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贵州-中国水产养殖区域分布与水体资源图集 程家骅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9787547

BF:贵州-中国水产养殖区域分布与水体资源图集 程家骅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978754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家骅 著
图书标签:
  • 贵州
  • 水产养殖
  • 区域分布
  • 水体资源
  • 图集
  • 程家骅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
  • 农业
  • 渔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裕京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32080
商品编码:29338303809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贵州-中国水产养殖区域分布与水体资源图集

定价:280.00元

售价:221.2元

作者:程家骅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47832080

字数: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编辑推荐


1.具有相当的性和保存价值。
2.目前市场上无同类书。
3.建议馆配。

内容提要


本项目为农业部“全国水产养殖面积遥感监测”专项研究成果,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遥感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常年遥感动态监测,完成了全国水产养殖水体资源的普查,摸清了我国水域资源利用现状和潜力,建立了水产养殖面积和养殖类型信息数据库和影像库,为科学规划和制订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战略和渔业管理措施,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基础信息。

目录


原理与方法
第1节 遥感信息源与水产养殖监测可行性
1.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2. 水产养殖水体资源监测普查的可行性分析
第2节 数据获取与管理
1. CBERS影像数据获取与管理
2. 全国1:25万画线地图数据获取
3. 渔业统计数据收集与管理
第3节 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1. 波段合成
2. 辐射校正
3. 几何校正
4. 影像镶嵌、裁剪
5. 养殖水体资源提取
第4节 水产养殖水体资源提取规范
一、 水体分类类
1.内陆养殖水体 内陆池塘、山塘水库
2.海水养殖水体 海水池塘、浅海设施养殖区
3.大水面
4.典型非养殖水体 河流等水体、盐场等水体
二、水体面积提取规则
1.独立水体
2.成片池塘水体
3.浅海设施养殖水体
第5节 水产养殖水体资源成果图制作
一、全国1:25万测绘成果的使用
二、成果图制作
第2章 贵州省水产养殖概况及其水体资源
以县为单元,介绍了广西省地级市下属县(市)水产养殖概况与水体资源图。

作者介绍


主编程家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渔业资源实验室主任兼科研处处长,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专业博士,2005年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渔业中心担任高级访问学者。“全国水产养殖水体资源遥感监测”专项技术总牵头人,负责技术总体方案设计、水产养殖类型和面积遥感监测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等。著有《东海大陆架生物资源和环境》、《伏季休渔的理论与实践》、《东黄海渔业资源利用》、《东海区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等。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遥感图片。该公司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领军企业,技术涵盖GPS、GLONASS、北斗及多系统组合导航定位,服务于40多个国民经济基础领域,在GNSS行业连续18年保持中国市场地位。遥感图片来源于2009年中巴地球卫星02B星CCD相机影像。

