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小家,越住越大2 | 作者 | 逯薇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686271 | 出版日期 | 2018-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随着时间地推移,居住难题也跟着不断升级: ?租了房,不想投入太多钱,却想住得一样舒适、体面; ?买了房,装修时不觉得,真正住几年才发现规划得不科学; ?想要提升居住质量,却千头万绪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家里添“二宝”了,父母搬来一起住,小家不得不容纳6口人; ?逛了不少论坛、看了不少公号文章,却不知谁家的建议更合理; ?想要提升居住品质,却千头万绪不知道如何下手…… 作者逯薇认为, 你“住”“得怎么样,随着时间地推移,居住难题也跟着不断升级: |
?租了房,不想投入太多钱,却想住得一样舒适、体面;
?买了房,装修时不觉得,真正住几年才发现规划得不科学;
?想要提升居住质量,却千头万绪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家里添“二宝”了,父母搬来一起住,小家不得不容纳6口人;
?逛了不少论坛、看了不少公号文章,却不知谁家的建议更合理;
?想要提升居住品质,却千头万绪不知道如何下手……
作者逯薇认为,
你“住”“得怎么样,
其实无关房子大小,
而在于“住商”的高低。
住商,简单说来是将房子住出价值的能力,
是将房子住出品质的能力。
如何才能提高住商呢?
这本小书会告诉你答案。
| 作者简介 | |
| 外貌冷冷如施工图, 内心暖暖似漫画书。 国民“住商”概念提出者, 家的容器工作室创始人, 痴迷居住研究15年,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绘制过2000余张户型图, 参与过200 000套以上的精装修住宅设计。 外貌冷冷如施工图, |
内心暖暖似漫画书。
国民“住商”概念提出者,
家的容器工作室创始人,
痴迷居住研究15年,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绘制过2000余张户型图,
参与过200 000套以上的精装修住宅设计。
微信公众号“家的容器”,
将多年的居住阅历和经验公开,
带给你有趣的、有聊的、颠覆的居住理念和方法!
| 目录 | |
| 前言 |
1.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餐厅
桌子上堆满了瓶瓶罐罐怎么破?怎样设计餐厅省地儿?
家的就餐环境也想如餐厅般美美哒?
2.小房间大童年
儿童房设计的关键是什么?6㎡的儿童房也能玩出花样吗?
小朋友长大了怎么办,需要重新布局吗?
3.想要清爽的卫生间?
又小又黑的卫生间,还想来个干湿分区?
梦想中的干净整洁卫生间家里也可以拥有吗?
4.定制柜子必然遭遇的三大难题
找木工还是找品牌?什么材料环保?
怎样设计合理?请来避坑专场!
5.你的家戴对帽子了吗?
“吊顶有东西可搞吗?”用好吊顶如有神助~
简约风格就不需要吊顶了吗?没那么简单!
6.瞬间改变气氛的灯光搭配
对灯,你是不是存在什么误解,让本书慢慢帮你化解。
氛围制造神器,怎能不用好?新灯点亮的瞬间,房间仿佛被施了魔法……
7.1 000元折腾出租屋
1000元改造出租房实录。即使房子是租来的,也一样住得有滋有味!
8.时光宝盒,光阴故事
每个家里都有一些无法“断舍离”的记忆,
结语
| 编辑推荐 | |
| 《小家,越住越大》荣获2016年度 “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6年上市以来,畅销40万册,更不可思议的是,它的版权输出至英国、瑞典、西班牙、罗马尼亚、韩国、泰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小家,越住越大2》续写未尽篇章和未谈及的话题,从收纳到功能将居住难题一网打尽! |
《小家,越住越大2》延续前一本的可爱画风,继续用直观的、有趣的、易懂的方式帮助解决中国式住宅难题。作者潜心研究住宅规划,深入千家万户考察调研,历经2年磨砺,完成了《小家,越住越大2》的创作。餐厅、卫生间、儿童房等*本中没有讲到的功能空间这次会在书中讲透彻。同时,书中还有大量的 “避坑”宝典、常见误区解读以及操作指南,干货十足!
