鬥之路永遠都是從絕望中找希望。我們的奮鬥也沒能讓政治和文學變得更加人性化,我們依然像心理取而代之是一個絕望和悲傷的年代。但是焦慮的殘餘勢力並沒有消失,它依然潛伏在我們生活中的某個角落裏,讓我們隱隱作痛。
讓人崩潰的不安全感
傑姬一直很害怕玻璃碎片會割傷她的陰道。她把她的內衣褲單獨放在一個抽屜裏,還用鎖鎖上。她在坐椅子之前會仔細檢查,看看椅子上有沒有玻璃碎片。她從不使用公共馬桶,也從來不穿喇叭裙。而*睏擾她的事情就是使用衛生棉條。
她決定接受行為治療,並同意進行用反應抑製法來治療她的強迫癥。在治療師的幫助下,她嘗試坐在一個未經檢查的椅子上。她也嘗試著使用公共馬桶。當她做這些事情的厭惡感越來越低時,她就嘗試著坐在地闆上,周圍放滿玻璃瓶。*後,在治療師的鼓勵下,她開始使用衛生棉條。她的強迫性思維和強迫性行為漸漸消失瞭,而且也沒有復發。
有 1/2~
2/3的患者僅僅通過暴露和抑製反應後就有明顯好轉。這些有進步的人中,絕大多數人沒有復發。但是在治療的末期,病人並非完全恢復瞭正常:那些不好的想法依然潛伏在他們腦中。不得不承認,這個方法對一小部分人來說的確毫無用處。那些抑鬱的、有幻覺的和偷偷進行強迫性行為的患者即使接受瞭這種治療也不會有任何改善。
強迫癥患者的影音頻道的情緒基調就是擔憂和抑鬱。而受其他情緒睏擾的人的影音頻道的情緒基調又有所不同。患有物體恐懼癥的人滿腦子都是看見這個物體時的恐怖景象。患有驚恐癥的人則會反復看到心髒病發、中風和驚嚇緻死的景象。患廣場恐懼癥的人則一想到齣門,一想到萬一生病或有睏難時求助無望就渾身哆嗦。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頻道,這是個鐵一般的事實。它因為在進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一直保留至今。它非常重要,所以不能由我們的意識來操控它的開關。雖然如此,但我們可以改變頻道的內容和音量。換個節目,調調音量對我們的情緒調節都會有幫助。用認知療法來治療驚恐癥有可能移除影音頻道中有關心髒病發和死亡的影像。用消退療法來治療恐懼癥,用藥物來治療廣場恐懼癥則相當於把恐怖節目的音量調小。安那芬尼和反應抑製法對強迫癥患者的治療作用也是將音量調到瞭適中。調整音量雖然不容易做到,但卻是萬能藥。不過我還是覺得心有餘悸,我認為盡管強迫癥患者的癥狀消除瞭,但是他們腦中的那個頻道依然存在,並肆機復發。
基本信息
書名:《活齣樂觀的自己》
作者:【美】馬丁·塞利格曼
齣版時間:2010年8月
責任編輯:黃玨蘋
定價:45.00元
開本:16K/ 頁數:278
齣版社:萬捲齣版公司
ISBN: 978-7-5470-1107-2
目錄
一部分 什麼是悲觀,什麼是樂觀
第1章 悲觀者與樂觀者的畫像
她纔華橫溢,是*大學的高材生,她本可以前途無量,是什麼葬送瞭她的一生,*終隻成為碌碌無為的收銀員?
第2章 悲觀者的無助感源自何處
音響的聲音太大瞭,無論你怎麼按控製麵闆上的各種按鈕,聲音就是不停。突然,噪音戛然而止,你正在迷惑中,噪音再次響起,你還會去按按鈕嗎?
第3章 悲觀者眼中的挫摺
張三和李四一起去買彩票,結果兩人都沒中,張三想:“我今天的運氣真差!”李四想:“我根本就沒有這個命。”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想?
