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24.00元
作者:袁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111391661
字数:270000
页码:17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目前使用的主流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为主线,按章节编写了4章共24个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实验。第1章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基础知识,第2章设计了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第3章从实验教学内容要及时跟踪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出发,引入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设计了基于EDA的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实验,主要包括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ElectronicWorkbench和MAX plusⅡ,并且将AHDL语言引入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系统,为进一步进行数字系统设计奠定基础。第4章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出发,设计了研究型实验课题,并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参考选题。此外,从实验教材知识的完整性考虑,在附录A和附录B中分别介绍了两种EDA软件的使用方法,附录C介绍了AHDL的使用,附录D介绍了自己研发的DLEBⅡ型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附录E和附录F介绍了EDA实验开发系统及下载软件,附录G介绍了部分常用TTL数字集成电路及其引脚分布图。本教材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可作为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电气类等本科专业学生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EDA实训课题等实践教学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电子技术开发的工程人员以及广大爱好者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抓眼球了,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电路图的线条,一下子就让人感觉进入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世界。我记得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翻开目录,就被里面清晰的章节划分给吸引住了。特别是关于逻辑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那几章,讲解得非常透彻,作者好像特别擅长把复杂的问题拆解成易于理解的小块。举个例子,在讲到译码器和编码器的时候,没有直接堆砌公式,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来引入,比如自动售货机的工作原理,这样一来,我就能立刻明白这些理论知识的价值所在。而且,书中很多例题都配有详细的步骤分析,从最初的真值表建立,到最后的逻辑表达式化简,每一步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一本救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一些基础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比如把触发器比作一个“记忆开关”,这种形象的描述让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立体起来,大大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号大小适中,图文比例搭配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一点对于需要啃厚厚一本技术书籍的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评分我对这本教材的评价必须从其实践指导性上着笔。坦白说,很多理论教材读起来总是感觉隔着一层纱,但在阅读这本教程的过程中,我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它背后那股强烈的动手实践精神。书中的实验项目设计得环环相扣,从最简单的七段显示器驱动,到后续复杂的计数器和寄存器实现,每一步都是对前一章节知识点的巩固与提升。我记得有一次,我按照书上的步骤搭建了一个同步时序电路,结果仿真结果总是和预期有出乎意料的偏差。我回去仔细对照书中的“故障排查小贴士”部分,作者非常细致地指出了几种常见的接线错误和逻辑设计陷阱,当我按照提示检查后,问题立刻迎刃而解。这种“预判式”的写作风格,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经验,他们仿佛完全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犯哪些错误,并提前给出了解决方案。此外,书中附带的软件工具使用指南也做得非常到位,对于如何使用特定的仿真软件进行波形分析和时序约束设置,讲解得清晰明了,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无缝对接。
评分我得承认,一开始我对这种“教程”性质的书籍抱有一定程度的保留,总觉得会偏向于操作手册而非知识体系的构建。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逻辑构建非常严谨,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知识体系的连贯性。比如,从布尔代数到卡诺图化简,再到七四系列集成电路的应用,整个知识点的过渡自然流畅,没有生硬的跳跃。我特别喜欢它在引入新器件时,会先简要回顾一下其功能在整个数字系统中的定位,然后再深入讲解其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极大地帮助我构建了对整个数字电子系统的空间概念。此外,书中穿插的一些历史背景介绍,比如介绍TTL和CMOS逻辑家族的演变过程,虽然不直接影响实验操作,但却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视野,让我明白这些看似枯燥的技术规范是如何在历史的推动下逐步成熟和完善的。阅读体验下来,感觉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循循善诱地引导你逐步走进数字世界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辅助资源质量也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亮点,这在很多教材中是常常被忽视的方面。我指的是书中提供的那些配套的实验参考文档和参考资料列表。这些列表非常详尽,不仅包含了推荐的仿真软件版本,还提供了几个非常权威的外部参考网站和论文索引,这对于那些希望进行深度研究或拓展学习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我曾根据书中的推荐去查阅了一篇关于高速逻辑电路延时分析的文献,那篇文献的深度和广度让我受益匪浅,而这本书,正是那次深入学习的起点。另外,书中对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文档撰写能力非常重要。它不只是教你如何搭建电路,更是在教你如何规范地记录、分析和展示你的工程成果。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本学习手册,更像是一本初级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养成指南,它教会了我如何像一个真正的电子工程师那样去思考和工作。
评分如果非要说这本书有什么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那一定是它对底层原理挖掘的深度,这一点远超同类书籍的平均水平。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样设计”。例如,在讨论CMOS反相器的工作特性时,书中不仅展示了电压传输特性曲线,还深入分析了亚阈值区和饱和区的电流行为,对于理解器件的功耗和速度瓶颈至关重要。这种对半导体物理基础与数字电路实现之间关系的紧密结合,使得读者在面对更高级的集成电路设计时,能够拥有更扎实的理论根基。我发现,当我去阅读一些更前沿的数字系统设计资料时,很多核心概念和术语,我都能在这本“教程”中找到最初且最清晰的解释。它仿佛为我构建了一个坚固的知识塔基,让我有信心去攀登更高、更复杂的知识山峰。这种对基础的敬畏和对细节的把控,让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显得尤为突出,绝非市面上那些只停留在表面操作的资料可比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