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成语词典》是一部简明实用的中型成语词典。收词严谨规范,涵盖古今常用成语;释义准确详备,说明褒贬色彩,指出特定用法;书证精当丰富,充分体现成语的时代性和使用特点。词典自2002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销量超过500万册。荣获第五届国家辞书奖,是成语类辞书的品牌产品。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依据大型文献语料库,对收词、释义、例证等做了全面修订。收词从第1版的8000余条增加到10000余条,收录了“风生水起”“冰山一角”等大量新近产生的成语。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这次修订,以大型语料库为文献依据,吸收多年研究成果,对词典的收词、释义、例证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研究和改进。在保持第1版优点、特色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质量,增强词典的科学性、实用性。
◎ 审核、调整词目,收词从第1版的8000余条增加到10000余条,增收大量古今常用成语及新近产生的成语。
◎ 全面检查、改进释义。
◎ 核查书证;补充及更换部分更典型、更恰当的书证。
◎ 调整语源阐释方式,增加“语本”体例以表明成语定型之前的语源。
◎ 以常用常见和兼顾语源为原则,对部分主副条进行调整。
词典采用双色套印,条目释义部分用蓝色楷体表示,较第1版更为清晰、美观。
《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由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修订,赵克勤、张万起、许振生等辞书专家审订。
我原本以为,市面上成语词典汗牛充栋,再出新版恐怕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的旧酒新瓶,但深入翻阅后,我发现这本新版在收录的广度上确实下了苦功。它不仅仅是罗列词条,更注重对成语的“活学活用”做了深度挖掘。比如,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它不再是简单的并列解释,而是加入了“辨析”小栏目,用生动的例子对比它们的细微差别,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常在写作中“用错成语”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更让我惊喜的是,对于一些源自古典文学的成语,它还能追溯到出处典故的详细版本,甚至引用了不同时期权威学者的解读,这使得成语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我拿着它对照着最近在读的古籍,发现很多晦涩难懂的词句,通过查阅此书,立刻豁然开朗。它不仅仅是一本“查字典”,更像是一本微型的“成语文化史”,这种深度和广度,远超我预期的工具书范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精装本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下了本钱的。塑封得非常严密,能感受到出版社对保护书籍内页的用心,这对于工具书来说太重要了,毕竟是要经常翻阅使用的。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崭新的、未被拆封的仪式感,让人对即将开启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封面设计上,那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字体排版,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清晰易读,色彩搭配沉稳大气,放在书架上绝对是体面的存在。我特别留意了侧边书脊的印刷,字迹清晰,即使用力过度也不会担心磨损后辨认不清。这种对外在品质的注重,往往也预示着内在内容的扎实。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抱有敬意的学习者,我非常看重一本工具书的“形”,它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载体的体现。希望它能像它的外表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我案头常备的良伴。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本值得珍藏、值得信赖的工具书。
评分我对工具书的耐心有限,很多时候如果查阅过程过于繁琐,我宁愿放弃或用搜索引擎替代。这本词典在检索效率上做到了极致的优化。首先,它的部首查字法非常清晰,部首的划分遵循了最新的国家标准,查找起来非常顺手,不会出现“找不到部首”的尴尬情况。其次,拼音索引的排版间隔适中,字体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光线不佳的环境下,快速定位目标词条也毫无压力。最关键的是,它没有采用那种密密麻麻、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塞进一个页面的排版方式,合理的留白让眼睛得到了休息,阅读体验大大提升。这种对用户体验的细致考量,体现了编纂者对实际使用场景的深刻洞察。可以说,它将“工具”的属性发挥到了极致,查找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愉悦的体验,而不是负担。
评分我个人对词典的“时效性”和“权威性”非常看重,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所学知识是否与时代同步。这本书的新版特点尤为突出,它显然跟上了近年来语言学界对于某些传统成语的新共识和新发现。比如,有些流传已久的成语典故,可能在学术界已经有了更精确的考证,这本新版很及时地采纳了这些研究成果,纠正了旧版甚至其他词典中存在的细微偏差。这让我感到非常踏实,意味着我手中的这本书是站在当前学术前沿的。它不是简单的印刷修订,而是一次有深度的内容迭代。这对于追求准确性的读者来说,是最大的价值所在。我能感受到这背后编纂团队持续的学术投入和严谨的校对过程,这才是“新华”二字所代表的公信力所在,它确保了我不会把错误的知识传递给他人或自己。
评分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相关工作的成年人,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成为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有力支撑,尤其针对那些对传统文化有强烈兴趣,但又缺乏系统学习途径的孩子们。我特地测试了它在“难易度”上的平衡性。首先,它的释义语言非常克制和精准,没有过多使用晦涩的学术术语,确保了中小学生能够理解核心含义;但同时,它又在解释中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语境的延伸应用,让成语“活”了起来,而不是被束之高阁的古董。比如,有些成语的例句编写得非常贴近当下学校生活或时事热点,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查阅的积极性。相较于我以前用的某些词典,它在解释中规避了过于繁琐的古代语法解释,聚焦于“如何用”,这才是关键。如果说老词典是知识的仓库,那么这本新版更像是一个高效的学习“导航系统”,直接指向应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