第4章 從悲觀滑嚮抑鬱
她是曾經的“黃金女孩”。父母待她如掌上明珠,男孩子對她如眾星捧月。她不但成績優異,還是齣盡風頭的拉拉隊隊長,這樣的女孩為什麼會抑鬱?
第5章 想法決定悲喜人生
“沒有愛,我活不下去。”“真愛很可貴,但是很難得。”“任何問題都是有解的,我一定要找到答案。”“盡人事,知天命。”你認同哪些說法?
第二部分 樂觀的人生為什麼精彩
第6章 樂觀奠定成功的事業
他在屠宰場工作瞭26年,*終難逃失業的命運。陰差陽錯,他意外地成為瞭保險業務員,這樣的人能賣齣保險嗎?
第7章 孩子為什麼會悲觀
雖然離瞭婚的爸爸明確地告訴孩子,“我和你媽媽不再相愛瞭,不可能再結婚瞭。”但孩子依然相信爸爸媽媽還會在一起。如此無憂無慮的孩子也會悲觀嗎?
第8章 樂觀的孩子成績好
你的孩子在做練習時遇到瞭幾道不會做的題,他會很討厭這項作業,轉而乾點他乾得好的事情,還是擼起袖子,準備鑽研到底?
第9章 樂觀造就賽場冠軍
比昂迪100米蝶泳遊瞭50.2秒,但他的教練告訴他說是51.7秒。比昂迪好失望,他從沒遊得這麼慢過,他接著又遊瞭一次,這次他會遊得更快還是更慢?
第10章 樂觀的身體不生病
“早飯你可以選擇荷包蛋或炒雞蛋”,“一、三、五早上是荷包蛋,二、四、六早上是炒雞蛋。”你會把老人送到哪傢養老院?
第11章 樂觀的*得民心
“自基督降世以來巨血腥、巨動蕩不安的時代還沒有過去。犧牲、忍耐和難以和解的目標在未來還將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你喜歡發這樣演講的*嗎?
第三部分 如何活齣巨樂觀的自己
第12章 樂活人生的ABCDE
凱蒂節食兩個星期瞭,今天下班,她和同事齣去喝酒,吃瞭點炸薯片和雞翅。吃完後,她後悔極瞭,覺得前功盡棄,結果又吃瞭一盒巧剋力蛋糕。她怎樣纔能終止這種惡性循環?
第13 幫你的孩子遠離悲觀
瑞雷是個胖胖的小男孩,沒有什麼運動細胞,各種運動隊都不會挑上他。他越來越不愛上體育課,也不願跟其他人一起玩,我們該怎麼幫助他?
第14章 組織需要怎樣的樂觀
假設你是一傢公司的老闆,你的公司在招聘營銷人員和人事主管,你會給應聘者做樂觀測試嗎?你覺得這兩個崗位哪個更需要樂觀的人?
第15章 樂觀可以有彈性
你的女兒梅梅要上小學瞭,她可能會成為班裏年齡巨小的孩子,而且個頭也*矮。她幼兒園的老師跟你談話,希望你能讓梅梅在幼兒園多上一年,這時候你應該悲觀一點還是樂觀一點?
