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杰出是培养出来的:中国名人家教精粹
定价:28.00元
作者:孙利强著
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8016670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名人,无疑是社会中有杰出贡献、成功人生、受人尊敬和景仰的人物,他们是人类的精英,是推动社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些与众不同的伟人?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吗?难道他们的父母有什么深藏不露的教育法宝吗?
本书萃取了古今中外*为精彩的历史名人故事,他们在治家、成业、修身、教子等方面有许多深刻的思想、精辟的论断和生动的实践,无数个名人的成长故事便构成了一部世界上*的教子故事集,由教育专家隆重推荐,是父母与孩子共享的读本!
内容提要
生动的教育故事是父母们好的教育模式及灵感的源泉,用培养名人的方法去教育子女,孩子们会成为佼佼者,拥有成功的人生。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拥有成功的人生,与他们特殊的家庭教育有关。杰出是培养出来的。
每个人生下来都差不多,都具有成为天才的可能。如果孩子们长大以后没有获得成功,那么肯定是父母们的失职。“子不教,父之过”。这是一本父母与孩子可以共享的读物,父母们能从中获得教育子女的精炒方法,孩子们能从中获得以名人为榜样、努力上进、不懈追求的动力。
如果你渴望拥有成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更希望你的子女成功、幸福,那么,请认真地阅读此书,它会让你的心灵震撼,告诉你成就辉煌人生的奥秘。
很多父母驰骋商场、投资股票及各种实业、努力工作、含辛茹苦,只是为了让子女过上健康快乐富有的生活。其实,投资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种卓有成效、一本万利的投资。而且是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授人以渔”式的投资。
目录
1.从“三迁”到“断织”——孟子所受的家庭教育
2.种田?织布?当木匠?——鲁班教子故事
3.的目标产生的动力——司马迁的成长历程
4.“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教子之道
5.十八口水缸的故事——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教子
7.博览万卷书,探寻天地间——祖冲之所受的家庭教育
8.爱而有教,严而有慈——颜之推的家教经验
9.“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教子
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范仲淹教子的故事
11.正人必先正己——包拯教子故事
12.画荻教子——郑氏夫人对欧阳修的教导
13.言传身教,不喜华靡——司马光一家两代的教子之道
1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苏轼教子法
15.精忠报国——岳母刺字教子
16.“学贵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陆游教子
17.谨勤——朱熹教子之道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受教于父亲的故事
19.修德,正心——朱元璋教子
20.小故事里的大乾坤——吴承恩受教于父母的故事
21.“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徐霞客母亲劝子远游
2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时珍受教于父亲的故事
23.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徐光启与他的父亲
24.严教与立志——威继光所受的家庭教育
2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受之于嗣母的爱国情操
26.立志之始,在脱习气——王夫之教子的故事
27.爱,也是需要方法的——郑板桥的教子之道
28.字字入心间——戴震族叔的教育方法
29.人品学问,需自幼奠基——林则徐父亲教子方法
30.一个家族兴盛不衰的秘密——曾国藩的家教家风
31.两代人的留学故事——詹天佑的家庭教育
32.慈母爱子心——谭嗣同述说母亲的教子情
33.“教家立范,品行为先”——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
3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教子
35.“毋为瓦全宁玉碎,须知拼死即求生”——冯玉祥教子的故事
36.“别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去幻想什么”——谢觉哉教子法
37.石榴花里孕育的大道理——董必武受教于父母的故事
38.持之以恒的力量——竺可桢受教于父亲的故事
39.母爱滋养学术大师——胡适之母教子成才
40.“积金不如积德,善虽小,不可不为”——郭沫若所受的家庭教育
41.要培养孩子诗人的浪漫、劳动者的朴实——李大钊的家教故事
42.“我要造一艘快的战船”——李四光父亲教子故事
43.观察、提问与音乐——陈鹤琴的教育理论
44.“不计毁誉,务必为先”——宋庆龄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45.让孩子在实际中锻炼——毛教子之道
46.道法自然,循循善诱——叶圣陶的教子艺术
47.饭前一课——徐悲鸿教育女儿的故事
48.严而有格,严而有度——茅盾母亲的教子方法
49.大鸾高飞——的成长经历
50.爱心浇灌田野之花——田汉教子的故事
51.诚实与谦让——彭德怀教育子女的故事
52.人如其画——李苦禅教子故事
53. “爱”与“立” ——吴青回忆母亲冰心对她的教育
54.要读书——徐向前家教故事
55.以诗言志,以文传情——陈毅与孩子交流的方法
56.油灯下的启蒙——苏步青与父亲
57.抚女入学,教女有方——邓颖超之母教女之道
58.永不沉沦的心——傅抱石教子的故事
59.母爱孕育希望——洗星海的母亲教子成才
60.用心发现孩子的长处——傅雷教子艺术
61.古典文化熏陶出的现代科学家——钱伟长的成才之路
62.两代人的教子传奇——钱三强父子的家教故事
63.玉不琢·不成器——王永庆教子之道
