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定价:25.90元
作者:张中社,江世宏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12-01
ISBN:9787040307009
字数:380000
页码:244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2版)》从内容到形式力求体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为专业服务和够用为原则,集中反映园林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全书贯彻综合防治的理念,使学生学会用生态平衡及综合防治的观念去防治病虫害。全书分三个模块。模块一介绍园林植物病虫害形态识别技术,括园林植物昆虫识别技术、园林植物病害识别技术;模块二介绍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及标本采集制作技术,括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术;模块三介绍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括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园林植物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园林植物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各模块后面附小结及目标检测内容,便于学生阶段性总结和目标测试。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园林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园林工作的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内容和仟务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三、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四、园林植物病虫害研究概况
模块一园林植物病虫害形态识别技术
项目一园林植物昆虫识别技术
工作任务l—1昆虫形态特征识别
一、昆虫特征及其近缘动物形态观察
二、昆虫头部及其附器观察
三、昆虫胸部及其附器观察
四、昆虫腹部及其附器观察
五、昆虫体壁观察
工作任务l—2昆虫类型及不同发育阶段虫态识别
一、昆虫类型观察
二、卵的观察
三、幼虫的观察
四、蛹的观察
五、昆虫性二型及多型现象观察
工作任务l—3昆虫主要目科识别
一、等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二、直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一
三、缨翅日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四、同翅日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五:、半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六、鞘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七、双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八、鳞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九、膜翅目及主要科特征观察
工作任务l—4昆虫的内部器官识别
一、消化器官及观察
二、呼吸器官及观察
三、神经器官及观察
四、生殖器官及观察
学习小结
学习方法体会
目标检测
项目二园林植物病害识别技术
工作任务2一l园林植物病害症状识别
、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与病原
二、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工作任务2-2园林植物病原真菌识别
一、真菌的一般形态观察
二、真菌的主要类群
工作任务2—3园林植物细菌、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识别
一、园林植物病原细菌
二、园林植物病毒
三、园林植物病原线虫
四、寄生性种子植物
工作任务2—4园林植物病害诊断
一、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步骤
二、园林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
三、园林植物病害诊断注意
事项
学习小结
学习方法体会
目标检测
模块二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及标本采集制作技术
项目三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技术
工作任务3—1园林植物病虫害
基本调查技术
一、准备工作
二、踏查
三、样方调查
四、病虫调查监测方法
五、调查资料整理
工作任务3-2园林植物害虫调查技术
一、叶部害虫调查
二、枝梢害虫调查
三、杆部害虫调查
四、地下害虫调查
五、种实害虫调查
工作任务3—3园林植物病害调查技术
一、叶部病害调查
二、枝干病害调查
三、苗木病害调查
四、种实病害调查
学习小结
学习方法体会
目标检测
项目四园林植物病虫害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技术
工作任务4—1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一、病害标本的采集
二、病害标本的制作
三、病害标本的保存
工作任务4—2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一、昆虫标本的采集
二、昆虫标本的制作
三、昆虫标本的保存
学习小结
学习方法体会
目标检测
模块三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项目五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
工作任务5—1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含义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概念和意义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策略
三、园林植物病虫综合防治方案制定和优化
工作任务5—2植物检疫技术
一、植物检疫的概念
二、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
三、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
工作任务5—3园林技术
一、选用抗性品种
二、利用健康种苗及繁殖材料
三、加强栽培管理
工作任务5—4物理防治技术
一、捕杀法
二、阻隔法
三、诱杀法
四、温度处理法
五、窒息法
六、辐射法
工作任务5—5生物防治技术
一、以虫治虫
二、以菌治虫
三、以病毒治虫
四、以有益动物治虫
五、以菌治病
工作任务5—6化学防治技术
一、农的分类
二、农的剂型及应用特点
三、农的质量鉴别
四、农的配制
五、农的合理使用及安全使用
六、常用农的使用
学习小结
学习方法体会
目标检测
项目六园林植物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工作任务6—1叶部害虫防治技术
一、卷叶蛾类
二、舟蛾类
三、刺蛾类
四、袋蛾类
五、毒蛾类
六、灯蛾类
七、尺蛾类
八、夜蛾类
九、螟蛾类
十、叶甲类
十一、叶蜂类
工作任务6—2杆部害虫防治技术
一、天牛类
二、木蠹蛾类
三、小蠹类
四、透翅蛾类
工作任务6—3枝梢害虫及螨类防治技术
一、蚜虫类
二、蚧虫类
三、虱类
四、木虱类
五、叶蝉类
六、蓟马类
七、蝽类
八、叶螨类
工作任务6—4根部害虫防治技术
一、蝼蛄类
二、地老虎类
三、蛴螬类
四、金针虫类
五、白蚁类
学习小结
学习方法体会
目标检测
项目七园林植物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工作任务7—1叶、花、果病害防治技术
一、叶斑病类
二、白病类
三、锈病类
四、煤污病类
五、灰霉病类
六、炭疽病类
七、叶畸形类
八、病毒病类
工作任务7—2枝干病害防治技术
一、腐烂病类
二、溃疡病类
三、丛枝病类
四、锈病类
五、枯萎病类
六、枝枯病类
工作任务7-3根部病害防治技术
一、幼苗猝倒病
二、花木根朽病
三、樱花根癌病
四、根结线虫病
五、花木紫纹羽病
六、花木白纹羽病
七、兰花白绢病
学习小结
学习方法体会
目标检测
