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甲骨文字典-D13版 |
| 定價 | 48.00 |
| ISBN | 9787514012378 |
| 齣版社 | 北京工藝美術齣版社 |
| 作者 | 王本興 |
| 編號 | 1201611600 |
| 齣版日期 | 2017-09-01 |
| 印刷日期 | 2017-09-01 |
| 版次 | 1 |
| 字數 | 無 |
| 頁數 | 261 |
| 前言 凡例 漢語拼音索引 筆畫索引 正文 附錄甲骨文字部首錶 |
| '甲骨文字典-D13版'為'甲骨文字典'D1三版 是作者在'甲骨文字典'-修訂本的基礎上 進一步進行考證、修訂、補充、完善 遂編著成'甲骨文字典'-D1三版。作者在現有的數部大字典中的甲骨文字進行瞭梳理考證 藉助'說文解字''辭海''康熙大字典''漢語大字典'及有關甲骨文的各種釋讀資料吸收瞭共識的文字、棄除瞭尚未定論的文字、辨析確定瞭一些存疑待定的文字、歸納瞭一些通假文字。其目的是為瞭更好地服務社會和廣大讀者 不但完善和更新'甲骨文字典'的內容。使其更規範、嚴謹、簡明、實用、快捷、方便讀者使用。 |
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停留在學術層麵,它更像是一扇通往三韆年前中華文明核心的窗口。每一次翻閱,我都能從中捕捉到先民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比如,書中對某些錶示“天象”或“鬼神”相關詞匯的闡述,深入剖析瞭商代宗教信仰的復雜結構。它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這個字是什麼意思,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在當時的環境下,人們為什麼要用這種特定的圖像來代錶那種抽象的概念。這種深層次的文化解碼工作,是任何膚淺的入門讀物都無法比擬的。對我個人而言,它已經超越瞭一本參考書的範疇,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學識淵博的導師,在每一個睏惑的時刻,都能提供清晰、可靠的指引,讓我對中華文明的源頭——那最初的文字記憶——有瞭更深刻、更真切的理解和體悟。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的檢索係統設計得極其人性化,這在古代文字工具書中是相當罕見的突破。傳統的字典往往依賴於筆畫或部首的檢索,這對初學者或者不熟悉特定部首演變規律的人來說,簡直是噩夢。而這本新版,在確保傳統檢索入口的同時,似乎加入瞭某種更智能的關聯機製。我試著用幾個比較模糊的、隻記得大概形狀的符號去查找,竟然都能非常迅速地定位到目標詞條。這種效率的提升,極大地降低瞭學習和研究的門檻,使得更多對甲骨文抱有好奇心的人能夠真正走進這門學科。它成功地在“工具性”和“學術性”之間架起瞭一座堅實的橋梁,讓原本高高在上的古文字研究,變得觸手可及,這對於推動甲骨文的普及和深化研究,無疑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編纂思路,可以說是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瞭一次相當大膽和成功的革新。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字匯羅列,更像是一部微型的甲骨文史詩。作者在釋讀和考證上展現齣的那種近乎偏執的嚴謹態度,令人肅然起敬。我特彆留意瞭它在特定“難解字”處理上的方法,不同於以往簡單給齣幾種推測,它會詳細梳理每種說法的曆史淵源、支持的例證,甚至連同那些目前尚無定論的爭議點也清晰地標注齣來,這種坦誠和科學的態度,極大地增強瞭本書的學術公信力。這種處理方式,對於我們試圖重建商代社會圖景的學者來說,提供瞭極其寶貴的參照係。它沒有迴避學術前沿的睏境,反而把這些睏境公之於眾,鼓勵讀者和研究者共同參與到破解謎團的過程中去。這種互動性和啓發性,是很多老版本字典所不具備的“靈氣”。
評分作為長期關注商代曆史的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在收錄和釋義的廣度與深度上,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似乎不僅僅關注那些已經被反復研究的常用字,對於那些在特定蔔辭中僅齣現過寥寥數次的罕見字、甚至是孤例字,也給予瞭細緻的關注和詳盡的圖例索引。這種“不遺漏任何一片甲骨”的匠人精神,著實令人動容。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對每個字形演變脈絡的梳理,並非孤立地進行,而是巧妙地結閤瞭當時的祭祀活動、戰爭記錄乃至日常記事等社會背景,使得每一個符號都“活”瞭起來,不再是冰冷的綫條組閤。閱讀過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文字是如何隨著時代的需要而生長、分化和成熟的。這種曆史的縱深感,讓學習甲骨文從一種單純的文字辨認,升華為一種穿越時空的文化探尋。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古樸典雅的典範,拿到手裏就有一種厚重而踏實的感覺。封麵那種深沉的色彩搭配上精心設計的字體,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拉迴到瞭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殷商時代。紙張的質感也挑不齣毛病,摸上去細膩而堅韌,印製齣來的文字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結構最為復雜的甲骨符號,也展現齣瞭極高的辨識度,這對於我們這些研究古文字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賞齣版社在細節上所下的功夫,比如內頁的排版布局,疏密得當,既保證瞭信息的密度,又不會讓人感到擁擠和疲勞。而且,它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兼顧瞭普通讀者的閱讀體驗,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闆著臉孔,讓人望而卻步。光是翻閱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讓我對這門古老的文字藝術産生瞭更深一層的敬畏與親近。這種對實體書品質的堅持,在如今這個數字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和難得,讓人不禁想收藏一套,世代珍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