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英汉机电工程词典
作 者: 林栋良 著作 定 价: 182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1-09-01 页 数: 2180 装 帧: 精装 ISBN: 9787111013877内容简介
本词典是一部机电类综合性双语词典,主要供从事于机电专业的科研、工程技术人中在阅读和翻译有关书刊、文献资料时查阅。收词范围主要包括机械、电力与电子、仪表三大部分,涉及设计、制造、工艺、使用、维修、材料、产品、方法、信息、管理和部分基础理论。收词以收名词术语为主,兼收少量专业性较强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及相应的词级。
●前言 ●使用说明 ●词汇正文 ●缩写词 ●附录 ●附录A美英拼写法对照表 ●附录B国际单位制与法定计量单位这本词典的编排逻辑和检索效率,直接决定了它作为“常备工具书”的地位。我之前用过几本进口的同类词典,它们的索引系统往往是完全以英文为中心设计的,对于母语是中文的我们来说,反向查找(即知道中文意思想找英文对应词)时会显得异常笨拙,效率低下。而这本《新华书店 (第2版)英汉机电工程词典》显然是站在中国工程师的使用习惯上进行整体架构的。它的汉英和英汉部分的交叉索引做得非常到位,而且在同一词条下,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比如是应用于流体力学、热力学还是机械制造)给出了区分性的解释,这在工程上简直是救命稻草,因为同一个英文单词在不同子领域可能有细微的意义差别。这种细致入微的区分,极大地降低了误译的风险,对于保证项目文档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翻译,更像是提供了一份行业内的共识性定义。
评分我这个人对工具的偏好比较老派,尤其在查阅专业资料时,我更倾向于实体书带来的那种“存在感”和“确定性”。电子设备会闪烁,界面会更新,但一本装帧扎实的工具书,只要保存得当,就能成为一个恒定的参考点。这本《新华书店 (第2版)英汉机电工程词典》的纸张质量和印刷清晰度非常令人满意,厚实的内页即便是频繁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墨迹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复杂的公式符号或者结构图示相关的术语,也能看得清楚明白。我特别看重这种实体书的“可导航性”——在查找一个词汇时,眼睛可以快速扫描周围的词条,无意中可能会发现一些之前不了解但非常有用的关联术语,这在电子检索中是很难体验到的“偶然发现”的乐趣。此外,对于那些需要快速定位的场合,比如在现场会议上,拿起它翻到对应字母的部分,比任何设备开机、搜索都要迅速得多,这在争分夺秒的技术讨论中价值巨大。
评分老实说,工具书的价值,最终要通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自从把它摆到我的工作台上后,我发现自己对它的依赖度在持续上升。它不仅仅是一本辞海,更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领域知识库”。我的一个同事在进行设备选型评估时,对一个进口设备的用户手册中一个关于“疲劳寿命设计系数”的描述产生了歧义,双方工程师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我们把那段描述对照这本第二版词典进行逐字逐句的解析,发现词典里提供的标准译法和背后的工程学解释,恰好解释了原厂设计者的意图,成功化解了一次潜在的沟通危机。这种在实际工程问题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经历,让我彻底打消了“是否需要数字化替代”的念头。它代表了一种稳定、权威且经过精心筛选和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处理复杂、严肃技术问题的专业人士来说,它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基石。
评分这本厚重的工具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那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专业和严谨的气息,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大功夫的。我最近在跟进一些国际技术标准,手头上的资料很多都是英文的,看着那些佶屈聱牙的专业术语,真是一头雾水。平时翻阅的那些综合性词典,遇到那些特别细分的机电工程领域的术语时,解释往往就显得捉襟见肘,要么过于宽泛,要么干脆就没有收录。我尤其需要那种能精准对应到具体机械部件、电气元件名称的词汇,因为在翻译图纸和技术规范的时候,一个词的偏差可能导致整个理解都出现偏差。这款《新华书店 (第2版)英汉机电工程词典》显然就是冲着这个痛点来的,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词典,而是专注于一个核心领域,这对于我们这些天天跟硬核技术打交道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我甚至期待它在一些新兴的技术领域,比如新能源或者智能制造相关的词汇上,也能有出人意料的收录和精准的翻译,毕竟工程技术日新月异,工具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常备工具书,放在手边,比在电脑上搜索那种不确定性的结果,要踏实得多。
评分说实话,我刚开始拿到这本工具书的时候,是带着一丝怀疑的,毕竟“第二版”意味着它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但修订的深度如何,收录的广度和新颖度能否满足当前工业界的需求,都是未知数。我立即着手对比了一些我正在处理的几份德法合作项目的技术文档。在处理一个关于高精度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文档时,遇到了好几个非常晦涩的专业表达,即便我自认为英语基础不差,但在特定语境下也感到吃力。翻开这本词典,惊喜地发现,对于那些我之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专业论坛上求证的词条,这里不仅给出了直接的对译,更重要的是,它往往还附带了更详细的解释或者上下文示例,这对于理解术语的实际应用场景至关重要。这本词典的编纂者显然对机电工程领域的实际工作流程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语言学的层面。这种深度的挖掘,让它脱离了普通词典的范畴,真正成为了一个辅助工程师进行跨语言技术沟通的利器,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查词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