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實用金屬材料分析方法(第2版)
開本:16開
作者:編者:徐盤明//趙祥大
頁數:488
定價:78
齣版時間:2015-05-01
ISBN號:9787312028007
編碼:ljy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齣版社
版次:2
第2版前言
前言
上篇 鋼鐵化學分析方法
一般規定
第1章 鋼鐵基礎知識
1.1 鋼的分類和鋼號的錶示方法
1.2 鑄鐵的分類和鑄鐵牌號的錶示方法
1.3 閤金元素在鋼鐵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影響
第2章 普通鋼鐵的分析方法
2.1 碳的測定
2.2 硫的測定
2.3 非水滴定法定碳、碘酸鉀法定硫
2.4 電導法測碳硫
2.5 矽的測定(矽鉬藍光度法)
2.6 磷的測定
2.7 錳的測定
2.8 鉻的測定(二苯偕肼光度法)
2.9 鎳的測定(丁二酮肟光度法)
2.10 生鐵係統快速分析
2.11 球墨鑄鐵中稀土總量和鎂的直接測定
2.12 閤金鑄鐵的分析
2.13 普通鋼鐵的化學成分錶
第3章 閤金鋼的分析方法
3.1 磷的測定
3.2 矽的測定
3.3 錳的測定
3.4 鉻的測定
3.5 釩的測定
3.6 鎳的測定
3.7 鉬的測定
3.8 鎢的測定
3.9 鈦的測定
3.10 鋁的測定
3.11 硼的測定
3.12 鈮的測定(二甲酚橙光度法)
3.13 閤金結構鋼、閤金工具鋼等的化學成分錶
第4章 不銹鋼的分析方法
4.1 磷的測定(磷鉬藍光度法)
4.2 矽的測定(矽鉬藍光度法)
4.3 鉻的測定
4.4 鎳的測定(丁二酮肟光度法)
4.5 錳的測定
4.6 肽的測定
4.7 鉬的測定(硫氰酸鹽光度法)
4.8 釩的測定(高錳酸鉀氧化一亞鐵容量法)
4.9 鋁的測定
4.10 銅的測定(BCO光度法)
4.11 鈷的測定
4.12 鈮的測定
4.13 化閤氮的測定
4.14 不銹鋼的化學成分錶
第5章 高速鋼的分析方法
5.1 鎢的測定
5.2 鉻的測定(過硫酸銨銀鹽容量法)
5.3 釩的測定
5.4 鉬的測定(硫氰酸鹽直接光度法)
5.5 錳的測定
5.6 矽的測定(矽鉬藍光度法)
5.7 磷的測定(磷鉬藍光度法)
5.8 鈷的測定(亞硝基-R鹽光度法)
5.9 鎳的測定(丁二酮肟光度法)
5.10 銅的測定(BCO光度法)
5.11 鋁的測定(EDTA容量法)
5.12 高速工具鋼的化學成分錶
第6章 鐵閤金的分析方法
6.1 錳鐵的分析
6.2 矽鐵的分析
6.3 鉻鐵的分析
6.4 鉬鐵的分析
6.5 鈦鐵的分析
6.6 釩鐵的分析
6.7 鎢鐵的分析
6.8 矽鐵稀土鎂閤金的分析
6.9 鐵閤金的化學成分錶
下篇 有色金屬及閤金的分析方法
第7章 純銅的分析方法
7.1 銅的測定(恒電流電解法)
7.2 鐵的測定(1,10一二氮菲光度法)
7.3 錳的測定(過硫酸銨銀鹽氧化光度法)
7.4 鎳的測定
7.5 鎘的測定(二苯硫腙萃取光度法)
7.6 鉛的測定(二苯硫腙萃取光度法)
7.7 鋅的測定
7.8 磷、砷的測定
7.9 鉍的測定
7.1 0銻的測定
7.11 锡的測定
7.12 碳的測定
7.13 硫的測定(燃燒碘量法)
7.14 純銅的化學成分錶
第8章 黃銅的分析方法
8.1 銅的測定
8.2 鉛的測定
8.3 鋅的測定
8.4 鐵的測定
8.5 錳的測定
8.6 锡的測定
8.7 鎳的測定(丁二酮肟光度法)
8.8 鋁的測定
8.9 矽的測定(矽鉬藍光度法)
8.10 銻的測定(孔雀綠一苯萃取光度法)
8.11 鉍的測定(碘化鉀一馬錢子堿光度法)
8.12 磷、砷的連續測定——萃取光度法
8.13 黃銅的化學成分錶
第9章 锡青銅的分析方法
9.1 銅的測定
9.2 鉛的測定
9.3 鋅的測定
9.4 锡的測定
9.5 磷的測定(磷鉬釩黃光度法)
9.6 鎳的測定
9.7 鐵的測定(乙酰丙酮光度法)
9.8 矽的測定(正丁醇萃取一矽鉬藍光度法)
9.9 銻的測定
9.10 鎂的測定(二甲苯胺藍Ⅱ光度法)
第10章 特殊青銅和白銅的分析方法
10.1 銅的測定
10.2 鋁的測定
10.3 鐵的測定
10.4 鎳的測定
10.5 錳的測定
10.6 矽的測定
10.7 鈹青銅中鈹的測定(鉻天青S光度法)
10.8 鈹青銅中鈦的測定(變色酸光度法)
10.9 鉻青銅中鉻的測定
10.10 鎘青銅中鎘的測定(絡閤滴定法)
10.11 鉛的測定
10.12 銻鎳青銅中銻的測定
10.13 磷和砷的測定
10.14 稀土(總量)的測定(偶氮胂Ⅲ光度法)
10.15 磷銅中間閤金中磷的測定(磷釩鉬黃光度法)
10.16 青銅和白銅化學成分錶
第11章 純鋁和鋁閤金的分析方法
11.1 矽的i貝4定
11.2 銅的測定
11.3 鐵的測定
11.4 錳的測定
11.5 鎳的測定
11.6 鉻的測定(二苯偕肼光度法)
11.7 鈦的測定(變色酸光度法)
11.8 鋅的測定
11.9 鎂的測定
11.10 锡的測定
11.11 鋯的測定
11.12 稀土總量的測定
11.13 純鋁和鋁閤金的化學成分
第12章 純鎂和鎂閤金的分析方法
12.1 鋁的測定
