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知日 東京就是日本!
定價:59.80元
作者:茶烏龍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08678436
字數:300000
頁碼:242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東京每年都會吸引大量世界各國的遊客,這裏擁有壓倒性的文化多樣性與可探索的深度,既包含有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也有變化多端的潮流;既有前沿的科技,也有充滿人情味的服務;既能感受到八百萬神的傳統,也能伸手觸摸到四季的變換。
城市是由人創造的財産,一座城市不論大小都有不同於其他任何一座城市的文化。
東京擁有怎樣的文化?如何讀懂東京這座城市?
東京哪裏*值得去?現在流行什麼?東京*好吃的餐廳在哪裏?如何買到*東京的潮流?哪裏能體驗到東京的深度?發達的交通網絡是如何形成的?
在這本特集中,我們將為你送上東京這座超級都市完全指南!從東京的文化到東京人,一本滿足!
內容提要
專門關注日係內容的超人氣品牌「知日 ZHIJAPAN」推齣《知日》特集第46彈《知日東京就是日本!》特集!
如果你想瞭解現在的日本,東京就是你看日本的*好窗口。
《知日》“城市特集”第1彈,超級都市東京完全指南!
東京是日本的中心,擁有1300多萬人口,在2016年世界都市綜閤力排名(GPCI)中位居第三。這座超級都市,卻有著罕見的強大文化融閤力,是一個豐富、多元的混閤體。曆史與現代、喧鬧與寜靜、經典與前沿。在東京,可以體驗到日本文化的諸多側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東京就代錶瞭日本。
*食在東京:東京美食地圖、東京米其林餐廳指南、東京咖啡館散步……從精緻到日常,感受聞名世界的日本飲食文化!
*文化勝地:Top人氣觀光地、文化勝地巡禮、書店指南、下町物語、銀座漫步、Tokyo 2020……看懂東京的曆史、現在與未來!專門關注日係內容的超人氣品牌「知日 ZHIJAPAN」推齣《知日》特集第46彈《知日東京就是日本!》特集!
如果你想瞭解現在的日本,東京就是你看日本的*好窗口。
《知日》“城市特集”第1彈,超級都市東京完全指南!
東京是日本的中心,擁有1300多萬人口,在2016年世界都市綜閤力排名(GPCI)中位居第三。這座超級都市,卻有著罕見的強大文化融閤力,是一個豐富、多元的混閤體。曆史與現代、喧鬧與寜靜、經典與前沿。在東京,可以體驗到日本文化的諸多側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東京就代錶瞭日本。
*食在東京:東京美食地圖、東京米其林餐廳指南、東京咖啡館散步……從精緻到日常,感受聞名世界的日本飲食文化!
*文化勝地:Top人氣觀光地、文化勝地巡禮、書店指南、下町物語、銀座漫步、Tokyo 2020……看懂東京的曆史、現在與未來!
*東京購物:潮流店鋪指南、特色伴手禮……把*地道東京時尚帶迴傢!
*東京住與行:酒店時光、鐵道迷聖地、大中央綫主義……不一樣的住行體驗!
*東京人專訪:編劇阪元裕二、選書傢幅允孝、料理人小泉瑚佑慈、攝影師鈴木信彥、建築傢吉野繁、藝術傢山口晃、作傢速水健朗……對話創造東京魅力的創意人!
想去東京看看嗎?這裏有*鮮的東京——跟我們走吧!
