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 |
| 作 者: |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 |
| 定价: | 60.00 |
| ISBN号: | 9787532631797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开本: | 32开 |
| 装帧: | 精装 |
| 出版日期: | 2011-01-01 |
| 编辑推荐 |
| 内容介绍 |
| 《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系列的一种。它收录了从先秦到近代的小品文680余篇,选目独具匠心,内容覆盖了抒情、哲理、寓言、幽默等诸多方面,艺术上突出了韵、趣、小的文体特点。 《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鉴赏文多由名家精心结撰,含英咀华,指幽探微,有一些鉴赏文本身就是韵味悠远的小品。 《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既可以帮助读者领略小品之美,还可以借此了解古代小品文发展的基本风貌。 |
| 作者介绍 |
| 目录 |
| 出版说明 凡例 序言 篇目表 正文 附录 作家小传 篇目笔画索引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 这是一篇简淡自然,不加藻饰,但却很讲究措辞的书信,对后来魏晋时期的笺启、书信一类的作品很有影响。 这篇书信大的特点,是言辞剀切,却又委婉动人。这原因,首先是感情真切。黄琼是作者仰慕的英才,又长于作者十多岁,作者由衷敬佩,希望他来到朝廷,一起对抗昏庸跋扈的外戚、宦官,为匡济天下做贡献。因此书信一开始,就用探询的语气问,听说您已经渡过了伊河、洛河,就在离京城洛阳不远的万岁亭了,或许您既然有了出仕的打算,就一定会顺从王命了吧?这虽是探询的语气,但却是真诚的问候,里面充满了衷心的希望,希望他尽快到京城就职,感情又是浓烈的。书信的末尾,“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这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言辞显得急切,一种殷殷盼望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让受信者动容,也使千载而后的读者感动,真挚的感情贯穿全篇。另一个原因是,作者采用层层深入的结构方法,把自己的思想渐次引向深入,婉转地让对方能够接受,而且乐于接受。全文在开头的问询之后,接着就说明应该出仕的理由,这就比开始暗含在问询之中的意思深入了一层。这理由,也先从正面说,“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您如果有匡世济民的宏愿,现在就正是时候;如果您一定要等待像尧舜那样尽善尽美的君主出现,您才翩然出山,那就永远也没有实现宏愿的机会了。这些道理,都讲得切切实实,黄琼看到这里自然是能够接受的。再接下来,是要进一步说出仕以后的表现,应该是做到名副其实,不能“纯盗虚声”。这里主要是用举例子的办法来引起黄琼的警觉,而这些被作为例子的人物,例如鲁阳(今河南鲁山县)樊英、颍阳(今河南许昌)胡元安、汝南(今河南汝南县)薛孟尝,等等。这些在野时有清高名声的人,出仕后都役有什么功业可取,实际上就是骗取虚名,也因此败坏了“清流”的称号,被世人所不齿。所举这些人物,都是黄琼所知道的,这里之所以要不惮其烦地一一举出,就是要黄琼引为前车之鉴,不要再蹈覆辙。这些确凿的人物例证,是很有说服力的,这里与其说是在进一步劝导黄琼,不如说是在使用激将法,激励黄琼施展自己的才能,参加到政治斗争中来,为重振朝纲,也为“清流”挽回名声。作者的主要目的,到这里已经讲得清清楚楚了,道理一层深似一层,十分深刻,看到这里,想是黄琼也不禁暗暗点头了。后来,黄琼终于打消了犹豫态度,到京城出仕,做出了一些好的政绩,也为“清流”争了一口气,这封信恐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这封信恰到好处地引用丁一些历史典故和谚语、格言,对于加深道理的说明,起了很好的作用。比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是说周朝的隐士伯夷心胸狭隘而又固执,春秋时代鲁国的大夫柳下惠又玩世不恭。那么,人生正确的态度应该怎样呢?那就是“不夷不惠,可否之间”。而这两句,又出自扬雄的《法言·渊寄》,非常贴切,与上面衔接得天衣无缝。 …… |
我一直觉得,阅读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而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我总觉得它蕴含着一种独特而深厚的智慧,是现代社会越来越稀缺的精神财富。小品文,对我而言,就像是那些隐藏在繁华背后的静谧角落,虽然不显眼,但却有着最动人的风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探索这个角落的向导,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小品文的发展脉络,认识那些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作者,以及他们创作的那些经典之作。我不仅仅想知道“是什么”,更想知道“为什么”以及“如何”。如果书中能够有一些赏析性的解读,能够帮助我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比如他们如何运用比喻、象征,如何营造意境,那将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让我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读物。小品文,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一直是我非常着迷的文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博学的老师,带领我走进小品文的殿堂,让我能够欣赏到那些被岁月洗礼过的文字之美。我期待书中不仅能够提供精选的篇章,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深入的赏析和解读。我希望能够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古代小品文的系统认知,让我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我的阅读范围,那就太棒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坦白说,我对古代文学一直保持着一种既敬畏又有些许畏难的情绪。总觉得古文晦涩难懂,尤其是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总觉得自己缺乏足够的学识去真正理解其中的妙处。但“小品文”这个概念,总给我一种亲切感,仿佛它们更贴近生活,更有人情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心中的壁垒,用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我走进小品文的世界。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对一些我曾经读过但不太理解的作品,给出详细的解析,让我明白为什么它们会被奉为经典,它们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作者的背景介绍,或者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那对我的理解也会有大有裨益,这样我才能知道,为什么作者会在那个特定的情境下写出这样的文字。
评分我是一个对古代生活情景特别感兴趣的读者,总觉得在那些古老的文字里,藏着那个时代最真实的面貌。小品文,在我看来,就像是那个时代的“碎片化信息”,虽然简短,但往往能够捕捉到最生动的细节。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能够看到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态度,甚至是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感悟。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丰富的例证,让我不仅仅是读到冰冷的文字,更能感受到鲜活的生命力。比如,作者如何描绘一处风景?如何刻画一个人?又如何表达一种心情?这些细节都是我非常渴望了解的。我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自己对古代小品文的鉴赏能力,学会去发现文字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了,一直想找个时间好好读一读。我一直觉得,读古文,特别是那些字数不多,但意境深远的小品文,是最能触动人心、最能品味出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方式。不像那些篇幅宏大的史书或者鸿篇巨制的小说,小品文就像是一杯清茶,在不经意间就能让你回味无穷。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真正领略到那些被时光打磨得愈发精致的文字所蕴含的独特魅力。那些文人墨客,在寥寥数语中寄托的感慨、抒发的性情,是多么令人神往。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们的生活情趣,甚至在字里行间找到与我相似的心灵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