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原道》第25辑(创刊20周年纪念专号)
定价:52.00元
作者:陈明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060817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原道》是当代儒学重镇,收录儒门众多学者论文。第25辑是创刊20周年纪念专辑,收录了该刊20周年研讨会纪要,以及20位儒学研究者有关儒学思想、伦理、法律、行政、礼仪等各方面的论文。作者阵容庞大豪华,文章选择精审。
内容提要
本专号收入的20篇论文,分为三大板块:“儒学与公共领域”专题、思想与学术、读书与评论。
目录
“儒学与公共领域”专题【11篇】
陈 明 朱汉民 秋 风 等 “儒学与公共领域”暨《原道》20周年研讨会纪要
宋大琦 学派的标准与大陆新儒学流派分析
杨万江 《原道》的历程和大陆新儒学的崛起
王忠灿 宋代法律与风俗的冲突及其化解——以“士庶丧葬法”为中心
乔惠全 世变与卫道:宋代“造祅书祅言”罪的演变与士大夫的司法应对
陆 娓 必也使无讼乎:清代乡里调解中的理性与经验——以巴县档案为素材
张 敏 “中体西用”:儒家宪政思想的中国叙事——以康有为为考察中心
徐 辰 儒学与宪法三题
吴 欢 法治中国化、治理现代化与儒家治道
刘兴钧 陈 强 中国古代礼仪禁忌的性质、功能及当代价值
王奇昌 对“世界需要孔子拯救”传言的考察及反思
思想与学术【7篇】
汲 喆 尚友方外:庄子之反轴心突破
邓梦军 《论语》语录中的矛盾及其解释
胡 芮 先秦“圣人”道德形态嬗变的伦理意蕴
宋 健 “王霸之辨”的推进与异化:以《荀子.仲尼》为中心的考察
王效良 朱熹《大学章句》中的责任伦理
刘丽斌 颜元论“儒”
曾小明 刘恒影视剧作中的伦理道德意蕴
读书与评论【4篇】
谢文郁 随手寄陈明
邹晓东 儒门和一,根基何在?
秋 风 大陆儒学之新气象——《天府新论.儒学卷》(2013-2014年)序言
乔 飞 呼唤宪政的灵魂——门中敬《政治宽容论》述评
编后记
陈 明 《原道》20年“道”与“路”
附录
《原道》-25辑总目录
《原道》辑刊征稿启事与格式体例
作者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原道》主编, “原道文丛”主编,“原道”网站站长。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浮生论学》(与李泽厚合著)等。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原道》主编, “原道文丛”主编,“原道”网站站长。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浮生论学》(与李泽厚合著)等。
文摘
序言
《原道》25辑,陈明主编,创刊20周年。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庄重感和历史感。作为一名长期的关注者,我深知《原道》一直以来在思想界的独特位置,它如同灯塔,照亮了许多人在探索中国思想根源时的迷茫。这次的20周年特刊,更像是对过往辉煌的回顾,以及对未来征程的展望。陈明先生作为主编,其选文的眼光和对思想潮流的把握,一直是我非常欣赏的。他总能敏锐地捕捉到当下中国思想界最活跃、最深刻的声音,并将它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一场思想的盛宴。每一期的《原道》都像是一次深度的思想按摩,它不仅仅提供知识,更引导思考,激发你对许多习以为常的观念进行反思。我尤其好奇这一期的纪念特刊,在20年这个节点上,他们会以怎样的视角来审视“原道”这一概念,又会探讨哪些新的议题,来回应这个时代提出的挑战。
评分《原道》25辑,创刊20周年,陈明主编。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厚重”与“前瞻”。作为一本长期关注中国思想发展的刊物,《原道》始终保持着对本土文化根脉的深切关怀,同时又敢于与西方思想对话,不断开拓新的思想疆域。陈明先生的编辑理念,我一直深以为然。他并非鼓吹复古,而是致力于在传统中寻找智慧,并在当代的语境下赋予其新的生命力。20周年这个里程碑,无疑是一个审视过往、展望未来的绝佳契机。从这份目录来看,这次的纪念专号涵盖了多个极具深度和广度的议题。我特别留意到其中关于“文化自觉”和“主体性”的讨论,这在我看来,是中国思想界现阶段最为关键的议题之一。我们不能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必须积极地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出自己的声音。《原道》25辑,我相信定能成为这场思想探索中的重要一环,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思考资源。
评分《原道》25辑,创刊20周年纪念专号,陈明主编。这本厚重的书,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仿佛承载了二十年的思想积淀和文化回响。我早就听闻《原道》的大名,它在中国思想界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和思想创新方面,更是无人能出其右。这次的20周年纪念专号,更是万众瞩目。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其中的每一篇文章,但从目录上就能窥见一斑。陈明主编的眼光和魄力,毋庸置疑。每一个议题的设置,每一位作者的选择,都显得精心策划,且充满了对当下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我知道这里面一定汇聚了许多顶尖学者的智慧,他们将围绕着“原道”这一永恒的主题,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探讨历史的传承与创新,哲学的根基与未来。仅仅是想到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这不仅仅是一本杂志,更像是一扇窗,透过它,我可以看到中国思想界最前沿的动态,感受到最深刻的思考。
评分《原道》25辑,陈明主编,创刊20周年纪念专号。我一直认为,《原道》是中国思想界一股不可忽视的清流。它不追逐潮流,不迎合市场,始终保持着独立而深刻的思考。陈明主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他的学养和眼界,确保了《原道》的学术品质和思想深度。这次的20周年纪念,我想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更像是一次对中国思想未来走向的深层探索。我翻阅目录时,就被其中几个专题深深吸引。它们触及的不仅仅是抽象的哲学概念,更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比如,我看到了一些关于“传承与创新”的讨论,这恰恰是我近来思考最多的问题。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够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文化生命力,这是个巨大的挑战。《原道》25辑,我相信一定能提供给我许多启发和思考的火花。
评分拿到《原道》25辑,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厚度”。这不仅仅是纸张层叠的厚,更是内容分量的厚。作为创刊20周年的纪念专号,它承载的不仅仅是过去二十年的印记,更是对未来中国思想发展方向的叩问。我一直认为,《原道》之所以能在当下喧嚣的文化环境中保持其独立的品格和深刻的洞见,离不开其主编陈明先生的坚持与引领。他对于“原道”的理解,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如何在现代语境下,重新发掘和激活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并与当代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对话。这次的专号,想必更是将这种理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从目录上看,涉及的议题非常广泛,从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到现实社会的反思,再到东西方思想的交流互鉴,几乎涵盖了当代中国思想界最热门、最核心的讨论。我尤其期待其中关于“创新”与“传统”之间关系的探讨,这是我们当下社会最需要解答的命题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