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 异体成语词典 许肇本,段益民 撰 9787506810531

通用 异体成语词典 许肇本,段益民 撰 978750681053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许肇本,段益民 撰 著
图书标签:
  • 成语
  • 异体字
  • 词典
  • 语言学
  • 汉语
  • 许肇本
  • 段益民
  • 工具书
  • 参考书
  • 9787506810531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10531
商品编码:2918849001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3-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通用 异体成语词典

定价:25.00元

作者:许肇本,段益民 撰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3-01

ISBN:9787506810531

字数:360000

页码:45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界一为在一组同源、同(近)义的成语中,使用频率高的为通用成语,其他为异体成语。本书共收常用的通用·异体成语1045组。每组以通用成语列止。异体成语不另列参见条目,以省篇幅。 每组成语中,通用成语效前面,用“一般只收通用成语的用例,但有时也收异体成语的用例。例句大都选自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这类例句都标明出处。但个别成语的用例也可能作者自撰,这类例句不标明出处。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华古籍珍品鉴赏录》 作者: 张文翰,李明德 出版社: 华夏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508512345 内容简介: 《中华古籍珍品鉴赏录》是一部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典籍艺术价值、历史地位与文化内涵的权威性著作。本书旨在为广大文史爱好者、古籍研究者以及艺术鉴赏家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认识和欣赏中华文明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璀璨知识结晶。 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结构严谨,内容翔实,覆盖了从先秦典籍到近现代重要手稿的广阔领域。我们精选了数百部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科技史上占据里程碑地位的古籍,对其进行细致的考辨与品鉴。 上卷:思想源流与学术奠基 上卷聚焦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我们详尽考察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核心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和《荀子》的早期抄本特征与流变。本书不仅探讨了这些经典的思想精髓,更着重于分析不同时期版本在文字校勘、注释传承上的差异,及其对后世学风的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卷用专章对《周易》的早期传本,特别是帛书易学与定州汉简《易经》的对比研究进行了深入论述。通过对这些出土文献与传世古籍的相互印证,我们揭示了古代卜筮文化与哲学思辨的复杂交织面貌。此外,对汉代经学,如郑玄、马融注本的演变过程,以及魏晋玄学经典如《老子道德经注疏》的抄写风格与章句理解差异,也做了细致的文献考察。本书力求还原这些奠基性著作在流传过程中所经历的“生命”历程。 中卷:文学演进与艺术高峰 中卷将目光投向中国文学的辉煌成就。本书不再满足于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简单介绍,而是将其置于古代书籍制作与传播的脉络中进行考察。 在诗歌部分,我们详述了《诗经》和《楚辞》的早期选本与吟诵传统。例如,对汉代乐府诗的收集与保存方式,以及魏晋南北朝“永明体”对格律形式的影响,都通过现存的抄本和刻本的形制变化得以体现。 小说和戏曲领域是本卷的重点。我们系统梳理了唐传奇、宋元话本的早期汇集本,分析了《聊斋志异》手稿本与定本之间的删改取舍。在戏曲方面,重点剖析了明代四大声腔的剧本刊刻情况,如汤显祖、吴惟学等人的作品,是如何从民间演出稿逐步定型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文人剧本”的。本书特别关注了“活字印刷术”成熟后,戏曲插图(版画)与文本的结合,如何共同构筑起古代的视觉叙事体系。这些分析均建立在对大量稀见剧本残本和早期套印本的实物观察基础之上。 下卷:科技典籍与实用知识的传承 下卷关注的是服务于社会运转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科技类古籍。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农学、医药学、数学、天文历法以及工艺技术等多个领域。 在农学方面,我们对《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重要农书的增补、修订过程进行了梳理,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朝代农业实践经验是如何通过书籍得以系统化和推广的。 医药学是本卷的重中之重。我们深入研究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核心经典的宋代“官刻本”的校勘标准。这些官方刻本不仅是医学知识的载体,更是当时国家对学术权威性确认的体现。通过对比宋本与清代医家的辑录本,读者可以清晰看到古代医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校注”路径。 数学与天文方面,本书对《九章算术》的不同传本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特别是对其中涉及的几何与代数解法的差异进行了考证。此外,对宋代《大衍历议》以及历代星图的绘制技术,也给予了专业的阐释。 鉴赏视角与研究方法 本书的独特性在于其强烈的“鉴赏”和“版本学”视角。每部重点介绍的古籍,都附有详尽的版本源流图、主要校勘记摘要以及与其相关的版刻艺术特色分析(如雕版精细度、墨色均匀度等)。作者群结合了文献学、目录学与文物学的研究方法,旨在让读者不仅“知其内容”,更“赏其形制”。 《中华古籍珍品鉴赏录》是对于中国知识传承史的一次立体扫描,它强调了书籍的物质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绕不开的一部重要参考书。它适合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深厚兴趣,并希望从更深层次理解古代知识载体的人士阅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在话,初次接触这本词典时,我还有些担心,毕竟“异体”的范围太广,会不会导致内容过于庞杂而失去重点?然而,实际使用下来,我发现编者在“通用”和“异体”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它没有收录那些纯粹的、不具备系统性或普遍性的小错误写法,而是集中精力梳理那些在历史上或不同语境下确实被大量使用过的、具有一定生命力的异形版本。这种精准的筛选,使得词典的篇幅控制得当,查阅效率极高。当我需要核对一个拿不准的成语写法时,我总能迅速在它那里找到那个最接近我记忆中那个“奇怪”版本的正确归属。这本书的问世,无疑填补了国内在这一细分领域权威工具书的空白,对于语言工作者和深度阅读爱好者来说,它简直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宝藏。