看完《小家,越住越大》的你,一定不能错过第二本。“小家1”侧重讲收纳,“小家2”的主题则是功能,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筑了逯薇老师的居住冰山模型的*底层部分。有了*本的知识基础,第二本中的方法和理念实践起来会格外游刃有余。无论是对居住束手无策的“小白”还是专业的行业从业者,都能从这本书中受益!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最近沉浸在一本关于“跨文化家庭的室内设计语言”的学术专著中,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聚焦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如何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中,协商并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共享审美”。书中分析了大量的案例,比如一个东方人与一个西方人的结合家庭,他们是如何平衡开放式布局与隐私需求、如何调和传统色彩偏好与现代简约风格的。它非常强调“设计作为一种沟通方式”的作用,认为室内设计不再仅仅是满足功能,更是在无声中进行着文化对话和妥协。这本书的理论框架非常扎实,引用了大量符号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某些图案或材质在特定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它详细分析了“中式屏风”在现代家庭空间中如何从功能性隔断演变为一种艺术化的空间诗意表达。阅读这本书,仿佛进行了一次全球范围内的室内文化“田野调查”,它让我意识到,即便是最私密的居住空间,也逃脱不了宏大文化力量的塑造与影响。对于专业设计师或者对文化差异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能提供极具启发性的视角。
评分我近期迷上了关于“可持续发展与建筑材料”的书籍,而这本《绿色家园的未来构造》无疑是其中的翘楚。它完全从环保和能源效率的角度切入,探讨如何让我们的居住环境在不牺牲舒适度的前提下,实现对地球资源的最小化消耗。这本书的专业性非常强,但作者却能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被动式设计”、“热桥效应”以及各种新型保温材料的优缺点对比。我尤其欣赏它对“在地化材料”的推崇,书中举例说明了如何利用当地的泥土、竹子或回收木材,来建造既有地域特色又节能的房屋结构。它不仅仅是在谈论“省电”,更是在倡导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哲学。书中详尽对比了传统建筑与现代绿色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数据翔实,逻辑严密,让人不得不正视当前建筑业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对于关注气候变化和未来居住趋势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大量前瞻性的思考和可实践的方案,比如如何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如何将雨水收集系统巧妙地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等等。
评分最近读了一本关于“记忆、怀旧与家居陈设”的散文集,这本书的基调是极其感性和诗意的,它完全抛弃了工具书的严谨,转而用文学的笔触描绘家居中的“物件精神”。作者仿佛是一个生活的观察家,他笔下的每一件家具、每一件旧物,都承载着丰沛的情感重量。比如,他写到一张斑驳的老餐桌,它不仅仅是吃饭的工具,更是几代人争吵、欢笑、做功课的无声见证者。文字的节奏感很强,时而悠长,时而急促,完美地模仿了回忆在脑海中闪现的状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引导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杂物”。它们不是需要被清理的对象,而是我们个人历史的物理锚点。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情感负荷”,即物体携带的情感能量有多大。读完之后,我立刻打消了扔掉几个旧相框的念头,而是决定给它们找到一个更有意义的新位置。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和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在壁炉边聊天,温暖、深刻,让人对“家”产生更深一层的依恋和敬意。
评分说实话,我刚翻开这本《居住美学与文化变迁》时,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社会学论著,没想到它的叙事方式如此生动有趣,完全跳出了传统学术写作的窠臼。这本书的笔触非常细腻,特别是对“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构建,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展现。作者通过追溯几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家庭变迁案例,剖析了技术进步(比如中央空调、集成厨卫的普及)是如何潜移默化地重塑我们的室内空间布局和家庭互动模式的。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厨房的社交化”,它详细分析了为什么过去那种封闭式的厨房设计逐渐被开放式厨房取代,这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更是家庭成员之间交流方式变化的外化体现。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的跨学科视角,它融合了人类学、建筑史和社会心理学,使得每一个空间描述背后都有深刻的文化根源支撑。阅读过程中,我频繁地停下来,去观察自己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思考它们存在的历史意义和现在的实用价值。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居住的物理空间,其实是我们文化基因最直接的载体之一。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一下子深邃了好几层。
评分哇,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城市生活与空间扩展”的非虚构作品,简直是让人耳目一新。这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都市人在有限空间内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实现居住体验的“越住越大”。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装修技巧分享,而是上升到了哲学层面——探讨了物质积累与精神满足之间的辩证关系。比如,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解析“极简主义”的真正内涵,指出它并非是‘什么都不留’,而是一种‘让真正重要的东西占据中心’的生活哲学。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垂直空间”的挖掘,它描述了一个家庭如何利用层高和墙面,将原本局促的客厅转化成集阅读角、迷你工作室和储物天堂于一体的多功能区域。书中配有大量手绘图和详细的尺寸标注,使得那些看似复杂的空间改造方案,在读者面前变得清晰可操作。更难得的是,作者非常注重“人与空间的情感联结”,书中提到,一个真正“大”的家,不是看它有多宽敞,而是看它能承载多少回忆和满足多少日常所需。这本书简直是小户型读者的福音,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固定的模板,而是一种激发你重新审视自己生活习惯和空间潜能的思维工具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