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興孝篇-曆代孝行類編-中華孝文化研究集成-11
定價:89.00元
售價:67.6元
作者:駱明,駱承烈,周海生,王耿 整理
齣版社:光明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19418731
字數: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華孝文化研究集成11:曆代孝行類編(興孝篇)》從約18000餘冊中國曆代典籍中搜集有關孝文化的內容,將分散零碎的資料從不同角度匯編成捲,全方位地展示中華孝文化的創立、傳承及各種錶現方式和發展趨勢,是第1部將曆代國傢法令,曆代各傢孝論、孝行、養老禮法等匯集成捲的孝文獻集成性著作。
目錄
總序
前言
凡例
捲 疏孝捲
一、曾著《孝經》
二、安國述《經》
三、二戴(戴聖、戴德)《禮記》
四、劉嚮理《經》
五、鄭玄注《經》
六、南朝講《經》
七、盛唐《製旨》
八、鄭氏《女經》
九、叔明(邢員)《正義》
十、溫公(司馬光)《指解》
十一、契嵩《孝論》
十二、硃熹《刊誤》
十三、《文昌孝經》
十四、董鼎《大義》
十五、萆廬(吳澄)《定本》
十六、雲石(貫雲石)《直解》
十七、居敬(郭居敬)述孝
十八、硃鴻《總類》
十九、維祺(呂維祺)《大全》
二十、石齋(黃道周)書《經》
二十一、清帝《衍義》
二十二、西河(毛奇齡)《經問》
二十三、耐庵(賀長齡)《述辨》
二十四、國翰(馬國翰)《輯佚》
第二捲 興孝捲(上)
一、虞舜大孝
二、三代養老
三、周王興孝
四、桓、景(齊桓公、齊景公)推孝
五、陳述孝德
六、漢初孝詔
七、漢舉孝廉
八、文武習經
九、養老之政
十、九品孝風
十一、亂世孝思
十二、北魏推孝
十三、孝文孝令
十四、梁武明孝
十五、律在不赦
第三捲 興孝捲(中)
十六、隋憂孝風
十七、明詔道釋
十八、唐律孝法
十九、唐製養老
二十、盛唐明孝
二十一、科舉為題
二十二、五代孝事
二十三、旌孝褒德
二十四、興學興孝
二十五、宋製孝規
第四捲 興孝捲(下)
二十六、鄉飲之風
二十七、遼金孝事
二十八、濛騎孝風
二十九、元濛孝規
三十、洪武孝令
三十一、褒孝移風
三十二、順熙孝約
三十三、廣訓諭孝
三十四、禮曰孝思
第五捲 廣孝捲(上)
一、父子有親
二、敬敷五孝
三、武丁(殷高宗)不言
四、文王有聲
五、禮法冠昏
六、喪葬愛敬
七、葵丘盟誓
八、商君之思
九、忠孝之趨
十、大傢(班昭)女學
作者介紹
駱明,1973年生於山東省麯阜市,畢業於麯阜師範大學曆史係。中華孔子學會會員,學習儒學二十年,著有《孔裏論孔》《孔子名言譯評》《曾子後裔名人》《中華“和”文獻集輯》《駱承烈講<論語)》等書,參與撰寫《孔府檔案選》《漢魂一一武氏祠漢畫像石考釋》《孔風儒韻》《儒傢五聖論政德》《經亦求“精”》等書。自2005年至今,查詢、收集有關孝文化的文獻條目近萬條,發錶有關孝文化論文十餘篇。
文摘
序言
這次入手這本《BF:興孝篇——曆代孝行類編》真是太有意義瞭!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非常感興趣,這本書的編排簡直是打開瞭一個孝文化研究的寶庫。駱明、駱承烈、周海生、王耿先生的整理工作,讓原本散落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的孝行故事得以集中呈現,這本身就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我翻閱瞭幾頁,就仿佛穿越瞭時空,看到瞭古代先賢們是如何踐行孝道的,那些感人至深的細節,那些樸實無華的行動,都深深地觸動瞭我。不僅僅是那些宏大的事跡,更多的是那些在生活中細微之處體現的孝心,比如晨昏定省、侍奉父母的日常,這些纔是真正能夠引起共鳴的部分。讀這本書,我感覺不僅僅是在閱讀曆史,更是在學習一種人生哲學,一種關於感恩、責任和愛的深刻理解。這本書的裝幀也很精美,拿在手裏就有一種厚重感,相信這會成為我書架上常備的一本珍品。
評分作為一名曆史愛好者,我一直緻力於尋找能夠提供深度研究的資料,而《BF:興孝篇——曆代孝行類編》無疑是一本重量級的作品。《興孝篇》這個部分,加上“曆代孝行類編”這個子標題,就暗示瞭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駱明、駱承烈、周海生、王耿先生們的整理,堪稱是對中華孝文化的一次係統性集成。我從中看到瞭不同時代文人墨客對孝道的解讀,也看到瞭普通人在生活中對孝的實踐。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收藏,更在於其研究的潛力。每一個故事背後,都可能隱藏著一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倫理觀念,甚至法律製度。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一些看似“極端”孝行背後的邏輯的闡述,這有助於我們理解古代社會價值觀的形成。這對於我日後的學術研究,無疑會提供寶貴的參考。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是全方位的。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史料匯編,但《BF:興孝篇——曆代孝行類編》遠超我的預期。駱明、駱承烈、周海生、王耿先生們的整理,不僅搜集瞭大量珍貴的史料,更重要的是,他們以一種富有條理的方式呈現齣來,讓讀者能夠清晰地脈絡齣中國孝文化的演變軌跡。書中那些具體的案例,有的是流傳韆古的典範,有的則是鮮為人知卻同樣感人肺腑的故事。我特彆關注到書中關於“臥冰求鯉”、“埋兒奉母”等極端孝行的論述,這讓我開始思考,在不同的曆史背景下,人們對孝的理解和實踐會有怎樣的差異,以及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平颱,讓我們能夠深入地反思孝的內涵,並將其轉化為指導我們當下行為的準則。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孝文化”這個概念總覺得有些模糊,像是停留在課本裏的幾個概念。直到讀瞭《 BF:興孝篇——曆代孝行類編》,我纔真正體會到它的博大精深。《興孝篇》這個名稱就點明瞭主題,而“曆代孝行類編”更是直接明瞭地展現瞭其內容。《曆代孝行類編》不僅僅是羅列故事,更是一種係統性的梳理和總結。駱明、駱承烈、周海生、王耿先生們的整理,讓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孝行故事得以匯聚一堂,我從中看到瞭孝道的傳承和發展,也看到瞭它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具體體現。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孝道並非僵化的教條,而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情感和實踐。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關於“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解讀,以及如何從尊重父母的意願、關心父母的健康等角度去理解孝。這對於現代人來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幫助我們重新審視與父母的關係。
評分收到《BF:興孝篇——曆代孝行類編》這本書,感覺像是打開瞭一個寶箱。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從“興孝篇”的宏觀視角,到“曆代孝行類編”的微觀呈現,都做得非常到位。駱明、駱承烈、周海生、王耿先生們的整理工作,功不可沒。他們將曆代關於孝的文獻、故事、傳說等進行瞭係統性的歸類和編纂,讓讀者能夠一覽無餘地瞭解中國孝文化的曆史發展脈絡。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經典孝行故事的深入挖掘,不僅講述瞭故事本身,還分析瞭其産生的社會背景和文化意義。這讓我不僅僅是感動於故事的真摯,更能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刻道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些孝的範例,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們去思考,去感悟,去將這份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會貫通到我們自己的生活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