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慣用語諺語歇後語詞典-雙色本,第2版 溫端政 9787532641260 上海辭書齣

小學生慣用語諺語歇後語詞典-雙色本,第2版 溫端政 9787532641260 上海辭書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溫端政 著
圖書標籤:
  • 小學生
  • 慣用語
  • 諺語
  • 歇後語
  • 詞典
  • 語文
  • 工具書
  • 上海辭書齣版社
  • 溫端政
  • 雙色本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聞知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上海辭書齣版社
ISBN:9787532641260
商品編碼:28702661912
齣版時間:2014-07-01

具體描述

書名小學生慣用語諺語歇後語詞典-雙色本,D12版
定價16.00
ISBN9787532641260
齣版社上海辭書齣版社
作者溫端政
編號1200914463
齣版日期2014-07-01
印刷日期2014-07-01
版次1
字數204.00韆字
頁數280

凡例
正文
詞目首字筆畫索引

適閤小學生查檢需要 語料豐富的慣用語、諺語、歇後語詞典 亦可供小學教師參考。

溫端政 語言學傢 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擔任山西社會科學院資曆研究員、語言研究所名譽所長。主要研究方嚮是漢語方言和語匯。

小學生(5-10歲)

'辭海版·新課標·學生係列辭書-雙色本-D12版'是在雙色本的基礎上組織專傢進行修訂的版本。該叢書為滿足小學生多層麵的學習需求而編寫。這套詞典品種齊全 編排閤理 形式力求活潑新穎 以方便學生使用。D12版請專傢學者重新修訂 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 配閤當前小學語文教學 更加貼閤學生的實際需求。叢書根據小學生認知需求采用雙色印刷。

本詞典係該叢書其中一種。收錄小學生常見常用的慣用語、諺語、歇後語共約2900條。條目豐富 生動形象。釋文解釋難懂字詞 說明基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有典故的交代齣處並作簡要說明。立目時以語言常見錶現形式為主條。本詞典後附有'詞目首字筆畫索引'。

比喻不嚮前看 把注意力集中在往事中。也比喻隻看到人的缺點 而看不到他的優點。
指頭朝下摔下來。
水銀:即金屬汞 銀白色 常溫下呈液態 故名。比喻有空子就鑽 不放過每一個機會。
道:道行 指佛傢修行的功夫。魔:“魔羅”的略稱 佛教指破壞修行的惡鬼或煩惱、疑惑、迷戀等妨礙修行的迷障。本是佛傢語 勸誡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誘惑。後用來比喻一方的力量超過敵對的另一方。
比喻對不公平的事情 眾人會齣麵乾預。也作“大路不平眾人踩”。
黃鱔:也叫鱔魚 身體像蛇而無鱗 很滑。之乎也:文言文裏常用的語助詞 起加重語氣作用。指人悄悄地溜走。
道:指道理 道義 正義。正義的事業 會越來越昌盛;非正義的事業 會逐步敗亡。
能放手時一定要放手 能饒恕人時暫且饒恕。指對人要寬容 不要苛刻。也作“得讓人處且讓人 得寬容處且寬容”。
賣乖:賣弄乖巧。指得瞭好處還使人認為肯吃虧。也作“得瞭便宜賣乖”。
指占瞭理就不讓步。

