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武漢植物圖鑒
定價:180.00元
售價:129.6元,便宜50.4元,摺扣72
作者:廖廓,戴璨,王青鋒
齣版社:湖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35274229
字數:
頁碼:54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武漢植物圖鑒》共收錄瞭武漢市常見的蕨類和種子植物169科997種,以野生植物為主,也包拈少數在武漢地區引種時間較長、栽培較廣泛的觀賞植物。每個物種除瞭詳細的描述形態特徵、花果期、生長環境及分布地點之外,還配以高清彩色圖片呈現齣植物鑒彆的關鍵特徵,包括花、果實以及枝葉等的細節特寫,共計11500餘幅。《武漢植物圖鑒》圖文並茂,直觀易懂,集學術性、科普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可讀性強,讀者能依據圖鑒快速準確地認知身邊的植物,是瞭解和研究武漢植物資源的一本重要參考書,為城市地區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利用提供瞭基礎資料。本圖鑒既可供植物學、園林和生態學等專業的科研人員及教育工作者作為參考資料,也可作為廣大植物愛好者在野外識彆植物時查閱的工具書。
目錄
作者介紹
廖廓,畢業於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博士。現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從事科研工作,助理研究員。多次赴湖北各縣市、雲南、貴州、西藏,以及東南亞、東非、澳洲等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進行植物本底調查和標本采集。主持國傢自然科學青年基金1項,參與完成多項科研項目。
戴璨,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生態與進化生物學博士。現任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教授、楚天學子。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留學迴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項目,主要從事植物繁殖生態學方麵的研究,在國際生物學專業期刊New Phytologist、Functional Ecology、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Annals of Botany上發錶瞭多篇高水平研究論文。
王青鋒,武漢大學植物學博士。現任職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二級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20餘項,主要從事植物分類學、進化生物學和保護生物學方麵的研究,已發錶研究論*120篇(部)。人選教育部新世紀**人纔和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先後獲湖北省專項津貼專傢、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稱號。
文摘
序言
對於長期關注城市綠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人士來說,《武漢植物圖鑒》也提供瞭一個極好的參照係。它不僅收錄瞭常見的園林植物,更關注瞭許多本土的、可能處於邊緣化狀態的野生種。通過圖鑒,我開始意識到我們城市中那些被視為“雜草”的植物,其實擁有著不可替代的生態價值。書中對一些瀕危或珍稀植物的特彆標注和保護建議,也起到瞭很好的科普和警示作用。比如,書中對於某一特定水生植物的記錄,讓我瞭解到瞭它對水體淨化能力的貢獻,這激發瞭我未來在社區參與小型生態恢復項目時的熱情。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一張關於武漢生態係統的視覺地圖,引導我們以更負責任和更具同理心的眼光去審視我們腳下這片土地上的生命。它成功地將嚴謹的科學知識,以一種極其親民、極具美感的方式呈現齣來,是值得所有熱愛自然的人反復品讀的典範之作。
評分我必須稱贊一下廖廓、戴璨、王青鋒這幾位作者在資料整閤方麵的功力。一本優秀的圖鑒,背後是無數次的野外考察、文獻梳理和標本比對。這本書顯然是傾注瞭大量心血的成果。我個人對於植物的命名法和分類係統一直比較頭疼,但這本書在介紹新舊名稱的對應關係時處理得非常得體。它既保留瞭傳統分類學上的嚴謹性,又適當地引入瞭最新的係統發育學成果,使得內容既權威又不會讓普通讀者感到過於晦澀。每當我在查閱一個不熟悉的物種時,總能找到清晰的“區彆特徵”小節,這部分內容通常是區分相似物種的關鍵所在。例如,書中對兩種外觀極其相似的景天科植物的區分點,細緻到瞭萼片和花瓣邊緣的微小絨毛差異,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體現瞭作者團隊的專業素養和對讀者的尊重。閱讀過程幾乎沒有遇到信息衝突或自相矛盾的地方,整體邏輯鏈條非常順暢,顯示齣極高的編纂水平。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圖鑒”這類書籍抱有一定程度的保留,總覺得照片的清晰度和色彩還原度是最大的考驗。然而,《武漢植物圖鑒》在這方麵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那些高清的實地拍攝照片,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呈現。它們不僅僅是簡單地記錄瞭植物的外觀,更捕捉到瞭那種生命力的瞬間——比如清晨露珠附著的葉片,或是特定光照下花瓣的微妙色彩漸變。我尤其喜歡它在展示植物生活史階段時的處理方式,不僅僅有盛花期的照片,還有結果期、休眠期的影像對比,這對於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至關重要。例如,我在識彆一種鞦季落葉的灌木時,就是通過對比圖中提供的果實照片和鼕季枝條的特徵,纔最終確認瞭它的身份。這種全方位的視覺輔助,遠比枯燥的文字描述來得直觀有效。我甚至會帶著這本書去植物園“打卡”,對照著書裏的細節觀察實物,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讓人對自然的敬畏感又加深瞭一層。對於那些對攝影有要求的讀者來說,這圖冊的質量也絕對是頂級的收藏品。
評分這本《武漢植物圖鑒》真是讓人愛不釋手,簡直是戶外探索愛好者的必備良品!我最近迷上瞭在城市周邊的濕地和公園裏尋找不一樣的植物,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雪中送炭。首先,它的信息量非常紮實,每一個物種的描述都詳盡而精準,光是拉丁學名、科屬關係這些基礎信息就足夠讓人受益匪淺。我特彆欣賞作者們在記錄形態特徵時那種細緻入微的筆觸,即便是最微小的花序結構、葉脈走嚮,都能被清晰地捕捉並記錄下來。對於一個業餘的植物愛好者來說,以前總是在野外看到一株陌生的植物,隻能望洋興嘆,現在有瞭這本圖鑒,我感覺自己像擁有瞭一位隨身的植物學專傢。翻閱的過程中,我發現它不僅限於介紹那些顯而易見的喬木灌木,那些藏匿在草叢中、不起眼的草本植物也被細緻地收錄其中,這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本地植物多樣性的認知。光是對比不同柳屬植物的嫩芽形態,我就花瞭一個下午的時間,那種探尋知識的樂趣,是任何網絡搜索都無法替代的。這本書的排版也十分考究,清晰的分類和索引係統讓查找過程變得異常流暢,即便是在光綫不佳的野外,也能快速定位目標。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絕非一般意義上的“入門指南”可以比擬的。我注意到,作者們在描述每種植物的生態習性和地理分布時,融入瞭非常本土化的信息。這對於理解武漢地區特有的微氣候和土壤條件如何影響植物的生長至關重要。比如,書中詳細提到瞭某些耐陰的蕨類植物常齣現在哪些類型的林下地被中,以及某些喜陽的莎草科植物更偏愛哪種坡嚮。這種“接地氣”的敘述方式,讓書本內容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環境緊密地聯係起來。我試著根據書裏的提示,在自傢附近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找到瞭一種過去從未注意到的苔蘚群落,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對當地環境濕度和光照條件的絕佳佐證。這種結閤瞭植物學知識與區域生態學的解讀,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它不隻是教你“這是什麼”,更進一步解釋瞭“它為什麼會在這裏生長”,這種深層次的理解,纔是一個真正的圖鑒所應具備的價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