12.2 矽的測定(矽鉬藍光度法)
12.3 鋅的測定
12.4 錳的測定(高錳酸光度法)
12.5 稀土總量的測定
12.6 鋯的測定
12.7 釷的測定
12.8 銅的測定
12.9 鐵的測定
12.10 鈹的測定
12.11 純鎂和鎂閤金的化學成分錶
**3章 純鋅和鋅閤金的分析方法
13.1 銅的測定
13.2 鋁的測定
13.3 鎂的測定
13.4 鐵的測定
13.5 銻的測定
13.6 锡的測定
13.7 鉛的測定
13.8 鎘的測定
13.9 矽的測定
13.10 錳的測定
13.11 純鋅和鋅閤金的化學成分錶
第14章 鈦和鈦閤金的分析方法
14.1 鋁的測定
14.2 鉻的測定
14.3 釩的測定(高錳酸鉀滴定法)
14.4 鐵的測定
14.5 鉬的測定(硫氰酸鹽光度法)
14.6 錳的測定
14.7 銅的測定
14.8 锡的測定
14.9 矽的測定(矽鉬藍光度法)
14.10 金屬鈦中鈦的測定
14.11 純鈦中鋅的測定(PAN—TritonX_100光度法)
14.12 鈦和鈦閤金的化學成分錶
第15章 純鎳和鎳基閤金的分析方法
15.1 鎳的測定
15.2 鉻的測定(過硫酸銨氧化容量法)
15.3 鐵的測定
15.4 錳的測定
15.5 鈦的測定
15.6 鈷的測定(亞硝基紅鹽光度法)
15.7 鋁的測定
15.8 矽的測定
15.9 磷、砷的測定
15.10耐熱鎳基閤金中鎢、鈮、鋯、鉭、硼、稀土總量的測定
15.11 碳、硫的測定
15.12 純鎳中锡、鉛、鋅、鎂、銻、鉍的測定
15.13 純鎳和鎳基閤金的化學成分錶
第16章 锡、鉛及其閤金的分析方法
16.1 锡基閤金的分析
16.2 鉛基閤金的分析
16.3 锡鉛焊料的分析
16.4 锡鉛及其閤金的化學成分錶
第17章 易熔閤金的分析方法
17.1 鉍的測定
17.2 鉛的測定
17.3 鎘的測定
17.4 鋅的測定
17.5 銅的測定
17.6 易熔閤金的化學成分錶
附錄
I 常用酸、堿溶液的濃度和密度
Ⅱ 波美濃度與密度對照錶
Ⅲ 鋼鐵分析允許誤差範圍
Ⅳ 國際相對原子質量錶
徐盤明、趙祥大主編的《實用金屬材料分析方法(第2版)》係統介紹瞭黑色金屬材料普通鋼鐵、閤金鋼、不銹鋼、高速鋼、鐵閤金的分析方法以及有色金屬銅、鋁、鎂、鋅、鈦、鎳、锡、鉛及其閤金的分析方法,詳細地列齣瞭每一種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試劑製備、操作步驟、檢量綫繪製,並以注解方式列齣在操作步驟和分析過程中可能齣現的現象及其産生的原因,使得分析工作者能方便自如地使用本書提供的分析方法。
本書采用的分析方法*大多數是吸光光度分析法,經過長期的實踐檢驗,此分析方法可靠,準確性、靈敏度高,操作過程便捷方便,使用儀器操作簡單,具有普遍適應性。
可以作為從事金屬材料分析的工作人員的工作手冊,也可以作為分析崗位的培訓教材以及中專、高等院校分析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
對於我這種在金屬材料分析領域摸爬滾打瞭幾年,但總覺得理論功底不夠紮實的研究人員來說,這本《實用金屬材料分析方法 第二版》無異於久旱逢甘霖。我之前主要依賴一些分散的文獻和經驗來解決問題,遇到一些復雜的分析難題時,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眼前一亮。它係統的梳理瞭金屬材料分析的各種方法,從傳統的化學分析到現代的儀器分析,再到一些前沿的分析技術,幾乎涵蓋瞭所有可能用到的手段。我特彆關注瞭“無損檢測技術”這一部分,因為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對成品進行檢測,而無損檢測是保證産品質量和成本效益的關鍵。這本書對各種無損檢測方法的原理、優缺點以及適用範圍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這對我選擇閤適的檢測方法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對各種分析方法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技巧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對於提高我的分析精度和可靠性至關重要。我尤其期待能夠學習到其中關於“材料成分的痕量分析”的方法,因為在很多高技術領域,對材料中微量雜質的控製要求非常苛刻,這本書能為我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評分這本書的到來,簡直是為我這位初涉分析崗位的職場新人量身定做!我之前隻接觸過一些基礎的化學實驗,對金屬材料的分析方法瞭解得非常有限。拿到這本《實用金屬材料分析方法 第二版》,翻開目錄,就被“儀器分析基礎”、“光譜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熱分析法”等章節吸引住瞭。每一個小節的標題都非常具體,比如“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原理與應用”、“X射綫衍射的晶體結構分析”、“電位滴定麯綫的繪製與解析”。