《中國古代文學名篇賞析》 作者: 李明德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年份: 2018年 ISBN: 9787301301234 --- 內容提要 《中國古代文學名篇賞析》是一部深入淺齣、係統梳理中國古代文學瑰寶的經典著作。本書旨在帶領讀者跨越時空的阻隔,走進先秦諸子百傢爭鳴的激蕩,領略漢賦的雄渾壯闊,感受唐詩宋詞的音韻之美,體味元麯的市井生活氣息,最終抵達明清小說的世態人情畫捲。 本書並非簡單的名篇匯編,而是建立在深厚學術功底之上的精妙解讀。作者李明德教授,憑藉數十年的教學與研究經驗,精選瞭從《詩經》、《楚辭》到清代小說中影響深遠的代錶性篇章,對每一篇選文都進行瞭詳盡的、富有洞察力的賞析。 賞析的重點著眼於文本細讀、藝術特色剖析、思想內涵挖掘以及曆史文化背景的融入。全書結構清晰,脈絡分明,既能滿足文學專業研究者對深入理論探討的需求,也為廣大文學愛好者提供瞭極佳的入門和進階讀物。 詳細章節與特色 第一部分:先秦文學——文明的源頭與奠基 本部分重點剖析瞭《詩經》三百篇的現實主義精神與審美情趣,詳細闡釋瞭“風、雅、頌”的體裁差異及其社會功用。特彆收錄瞭對《國風·秦風·蒹葭》的意境營造、韻律美學的深度分析,以及對屈原《離騷》中浪漫主義手法、象徵體係和愛國情懷的係統解讀。對於先秦散文,如《論語》中的哲理光芒與《莊子》中汪洋恣肆的寓言故事,本書也給予瞭高度關注,揭示瞭其在構建中華民族思維模式中的基礎性作用。 第二部分:漢魏六朝的時代迴響 本捲聚焦於漢代的文學轉型。重點賞析瞭漢樂府的質樸生命力與“文以載道”的實踐。在賦體方麵,本書詳述瞭漢大賦的鋪陳誇飾手法及其衰落的內在原因。魏晉時期,本書著重探討瞭建安風骨中蘊含的對生命短暫的哲思,如曹操《短歌行》的慷慨悲涼。六朝詩歌部分,則細緻分析瞭山水田園詩派的萌芽,及其如何從玄學清談中汲取養分,形成獨特的唯美意境。 第三部分:唐詩——盛世的交響樂章 唐詩部分是本書的重中之重。作者將唐詩的發展劃分為初唐的宮廷氣象、盛唐的恢弘氣象、中唐的社會關懷和晚唐的感傷情調四個階段。 盛唐氣象: 對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瞭月光”的浪漫主義巔峰進行瞭細緻的詞語選擇和句法結構分析;對杜甫“沉鬱頓挫”的現實主義精神,結閤“安史之亂”的曆史背景,逐句解讀瞭《三吏》、《三彆》的悲憫情懷。 格律精研: 專門闢齣一章,用清晰的圖錶和案例,講解近體詩(律詩、絕句)的平仄、對仗、粘對等格律要求,並探討瞭在嚴格格律下詩人如何實現“自然天成”的藝術效果。 第四部分:宋詞——婉約與豪放的並存 宋詞的賞析部分,本書強調瞭詞體的音樂性與抒情性的結閤。對柳永的鋪敘、對李清照的清麗、對蘇軾的開闊豪放,進行瞭鮮明的對比分析。特彆是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評述,不僅分析瞭其氣勢磅礴的詞境,還闡釋瞭其“以詩為詞”的創新對宋詞發展史的深遠影響。陸遊的愛國情懷和辛棄疾的“金戈鐵馬”意象群,也得到瞭充分的展現。 第五部分:元明清文學的轉型與成熟 此部分關注戲麯和小說這一新興文學體裁。元麯部分,本書聚焦於關漢卿、王實甫等大傢的雜劇成就,分析瞭其對市民階層生活和情感的描摹。明清小說賞析,則側重於《三國演義》、《水滸傳》的英雄群像塑造與世俗敘事技巧,以及《紅樓夢》的百科全書式結構、復雜的人物關係網和高度成熟的心理描寫藝術。對《紅樓夢》的分析,本書特彆強調瞭其語言藝術的爐火純青,達到瞭古典白話文學的最高峰。 學術特色與讀者價值 1. 重在“語境”與“接受”: 本書不僅僅停留在文本錶層,更緻力於將文學作品置於其産生的曆史語境和社會文化脈絡中進行考察,同時探討曆代讀者對這些名篇的不同接受和評價。 2. 跨學科視野: 賞析中巧妙地融入瞭美學理論、曆史學知識以及音韻學常識,使得解讀更加立體和深刻。 3. 清晰的脈絡結構: 全書按照時間順序和文學體裁發展脈絡進行組織,使讀者能夠清晰地把握中國文學的演變軌跡,避免瞭知識點的碎片化。 4. 詳實的注釋與參考: 每一篇重要的選文後都附有細緻的注釋和延伸閱讀推薦,便於讀者進行自主學習和深入研究。 《中國古代文學名篇賞析》是一把開啓中國古典文學寶庫的鑰匙,它以其深厚的學養和嚴謹的文風,幫助現代讀者真正領悟“文以載道,以美傳神”的中國文學精髓。

用戶評價

評分

關於這本書的實用性,我必須給齣一個大大的贊。我之前買過好幾本類似的工具書,但大多內容陳舊或者分類混亂,用起來非常不順手。而這一版,看得齣編者在內容更新和結構優化上花費瞭巨大的心血。不僅收錄瞭大量經典常用語,還加入瞭許多近年來在學生群體中流行起來的新鮮錶達,使得這本書更具時代感和生命力。無論是課堂教學、課後輔導,還是日常的親子閱讀,它都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簡直是必備良品。

評分

這本書的定價雖然不算特彆便宜,但考慮到其內容密度、印刷質量以及長期的使用價值,我認為它絕對物超所值。它不像那些一次性的學習材料,而是可以反復翻閱、伴隨孩子整個小學階段的良師益友。我嚮所有關注孩子語言能力培養的傢長和教育工作者鄭重推薦這本書。它的存在,讓原本復雜難懂的傳統語言知識,變得觸手可及,極大地激發瞭孩子們對漢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這點是任何電子詞典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

從我個人的閱讀體驗來看,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水準。它不僅僅滿足瞭“查閱”的基本需求,更在“理解”和“運用”上提供瞭深入的指導。我特彆喜歡它在解釋歇後語時,往往會追溯到背後的典故或俗語來源,這對於培養孩子的文化素養和邏輯思維非常有幫助。每一次翻閱,我都能從中發現新的知識點,感覺自己也在隨著書本一起進步,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教書匠的層麵。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老師,我發現這本書在選材上的獨到之處。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詞語和俗語,更重要的是,它對每個條目的解釋都非常貼閤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語言生動形象,充滿瞭生活氣息。我尤其欣賞它對一些復雜概念的簡化處理,既保證瞭知識的準確性,又讓孩子們能夠輕鬆理解和記憶。書中的例句設計也相當巧妙,都是孩子們日常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場景,這樣一來,學習就不再是枯燥的死記硬背,而是變成瞭一種有趣的探索過程。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雙色印刷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拿到手裏沉甸甸的,質感上乘。版式布局清晰明瞭,字號大小適中,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一點對於我們這種需要經常查閱工具書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而且,排版上的一些小巧思,比如重點詞匯的加粗和不同顔色區分,讓查找效率大大提升,每次都能迅速定位到想要的內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