目錄
作者介紹
撰稿人
葉醬
美食專欄作者,曾旅居京都,在米其林三星餐廳打過工,也遊蕩過世界各地的路邊攤,上路多半是為瞭遠方的美食。
吳東龍
從事設計觀察的作傢、講師、設計師,也是課程與書籍的規劃者。在多麵嚮的設計工作裏,長期關注日本的設計場域,著有《設計東京》係列書籍,作品很常見。現在是“東喜設計工作室”、創意聚落“地下連雲企業社”負責人。
撰稿人
葉醬
美食專欄作者,曾旅居京都,在米其林三星餐廳打過工,也遊蕩過世界各地的路邊攤,上路多半是為瞭遠方的美食。
吳東龍
從事設計觀察的作傢、講師、設計師,也是課程與書籍的規劃者。在多麵嚮的設計工作裏,長期關注日本的設計場域,著有《設計東京》係列書籍,作品很常見。現在是“東喜設計工作室”、創意聚落“地下連雲企業社”負責人。
靜電場朔
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後於東京進修碩士。自由插畫師、設計師、模特,大宇宙釀studio創始人。 Cubecat 塊貓原創形象作者。在雜誌《東京流行通訊》中連載“東京視野”專欄,並長期為各類時尚雜誌供稿。他穿梭於東京各大美術館和古著店,緻力於發掘身邊一切有趣事物。
regulars
彼得貓
從佛山、東京、廣州到上海,一直生活在外,洞察力屬AB型。《周末畫報》前生活方式創意總監,廣州書墟發起人,於2009年創辦“彼得貓·古本店”,現任唯品生活創意總監。
田原
1965年生,詩人、翻譯傢、日本文學博士。日本城西國際大學教授,齣版有詩集、文學專著和譯著20多部。
受訪人
小泉瑚佑慈
生於神奈川縣橫濱市。高中畢業後進入料理專門學校學習,畢業後師承現米其林三星餐廳石川料理長石川秀樹。2008年開設瞭自己的餐廳虎白,年就獲得瞭米其林二星,在2015年12月《米其林指南 2016》中被升為三星。他擅長將世界各地的食材融入自己的料理中,提倡料理多元化理念,對日本料理的傳承和創新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井川沙紀
Blue Bottle Coffee日本閤同會社董事。1980年齣生於兵庫縣。2010年進入美國SoftPretzels擔當其在日本的公關、銷售與采購的工作;2013年在夏威夷從事日本某食品企業的餐廳開展工作;2014年11月以人事經理的身份進入Blue Bottle Coffee日本分社,半年後就任董事職位至今。
榖田部摩耶
1986年齣生於茨城縣笠間市。16歲的時候赴美求學生活,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社會學部研究生碩士畢業。從學生時始就參與支持發展中國傢的國際NPO、國際開發谘詢公司的相關事務。2013年11月與丈夫白冰一起創立瞭FOOD&PANY;。
白冰
1987年齣生於北京。5歲時隨傢人移居橫濱,在日本接受教育。大學在紐約留學,專業是時尚營銷與管理。畢業後迴到日本,進入迅銷集團(First Retailing)工作。2011年12月辭職,2013年11月與妻子榖田部摩耶一起創立瞭FOOD&PANY;。
福井盛太
SPBS FOUNDERCEO主編
愛知縣人,1991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社會科學部,進入商業雜誌President雜誌社工作,2002年成為自由撰稿人。2007年創立SHIBUYA PUBLISHING & BOOKSELLERS。
幅允孝
BACH代錶、選書人。1976年齣生於愛知縣,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畢業。曾就職於青山book center等,2005年成立選書集團“BACH”。著有《不讀書也行》《幅書店的88本書》《有用的書》,高賴毅還著有一本關於幅允孝的書《聆聽書的心聲 選書人幅允孝的工作》。
鈴木信彥
1964年齣生於東京,從1993年開始用相機記錄澀榖的“一舉一動”,曾舉辦過多次個人攝影展,1994年獲得相機雜誌《日本CAMERA》Monoqlo部年度奬,2001年獲得佳能“寫真新世紀”佳作奬。
吉野繁
1961年齣生於三重縣,1986年從早稻田大學大學院畢業後進入日建設計。日建設計設計董事,日本一級建築師,作品多次獲得設計大奬。東京天空樹、日本科學未來館、澀榖未來之光Hikarie的設計者。
飯田neo
齣身東京,獨立編輯和自由撰稿人,現任超本地化東京流行文化網站“TO WEB”主編
阪元裕二
1967年齣生於大阪,劇作傢,作詞傢,19歲憑藉富士電視颱劇本原創大賽齣道,《東京愛情故事》編劇,自2007年《我們的教科書》(わたしたちの教科書)開始,年均一部作品,並多次獲奬。過去的作品有《Mother》、《追憶潸然》(いつかこの戀を思い齣してきっと泣いてしまう)、《盡管如此也要活下去》(それでも、生きてゆく)、《問題餐廳》和《的離婚》(高の離婚)等,近一部作品《四重奏》獲得瞭第92屆日劇學院奬的佳作品奬。
特彆鳴謝
虎白、Blue Bottle Coffee、FOOD & PANY、SHIBUYA PUBLISHING & BOOKSELLERS、Souvenir From Tokyo、SO BOOKS、東京2020、日建設計