內容簡介
顛覆你以往深以為是的觀點。節食能達到減肥的效果嗎?戒煙、戒酒能成功嗎?你從這本書中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方麵是可以改變的,而哪些方麵卻無法改變,是自己必須接受的。塞利格曼博士從改變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齣發,幫助你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夠改變的特性上,並在此基礎上找到一條自我提升的巨有效途徑。
基本信息
書名:教齣樂觀的孩子(經典版)
原價:46.90元
作者:[美]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卡倫·萊維
齣版社:浙江人民齣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213055331
字數:208000
頁碼:26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經典作品《教齣樂觀的孩子》是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集30年、韆百個成人及兒童研究之精華著成的教育經典。書中重墨提及積極心理教育在學校實踐中的成功應用,富有藉鑒意義。“新教育經典譯叢”中國教育風雲人物 孫雲曉領銜主編“心教育經典譯叢”由中國教育風雲人物孫雲曉領銜主編,旨在引進國際*科學、前沿的教育理念,為中國教育及傢庭教育注入更為理性科學的思想與方法。CCTV《讀書》5期聯讀的幸福經典係列作品湛廬文化 齣品更多湛廬文化好書盡在湛廬文化專賣店
目錄
主編推薦 樂觀的孩子,纔擁有希望 孫雲曉
推薦序 幸福可以學習,幸福可以到永遠 任俊
部分 為什麼孩子需要樂觀
第1 章 悲觀在流行 / 002
假設我們是好父母,那麼就會希望孩子在每一方麵都超越我們。但是有一種很嚴重的障礙威脅瞭期望,它侵蝕孩子活動與樂觀的天性,它就是“悲觀”。
第2 章 樂觀需要從小培養 / 011
在青春期,你的孩子可能變得悲觀、被動與內嚮。孩子次遭遇的抑鬱事件很重要,因為這會成為他一生中應付不良事件的標準。
第二部分 孩子不快樂,父母有責任
第3 章 父母的教養誤區 / 022
大多數父母更關注提升孩子的自尊,這聽起來沒什麼壞處,但僅重視孩子的感受而忽略孩子的所作所為,會使孩子更容易抑鬱。
第4 章 為什麼孩子越來越不快樂 / 030
刻意緩和抑鬱的心情,會使孩子更難感受滿意的感受。幫助孩子逃避失敗的感受會使孩子更難得到掌控的感受。鼓勵廉價的成功,會造就齣以昂貴失敗為代價的
下一代。
第三部分 你的孩子是樂觀,還是悲觀
第5 章 樂觀小孩的養成規則 / 038
一個壞消息是,在孩子身上的悲觀可能成為他一輩子對待挫摺及失敗的標準。一個好消息是,孩子可以藉由你的協助習得樂觀。
第6 章 你的孩子是個樂觀者嗎 / 052
你也許認為要區分孩子是樂觀還是悲觀是很容易的,實則不然。想要正確的測量樂觀,需要一套標準問捲。
第7 章 孩子的樂觀哪裏來 / 078
作為父母及教師必須時時想到:正確的教導可幫助孩子養成並保持樂觀心態,同時更積極的重要經曆也會使其樂觀更
穩固。
第四部分 如何教齣樂觀的孩子
第8 章 處於險境的孩子 / 096
當她感到抑鬱時:“就好像我對任何事情都不在乎瞭。我知道我以前很喜歡那些東西。但是我總是覺得很無聊,也不再喜歡那些課和老師瞭。”
第9 章 樂觀教養ABC 法則 / 113
讓孩子記下自己的內心對話,幫助孩子注意這些,事後,你們纔可以一起來評估這些對話的正確性。
第10 章 讓孩子學會解釋 / 135
孩子的悲觀,有一部分是來自他所接觸及尊敬的成人,如父母、老師和教練。孩子就像是塊海綿,他們不但吸收你所講的話,也吸收你講話的方式。
第11 章 讓孩子學會反駁 / 159
反駁必須根據事實,必須是可以被證實的。如果孩子的反駁是不清楚的或僅是空虛的積極思維,反駁就不會打消他的悲觀想法。
第12 章 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 / 187
不要為孩子解決任何問題;一旦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你就不能對他的解決方式過分苛求;要示範具有靈活性的問題
解決策略。
第五部分 快樂的孩子
第13 章 樂觀的金字塔 / 226
孩子有瞭掌控感作發展的基礎,有正麵積極性作中堅力量,樂觀的解釋風格就順其自然地形成瞭。
第14 章 要樂觀,還要好教養 / 243
樂觀不是萬靈丹。它不能取代父母的良好教養,它不能取代孩子已形成的道德觀,它也不能取代雄心大誌或是正義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