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2018-中國文化産業年度報告 | 齣版社: (知識産權)專利文獻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8-04-01 |
| 作者:範周 | 譯者: | 開本: 16開 |
| 定價: 58.00 | 頁數: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13054614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2018中國文化産業年度報告》係統梳理瞭2017年中國文化産業各行業整體發展情況,提煉總結瞭新時代文化産業市場主體在推進供給側改革、加速創新融閤方麵的實踐探索,並對2018年文化産業轉型升級進行瞭基於數據模型和發展階段的研判。 《2018中國文化産業報告》在體例上既有宏觀政策的導讀,也有微觀主體的觀察,既有行業發展的全方位解讀,也有文化産業年度新特點、新問題、新現象的全領域思考,以期為國傢文化産業發展提供更有效、更實用的決策支持和理論引導。
《2018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報告》根據國傢統計局對文化及相關産業的分類,結閤文化産業領域的熱點問題、重要工作內容和新興業態發展趨勢及文化與相關産業融閤趨勢,全書分為三篇共十五個部分,每部分著眼於四個方麵開展寫作:一是行業年度發展概況(包括發展環境分析、行業發展綜述,如行業現狀,麵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等);二是該年度發展呈現齣的新特點(通過係統的提煉和總結,以鮮明的觀點提煉齣該行業的幾大典型特徵);三是專題研究,可以分析該年度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和麵臨的挑戰;該年度行業發展的典型模式和重要規律;該年度行業呈現齣的重要現象及其思考等等;四是行業發展的趨勢和未來發展的創新路徑。全書以數據詳實、案例新穎、分析學理化和研判前瞻性的學術語言進行整體撰寫。
範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首席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産業高校研究聯盟理事會理事長,聯閤國全球創意經濟顧問,全球文化産業學術聯盟創建主席,國傢發改委“十三五”規劃專傢委員會委員、文化産業(中國)協作體專傢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國傢藝術基金規劃專傢委員會專傢,國傢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籌)主任,澳門城市大學及廈門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文化産業年鑒》主編。
目錄 **章2017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概況…1 一、2017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整體概況…1 二、2017年中國文化産業的行業發展情況…5 三、2017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特點分析…13 四、2017年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突齣問題…19 五、2018年中國文化産業的發展趨勢…23 第二章中國文化産業新業態與新趨勢…28 一、2017年文化産業新業態發展概況…28 二、2017年文化産業新業態發展亮點…35 三、2018年中國文化産業新業態發展趨勢…53 第三章中國文化消費新特點與新趨嚮…57 一、我國文化消費整體情況…57 二、我國文化消費發展特點…61 三、我國文化消費發展趨勢研判…66 第四章中國創意城市研究報告…74 一、中國創意城市概況…74 二、我國創意城市的特點…83 三、我國創意城市未來發展趨勢…88 第五章中國文化貿易研究報告…94 一、文化貿易發展的整體情況…95 二、文化貿易發展的主要特徵…104 三、文化貿易發展的主要問題…110 四、文化貿易的未來發展趨勢…112 第六章新聞齣版發行服務研究報告…115 一、態勢與亮點…115 二、問題與挑戰…121 三、趨勢與未來…125 第七章中國廣播電影電視服務研究報告…129 一、廣播産業研究報告…129 二、電影産業研究報告…140 三、電視産業研究報告…151 第八章2018年文化藝術服務發展報告…162 一、文化藝術服務發展現狀…162 二、文化藝術服務發展特徵…177 三、文化藝術服務發展趨勢…181 第九章2017年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報告…184 一、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年度發展概況…184 二、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發展動因分析…193 三、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發展趨勢…195 第十章2018年中國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研究報告…200 一、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行業發展特徵…200 二、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發展特點…210 三、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發展的趨勢…215 第十一章中國文化休閑娛樂服務研究報告…219 一、文化休閑娛樂服務行業現狀分析…220 二、文化休閑娛樂服務行業存在的問題…233 三、文化休閑娛樂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239 第十二章2017年中國工藝美術品行業年度報告…245 一、2017年中國工藝美術品行業發展現狀…245 二、中國工藝美術品行業的發展機遇…252 三、中國工藝美術品行業存在的問題…254 四、中國工藝美術品行業發展的對策建議…256 五、中國工藝美術品未來發展趨勢…260 第十三章2017年中國文化産業園區發展報告…263 一、文化産業園區的發展概況…264 二、文化産業園區的發展亮點…269 三、文化産業園區的現存問題…272 四、文化産業園區的戰略機遇…273 五、未來文化産業園區的幾點建議…276 第十四章“文化産業與人工智能”融閤發展研究報告…278 一、人工智能:國際競閤的新焦點…278 二、“文化産業+人工智能”的增值空間…283 三、“文化産業+人工智能”的創新實踐…287 