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17年9月1日)
外文书名: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精装: 110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00139359
条形码: 9787100139359
商品尺寸: 21.6 x 15.5 x 4.8 cm
商品重量: 1.1 Kg
内容简介
《英汉双解经济与管理词典》涵盖学科门类较齐全、范围较广、信息量较丰富,是一部以经济、管理词汇为重点并汇集相关专业词汇的专科词典。词典中所收录词目涵盖经济、管理、金融、财务会计、国际商务、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信息技术9个研究领域,约7000条。采用英汉双解的形式,遵照“词一释义一例句和知识链”的内容顺序,对各个学科门类进行整理、填充和合并,同时,通过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参见系统,来实现词汇之间的语义关联,通过例句来加强词汇使用的语境效果。
本词典以“前沿、核心、重要”为词汇收录原则。词目的选择主要来自于国内外新近出版的相应学科教科书,同时参考了国内外近年来出版的工商管理本科和MBA教材、专著和相关词典,博众家之长,弥补了市场上经济与管理学科相关词典的不足。根据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将有代表性的词汇收录其中;释义时,力求不同领域之间、不同编者之间的紧密协作;增加新词条时注意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异性,以增强词汇编写的系统性。
目录
Foreword 前言
Preface 序
Guide to the Dictionary 体例说明
The Dictionary 词典正文
Chinese-English index 汉英索引
第二段评价: 作为一名正在努力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职场人士,我发现这本书在“双解”这个层面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一个翻译工具,更像是一个文化桥梁。很多时候,经济学或管理学的概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有细微的语用差异的,直接的字面翻译往往会丢失掉很多“潜台词”。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对中西方商业语境都有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涉及到一些管理学理论时,它会明确指出某个术语在英美管理学体系中的核心含义,以及在中国商业实践中如何被理解和应用。这种精细化的处理,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跨国公司会议中的那些“言外之意”。我特别欣赏它收录的一些新兴词汇的速度和准确性,很多我前阵子还在网上搜索的、尚未完全标准化的新概念,在这里都能找到相对权威的解释。这让我感觉手中的工具是与时俱进的,而不是滞后于行业发展的。可以说,它为我打开了一扇直接对话前沿商业思想的大门,让我不再需要绕弯子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国际交流中的概念障碍。
评分第一段评价: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经典,那种沉甸甸的质感,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商务印书馆出品的“硬货”。拿到手里的时候,我首先注意到的是纸张的质量,摸上去很舒服,印刷字体清晰锐利,即便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英文和对应的中文解释,也丝毫没有感到阅读上的疲劳。我通常在阅读一些外文原版经济学文献时,会频繁地遇到一些术语,尤其是那些涉及新兴商业模式或者金融衍生品的词汇,以前不得不频繁地切换不同的电子词典或者搜索引擎,效率低下且容易被打断思路。但是有了这本词典,这种困扰就大大缓解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词语对应,更关键的是,它对一些复合词组和概念的解释非常到位,常常会给出不同的语境下的侧重点,这对于理解经济学思想的细微差别至关重要。比如,对于“可持续性”这个词,它提供的解释维度非常丰富,从环境经济学到企业社会责任,都有涉及,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翻译上,这让我对整体概念的把握更加深入。装帧上那种内敛的学术气质,也让我愿意把它放在手边,随时翻阅,而不是束之高阁。
评分第三段评价: 我必须强调这本书的检索系统的逻辑性。在很多大型工具书中,索引和查找往往是最大的痛点,尤其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如果找不到想要查的词,再好的内容也形同虚设。这本书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英汉部分的交叉引用做得极好。英文词条下的解释,结构化层次分明,定义、例句、相关术语的引导都非常明确。更难得的是,它的收录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词汇,而是非常深入地涵盖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乃至现代金融工程等细分领域。我曾尝试查找一个非常冷僻的供应链术语,原本不抱太大希望,结果竟然在相关的管理学分支下找到了详细的释义和应用场景。这种详尽的覆盖面,让我在准备不同专业模块的报告时都感到底气十足。这本词典更像是一个精炼的、高度浓缩的专业知识库,而不是一本简单的字典。它的实用性和专业深度,是其他同类工具书难以匹敌的。
评分第四段评价: 说实话,我购买工具书向来比较谨慎,因为很多工具书的价值在于其作者团队的权威性和持续的更新维护。这本词典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其学术的严谨性,这大概率得益于其背后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编撰团队的专业水准。我注意到一些术语的解释,会追溯到其理论的源头,引用了一些经典的经济学学派观点,这对于提升使用者对概念理解的“深度”非常有帮助。比如说,在解释某些理论模型时,它不仅给出了定义,还简要勾勒了其发展脉络,使得读者能够将孤立的术语放入宏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中进行考察。这种注重理论溯源的做法,对于正在进行学术研究或者希望深入理解经济学原理的读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避免了那种只给出“是什么”而不解释“为什么”的浅薄解释,真正体现了“双解”的价值——即在语言层面和思想层面的双重解析。
评分第五段评价: 我平时工作节奏非常快,对阅读工具的“可携带性”和“即时反馈”要求很高。尽管它是一本纸质书,但其内容组织方式却极大地优化了我的查阅体验。它不是那种随便翻翻就能找到答案的书,而是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查找习惯,但一旦掌握了它的逻辑,速度会非常快。比如,它对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处理,往往能帮助我快速锁定最符合当前语境的表达方式。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次我需要快速撰写一份关于风险管理的备忘录,涉及到几个需要区分表达的英文术语,这本书迅速地帮助我分辨出哪个词更侧重于概率风险,哪个更侧重于潜在损失,这种即时的概念澄清,直接影响了我备忘录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它就像一个沉默但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需要知识支持的时候,总能以最精准、最专业的语言提供帮助,这种可靠感是其他电子工具很难给予的,毕竟电子产品总是伴随着弹窗和电量焦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