主要参考文献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对园林植物充满热爱的园艺爱好者,平时喜欢在自家的小院里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但遗憾的是,我的园艺之路常常被各种病虫害打断,看着心爱的植物一天天枯萎,真是让人心痛。一直想找一本专业的书籍来系统学习一下,但市面上很多园艺书籍的病虫害部分都比较浅显,不够深入。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虽然名字听起来比较学术化,但翻开之后,我发现它对于像我这样的爱好者来说,同样具有极高的价值。这本书的图片非常丰富,而且非常清晰,能够帮助我准确地识别出植物身上的“不速之客”。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一种病虫害的详细描述,从外部症状到内部病变,再到它们的发生条件,都解释得非常到位。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提供的防治方法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提供了多种选择,并且会详细说明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范围。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一些比较温和的防治方法,比如使用辣椒水、大蒜水来驱虫,效果出乎意料地好,而且不会对环境和植物造成伤害。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防治病虫害并不是一件神秘而困难的事情,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我们普通人也能成为优秀的“植物医生”。它让我的园艺生活变得更加愉快,也让我对园林植物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这本书的编撰质量真的让我惊叹。我是一名园林工程项目的设计师,在项目前期规划和后期维护中,都会涉及到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以往,我们主要依赖于零散的资料和经验来处理,往往效率不高,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自从我开始参考这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以来,我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书中对病虫害的系统性阐述,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各种病虫害的成因和发展规律,从而在设计阶段就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病性强的植物品种,或者预留相应的防治空间和设施。在实际操作层面,书中关于不同类型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从预防到治理,再到后期监测,都有非常详尽的指导。我特别喜欢它关于“绿色防控”理念的强调,这与我们当前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目标高度契合。书中提供的具体措施,比如生物防治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都为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病虫害防治并非简单的“治病”,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精细的管理。它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也帮助我更好地完成项目,为城市绿化事业贡献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园林教学多年的教师,我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前沿、最实用的专业知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的出版,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前几版相比,这一版本在内容更新和教学设计上都有显著的提升。教材在保留经典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比如在抗性育种、检疫技术、分子诊断等方面的介绍,这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园林人才至关重要。书中对病虫害分类的逻辑性非常强,结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教材中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经常利用教材中的图谱和描述,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野外识别和诊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都大大提高。此外,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有基础性的知识普及,也有深入的理论探讨,能够满足本科生、研究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我们认为,这本教材不仅是一本优秀的教学参考书,更是一份能够引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要文献。
评分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园林专业毕业生,我一直感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鸿沟。学校里学的知识虽然扎实,但在面对复杂的园林环境和层出不穷的病虫害时,总觉得力不从心。当我拿到这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时,简直如获至宝。它不像一些理论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非常贴合实际应用的方式来展开。书中对各种常见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花卉等,分别列举了它们可能遭受的病虫害,并详细介绍了识别要点和防治措施。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防治措施时,会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比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并且还会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不同程度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书中很多防治措施都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导,比如农药的选择、施药的时间、剂量、方法等,还有一些简易的自制药剂配方,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可操作性非常强。我还发现,书中关于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预测和预警机制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了解这些,可以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将病虫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本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工具,更是我成长为一名合格园林工程师的得力助手。
评分这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简直是园林工作者们的福音!我是一名在城市绿化一线工作的技术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令人头疼的植物病虫害。之前,我们团队的知识和经验主要靠老一辈的传承,虽然实用,但有时会显得零散和不够系统。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了各种病虫害和防治方法,而是从科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以及对园林植物造成的危害。书中对病原菌、害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的描述非常详细,配以大量的彩色插图,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识别。而且,教材在防治方法上,既保留了传统有效的方法,也引入了许多新的绿色、环保的防治理念和技术,比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这对于我们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生态友好的园林景观至关重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章节,它强调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的病虫害类型,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化学农药。这不仅能提高防治效果,还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知识体系完整,内容详实,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对于我们这些一线从业人员来说,是提升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宝贵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