小泉瑚佑慈、井川沙紀、榖田部摩耶、白冰、福井盛太、幅允孝、鈴木信彥、小島康敬、速水健朗、飯田neo、阪元裕二、水榖吉法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對“細節控”的人,總是覺得,真正的瞭解,往往藏在那些不經意間被忽略的小事裏。這本書的書名,特彆是“東京就是日本”,讓我有一種預感,它不會是大而空的敘述,而會是關於東京這座城市,關於那裏的人們,關於他們的生活方式,關於那些構成日本獨特魅力的細枝末節。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描述在東京乘坐電車時,乘客們那種無聲的默契;或者是在一傢不起眼的拉麵店裏,老闆對湯底反復研製的匠心;又或者是街角便利店裏,商品陳列的細緻入微。這些看似瑣碎的日常,卻往往最能摺射齣一個國傢的文化底蘊和國民性格。我希望能通過這些生動的細節,感受到一個鮮活的、有溫度的日本,而不是一個被符號化的、遙遠的國度。
評分我一直認為,很多關於日本的介紹,都過於聚焦於其獨特的“萌”文化或者“武士道”精神,這些固然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卻也像是一張被精心挑選過的明信片,隻展現瞭最精彩的一麵。我更想瞭解的是,在那些日常生活的縫隙裏,在日本人的精神內核裏,到底是什麼在支撐著這個民族的韌性與創新?是什麼讓我在動漫、日劇中感受到的那種微妙的情感和禮儀,在現實生活中也如此鮮活?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覺得它可能跳齣瞭那些陳詞濫調,而去觸及更根本的、更貼近現實的日本。或許,它會通過一些我意想不到的細節,比如一次尋常的街頭采訪,或者對某個行業的深度剖析,來展現日本社會的不同側麵。我希望它能讓我看到,在日本這個國傢,既有高度發達的科技,也有對傳統的敬畏;既有嚴謹的工作態度,也有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這種多元而又統一的特質,纔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評分作為一個對“生活美學”頗為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對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那種精緻和儀式感感到著迷。從茶道、花道,到室內陳設,再到用餐的器皿,似乎處處都透露著一種對美的追求。我希望這本書能捕捉到這種“美學”的精髓,並將其與“東京”這座城市,以及“日本”這個國傢融為一體。它可能不會直接講授美學理論,而是通過描繪東京的城市風貌、人們的生活場景、甚至一些日常物品的設計,來展現日本式的“物哀”情懷、侘寂精神,亦或是另一種形式的“和”。我期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被書中描繪的畫麵所吸引,感受到一種寜靜而緻遠的美,並從中獲得一些關於如何更好地經營自己生活的啓示。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日本文化的興趣都像抽屜裏那本塵封的舊書,偶爾翻開,驚鴻一瞥,又很快閤上,總覺得隔著一層紗,看不真切。這次偶然看到這本書的書名,直覺告訴我,它或許能讓我更深入地瞭解這個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書名中的“東京就是日本”這幾個字,帶著一種自信而直接的宣告,讓我好奇,東京這座城市到底承載瞭多少日本的精髓?是那些光鮮亮麗的現代都市景觀,還是隱藏在街頭巷尾的傳統韻味?或者,它隻是一個引子,帶領我們去發現更多關於日本的真相?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資深的導遊,不僅帶我遊覽東京的名勝古跡,更能在我耳邊低語,講述那些關於曆史、文化、社會變遷的動人故事。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讓我不再隻是一個走馬觀花的遊客,而是能真正理解日本人為何如此生活,為何如此思考。那種“哢嚓”一聲,點破迷霧,豁然開朗的感覺,正是我在閱讀過程中所渴望的。
評分說實話,我對“正版創知日”這個前綴有些好奇。它給人的感覺,不像市麵上很多旅遊指南那樣,隻是簡單羅列景點和美食,而是帶有某種“原創”的、“深度”的探索意味。這種“創知”,究竟是創造性的認知,還是知識的創新?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現象的描述,而是會深入到一些文化現象的根源,甚至可能去探討一些社會議題。比如,為什麼日本的某些行業能做到極緻?為什麼日本人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上也能花費巨大的精力?這背後一定有其獨特的文化邏輯和價值觀念。我期待書中能齣現一些引人深思的論述,讓我對日本的理解,能夠從“知道”升級到“理解”,甚至“體悟”。這種基於知識的、有深度解讀的內容,纔是我真正想要從一本書中獲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