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上下)
定价:118.00元
作者:邓晓芒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0101087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28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套装上下册)》写于1785年,是在完成《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写成的小册子,译成中文只有六万余字,共三章,分别介绍了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从大众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以及从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对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性考察。
本句读是邓晓芒教授两年多来讲解《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的录音整理,依旧是用10句话来解释原文的1句话,详细阐述了康德构建的道德哲学大厦从普通知识进展到高原则,然后综合地从对这一原则及其来源的考察返回到原则所适用的普通知识基本脉络。
全书分为28讲,约80万字。
目录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上)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部作品的句读处理,无疑是为现代读者搭建的一座至关重要的桥梁。我们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反复揣摩古老文本的断句和结构,而是可以直接聚焦于思想本身。这种清晰的划分,使得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却步的经典变得更加平易近人。我个人体验下来,这种精心的结构处理,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但丝毫没有削弱原著的学术价值。它像是一个精密的手术刀,将复杂的概念进行了解剖和重组,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块逻辑基石的摆放位置。这种对阅读便利性的考量,体现了出版者对学术普及的深切关注。它让我体会到,即便是最宏大、最抽象的哲学体系,也可以通过恰当的呈现方式,与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进行有效的对话和交流。这是一次成功的思想传承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份量感,绝非仅仅体现在物理层面。初次捧读,我便被其行文的严谨性所震慑。那些密集的论证链条,环环相扣,丝毫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仿佛作者在构建一座精密的数学模型,每一步推理都必须符合既定的公理和法则。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马拉松,需要持续的高度集中力来追踪作者思想的脉络。我发现自己不得不时常停下来,不是因为晦涩难懂,而是因为思考的深度被极大地激发了。我开始审视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道德判断,试图用书中的标准去重新校准。这种自我审视的过程是痛苦而又令人兴奋的,它剥去了许多习俗和情感的伪装,直抵那纯粹的理性内核。对于那些追求思想的深度和体系完整性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巍峨的灯塔,它指引着探寻普遍道德法则的艰难航程。
评分翻开这本厚重的读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仿佛置身于一间堆满古籍的图书馆,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略带霉味的芬芳。书的装帧朴实而经典,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这恰恰符合其内在内容的严肃性。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像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推敲和打磨,才能最终定格于纸面。阅读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更需要一种沉浸式的精神投入。我总感觉,每一次翻页,都是在与一位跨越时空的思想巨匠进行深度对话,那种感觉是任何快餐式阅读都无法比拟的。它要求读者放下日常的喧嚣与浮躁,专注于文本的内在逻辑和精妙结构。书中的排版清晰,注释详尽,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它就像一位耐心而又渊博的向导,引导我们逐步深入那座宏伟的哲学迷宫。我特别欣赏这种对经典的尊重和呈现方式,它让厚重的思想变得触手可及,尽管理解的深度仍有待个人修为的提升。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磨砺”大于“愉悦”的,但这种磨砺的价值却无法用简单的“开心”来衡量。它更像是一次对心智的系统性重塑工程。我尤其被其中那种近乎冷酷的、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所折服。作者似乎毫不留情地剔除了一切可能影响判断的情感因素,试图建立一个完全基于纯粹意志的道德王国。这种彻底的理性化倾向,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它提醒着我们,真正的自由和尊严,或许并不建立在随波逐流的感受之上,而是根植于一种自律的、普遍有效的律令。书中的语言风格也极具特色,那种德式的、层层推进的句子结构,初读时或许会感到一丝笨拙,但一旦适应,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强大张力,如同高压锅内不断积聚的蒸汽,最终爆发为清晰而有力的结论。
评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哲学著作,它更像是一份对人类理性的庄严宣誓。从文本的触感来看,纸张的质地和油墨的质量都非常上乘,这让人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被珍视的体验。每一次将书本平放在书桌上,都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重量,这重量不仅仅是纸张的堆砌,更是思想的重量。我常常在阅读某些段落时,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望向窗外,思考这些抽象的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投射。这本书成功地将形而上的思辨带入到了最日常的伦理困境之中,迫使读者去思考:我的行为,是否可以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这种追问,极大地提升了阅读者的自我要求。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好人”,更要做一个“理性的主体”,这中间的界限和努力方向,被这本书刻画得淋漓尽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