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木食器 31位木作职人和300件手感小物的好时光 木工书籍 日之器纯手工木餐具挖勺木碗木盘木筷架

日日木食器 31位木作职人和300件手感小物的好时光 木工书籍 日之器纯手工木餐具挖勺木碗木盘木筷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木工
  • 手作
  • 木食器
  • 日式
  • 餐具
  • 工艺
  • DIY
  • 木工书籍
  • 手感
  • 日之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马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河南科技
ISBN:9787534991165
商品编码:29491151176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日日木食器:31位木作职人和300件手感小物的好时光
作者:   [日] 西川荣明 著,高梦昕 译
市场价:   59.00元
ISBN号:   9787534991165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    语种:中文
  印刷时间:2018-06-01   版次:1   页数: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介绍日本31位木作名师的300件经典手作木器,包含木钵、木碗、木盘、木砧板、木筷架等日用食器,以及花器等装饰类器物,呈现其创作过程,展示其使用场景。同时由10位名师亲自示范10个作品的制作过程,让读者也可轻松做出名家木食器。

★呈现制作者的创作过程:并非单纯介绍作品本身,侧重讲解设计理念及制作方法,将制作者的思考过程也一一呈现出来。

★展示器物的使用场景:从木食器在实际生活中被使用的观点出发,展示大量盛放料理的样子及就餐的场景等。

★读者可亲自挑战制作:在“动手做做看”部分,木作名师会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及丰富的图片指导初学者制作木食器。

★充实的背景资料:收录可以购买木工作品的店铺信息,以及一些个人也可以购买到木材的商店情报。附有常用木工术语及常用木材的详细信息。


  目录

7 1 碟子

10  咖喱爱好者的作品,让人可以把米饭吃得干干净净 前田充的咖喱饭餐碟

14 放在桌上的美景 富井贵志的方碟、轮边碟、袖珍碟

16 去除厚重感后诞生的作品 杉村彻的平碟、圆碟、袖珍碟

18 木色的搭配、舒缓的线条与角度的完美结合 山极博史的三角形碟

20 盛放上料理后,碟子传达的表情瞬间改变 酒井敦的椭圆形大餐碟

22 不显突兀的细小的刨削纹理诠释着存在感的含义 芦田贞晴的棱纹方碟和面包碟

24 木作职人们的作品 各种类型的碟子

26 动手做做看1  袖珍碟  

30 动手做做看2  面包碟 

35   2 碗、盛器

36 乐享实木的质感和色彩 岩崎久子的带支脚的盛器

40 在传统工艺中展现新的设计理念 露木清高的寄木抹茶碗

44 卸下压力后的创作,把轻松感传递到手上 濑户晋的“tall bowl(深碗)”系列

46 水波纹般的线条与木材的厚重感完美融合 “京都炭山朝仓木工”的行星盛器

48 用北海道产的鱼鳞云杉制作贯彻实用原则的简朴器物 佐藤诚的 “OKE CRAFT”器皿

50 可以盛放各种物品的夏克式风格作品 日高英夫的spit box

52 传统的编制工艺、素雅的配色、3只支脚,这些要素让作品拥有独特的存在感 饭岛正章的龟甲竹编盛器

54 动手做做看3  扁柏木盘卷餐碟

59   3 钵、沙拉碗

62 突显木材质感的同时创造出优美的线条 须田二郎的生木沙拉碗

64 将遭丢弃的日本柳杉在涂漆后获得重生 小沼智靖的截面纹木钵

66 保留树皮,创造出感性的造型 大崎麻生的白桦船形碗和圆碗

68 动手做做看4   柿漆木钵

73   4 方便易用的漆器

74 在传统的木碗造型中融入现代感 落合芝地的外雕痕木碗

78 简单的造型和配色让料理提升了一个档次 山本美文的白色漆器

82 把自己想使用的器物,用旋床车制出来,涂漆后完成 山田真子的“HIGO”

86 动手做做看5   涂漆竹碟

90 初学者也不会产生过敏反应的简单的涂漆方法

93 5  儿童用的餐具

94 木作职人们的作品 儿童用的餐具

96 动手做做看6   茶点马克杯

101   6  盆、托盘

102 强力的雕凿痕迹与栗木色调的完美融合 森口信一的我谷盆

106 佃真吾的我谷盆

108 动手做做看7  我谷盆

113 木作职人们的作品 盆和托盘

114 将翘曲的栎木板进行简单粗犷的加工 户田直美的长方形托盘

116 动手做做看8   长方形托盘

119   7  杯子、片口碗、锅盖、锅垫……

120 为了在山上喝到美味的咖啡,对木柴进行简单粗犷的加工 三浦孝之的马克杯

124 小巧中透着伶俐 古桥治人的木制瓶塞

126 动手做做看9   锅垫

129 木作职人们的作品 片口碗、水罐、荞麦猪口

131   8  花器、罐、箱

134 与裂痕和虫蛀共生的艺术 中西洋人的花器

138 展现不同木材的色彩风格,手工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宫内知子的木制罐和木制马赛克箱