這比我之前看到的那些籠統的教材要實用得多。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不少實際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比如“樣品前處理的常用技巧”、“數據處理與誤差分析”。我最看重的是它“中專/高校分析專業師生教學參考書”的定位,這意味著它在理論深度和實踐操作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既不會過於晦澀難懂,又能覆蓋到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對於我這種需要快速上手、解決實際問題的崗位來說,這本書的價值不言而喻。我尤其期待能夠深入學習其中的“金屬材料的顯微組織分析”章節,因為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需要通過金相顯微鏡來判斷材料組織是否閤格的情況,這本書能給我提供紮實的理論支持和指導。
評分作為一名金屬材料專業的在讀博士生,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挖掘特定分析技術的書籍。很多現有的分析方法書籍,對於一些前沿技術往往是一筆帶過,或者隻是停留在原理層麵。《實用金屬材料分析方法 第二版》這本書,在我初步瀏覽後,發現它在深度上非常有潛力。我特彆期待能夠深入研究其中關於“高分辨率質譜技術在金屬材料分析中的應用”以及“電子顯微分析技術(SEM-EDS, TEM-EDX)的精細操作與數據解讀”的章節。這些技術在材料的微觀結構錶徵和成分分析方麵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往往需要非常細緻的操作和深刻的理解纔能獲得可靠的結果。這本書能夠提供詳細的實驗流程、參數優化建議,以及對復雜譜圖和圖像的深入解讀,這對於我完成博士論文中的實驗部分將起到關鍵作用。同時,書中關於“多元素同時分析技術”的介紹,也讓我看到瞭未來材料研發中提高效率和精度的可能性,非常值得深入學習和探索。
評分我是一名在大型鋼鐵企業從事質量檢驗工作的技術人員,平時的工作離不開各種金屬材料的成分和性能分析。之前接觸的書籍,要麼太偏嚮理論,要麼過於淺顯,很難滿足實際工作中的需求。這本書《實用金屬材料分析方法 第二版》的齣現,可以說是及時雨。它非常接地氣,裏麵的內容都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比如“鋼鐵的化學分析”、“有色金屬的成分測定”等等。書中對於各種分析方法的優缺點、適用範圍以及操作細節的描述非常到位,這對於我們基層技術人員來說,是極其寶貴的經驗總結。我特彆關注瞭“材料失效分析”這一部分,因為在生産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材料失效的問題,瞭解失效的原因並從中吸取教訓,對我們改進工藝、提高産品質量至關重要。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材料的性能與失效之間的關係,從而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此外,書中提到的“數據質量控製和保證”也讓我印象深刻,這對於保證我們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非常有指導意義。
評分作為一名在高校任教多年的分析化學教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兼顧理論深度和教學實用性的金屬材料分析教材。當我看到《實用金屬材料分析方法 第二版》這本書時,我感到非常驚喜。這本書的編排非常有條理,從基礎理論的講解,到具體方法的介紹,再到實際案例的分析,層層遞進,邏輯清晰。它不僅能滿足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理論學習需求,對於中專層次的教學也同樣適用,這充分體現瞭其“中專/高校分析專業師生教學參考書”的定位。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每種分析方法都進行瞭原理、儀器、操作步驟、數據處理和應用範圍的詳細介紹,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對各種方法有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瞭解。而且,書中還引入瞭不少最新的分析技術和發展趨勢,這有助於學生跟上學科發展的步伐。我計劃將這本書作為我們專業分析化學課程的參考書,尤其是關於“金屬材料的物性分析”和“錶麵分析技術”的章節,能夠極大地豐富我們的教學內容,並為學生未來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