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商业银行TCTF风险基础性研究
定价:38.00元
作者:麦强盛;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136450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2.金融危机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内容提要
本书以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系统性风险监管,发现美国金融界(以华尔街为代表)历来存在根深蒂固的自由放任思想,正是这种过于相信市场力量的经营理念及监管理念,动摇了美国金融业审慎经营的基本原则;中国金融业则坚守有中国特色的监管理念与原则,并与时俱进地完善,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对比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两种理念,提出微观审慎监管是银行业稳定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宏观审慎监管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萌生、积累、爆发及传染。*后,对TBTF风险、TMTF风险、TCTF风险的概念、特征及防范进行了理论诠释,为深入研究TCTF风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录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文献述评
第2章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辨析
2.2 重要概念的厘清
2.3 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第3章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的理论解析
3.1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两种监管理念
3.2 两种审慎监管理念的比较
3.3 审慎监管政策启示
第4章 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的经验借鉴
4.1 金融危机与系统性风险
4.2 美国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教训
4.3 我国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成功经验
4.4 我国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展望
第5章 TCTF风险与TBTF风险、TMTF风险的类比
5.1 TBTF风险
5.2 TMTF风险
5.3 TCTF风险
5.4 类别启示
第6章 商业银行TCTF风险传导的研究方法
6.1 概述
6.2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网络传导分析
6.3 双边风险敞口矩阵估计方法
6.4 RAS法估测模型
第7章 商业银行系统TCTF风险信用冲击传导试验
7.1 样本基本情况
7.2 信用冲击传导模拟
7.3 TCTF风险率及脆弱率分析
7.4 信用冲击试验启示
第8章 商业银行系统TCTF风险流动性冲击传导试验
8.1 样本基本情况
8.2 流动性冲击及其传导
8.3 TCTF风险率及脆弱率分析
8.4 流动性冲击试验启示
第9章 商业银行TCTF风险(系统性风险)的中国式监管
9.1 金融危机前期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概况
9.2 金融危机后期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9.3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银行体系的影响
9.4 中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9.5 监管展望
0章 结论
10.1 本书的创新之处
10.2 本书的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文献
索引
后记
作者介绍
麦强盛,云南个旧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负责人。主讲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学原理、运筹学、管理学、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宏观经济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金融工程。
主持完成6项省部级项目,参与完成多项国家项目。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EI收录1篇,核心期刊18篇。撰写学术专著2部,研究报告8部,在4部教材中任副主编或参编者。曾获2012年度云南省高层次引进人才资助三等。
文摘
序言
当我在书店里看到《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商业银行TCTF风险基础性研究》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关于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一部深度探索之作。宏观审慎监管,这个词本身就透露出一种宏大叙事的格局,它关注的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而非单个机构的健康。而“TCTF风险”,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这就使得这本书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我猜测,这本书的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去界定和梳理“TCTF风险”的内涵,并将其置于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下来审视。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宏观审慎的视角与商业银行微观层面的风险管理相结合的,又是如何来识别、度量和管理这种TCTF风险的。这本书的“基础性研究”的定位,让我觉得它可能是在为理解和应对这类新型或被忽视的金融风险提供一个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理论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商业银行TCTF风险基础性研究》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目光,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作为一名对金融市场和风险管理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总是渴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些影响我们经济稳定运行的宏大理论和实践。宏观审慎监管这个概念,本身就带着一种深邃而复杂的意味,而将其与商业银行的TCTF风险联系起来,更是点明了研究的聚焦之处。我猜想,这本书必定会为我揭示银行体系在宏观调控下的运作机制,以及TCTF风险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的。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至少是一种清晰的逻辑,来阐述这些理论,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一斑。要知道,近年来金融风险频发,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心脏”,其稳健性至关重要,而宏观审慎监管正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而生。这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仿佛是一盏明灯,指引我穿越复杂的金融迷雾,去理解那些隐藏在数字和政策背后的深刻道理。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将理论与现实案例相结合,让TCTF风险的讨论不再是枯燥的学术概念,而是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洞察。
评分《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商业银行TCTF风险基础性研究》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感觉它触及了金融领域一个非常关键但可能不那么为人熟知的交叉点。作为一名对现代金融市场运作机制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并不陌生,它代表了对金融风险管控思路的重大转变。然而,“TCTF风险”这个术语对我来说是崭新的,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我猜想,这本书很可能是在对一种新兴的、或者因金融复杂化而日益显现的特定风险进行深入的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我非常想知道,“TCTF”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的风险,它们是如何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产生,又如何与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金融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相互关联。书中“基础性研究”的提法,让我预期它会为这个研究领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或许会包含对TCTF风险的定义、分类、识别方法以及衡量标准等方面的系统阐述。
评分《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商业银行TCTF风险基础性研究》这个标题,读起来就有一种严谨学术的味道,让我这个对金融风险管理领域有初步了解的读者,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理解“宏观审慎监管”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定,而“TCTF风险”则可能指向一个特定的、需要被深入剖析的风险维度。这本书的“基础性研究”几个字,暗示了它可能是在为更深入的学术探讨奠定基石,或者是在系统梳理和定义这个领域。我设想,作者会从宏观审慎监管的起源、目标、主要工具等方面入手,然后深入到商业银行这一微观主体,探讨TCTF风险的内涵、成因、表现形式,以及它可能对银行个体和整个金融系统造成的潜在冲击。我很想知道,作者将如何界定“TCTF”这三个字母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与我们常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又有什么不同,或者说它是这些传统风险的某种综合体现。作为一名渴望提升专业认知的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前金融监管的思路,以及银行在应对这类特定风险时所面临的挑战。
评分作为一名对金融行业发展趋势略有关注的观察者,我看到《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商业银行TCTF风险基础性研究》这个书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宏伟的金融图景。宏观审慎监管,顾名思义,是一种着眼于全局、关注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更注重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和韧性。而“TCTF风险”这个缩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它像一个待解的谜题,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猜测,这可能是一种新兴的、或者被忽视的风险类型,它可能与金融创新、跨市场传导、或者某些监管套利行为有关。这本书的“基础性研究”定位,让我觉得它可能是在系统地梳理和定义这个TCTF风险,并将其置于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下进行考察。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提供关于TCTF风险的具体解释,以及它为何会对商业银行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阐明,宏观审慎监管是如何针对这种特定风险进行防范和应对的,其中的具体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又是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