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通信(第2版)
定价:56.00元
作者:郝建军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63522187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99kg
编辑推荐
数字微波通信对人类社会的通信建设起到过重要作用,曾一度与光纤、卫星一起被并称为现代通信传输的三大支柱。虽然近年来光纤通信成为干线传输的主要手段对数字微波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数字微波作为一种无线传输方式,在灵活性、抗灾性和移动性等方面仍然具有光纤传输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本书以数字通信技术为主线,对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复用及复接原理、数字传输系统、同步系统、多址技术及蜂窝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特别介绍了一些数字通信技术新的应用。
内容提要
本书以数字通信技术为主线,对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复用及复接原理、数字传输系统、同步系统、多址技术及蜂窝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注意结合实际的数字通信系统,并特别介绍了一些数字通信技术新的应用;既适应了当前通信领域发展的现状,又反映了这一领域发展的*进展。
本书系统性强,除必要的数学推导外,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述,注重数字通信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吸收新的技术成果,各章均有习题及计算机仿真练习。
本书阐述简练,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适用面较宽,既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专业和相近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
1.3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概况
1.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 本书讨论的数字通信的主要问题
习题
第2章 信源编码
2.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2.2 语音编码技术
2.3 图像编码技术
习题
第3章 信道
3.1 常见信道例举
3.2 信道的数学模型
3.3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4 信道中的加性噪声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5 信道容量
习题
第4章 数字复接技术
4.1 数字信号的复接
4.2 时分多路复用原理和典型终端设备
4.3 同步数字系列
习题
第5章 数字传输技术
5.1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功率谱密度
5.2 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信道下数字基带系统
5.3 通过限带信道的数字基带系统
5.4 部分响应系统
5.5 时域均衡
5.6 扰码与解扰
5.7 回波抵消的原理
5.8 数字调制的基本方法
5.9 几种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5.10 应用举例
习题
第6章 加性白高斯噪声下的数字佳接收
6.1 匹配滤波器
6.2 数字信号的信号空间表示
6.3 确知信号的佳接收
6.4 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条件下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性能
6.5 加性白高斯噪声信道条件下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接收性能
6.6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性能分析
习题
第7章 差错控制编码
7.1 概述
7.2 几种常用的简单分组编码
7.3 线性分组码
7.4 循环码
7.5 卷积码
7.6 网格编码调制
7.7 Turbo码
7.8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习题
第8章 同步技术
8.1 概述
8.2 载波同步技术
8.3 位同步技术
8.4 群同步
8.5 网同步的基本概念
习题
第9章 多址技术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9.1 多址接入技术
9.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中的多址接入技术
9.3 卫星通信系统及其中的多址接入技术
习题
0章 无线数字通信技术
10.1 扩频通信技术
10.2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10.3 多天线通信技术
10.4 协同通信技术
10.5 感知无线电技术
10.6 自适应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从装帧设计上就透着一股严谨和专业的气质,深邃的蓝色主色调搭配精致的银色烫金文字,显得既沉稳又不失现代感。封面右下角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的标志,更是给这本书增添了一份权威和保障。我拿到它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厚实和细腻,触感温润,翻阅时发出轻微而悦耳的沙沙声,这种质感是电子书无法替代的。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体清晰,行距适中,图表清晰明了,即使是复杂的公式也能清晰呈现,这对于理解技术内容至关重要。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呈现方式就如同其所要传达的知识一样,一丝不苟,力求完美。它不是一本随手翻翻的书,而是一本需要沉下心来,仔细品味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是“数字通信”,但当我拿到手的时候,它传递给我一种非常扎实、可靠的学术气息。封面上简洁明了的字体,配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的标志,就足以说明其专业背景和严谨的态度。我关注过一些同类书籍,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所谓的“通俗易懂”而牺牲了内容的深度,但这本书给我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它更像是为真正想要深入理解数字通信原理和技术的读者量身打造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暗示着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对学术的传承。这种“厚重感”是很多快餐式读物所无法比拟的,它让我想起了那些经典的学术著作,虽然封面可能朴素,但内容却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纷繁复杂的数字信号世界,让我对通信的底层逻辑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评分这本书的设计风格可以说是非常“教科书”式的,简单、直接,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重点在于内容的呈现。封面上清晰的书名和作者信息,以及出版社的标志,都传递出一种“干货满满”的信号。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风格,因为它避免了不必要的干扰,让读者能够更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且,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口碑一直很好,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有了很高的期待。特别是“第2版”的字样,这表明这本书并非一次性的产物,而是经过了一定的打磨和优化,可能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更新或勘误,使其更加贴近最新的学术进展和行业实践。这种迭代更新是保证一本书具有长期参考价值的重要因素。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称和出版社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非常正统、严谨的学术氛围。北京邮电大学在通信领域的地位毋庸置疑,所以能由他们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在内容的质量上应该是可以信赖的。我一直觉得,对于技术类的书籍,尤其是像数字通信这样基础而重要的学科,选择一本权威、经典的教材是非常关键的。这本书的“第2版”字样也暗示了它的生命力和不断更新迭代,这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来说尤为重要,说明它在吸收了第一版的基础上,可能还加入了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这种“升级”版本往往比初版更完善,更能反映当前的研究水平。因此,在接触任何具体内容之前,仅仅从书名和出版社的背景来看,我就对这本书的价值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面上那种深邃的蓝色和银色的文字组合,一下子就让人感觉很有科技感,也很符合“数字通信”这个主题。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就觉得这本书应该会是一本内容扎实、条理清晰的专业书籍。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摸起来光滑但不至于反光,印刷字体清晰,排版紧凑,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拥挤,这一点对于长时间阅读来说非常重要,能有效减轻阅读疲劳。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专业、严谨,而且制作精良。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内容,但从外观和初步的翻阅来看,它已经建立了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比如书脊的压痕,封面的覆膜,这些都能看出是为了让书更耐翻阅,更能保护内容。这让我对接下来要接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这本书能像它的外观一样,给我带来一次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