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久享盛誉的规范型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按照国务院指示编写,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
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宗旨。
一个专业的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为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成立专门的编写机构,
语言学家吕叔湘、丁声树先后主持工作。
一家百年历史的出版名社:商务印书馆
中国早的现代出版机构,具有悠久的辞书编纂传统,
被指定出版《现代汉语词典》。作者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是一个专业性辞书编纂机构,原名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成立于1956年,是根据国务院提出编写《现代汉语词典》的任务而创建的。在吕叔湘先生、丁声树先生等语言学大家的带领下,编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汉语词典》。
目录《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做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落实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本次修订,主要内容为:全面落实2013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400多条,增补新义近100项,删除少量陈旧和见词明义的词语;根据读者和专家意见对700多条词语的释义、举例等做了修订。
说实话,我并不是那种天生对文字有着狂热追求的人,更多的是被现实需求推着走的。高中的语文备考,简直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文字战役,稍不留神,一个不恰当的成语就能让你在作文扣分环节功亏一篑。这本七版词典,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耐心的、全年无休的私人语感教练。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当代汉语词汇收录的与时俱进,这对于一本“正典”来说非常难得。我记得有一次在分析一篇现代文学作品时,遇到了一个带有特定时代烙印的词汇,起初我以为是哪个印刷错误或者时代遗留,但查阅后发现,新版对这类词的解释比旧版更加贴切和全面,甚至补充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微妙含义变化。这种对语言活力的捕捉和记录,让它摆脱了传统工具书的刻板印象,变得鲜活起来。每当我为了一句诗词的精确解释而苦恼时,它那严谨的条目结构和清晰的释义逻辑,总能像一把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剖开语言的复杂性,留下清晰的脉络。
评分对于一个从小就在各种电子词典和App之间游走的人来说,实体词典的使用体验常常被诟病为“效率低下”。然而,这本《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七版,却用它独特的结构布局,成功地挽回了效率之争。它的索引系统设计得极其人性化,即便是对某个不确定的词条,通过联想几个可能的发音或部首,也能迅速定位。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那些容易混淆的量词和副词的处理方式。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个词对,只是因为听起来顺口,但究竟为什么更优选这个表达,它能给出明确的语法支撑和语义倾向。这对我后来进行规范的写作训练帮助极大。它不仅仅是一个查阅工具,更像是一本活生生的汉语语法和语义的百科全书,迫使使用者在查阅一个词时,必须接触到它周围的语言环境,从而构建起更宏大、更立体的语言认知图谱,避免了只关注孤立词汇的弊端。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从侧面反映了编纂者对学术严谨性的坚持。初拿到手时,我主要用来对照学习古诗文中的通假字和通用的词义。然而,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我开始注意到它在解释一些日常用语时所体现出的“大家风范”。它不满足于仅仅告诉你“是什么”,更会深入解释“为什么是这样”。比如,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汇,它不仅提供了规范的读音指导,还会细致到不同语境下的语用差异。这对于培养一个学生的“语感”至关重要,因为语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需要大量的、正确的范例作为支撑。这本书提供的范例,总是那么恰到好处,不卖弄学问,却又暗含深意,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语言的驾驭能力。它的纸张质量也值得称赞,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保持了良好的耐用性,没有出现页面松散或字迹模糊的现象,这对于长期学习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细节。
评分这本词典给我的感觉,是沉甸甸的、可靠的。它不像一些轻便的口袋词典那样,在关键时刻总会因为收录不全而让人扫兴。七版的新改动,在保持了其作为国家级权威工具书的严肃性的同时,显然注入了对当代社会语言现象的关注,使得它不仅能指导我们回溯经典,更能准确把握当下。我记得有一次为了一个复杂的成语典故追根溯源,电子搜索往往只能给出一个简化的故事版本,而翻阅这本词典,我找到了更权威的文献出处和更细致的演变过程,这对于学术探究的入门者来说,是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词语的意思,更是一种对语言保持敬畏和审慎态度的治学精神。每当合上它,那种充实的满足感,是任何快速的屏幕信息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厚重的词典,初次翻开时,那种纸张的油墨香气混合着岁月的沉淀感,扑面而来,让人对知识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我记得当时拿到手,正是初中升高的那个暑假,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许多,仿佛全世界的语文老师都在盯着我,要求我必须精准地把握每一个汉字的用法和词义的细微差别。这本词典的排版,虽然称不上是极其现代的清新风格,但那种扎实、工整的布局,却给人一种极度的信赖感。每一个词条下的解释都详略得当,尤其是一些生僻字,不仅给出了准确的注音和解释,还附带了常用的例句,这些例句的选择相当精妙,往往能瞬间点亮你对这个词语在实际语境中运用的理解。我尤其欣赏它对近义词辨析的深度,比如“依然”、“仍旧”、“照旧”这几个词,它不会简单地堆砌定义,而是通过对比其语体色彩和使用侧重点,让我这个语言学习者茅塞顿开。那段时间,它几乎成了我书桌上最不可或缺的“镇宅之宝”,无论是写作文还是准备阅读理解,只要遇到拿捏不准的地方,翻开它,总能找到最权威、最稳妥的答案,那份踏实感,是任何电子词典都无法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