四、“文化産業+人工智能”的幾點思考…291 第十五章中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研究報告…294 一、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現狀…294 二、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新進展…303 三、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工作麵臨的問題…307 四、提升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的策略建議…309 第十六章中國保護利用老舊廠房拓展文化創意空間研究報告…315 一、保護利用老舊廠房拓展文化創意空間實踐…316 二、我國保護利用老舊廠房拓展文化創意空間的模式和特點…322 三、保護利用老舊廠房拓展文化創意空間的建議與對策…326 後記…330
作為一名對電影産業頗有研究的觀眾,《2018-中國文化産業年度報告》中關於電影行業的分析,是吸引我購買這本書的重要原因之一。報告不僅僅關注瞭票房數據和電影産量,更深入地探討瞭內容創新、産業生態以及觀眾需求的演變。我尤其對報告中關於國産電影在敘事方式、類型探索以及技術應用方麵的進步感到振奮。書中提及的幾部在2018年引起廣泛關注的影片,其背後的創作理念、市場策略以及引發的社會討論,都得到瞭細緻的闡述。這讓我對中國電影産業的未來發展方嚮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在日益激烈的全球電影市場競爭中,中國電影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此外,報告還分析瞭電影與其他文化業態的融閤,例如電影IP的開發、衍生品的生産,以及電影的綫上發行模式,這些都為我們理解電影産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瞭重要的參考。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戲麯抱有濃厚的興趣,而《2018-中國文化産業年度報告》中關於戲麯傳承與發展的篇章,無疑是讓我眼前一亮的部分。報告沒有簡單地羅列統計數字,而是著重探討瞭新媒體技術如何賦能傳統戲麯,比如綫上直播、VR體驗、以及與年輕一代藝術傢閤作推齣的創新劇目。我特彆欣賞報告中對一些具體案例的分析,例如某個地方戲麯劇團如何利用社交媒體進行營銷和推廣,吸引瞭大量年輕觀眾,甚至走齣國門,在國際舞颱上大放異彩。這讓我看到瞭傳統藝術在時代變遷中並非隻能走嚮衰落,而是可以通過創新思路和多元化的傳播方式,重新贏得觀眾的喜愛。報告還深入分析瞭戲麯人纔培養、劇目創作的瓶頸以及政策扶持的有效性,這些都觸及瞭問題的核心,為我們思考如何更好地保護和發展寶貴的文化遺産提供瞭深刻的啓示。讀到這裏,我仿佛能聽到古老唱腔在現代舞颱上迴響,感受到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蓬勃生命力。
評分《2018-中國文化産業年度報告》這本書,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吸引瞭我。封麵上那簡潔卻充滿力量的設計,預示著它並非一本枯燥的學術論文集,而更像是一扇窗,透過它,我能窺見中國文化産業在2018年那一年的脈絡與生機。翻開書頁,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詳實的數據圖錶,它們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勾勒齣各個細分領域的發展輪廓。我尤其關注瞭報告中關於數字文化産業的部分,比如網絡文學、短視頻、直播等新興業態的增長勢頭,以及它們如何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娛樂方式和信息獲取習慣。書中對這些領域的發展驅動力、商業模式創新以及麵臨的挑戰進行瞭深入的剖析,讓我對這些看似瞬息萬變的行業有瞭更為係統和理性的認識。同時,報告還提及瞭傳統文化的活化與創新,這讓我感到既欣慰又好奇,究竟是如何將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的商業運作相結閤,煥發齣新的生命力的?這些內容都為我理解中國文化産業的整體格局提供瞭寶貴的視角,也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
評分《2018-中國文化産業年度報告》中關於文化旅遊融閤發展的章節,讓我看到瞭中國文化産業的另一個重要增長點。報告詳細闡述瞭如何將豐富的文化資源與旅遊業深度結閤,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遊産品和目的地。我瞭解到,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正積極探索將非物質文化遺産、曆史遺跡、民俗風情等轉化為獨特的旅遊體驗,例如沉浸式文化街區、主題文化公園,以及與地方特色産業相結閤的文化旅遊綫路。報告中對一些成功的文旅融閤案例的深入剖析,讓我看到瞭文化創意如何為傳統旅遊業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帶來瞭新的契機。更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報告還探討瞭文化旅遊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國傢文化軟實力方麵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這讓我對中國文化産業的宏觀戰略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讀完《2018-中國文化産業年度報告》中的一部分章節,我深受啓發。書中對於文化科技融閤的探討,讓我看到瞭技術創新如何為文化産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我瞭解到,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正在被廣泛應用於內容創作、傳播、分發以及用戶體驗的優化等各個環節。報告中詳細介紹瞭這些技術在博物館、展覽、演藝等領域的應用案例,例如如何通過VR技術讓觀眾“穿越”曆史,或者利用AI算法為用戶個性化推薦文化産品。這不僅提升瞭文化産品的吸引力和互動性,也為文化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瞭強大的技術支撐。此外,報告還探討瞭文化科技融閤所帶來的知識産權保護、倫理道德等方麵的挑戰,以及如何構建一個健康有序的文化科技發展生態。這讓我認識到,技術是雙刃劍,如何趨利避害,是未來文化産業發展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