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數學哲學
定價:58.00元
售價:37.7元,便宜20.3元,摺扣65
作者:張景中彭翕成
齣版社:湖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3529533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探討瞭數學哲學中的許多老問題。在介紹瞭古代和近代主要哲學傢和數學諸流派的觀點後,作者還錶達瞭自己獨到的見解。
目錄
作者介紹
張景中(1936-)河南省汝南縣人。曾用名井中。1954年進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係學習,1979年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係講師,1981年升為副教授。1958年起在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工作,任數理科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計算機科學傢、數學傢和數學教育學傢。1995年10月DANG*當SHOU*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廣州大學計算機教育軟件研究所所長,重慶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計算機學科和數學學科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傢協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名譽所長,江西城市學院名譽校長、學術委員會主任。1991年開始享受特殊津貼。1995年DANG*當SHOU*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獲“全國很好教師”等稱號及“全國五一勞動奬章”。2006年3月任江西城市學院名譽校長、學術委員會主任。2011年,被新成立的南方科技大學聘請講授數學,旨在培養數學人纔。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嗯,從書名上看,《數學哲學》,就能讓人産生無數的遐想。我拿到它的時候,心裏就盤算著,這會是一場怎樣的智力探險呢?想象中,書頁裏應該充斥著那些嚴謹到令人發指的論證,那些關於“數”的本質、“證明”的可靠性、以及數學世界究竟是獨立存在還是由人類心智構建的宏大命題。我甚至能預見到,作者會帶領我穿越數學史的迷霧,去探訪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們,從畢達哥拉斯的神秘主義,到歐幾裏得的公理體係,再到康托爾的集閤論革命,以及更近代的邏輯主義、直覺主義和形式主義的論戰。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解答我心中長久以來的睏惑:數學的真理到底從何而來?它是客觀存在的,還是我們集體意識的産物?當我們在紙上勾畫齣完美的圓,或者推導齣精妙的定理時,我們究竟是在揭示宇宙的規律,還是在玩弄一套自創的符號遊戲?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提供一個清晰的視角,讓我能夠理解這些深刻的哲學問題,並且能夠用一種易於接受的方式去領略數學背後的哲學深度,而不僅僅是冰冷的公式和符號。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看來,應該是一場關於數學的終極追問,一次對知識根源的深刻挖掘。
評分拿到《數學哲學》這本書,一股濃厚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我當時就想,這一定是那種需要靜下心來,一點一點啃的硬骨頭。我預設這本書會深入探討數學的實在論、反實在論,關於數學對象是否存在,數學知識是否客觀,以及數學真理的性質等等。我腦海中浮現齣,作者會引用大量的哲學經典,分析不同流派的觀點,比如柏拉圖的理念論如何影響瞭數學的形而上學理解,康德的先驗唯心主義對數學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解讀,甚至是羅素的邏輯主義,試圖將數學還原為邏輯,又遭遇瞭悖論的睏境。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數學知識的確定性從何而來,數學命題的真值是如何被賦予的。這不僅僅是對數學工具本身的理解,更是對我們認識世界方式的一種審視。例如,當我們說“2+2=4”時,這究竟是一個必然的真理,還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則?數學的抽象性是如何與現實世界發生聯係的?它是否僅僅是一種描述現實的語言,抑或是比現實更根本的存在?這本書在我腦海中,已經構成瞭一幅關於數學作為一種獨特知識形態的哲學圖景。
評分老實說,《數學哲學》這個書名,乍一聽就讓人覺得是那種需要極高智商和哲學功底纔能讀懂的書。我拿到它,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鑽研一下。我猜想,這本書會是一場關於數學本質的深度對話,它可能會從最根本的問題入手,比如數學對象是否存在?它們是獨立於我們存在的實體,還是我們心智的建構?我期望作者能夠帶領我穿越數韆年的思想史,從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對數字的神秘崇拜,到笛卡爾的解析幾何,再到20世紀邏輯主義、直覺主義和形式主義的激烈爭論。我想要理解,為什麼數學能夠如此精確地描述物理世界,這種精準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哲學邏輯。數學的抽象性,它在多大程度上脫離瞭經驗,又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經驗?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數學的根基,去理解那些看似無懈可擊的數學真理,究竟是如何被構建起來,又擁有怎樣的哲學意義。
評分《數學哲學》這個書名,勾起瞭我對數學深層含義的好奇。我拿到這本書,腦子裏立刻浮現齣關於數學是否是獨立於人類意識而存在的、數學真理的客觀性等一係列哲學問題。我猜想,這本書會是一次對數學認識論的徹底審視,它可能會深入探討不同哲學流派對數學本質的理解,比如柏拉圖式的實在論,認為數學對象存在於一個獨立的理念世界;或者卡爾·波普爾式的證僞主義,關注數學理論的可檢驗性。我期待作者能夠引導我思考,數學推理的必然性從何而來,為什麼數學公式能夠如此精確地預測現實世界的現象。是數學本身具有某種超越經驗的內在力量,還是它僅僅是人類心智的一種高效的組織和錶達方式?我對書中可能會齣現的關於數學的本質、起源和知識屬性的哲學辯論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對這些深刻問題的解答,並對數學與人類認識世界的關係有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數學哲學》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帶著一股探索未知、挑戰極限的意味。我拿起這本書,就仿佛站在瞭數學這座巍峨城堡的大門前,準備踏入那充滿思辨和質疑的殿堂。我設想,這本書會像一位引路人,帶領我深入數學的腹地,去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概念和方法。它可能會追溯數學的起源,從人類最初的計數和幾何活動,到邏輯和公理體係的建立,再到現代數學的蓬勃發展。我期待在書中看到,關於數學的真理性和實在性問題,會有多角度的探討。比如,數學傢們在進行創造時,究竟是在“發現”既有的數學真理,還是在“發明”一套新的數學體係?數學的抽象語言,是如何與我們感官所能觸及的現實世界建立起深刻聯係的?是否存在一個獨立於人類意識之外的數學領域,等待著我們去探索?我對書中可能會齣現的關於數學完備性、一緻性以及可判定性等問題的哲學解讀充滿興趣,希望它能解答我關於數學知識邊界和內在邏輯的疑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