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饲料质量检测实用手册 孙娟娟

青贮饲料质量检测实用手册 孙娟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娟娟 著
图书标签:
  • 青贮饲料
  • 饲料质量
  • 检测技术
  • 农牧业
  • 饲养技术
  • 孙娟娟
  • 实用手册
  • 农业科技
  • 牧草
  • 饲料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盛德伟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34085
商品编码:2957100657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青贮饲料质量检测实用手册

定价:35.00元

售价:26.6元,便宜8.4元,折扣76

作者:孙娟娟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116340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青贮饲料是草产品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优质饲草平衡供应和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国家“粮改饲”政策的推动下,饲草青贮越来越得到关注与重视。近些年来,青贮饲料种类繁多,营养价值良莠不齐,其质量安全已经引起广泛注意。科学评价饲草产品的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及有毒有害物质对于动物性产品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贮饲料质量检测实用手册》以青贮饲料质量品质安全检测为主线,全书分为样品制备、营养成分检测、发酵品质检测、微生物检测、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等几部分。各位编者都是从事青贮饲料研究的科研一线人员,查阅大量的外文献,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及经验,集思广益,编写成书。该书对于青贮饲料检测工作具有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非常实用的青贮饲料品质检测的工具书。

目录


作者介绍


孙娟娟,女,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饲草加工,草地生理,已经发表SCI、中文核心等文章数篇。 白春生,满族,1982年3月生,辽宁北镇人,农学博士,现就职于沈阳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从事牧草饲料生产加工利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支撑项目、重大科研专项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专(译)著6部,获国家发明5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3项。