文摘


序言



“渔”向未来:中国水产养殖的版图与脉络 作者: 程家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47 书籍简介 中国,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孕育了悠久的渔业文明。千百年来,依水而生、靠水吃水,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对海洋、江河、湖泊与池塘的探索与耕耘。而今,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绿色生态转型等多重使命的驱动下,中国水产养殖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重塑着其产业格局与发展图景。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区域图集,它深入挖掘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外在驱动,以宏大的视野、详实的资料和独到的分析,勾勒出中国水产养殖的立体版图。它将带领读者穿越中国广袤的土地,从北国冰封的淡水湖泊,到南海碧波万顷的海岸线,再到 inland 纵横交错的江河水网,去理解不同地域的地理禀赋、气候条件、水文特征如何塑造了当地独特的水产养殖模式与优势物种。 第一章:地理之韵——水产养殖的天然土壤 本章将从地理学的视角,审视中国水产养殖的根基。我们将深入分析中国不同地形地貌对水产养殖的直接影响: 高原与高寒地区: 探究高原湖泊(如青海湖、纳木错)的特殊水文环境,如何孕育出适应低氧、低温的珍稀冷水鱼类,以及在有限的水体中发展高密度、高科技养殖的潜力。分析高寒地区淡水养殖的挑战与机遇,例如克服季节性冰封、开发耐寒品种等。 平原与丘陵地区: 聚焦中国广阔的江河中下游平原和丘陵地带,这里是传统淡水养殖的核心区域。我们将详细解析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的“江湖水系”如何为稻渔共生、池塘养殖提供了天然的养分与空间。分析不同地区(如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太湖流域)在养殖模式、主养品种上的差异化,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自然因素(如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灌溉条件、土壤类型)。 沿海与岛屿地区: 描绘中国漫长海岸线与丰富岛屿资源对海洋水产养殖的赋能。分析不同海岸带(如潮间带、浅海区、深远海)的养殖适宜性,以及地理位置(如海湾、河口、岛屿)对养殖品种选择、养殖密度、抗风浪能力等的影响。探讨滩涂养殖(如贝类、海藻)、网箱养殖、底播养殖等模式的地域分布规律。 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关注中国西北、华北等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特色水产养殖。分析如何在有限的水源条件下,通过集约化养殖、循环水养殖、耐旱品种选育等方式,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水产养殖。探讨这些地区在发展海水养殖(如内陆海、盐碱水养殖)方面的创新实践。 第二章:水体之脉——水资源禀赋与养殖格局 水体是水产养殖的生命线,本章将聚焦中国各类水资源及其对养殖业的塑造作用: 淡水湖泊与水库: 深入剖析中国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以及众多中小型湖泊、水库在水产养殖中的地位。分析湖泊水体的化学性质(pH值、溶解氧、硬度、透明度)、生物多样性以及调蓄功能如何影响养殖品种的选择和产量。探讨围湖养殖、网箱养殖、增殖放流等模式的演变。 河流与运河: 考察中国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澜沧江-湄公河)及其支流、运河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水流速度、含沙量、季节性变化)对养殖方式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河岸带、故道、人工渠道进行养殖。探讨河蟹、鳜鱼、鲤鱼等河鲜类养殖的区域分布。 海洋与近海: 聚焦中国黄海、东海、南海的海域资源。分析不同海域的盐度、水温、洋流、海底地形、底质等对海水养殖(如海带、紫菜、虾、贝类、鱼类)的影响。探讨近海养殖的承载力、环境影响以及向深远海拓展的趋势。 人工水体与集约化模式: 关注现代水产养殖中日益重要的人工构建水体,如稻田、池塘、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温室养殖等。分析这些可控水体如何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高密度、高产出、精细化管理,以及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第三章:物种之选——地域优势与养殖核心 中国拥有丰富的鱼虾贝藻类资源,本章将深入探讨地域性优势物种与中国水产养殖的核心竞争力: 淡水优势物种: 梳理中国传统四大淡水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养殖版图,分析其在不同区域的养殖方式和市场分布。探讨鲤、鲫、鳙、鲶、鳜、罗非鱼、加州鲈等重要经济鱼类的地域性生产特点。关注珍稀特种鱼类(如中华鲟、鳇鱼、胭脂鱼)的保护性养殖与产业化尝试。 海水优势物种: 聚焦中国沿海地区的海带、紫菜、牡蛎、扇贝、贻贝、虾(南美白对虾、凡纳滨对虾、对虾)、蟹(中华绒螯蟹、锯缘青蟹)、鱼类(大黄鱼、石斑鱼、真鲷、海参)等。分析不同物种对水文、气候、底质等环境要素的特定需求,以及由此形成的优势产区。 两栖与爬行类养殖: 探讨甲鱼、蛙类等两栖爬行类养殖在中国的发展。分析其适宜的养殖环境和技术要求,以及在南方、华东等地的生产分布。 水生蔬菜与藻类: 关注莲藕、菱角、芡实、慈菇等水生蔬菜的种植分布,以及海藻(海带、紫菜)等经济藻类的海上养殖产业。 第四章:模式之变——从传统到现代的演进 本章将聚焦中国水产养殖模式的演变,从传统的粗放养殖向现代的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传统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回顾稻渔共生、池塘养殖、围栏养殖等经典模式在中国不同区域的实践,分析其在适应性、可持续性方面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集约化与工厂化养殖: 深入解析网箱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温室养殖等高科技、高密度养殖模式的发展。分析其在空间利用、资源效率、产量提升方面的作用,以及在水体有限区域的应用。 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绿色养殖、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等理念在中国水产养殖业中的实践。关注病害绿色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投喂绿色饲料等技术创新,以及其在保障水产品安全和改善水体环境方面的作用。 智能化与信息化: 展望智慧渔业的发展,分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养殖环境监测、精准投喂、病虫害预警、产量预测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其对提升养殖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潜力。 第五章:区域对话——差异化发展与联动效应 本章将以区域为单位,进行更具象化的分析,展现中国水产养殖的地域特色与协同发展: 南方水网密集区: 深入分析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在淡水养殖方面的优势,重点关注稻渔综合种养、池塘精养、网箱养殖等模式。 北方淡水湖泊与水库区: 聚焦东北、华北等地区在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养殖方面的特点,分析冷水鱼类养殖、越冬鱼类养殖等。 东南沿海的海洋牧场: 描绘福建、浙江、广东等省份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聚焦海藻、贝类、鱼类等海水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西北内陆的特色养殖: 探讨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在发展设施养殖、耐旱品种养殖、以及盐碱水养殖方面的创新。 西南高原与山区的渔业: 关注云贵川等地区在高原湖泊、山涧溪流养殖的独特优势,以及特色鱼类(如横纹东方鲀)的养殖。 本书旨在为政策制定者、科研工作者、行业从业者以及对中国水产养殖业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动态的视角。它不仅仅是一份关于“在哪里养”的记录,更是对“如何养”、“养什么”、“为何这样养”的深度解读,揭示中国水产养殖业如何在资源禀赋、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的多重交织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渔”向未来的壮丽篇章。它将是一部关于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地图集”与“思考录”,带领读者一同探索这片充满活力的绿色产业。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高度关注的公民,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一份朴素的理想。偶然间看到了《BF:贵州-中国水产养殖区域分布与水体资源图集》这本书,书名中“水体资源”这几个字立刻吸引了我。我理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水体的健康息息相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养殖区域和水体信息,而是能更深入地揭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我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在不同区域,水体资源的承载能力是如何影响水产养殖的规模和类型的。例如,是否有一些水体因为过度开发而面临污染的风险?是否有一些地区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了养殖业与水生态的和谐共存?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贵州地区水体资源的描述,作为一个西南地区,它的水资源特点和保护现状是怎样的?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评估水体资源对养殖业影响的工具或指标,或者提出一些保护水环境、促进可持续养殖的建议,那将对我非常有启发,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水产养殖业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评分