140 动手做做看10  餐具盒

145 附录

146 本书收录木作职人

148 本书收录作品的销售工坊或店铺

152 可以购买木材的店铺

154 术语解说

155 工具解说

156 木材一览表

158 后记


  作者简介

西川荣明(にしかわ たかあき)

1955年出生于日本神户市。非小说类作家,编辑。在出版社任职之后,从事写作和编辑的相关工作,主要关注木椅家具、森林木工艺等与木相关的主题。同时致力于“木育”普及的活动。

著有《一生相伴的木家具和器物》《名椅由来图典》《手作木凳子》《手作木餐具》《木之匠人》(诚文堂新光社),《日本的森林和木作职人》(钻石社),《手作木工具和木玩具》(岩波书店),《北的木作》(北海道新闻社)等。合著有《木育之书》(北海道新闻社)等。

 

 












寻木拾光:匠心独运的木作世界 一、序章:源于自然的邀请 翻开这本书的扉页,你将进入一个由木头与双手共同编织的静谧世界。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工具书,亦非仅仅是作品的图鉴。它是一份邀请函,邀请你放下尘世的喧嚣,跟随三十一位技艺精湛的木作职人,共同探索木材的内在生命力,感受每一件手作小物中蕴含的温度与故事。 本书聚焦于那些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木制品,它们是匠人智慧与时间的结晶。我们不着眼于宏大的家具制作,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细微之处——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却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餐桌上的木制托盘,到夜晚伴你阅读的温润笔搁,每一个物件都承载着对“好时光”的期盼与实现。 二、器物之思:日常中的美学回归 在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渴望回归本真。木材,作为最接近自然的材料,以其独特的纹理、触感和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包浆,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载体。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生活背景下,手作木器所扮演的角色。 1. 材质的对话:从原材到成品 本书将带领读者领略不同树种的独特魅力。橡木的坚实沉稳,胡桃木的深邃典雅,樱桃木的细腻光泽,以及竹材的清新韧性。书中细致描绘了木材的选择标准、干燥处理的关键步骤,以及如何识别一块木头最适合制作何种器物。我们相信,对材料的尊重,是创作的起点。 2. 形态的哲学:功能与美感的平衡 手作器物绝非凭空捏造,其形态皆是功能需求的艺术化表达。本书将展示职人们如何在保证器物实用性的前提下,融入个人化的审美表达。例如,一个看似简单的木制茶勺,其弧度和厚度如何影响舀取茶叶的体验;一个木制杯垫的边缘处理,如何决定其放置的稳定性与视觉上的轻盈感。 我们将探讨“减法美学”在木作中的应用。许多优秀的器物,其精髓在于“去除”不必要的繁复装饰,让木材自身的纹理和形体的流畅性成为主角。 三、匠人故事:三十一位手的温度 本书最核心的部分,是关于“人”的故事。三十一位风格迥异的木作职人,他们或隐居山林,或在城市角落开设工坊,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木艺之路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了当代手作木艺的生态图景。 1. 传承与创新:代际间的技艺传递 我们记录了几位承袭家族手艺的匠人,他们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坚守传统工艺的精髓,如古老的榫卯结构、传统的油饰与打磨技法;同时也记录了那些年轻的创作者,他们如何利用现代设计理念与工具,突破传统材料和形态的界限,创造出更具实验性和前瞻性的作品。 2. 创作心法:从构思到打磨的每一个瞬间 书中详细记录了每一位职人创作一件代表性作品的心路历程。他们如何捕捉灵感?在遇到技术瓶颈时如何应对?打磨的最后一遍砂纸带来的触感,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这些文字和图片捕捉了从一块粗糙木料到一件温润器物的漫长转化过程,让读者得以窥见创作背后的专注与虔诚。 四、聚焦日常:三百件手感小物的细节呈现 本书的视觉主体是三百件精选的手作木质生活小物,它们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均以“提升日常体验”为核心目标。 1. 厨房与餐桌的艺术: 我们展示了多样的木制餐具,包括各种形状的油醋瓶塞、用于烘焙的面团刮板、设计独特的调味罐盖,以及专为不同食材设计的轻便砧板。这些器物在烹饪和用餐时,提供了不同于金属和陶瓷的、更加柔和的感官体验。 2. 书桌与案头的哲学: 专注于提升工作与学习效率的木制配件将占据重要篇幅。例如,设计巧妙的笔筒(如何避免笔尖的碰撞)、可调节高度的笔记本支架、用于固定纸张的木质镇纸,以及体现极简主义的线材收纳器。这些小物件提醒着我们,即便是工作间隙,也应享受片刻的宁静与秩序。 3. 空间的装饰与陪伴: 本书也收录了用于空间点缀的小型木作摆件,如富有禅意的香插、结构精巧的钥匙挂钩、以及用于展示收藏品的微型展台。它们不喧宾夺主,而是以其自然的形态,为现代家居环境注入生机。 五、结语:重拾对“慢”的珍视 这三百件器物,是职人们“慢”下来的成果。它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心力,却以一种近乎无声的方式,告诉我们慢下来的价值。购买或使用一件手作木器,不仅仅是选择一个物品,更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珍视材料、敬畏工艺、享受过程的生活哲学。 翻阅此书,愿您能从中汲取一份宁静的力量,并从中获得启发,去审视自己日常所用的器物,去发现隐藏在生活细节中的美好与可能。木作世界,无止境地延伸着自然与人文的边界。