文摘


序言



《现代畜牧业的绿色基石:发酵饲料品质鉴别与应用指南》 引言 在现代畜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饲料的品质直接关系到畜禽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其中,以玉米、苜蓿、秸秆等为原料,通过有益微生物发酵而成的青贮饲料,以其良好的适口性、易消化性、丰富的营养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的储存性,已成为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青贮饲料的生产过程复杂,品质差异显著,如何准确、高效地检测其品质,并将其科学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是摆在每一位畜牧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本书《现代畜牧业的绿色基石:发酵饲料品质鉴别与应用指南》正是基于这一需求应运而生。它并非一本简单的操作手册,而是集理论、实践、技术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指导读物。本书旨在为广大畜牧养殖户、技术人员、饲料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实用的青贮饲料品质鉴别与应用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够提升从业人员对青贮饲料品质的认识水平,掌握先进的检测技术,从而优化饲料配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最终推动我国畜牧业向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一篇:青贮饲料品质鉴别的理论基石 本篇内容将深入浅出地剖析青贮饲料品质鉴别的核心理论,为读者建立坚实的知识体系。 第一章:青贮饲料的本质与营养价值的形成 1.1 青贮饲料的定义与分类: 详细阐述青贮饲料的科学定义,区分不同类型的青贮饲料(如玉米青贮、全株燕麦青贮、苜蓿青贮、秸秆青贮等),并分析它们在原料选择、营养成分构成上的差异。 1.2 有益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深入探讨乳酸菌、酵母菌等关键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下,将可溶性糖转化为乳酸、乙酸等有机酸的过程。阐述有机酸如何降低pH值,抑制腐败菌生长,并对饲料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进行适度降解,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 1.3 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重要性: 全面介绍青贮饲料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包括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无氮浸出物(NFE)、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详细阐述各营养成分对不同畜禽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理想的营养指标范围。 1.4 青贮饲料品质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 深入分析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内外部因素,包括原料质量(品种、成熟度、机械损伤)、收获时间、切碎长度、压实程度、封窖方式、发酵环境(温度、湿度、氧气)以及添加剂的使用等。为后续的品质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章:品质下降的青贮饲料及其危害 2.1 青贮饲料变质的主要原因: 详细列举导致青贮饲料品质下降的常见原因,如氧气侵入、水分过高或过低、pH值不达标、霉菌污染、二次发酵等。 2.2 霉变青贮的识别与危害: 重点剖析霉菌在青贮饲料中的生长条件、繁殖过程以及产生的霉菌毒素。详细介绍常见霉菌(如曲霉、青霉、镰刀菌等)的形态特征,以及霉变青贮可能产生的气味、颜色变化、霉斑等。深刻揭示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急慢性毒害作用,如免疫抑制、繁殖障碍、消化系统紊乱、肝肾损伤等。 2.3 腐败变质青贮的鉴别与影响: 阐述腐败菌(如梭菌、假丝酵母菌等)在青贮饲料中的繁殖途径和产生的有害物质。识别腐败青贮的特征,如刺鼻性气味、粘稠状物质、颜色异常等。分析腐败变质青贮对饲料营养价值的破坏,以及可能引起的动物肠道疾病、消化不良等问题。 2.4 青贮饲料品质下降的经济损失分析: 从多个维度量化青贮饲料品质下降对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饲料浪费、生产性能下降、疾病治疗费用增加、产品质量降低(如奶品质、肉品质)、甚至直接的动物死亡等。 第二篇:现代青贮饲料品质检测技术与实践 本篇将聚焦于当前主流的青贮饲料品质检测技术,提供详尽的操作指南和结果解读方法。 第三章:感官鉴别法的精髓 3.1 视觉观察:颜色、质地与霉变迹象: 详细指导如何通过颜色(如健康的浅黄绿色、深绿色、棕褐色等)、质地(如松散度、湿度、粘性)以及是否存在明显的霉斑、变色、粘液等来初步判断青贮品质。 3.2 嗅觉判断:气味与发酵特征: 详细描述不同品质青贮的典型气味,如令人愉悦的酸甜味、轻微的酒精味,与令人不适的腐臭味、氨味、霉味等。指导如何通过气味辨别发酵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腐败。 3.3 触觉评估:湿度、温度与压实度: 强调通过触摸来感受青贮的湿度(太干或太湿都不利于保存)、温度(异常高温可能意味着过度发酵或腐败)以及压实程度(是否紧实,是否容易散开)。 3.4 实践案例与图谱对照: 提供一系列不同品质青贮的真实图片和描述,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提高感官鉴别能力。 第四章: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4.1 pH值检测:青贮发酵的“体温计”: 详细介绍pH值对青贮品质的重要性,以及使用pH计(电位滴定法、数字pH计)或pH试纸进行现场测定的方法。讲解不同pH值范围的意义,如适宜的pH值(通常在3.5-4.5)、过高或过低的pH值可能预示的问题。 4.2 挥发性脂肪酸(VFA)快速检测: 介绍VFA(特别是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在青贮发酵中的作用。演示使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或简易滴定装置测定总VFA含量以及主要VFA比例的方法。解读VFA分析结果,了解发酵的类型和程度。 4.3 氨氮(NH3-N)检测:蛋白质降解的指示器: 阐述氨氮含量与蛋白质降解程度及品质的关系。介绍使用氨氮检测试剂盒或比色计进行快速测定的方法。分析氨氮含量偏高的原因及其对饲料适口性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4.4 罐装/袋装青贮的现场检查: 针对包装式青贮,指导读者如何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是否存在漏气、鼓胀等现象,以及如何结合嗅觉和少量取样进行初步判断。 第五章:实验室精密分析方法的解析 5.1 营养成分的实验室分析: 详细介绍全自动分析仪、近红外光谱(NIR)分析仪等在测定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干物质等常规营养成分中的应用。说明这些分析方法是如何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 5.2 微生物学的检测与鉴定: 介绍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平板培养、生化鉴定等方法,检测青贮中的乳酸菌、酵母菌、霉菌、腐败菌等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讲解这对判断发酵类型、是否存在有害菌的意义。 5.3 霉菌毒素的检测技术: 详细介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现代分析技术在检测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常见霉菌毒素中的应用。强调霉菌毒素检测对于保障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5.4 其他关键指标的检测: 涵盖如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具体有机酸的含量分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检测方法,为全面评估青贮品质提供支撑。 第三篇:青贮饲料的科学应用与优化策略 本篇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检测结果,将优质青贮饲料科学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并提出优化青贮生产和应用过程的策略。 第六章:根据品质调整饲料配方 6.1 青贮饲料在不同畜禽日粮中的作用: 分析青贮饲料作为能量、纤维、微生物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来源,在牛、羊、猪、禽等不同畜禽日粮中的应用价值和地位。 6.2 基于营养成分分析的配方调整: 如何根据检测出的粗蛋白、粗纤维、能值等指标,科学地调整精料、矿物质、维生素等补充料的比例,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6.3 考虑适口性与消化率的配方设计: 探讨如何通过调控青贮的酸度、挥发性脂肪酸组成、以及是否存在不良气味等因素,来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和动物的采食量。 6.4 案例分析:高品质与中低品质青贮的配方应用差异: 通过具体的配方示例,展示如何针对不同等级的青贮饲料,设计出最优的饲料配方,以最大化利用饲料资源,降低成本。 第七章:青贮饲料的储存、管理与补救 7.1 最佳储存环境与条件: 强调保持厌氧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延长青贮保质期的重要性。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储存地点和储存方式(如窖式、塔式、包装式)。 7.2 饲喂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提出在取用和饲喂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氧气接触,防止二次发酵和霉变。讲解少量多次取用、及时封存等措施。 7.3 对品质下降青贮的补救措施: 针对轻度霉变或品质略有下降的青贮,提出一些可能的补救方法,如清除霉变部分、添加防霉剂、适当调整配方等,但同时要强调风险评估和谨慎使用。 7.4 建立完善的青贮饲料质量追溯体系: 建议养殖场建立青贮饲料的生产、储存、检测、使用等环节的记录,实现全程可追溯,便于问题排查和质量改进。 第八章:青贮生产工艺的优化与展望 8.1 原料选择与管理: 进一步强调选择优良品种、把握最佳收获期、进行合理干燥和机械处理的重要性。 8.2 促进发酵的科学技术: 介绍如何合理使用青贮添加剂(如乳酸菌剂、酶制剂、有机酸等),以加速发酵过程,提高发酵品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 8.3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青贮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推广秸秆资源化利用,助力畜牧业绿色发展。 8.4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青贮饲料检测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智能化检测设备、大数据分析应用、基因工程菌的应用等。 结语 《现代畜牧业的绿色基石:发酵饲料品质鉴别与应用指南》不仅是对当前青贮饲料科学知识的系统梳理,更是对未来畜牧业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我们深信,通过掌握和运用本书提供的知识与技术,广大畜牧从业者能够更好地驾驭青贮饲料这一宝贵的资源,为构建高效、健康、可持续的现代畜牧业体系贡献力量。愿本书成为您在畜牧实践中的得力助手,与您一同开启绿色养殖的新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关于青贮饲料检测的零散信息,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也有些晦涩难懂。这次偶然看到这本书,名字就让我眼前一亮,感觉它可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比较关注的是,这本书在介绍检测技术时,是否能考虑到不同规模的养殖场的需求。有些大型养殖场可能有先进的检测设备,而一些小型农户可能只能依赖于一些简易的方法。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针对不同情况下的检测指南,或者介绍一些性价比高的检测工具,那就太实用了。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因为我听说青贮饲料中的霉菌和酵母菌对饲料质量和畜禽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鉴别饲料是否霉变、发酸等感官指标的描述,并附上清晰的图片,那就更方便我们日常的判断了。

