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吉林省科技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
| 作者: | 孙杰光 |
| 定价: | 42.0 |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03-01 |
| ISBN: | 9787504750662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和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体,推动了科技、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科技金融能够促进金融资本参与创新活动,分散科技创新的风险,分享科技创新的收益。 |
| 目录 | |
| 章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1 节科技金融的内涵与意义1 一、科技金融的内涵1 二、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4 三、研究科技金融的意义6 第二节科技金融的相关理论综述9 一、国外关于科技金融的研究9 二、国内关于科技金融的理论16 第三节科技金融的相关政策26 一、国外关于科技金融的相关政策研究26 二、国内关于科技金融的相关政策研究33 第二章科技金融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借鉴37 节国外科技金融发展现状37 一、美国科技金融实践37 二、日本科技金融实践41 三、韩国科技金融实践46 四、德国科技金融实践48 第二节国内科技金融发展现状52 一、中关村科技金融实践52 二、上海科技金融实践55 三、天津科技金融实践58 四、杭州科技金融实践61 第三章吉林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65 节吉林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66 一、科技活动投入及科技人力资源情况66 二、科技活动产出情况72 第二节金融发展对创新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检验74 一、方法介绍与变量选取说明76 二、实证结果与评价77 三、基本结论81 第三节吉林省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81 一、缺乏有效的科技金融投入及激励机制82 二、缺乏多元化的科技金融融资渠道82 三、尚未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83 四、缺乏风险监督补偿机制84 五、科技金融人才短缺84 第四章推进吉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战略选择86 节构建立体的科技金融机构体系86 一、创建新型的科技金融供给主体86 二、建立新型的科技融资中介机构91 三、加快科技租赁公司的发展步伐94 第二节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体系97 一、科技信贷产品创新98 二、科技资本产品创新100 三、科技保险产品创新102 第三节改革科技金融管理服务体系104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104 二、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105 三、加快发展科技创业投资服务体系108 四、完善多维度的科技金融监测评价体系109 五、深化区域科技金融合作111 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112 第五章吉林省科技金融风险控制114 节科技金融风险基本理论114 一、科技金融风险的概念及特点114 二、科技金融风险的种类115 < |
| 编辑 | |
| 金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而科技也被称为是“*生产力”,两者被比作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研究科技金融实际上是研究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模式或者是融合机制,在厘清科技和金融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促进科技和金融相互融合,寻找两者有机结合的*方式,根本目的是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过多花哨的插图,但“吉林省科技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这几个字却透露出一种沉甸甸的学术分量。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读者,我一直对科技与金融如何在中国东北这片土地上碰撞出火花感到好奇。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科技创新能力的转型升级以及如何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巨大课题。翻开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否揭示吉林省在科技金融领域的独特路径,比如,是否存在一些针对当地产业特点而设计的金融产品?地方政府在引导科技创新融资方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否有成功的案例能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同时,我也想了解书中对吉林省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瓶颈和挑战的分析,例如,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否依然突出?风险投资的活跃度如何?金融机构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是否面临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这些都是我希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关键点。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系统性地梳理了科技与金融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结合点。吉林省作为老牌工业基地,其转型升级的压力和动力都非常显著,科技创新无疑是关键的出路。而金融,则是驱动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血液。我特别关注书中对吉林省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分析,比如,当地的金融机构,无论是银行、证券公司还是风险投资机构,在服务科技企业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政府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是否有出台一些具体的政策来鼓励金融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这本书让我对吉林省在这一领域的努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挑战,比如,如何真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如何构建一个更加活跃和健康的科技金融市场。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观,它将吉林省的科技金融发展置于更广阔的理论框架下进行探讨。我一直对国家层面的科技政策和金融改革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地方层面的实践研究,更能体现出国家政策在具体地域的落地情况和产生的效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吉林省科技金融发展历程的窗口,了解其在理论探索和政策实践中是如何一步步前进的。书中对“理论与实践”的并重,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想知道,那些在理论层面的探讨,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又是如何影响到吉林省的科技创新企业和整个经济结构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地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价值。
评分我是一名对经济发展趋势比较敏感的读者,一直关注着中国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吉林省的科技金融发展,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研究课题。因为东北地区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科技创新是其重塑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我期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吉林省在发展科技金融过程中遇到的独特问题,例如,如何在高科技领域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如何评估科技项目的风险?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有效支持那些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探讨一些前瞻性的问题,比如,未来吉林省的科技金融发展会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有哪些新的金融工具和模式可以被引入?这些内容将有助于我更全面地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评分我抱着学习的态度来阅读这本关于吉林省科技金融的书,希望从中能够获得一些启发,特别是对于我所处的行业而言。最近几年,我们公司一直在探索科技创新,但融资方面一直是个难题,传统银行的抵押贷款模式对我们这种轻资产的科技企业来说门槛太高了。我特别想知道,吉林省在科技金融方面有没有一些创新的模式,比如股权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或者政府是否有相关的引导基金、孵化器等支持政策。书中如果能详细介绍一些具体的成功案例,并分析这些案例背后的逻辑和操作细节,那就太有价值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能触及到实际操作层面,比如如何对接投资机构、如何进行项目评估、如何规避风险等等。如果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建议,或者介绍一些在吉林省内比较活跃的科技金融平台和中介机构,那就更完美了,毕竟,理论最终还是要落到实践中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