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内蒙古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定价:35.00元
作者:侯智惠,逄焕成,侯安宏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092369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内蒙古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以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农业资源为核心,综合运用定性、定量与定位分析方法,从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现状、农业资源禀赋、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与区域差异、农业资源保护策略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等方面进行了逐层深入的分析探索,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相关政策、规划以及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外研究进展
第3章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现状
3.1 种植业生产现状
3.2 畜牧业生产现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蒙古农业自然资源禀赋
4.1 耕地资源
4.2 水资源
4.3 气候资源
4.4 生物资源
4.5 农业资源匹配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蒙古农业社会经济资源
5.1 劳动力资源
5.2 化学品投入
5.3 农业机械投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6.1 评价指标及数据说明
6.2 评价方法选择
6.3 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演变分析
6.4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演变
7.1 评价指标选择
7.2 评价方法选择
7.3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演变特征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区域差异评价
8.1 评价指标选择
8.2 评价方法选择
8.3 评价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内蒙古农业资源区域保护策略分析
9.1 内蒙古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划方案
9.2 区域农业功能定位、目标与农业资源保护策略
0章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趋势预测
10.1 研究区域概况
10.2 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10.3 评价结果分析
10.4 本章小结
1章 结论与展望
11.1 主要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在看到《内蒙古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这个书名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片广袤壮丽的草原,以及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农业”、“生态”、“文明”这三个看似宏大而又相互关联的概念,在内蒙古的土地上进行具象化的解读和实践的。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不仅仅停留在对现有农业生产模式的分析,而是会深入挖掘内蒙古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比如草原的承载能力、水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如何在这种限制条件下发展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在内蒙古的具体体现,这是否意味着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方式,转向更加精细化、生态化的耕作和放牧模式?是否涉及到对传统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革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书中“路径研究”的字眼,让我预感到会看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建议,或许会包括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来监测和修复生态环境,如何通过政策引导来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以及如何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消费模式。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内蒙古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清晰指引,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的生动描绘。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厚重感,仿佛承载着对一片土地深沉的关切。“内蒙古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课题,更是对一个区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深邃思考。我推测,这本书会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内蒙古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人文传统,来探索一条适合当地的农业发展之路。或许书中会详细介绍当地主要的农业类型,例如草原畜牧业、绿洲农业、旱作农业等,并分析它们在当前面临的生态压力,如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而“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关键词,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会探讨如何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比如如何继承和发扬蒙医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或者如何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发生态友好型肥料。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否展现出内蒙古在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案例,例如如何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如何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何发展生态旅游与农业融合的模式,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内蒙古这片土地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探索,也是一次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刻反思。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对内蒙古这个广袤而独特的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有了初步的想象。考虑到内蒙古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历史文化积淀,我对书中关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剖析内蒙古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过程中,如何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其中。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引进或模式复制,更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如何在防止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发展出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方式。书中对于“路径研究”的承诺,也让我认为它不会止步于现状的描绘,而是会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策略。或许会涉及到蒙医药与现代农业的结合,或是利用当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开发特色农产品,又或是如何通过生态旅游带动农牧民增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我对书中关于“文明”的阐释也抱有很大兴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进步,更是精神层面的升华,它关乎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乎着代际公平,关乎着一种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取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读者展现一幅内蒙古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充满智慧、韧性和希望的图景,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它可能是一份非常详实的地方性研究报告,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提法又让它超越了单纯的学术论文。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从宏观层面梳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思路,然后聚焦到内蒙古这个具体案例。对于内蒙古这样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但又面临严峻生态挑战的地区,其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尤为关键。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界定“农业生态文明”的内涵的,是仅仅指农业生产的绿色化、低碳化,还是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社会结构调整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书中提到的“路径研究”,我期望能够看到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内蒙古北部草原畜牧业的生态化改造,如何平衡放牧与草场恢复的关系;或是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节水农业发展,如何推广高效灌溉技术,发展耐旱作物;又或是东部农区的有机农业、循环农业模式,如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关注到当地农牧民的参与度和受益情况,他们的生产习惯、知识体系以及对新模式的接受程度,都将是影响“路径”能否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以及其背后蕴含的生态挑战很感兴趣,而内蒙古无疑是中国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区域。这本书的书名,《内蒙古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触动了我对这片土地生态转型的好奇心。《内蒙古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书中可能会深入探讨内蒙古独特的自然环境,如草原、沙漠、森林,以及它们在农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我猜想,作者会详细分析当前内蒙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退化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解决方案。我期待书中能呈现出一些前沿的生态农业理念和实践,例如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来优化农田生态系统,如何推广绿色、有机、循环农业模式,以及如何将当地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从而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书中“路径研究”的承诺,让我预感会看到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发展规划,或许还会包含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为其他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供借鉴。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更深入地了解内蒙古这片土地的生态现状,以及它在迈向绿色、可持续未来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