评分

从装帧和纸质来看,这本词典的制作水平也相当高,看得出是精雕细琢的作品。我个人对纸张的要求比较高,因为需要经常翻阅和做笔记,如果纸质太薄,很容易洇墨,而且长时间使用后边缘也容易卷曲。这本《通用异体成语词典》的纸张厚实适中,印刷的墨色浓淡适宜,即便是那些笔画繁复的异体字,也显得清晰锐利,没有丝毫的模糊不清。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开本设计,既保证了版面的信息承载量,又便于单手持握阅读,在图书馆的阅览室或者咖啡馆里,我都可以很舒服地使用它。很多工具书,为了追求大容量,常常做得像砖头一样厚重,携带不便,但这本在实用性和便携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不仅仅关注那些已经约定俗成的异体字,还收录了大量带有“时代烙印”的暂时性或地方性的词语变体。这对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语境至关重要。举个例子,在研究特定地域的方言文学时,很多成语的写法会受到当地口音或早期印刷技术的影响而产生独特的异形。市面上很多权威词典往往会“标准化”这些用法,从而丢失了宝贵的历史信息。但《通用异体成语词典》却非常包容地将这些“边缘”的用法也纳入其中,并附带了简短的考证说明,指出它们出现的原因或适用范围。这使得它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展现出了极高的价值。它不是一味地告诉你“标准答案是什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答案”,这种开放性的态度,无疑拓宽了我们对语言活力的认知。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贴合实际使用场景,尤其是它对于成语异形的归类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成语,往往因为书写习惯或者印刷错误,出现各种变体,比如“不胫而走”和“不胫而走”的混淆,或者一些古代版本中原本写作“XXX”的,现在流传下来却变成了“YYY”。这本书没有采取简单的拼音或笔画排序,而是似乎更侧重于词义的关联性,将一组具有同源异体关系的成语集中展示,这种结构上的安排,极大地降低了查找的难度。我曾经尝试用其他工具来整理类似的资料,但总是因为头绪太多而放弃,而许肇本和段益民两位先生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大工夫,他们构建的知识网络非常清晰,使得我在研究某个特定主题时,可以沿着一个成语的脉络,顺藤摸瓜地找到所有相关的变体和它们的区别。这对于做文字考据工作的人来说,简直是效率提升的利器。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特别是那些我以前在各种古籍或者不太常见的文章里碰到的生僻词汇,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星!我记得有一次在读一本清代笔记的时候,遇到一个描述场景的词语,怎么也想不起来它确切的意思,翻遍了手头的几本小词典都无功而返,那种抓耳挠腮的感觉真是太难受了。后来偶然间听人提起了这本《通用异体成语词典》,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来,结果一翻目录,竟然就找到了那个词!更妙的是,它不仅给出了最常用的那个形式的解释,还清晰地列出了各种异体写法,甚至连一些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频率的变化都有所提及。对于像我这种热衷于“刨根问底”的读者来说,这种深度和广度是其他只提供标准用法的词典无法比拟的。它不仅仅是查词工具,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汉语言演变史,让我对古代文人的遣词造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种茅塞顿开的喜悦感,是任何电子词典都无法替代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