64.好演员与艺术家的区别——侯宝林教子二三事
65.什么是可以永远继承的——霍英东教子
6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李嘉诚教子
67.望子成“农”——袁隆平父母对他的教育
68.“一生要做有意义和有用的事”——董建华受教于父亲的故事
69.从玩弹弓到得奥运——许海峰父亲教子故事
附录一:中国名人论家庭教育
附录二:中国名人家信
附录三:中外经典教育名著推荐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发现这本书在叙事手法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作者没有采取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对话,仿佛我不是在阅读一本教育指南,而是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沙龙。叙事节奏的把握张弛有度,高潮迭起又不失温和的铺陈,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故事牵引着往下走。尤其是那些对古代教育家心路历程的刻画,细腻到仿佛能触摸到他们当时的挣扎与顿悟。语言风格时而磅礴大气,充满历史的厚重感,时而又变得亲切恳谈,如同长辈在耳边谆谆教诲。这种多变的语境切换,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使得原本可能显得严肃的主题变得鲜活而富有感染力。不得不说,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令人叹服。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成功人士”形成过程的刻板印象。我原以为那些名人的成就大多归功于天赋异禀或者横空出世的机遇,但这本书通过对他们成长轨迹的深度剖析,揭示了背后那份常人难以想象的、日复一日的、结构化的“磨炼”。它强调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点滴积累的科学方法论。书中描绘的那些看似寻常的日常训练,在特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竟能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这种由内而外、潜移默化的力量,比任何速成秘籍都来得更为真实和可靠。读完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习惯,意识到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恰恰是塑造未来形态的关键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力量感的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的时候,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很棒,印刷的清晰度也无可挑剔,即便是细小的文字也看得非常清楚,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内页的排版布局非常考究,疏密有致,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有一种在精心布置的书房里翻阅珍贵手稿的体验。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章节之间的过渡页,用一些富有哲理的引语作为点缀,既不突兀,又能引导读者的思绪进入下一个主题。整体来看,这是一本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让人感到愉悦的书籍,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上是下了大功夫的,绝对值得收藏。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重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对知识的尊重,让阅读本身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架构清晰得令人拍案叫绝,简直像是一座设计精妙的迷宫,每走一步都有新的发现,但又始终能找到通往核心的路径。作者的论证过程层层递进,从宏观的教育哲学,逐步深入到具体的实践策略,再到对特定情境的案例分析,过渡自然得如同呼吸一般顺畅。章节之间的承接关系处理得非常巧妙,前一个问题的解答自然引出了后一个更深层次的探讨,形成了强大的知识闭环。我尤其欣赏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总会先提供一个鲜明的对比或者一个引人深思的悖论,瞬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迫使我们主动去思考和接收新的知识框架。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说服力和阅读的沉浸感。
评分从文化冲击和时代差异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不仅是关于教育方法的探讨,更是一扇通往古代士人精神世界的窗口。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精英家庭教育模式的对比考察,我深刻体会到文化背景如何塑造个体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书中引用的那些古代典籍中的只言片语,在作者的阐释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我开始重新理解传统文化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精髓。它提供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视角,让我们得以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现代教育面临的困境。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脉络的精准把握,使得本书的见解不仅具有指导意义,更拥有了宝贵的历史参照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