评分

我是一个在基层从事畜牧业管理的朋友强烈推荐我看的这本书,他告诉我,在他们那里,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而青贮饲料又是很多养殖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特别提到,这本书能够帮助他们更科学地评估青贮饲料的好坏,避免因为饲料问题造成的损失。我虽然不是直接操作检测的人,但对于理解技术报告和掌握整体管理方向非常重要。这本书如果能在检测原理上有所阐述,但又不会过于深奥,能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了解背后的科学依据,那将非常有意义。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常见青贮饲料(比如玉米、苜蓿)的质量标准,以及在不同储存条件下,饲料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会对畜禽产生什么影响。如果能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比如某个养殖场通过精准的青贮质量检测,成功避免了一场消化道疾病的爆发,这样的故事性描述,会让我觉得这本书更有温度,也更能体现它的价值。

评分

我一直对农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很感兴趣,而青贮饲料的制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看到这本书,我联想到了一些关于如何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的技术。我比较好奇的是,这本书在介绍青贮饲料的检测时,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发酵过程的指标?比如,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乳酸菌的含量等等。我希望书中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些指标对青贮饲料的质量至关重要。另外,我也想了解,如果青贮饲料在检测中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氨基酸含量不足,或者某些维生素缺乏,该如何通过后续的补充饲喂来弥补?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饲料营养调配的建议,或者推荐一些适合与青贮饲料搭配的精料配方?我期待它能成为一本兼具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的百科全书。

评分

作为一名在饲料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我对提升饲料品质有着持续的追求。青贮饲料因其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在畜禽养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系统化学习和掌握青贮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的机会。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和精密度。是否能够提供不同检测指标的参考值范围?针对某些关键指标,是否有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解读检测报告的章节,帮助我们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以及它们对饲料品质和畜禽生产性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如果书中还能涵盖一些质量控制的策略,比如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青贮饲料质量监控体系,或者如何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那就更能体现其专业性和指导性。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朴实无华,给我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拿到手里,厚度适中,纸张的触感也很好,不是那种容易泛黄的劣质纸。我平时就喜欢在闲暇时翻阅一些关于农业技术类的书籍,总觉得能学到不少接地气的知识。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实用手册”这四个字就足够吸引我了,意味着它不会是那些空泛的理论堆砌,而是真真切切能指导实践的。我非常期待它在介绍青贮饲料的检测方法时,能够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上清晰明了的图示,最好还能有一些实际操作的案例分析。毕竟,对于我这样不是科班出身的读者来说,理解那些复杂的化学指标和仪器操作,确实需要一些引导。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根据检测结果来调整饲料配方,甚至是如何通过改进青贮工艺来提升饲料质量的建议,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可靠帮手,随时翻阅,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信息,解决我遇到的问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