我是一位热爱旅行,并且对各地特色美食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每次去到一个新的地方,我总是喜欢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而水产往往是许多地区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偶然看到《BF:贵州-中国水产养殖区域分布与水体资源图集》这个书名,立即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贵州,在我以往的印象中,是一个以山地和民族风情为主的省份,我对它在水产养殖方面的了解几乎为零。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以一种非常生动的方式,向我展示贵州那些隐藏在山水之间,却又孕育着丰富水产资源的区域。我期待看到书中关于贵州独特水系的介绍,比如高原湖泊、喀斯特溶洞水、溪流等,以及这些水体资源是如何被用于发展当地特色水产养殖的。这本书如果能够图文并茂,配上一些精美的图片,介绍一些在这些区域养殖的、在当地餐馆里才能品尝到的美味水产,那对我来说将是一场视觉和味蕾的双重享受。我希望能借此了解,我在贵州旅行时吃到的某些美味鱼虾,究竟是来自何方,又是如何被精心养殖出来的。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BF:贵州-中国水产养殖区域分布与水体资源图集》。作为一名对水产养殖领域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有一个直观、易懂的方式来了解中国各地,尤其是贵州这个我并不十分熟悉的水产养殖状况。程家骅先生的这部作品,仅仅从名字上就预示着它将是一次视觉与知识的双重盛宴。我设想着,在打开这本书的瞬间,迎接我的将是一幅幅详细的地图,标注着贵州乃至中国水产养殖的关键区域,每一个区域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条件信息,如水域面积、水质、气候等,这些都是决定水产养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我期待它能用清晰的图例和简洁的文字,为我揭示哪些地方更适合发展哪种类型的养殖,比如淡水鱼、虾蟹,甚至是一些特色水产品的区域性差异。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非专业出身但热衷于了解农业发展的人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跳出刻板的文字描述,直接通过图像化的语言来感知和理解复杂的地理与经济信息,为我的知识储备增添一个全新的维度。

评分

作为一个长年关注中国农业发展的研究者,对于《BF:贵州-中国水产养殖区域分布与水体资源图集》这本书,我的关注点会更加聚焦于其学术价值和数据的前沿性。图集的形式本身就为地理空间分析提供了便利,我尤其期待它能够展示贵州地区乃至全国水产养殖区域分布的动态变化趋势,以及这些分布与当地水体资源(如水源涵养、水系连通性、水质监测数据等)之间的关联性。程家骅先生的专业背景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版声誉,让我对这本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它不仅能够提供静态的区域分布图,更能体现出不同水体资源的承载能力、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例如,书中是否能够通过数据可视化,揭示不同水体资源的类型、规模、水文特征,以及它们对水产养殖种类选择、养殖密度、病害防控等方面的影响。如果书中还能涉及一些关于水体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性建议,那将大大提升其研究价值,为今后的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评分

我是一个刚开始涉足水产养殖业的创业者,对行业的宏观认知和地域性特点了解得还不够深入。在众多信息中,《BF:贵州-中国水产养殖区域分布与水体资源图集》这个书名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我理解,这类图集往往不仅仅是地图的堆砌,更应该蕴含着作者对区域水产养殖现状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快速勾勒出中国水产养殖的整体版图,特别是在贵州地区,它是否具有独特的养殖优势?哪些河流、湖泊、水库是关键的水产养殖区域?这些区域的水体资源,例如水温、pH值、溶解氧等,是否适宜特定品种的生长?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提供了关于不同养殖模式(如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在各区域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估。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哪怕是简要的提及,那对我的创业决策将是极大的启发。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在于其能够提供 actionable information,帮助像我这样的新手快速定位市场,规避风险,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