用户评价

评分

刚翻开这本书,就被扑面而来的温暖气息打动了。封面上的“日日木食器”几个字,就好像在轻声邀请我走进一个充满手作温度的世界。我一直都对那些带有天然纹理和手工痕迹的器物有着特别的偏爱,觉得它们不仅仅是用来盛放食物的工具,更是承载了制作者的心意和时光的故事。书页翻动间,那些木质碗勺、餐盘、筷架的细节清晰可见,每一个弧度,每一丝木纹,都仿佛在诉说着匠人反复打磨的耐心和对美学的追求。我尤其喜欢那些看起来朴实无华,却又在细节处流露出精致感的设计,比如挖勺的握持感,木碗的触感,都让人觉得无比亲切和舒适。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了精美的木食器,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31位木作职人背后默默付出的汗水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创作,不仅仅是为了创造物品,更是为了创造一种更加贴近自然、更加有温度的生活方式。光是看着这些图片,就已经让我开始憧憬,希望自己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用这样充满手感的小物,为平凡的一日三餐增添几分仪式感。

评分

购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日日木食器”——光是这四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一直认为,厨房不仅仅是烹饪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烟火气和生活情趣的空间。而一套质感十足的木食器,无疑能为这个空间增添一份温暖和雅致。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原来用纯手工制作的木餐具,挖勺,木碗,木盘,木筷架,是如此的精美而实用。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匠人的心血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仿佛每一件都带着生命的气息。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细节的刻画,比如木碗内壁的曲线,木筷架的稳固设计,还有挖勺与手掌贴合的弧度,这些都体现了制作者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木食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它告诉我们,即使是日常最普通的用餐时光,也可以因为这些充满诚意的手工制品而变得格外美好。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有质感的东西,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我一直相信,一个人的生活品味,往往体现在他对日常用品的选择上。这本书里的31位木作职人,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300件充满“手感”的木质小物,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体现。我翻阅着书页,仿佛能闻到木头特有的清香,感受到器物在手中传来的温润触感。那些精心制作的木碗、木盘、木筷架,不仅美观,更承载了制作者的心意和对自然材料的尊重。我尤其喜欢书中展现的那些“挖勺”的设计,感觉每一把都像是为我的手而生,舀起食物的动作都变得更加优雅和惬意。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慢下来,感受生活的美好。这些“日之器”,不仅仅是餐具,更是连接我们与自然、与手工艺的桥梁。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在琳琅满目的书籍中,它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质感。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美,往往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藏在那些需要用心去体会和感受的事物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过于花哨的排版,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静静地呈现着31位木作职人的作品,和那些“手感小物”的点点滴滴。我能想象到,当这些器物被小心翼翼地从工作室搬出来,被阳光照耀,被双手触摸时,它们所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光芒。书中描绘的“好时光”,不仅仅是指拥有这些器物的时光,更是指制作它们的过程,以及使用它们所带来的宁静与满足。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一件简单的木碗,能比工业化生产的塑料碗更能触动人心?或许是因为,那里面注入了人的温度,人的情感,以及人对自然的敬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原来一件食器,也可以承载如此丰富的情感和故事。它让我对“日之器”这个名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日日使用的器物,更是日日都能带来温暖和美好的“日之器”。

评分

这本书的质感,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是一个对生活细节有着较高要求的人,总觉得那些批量生产的、冷冰冰的物品,总缺少了点什么。而这本书里的“日日木食器”,恰恰填补了我的这种缺憾。31位木作职人,300件“手感小物”,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让人惊叹。当我翻开书页,看到那些用纯手工打造的木餐具、挖勺、木碗、木盘、木筷架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件作品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不仅仅是功能性的物品,更是艺术品,是情感的载体。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木纹的特写,以及手工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这些都让器物显得更加独特和珍贵。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原来“日之器”不仅仅是日日使用的器物,更是一种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它让我开始憧憬,拥有这些小物,能在每一次用餐时,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手工艺的温暖和美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