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金石常用字典-D12版 |
| 定价 | 40.00 |
| ISBN | 9787541065835 |
| 出版社 | 四川美术出版社 |
| 作者 | 周世闻 |
| 编号 | 1201285751 |
| 出版日期 | 2016-05-01 |
| 印刷日期 | 2016-05-01 |
| 版次 | 2 |
| 字数 | 400千字 |
| 页数 | 378 |
| '金石常用字典'无目录 |
| 周世闻 男 汉族 陕西省西安市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陕西书法家协会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培华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文化交流促进会圣爱书画院副院长。 |
| 普通大众 |
| 本册为'金石常用字典' 是从古代传世金石篆刻中 精xuan出2000多个常用文字 并按原迹整理影印 高保真呈现古代金石篆刻书体本貌 极有利于广大金石、书法初学者和爱好者的查阅、欣赏和临习使用。 |
我是一个文字工作者,经常需要接触到一些古籍文献的校对工作,对字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要求极高。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它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采用了多种索引方式,即便你不确定某个字的准确写法,也可以通过偏旁部首或者笔画数进行辅助查找,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使用门槛。更难得的是,它在收录的字例中,似乎还融入了编者长期的田野考察和文献整理的心得体会,很多细微之处的辨析,是单纯依靠二手资料很难获取的。比如,某个字在魏晋墓志和唐代造像碑中的细微结构差异,书中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图示支撑。这不仅仅是一本字典,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金石学前辈在耳边耳提面命,指导你如何去“看”懂那些沉默的石头上的文字。这种沉淀下来的知识的厚度,是新版教材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购买这本书之前,我主要依赖网络资源进行金石文字的查询,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标准不一,常常让人无所适从。有了这本《金石常用字典-第2版》后,我终于有了一个可靠的“定海神针”。它的权威性毋庸置疑,每一次释义和字例的选取都经过了严格的考证。我最近在整理一批明代地方志的拓片,其中一些异体字和俗体字常常让人头疼,但翻开这本字典,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解释和规范的写法。特别是它对宋元以来一些地方性用字的收录,显示了编者极大的工作量和细心程度。相比于那些只专注于某一家碑刻风格的专业书籍,这本字典的包容性和普适性更强,真正做到了“常用”二字,是工具书中的典范。每一次翻阅,都能感觉到那种匠人精神,将复杂的学问,通过精心的排版和编辑,转化成普通爱好者也能轻松掌握的知识体系。
评分对于想要系统学习金石学的朋友来说,选择一套好的入门和进阶工具书至关重要。我用了不少时间对比市面上不同的字典,最终选择了这一版,事实证明我的选择非常明智。它在保持学术深度的同时,兼顾了阅读体验。它的版面设计留白得当,重点突出,即使是初学者,也不会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例淹没。我个人特别喜欢它在释义后附带的一些“辨析小贴士”,用非常口语化但又专业的方式,指出了容易混淆的字形之间的细微区别,这对于记忆和理解是极大的帮助。这种由资深学者基于多年研究经验提炼出来的精华,是任何速成教程都无法替代的。它不只是告诉你“这是什么”,更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这种启发式的学习体验,让学习金石文字的过程变得充满乐趣和探索欲。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字典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初次翻阅就被它严谨的编排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抱有浓厚兴趣的人,我一直渴望一本能深入浅出讲解金石文字的工具书,而这本《金石常用字典-第2版》无疑满足了我的需求。它的内容覆盖面广,不仅收录了大量的篆、隶、楷、行、草等常见字体,更对一些较为生僻的碑刻文字做了详尽的解释,这对研究古代碑帖或者拓片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特别欣赏它在释义上的细致入微,不仅仅是给出简单的字义,还会结合历史背景和书法演变来阐述,让读者在查阅字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文化脉络。比如,对于一些多义字,作者会根据其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碑刻中的具体用法进行区分标注,这种严谨性在市面上很多同类字典中是很难得的。每一次查阅,都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对古代匠人的智慧和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说实话,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下这本字典的,毕竟市面上的“专业”书籍太多了,很多都徒有其表,内容空泛。但这本书的厚重感和扎实的学术功底立刻打消了我的疑虑。它的装帧虽然朴实,但内页的纸张质量和印刷清晰度都非常出色,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点对于需要对照大量高清字例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对字形演变的梳理,很多古代文字,同一个字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写法都会有微妙的变化,这本书巧妙地通过图例对比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这些差异,比如某些隶书的波磔处理,或者特定碑刻中特有的笔法细节,都有明确的标注和说明。这对于正在临摹碑帖的练习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因字形理解偏差而导致的临摹失真。它不是那种束之高阁的学术著作,而是真正面向实践、服务于爱好者的实用工具,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