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保险蓝皮书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分析(2016)
定价:86元
作者:寇业富;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13644495
字数:290000
页码:320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分析(2016)》共分九章,分析了2016年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展望;对中国保险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以及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价值成长性进行分析评价,并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梳理分析,从而对中国保险市场的经营主体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和把握。分析了我国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市场份额、产品结构与服务水平,以及2015年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研判了未来互联网保险的趋势。著作信息丰富、分析客观、风格朴实,反映了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基本面貌。
内容提要
《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分析(2016)》主要包括保险产业发展、保险经营主体分析和保险产品服务与技术三部分内容,主要内容如下:
部分保险产业发展与政策。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和视角分析保险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并对美、英两国的保险市场特点、产业链、产业结构与发展以及产业政策等进行分析。基于以上理论和经验分析中国保险产业与市场,并对中国保险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性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保险经营主体分析。在分别构建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和价值成长性的概念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基于公开数据,对中国保险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以及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价值成长性分析评价分析,并对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与行业制度建设等进行了梳理分析,可以对中国保险市场的经营主体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和把握。
第三部分保险产品、服务与技术。对各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的产品结构、公司服务、消费者投诉等特点和趋势进行分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对保险市场的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和竞争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对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情况、互联网保险市场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目录
作者介绍
寇业富,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保险数据文献中心主任,中国精算师协会正会员。研究方向:保险学、精算学、健康保险精算、应用数学等。先后主编《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3—2015》等。陈辉,经济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中国精算师、英国准精算师。研究方向:保险产品评价、风险管理。张宁,博士,经济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保险公司信用分析与评级、金融风险管理、长寿风险。刘达,女,理学博士,精算学硕士,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研究方向: 保险企业竞争力、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等。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关注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动态,而《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分析(2016)》无疑是这个领域内的一份重量级文献。我非常欣赏这份报告在数据呈现上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每一项数据的来源都经过了仔细的考证,并且在图表和表格的运用上,也力求清晰直观,使得复杂的市场数据能够一目了然。更难得的是,报告并没有止步于数据的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数据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例如,在关于保险产品结构的变化部分,报告不仅指出了高现金价值产品的占比变化,还结合当时的社会消费趋势和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解释了为何某些产品会受到市场的青睐,而另一些则逐渐式微。对于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分析,报告也提供了非常客观且具有建设性的评价。这本书的专业深度,对于需要进行市场研究、战略规划的金融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
评分读完《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分析(2016)》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份报告真的为理解当时中国保险业的脉络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石。2016年,正值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保险行业也经历着从粗放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而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这个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作者们并没有回避一些行业内的痛点,比如在产品创新、服务模式以及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但同时,他们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保险业在新常态下的新动能,像是科技赋能带来的变革潜力,以及居民保险意识提升带来的市场扩张空间。尤其是在对不同险种的深入分析中,我能感受到研究者们在数据梳理和趋势判断上的严谨。例如,在健康险和养老险部分,报告不仅列举了市场规模的增长,更进一步探讨了驱动这些增长背后的社会因素,如人口老龄化、健康观念的转变等,这使得报告的价值远超单纯的市场数据呈现。它不仅仅是一份年度报告,更像是一份详尽的行业诊断书,为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者以及对保险市场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深刻的洞察,帮助我们理解2016年中国保险业究竟站在何方,又将走向何处。
评分我拿到《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分析(2016)》的时候,心里就期待能从中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而它并没有让我失望。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报告在分析市场发展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保险业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紧密联系。2016年,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多重挑战,而保险业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者和社会财富的稳定器,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受到关注。报告在探讨保险业发展的同时,也关注了保险业在支持社会民生、参与社会治理、以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贡献。例如,书中关于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以及巨灾保险的发展分析,就清晰地展现了保险业在防范化解社会风险、保障民生福祉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报告还对保险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投资等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体现了研究者们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和责任感。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多元,它不仅关注经济效益,更关注保险业的社会价值,让我看到了保险业更加广阔和人文的一面。
评分这本书在我手中沉甸甸的,光是厚度就足以证明其内容的丰富程度。我尤其喜欢它对于宏观经济环境与保险市场互动关系的解读。2016年的中国,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从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都存在着许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保险蓝皮书》非常出色地将这些外部因素与保险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报告在分析保险市场规模、增长率等基本数据之余,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探讨监管政策的导向性作用,以及宏观经济波动对保险需求的影响。例如,书中对于“保险姓保”的政策导向以及它如何在市场层面落地产生影响的分析,就非常有深度。它不只是简单地陈述政策,而是深入剖析了政策背后的逻辑,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塑造了2016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具体格局。同时,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利率环境变化等宏观经济指标如何影响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投资收益,也有非常详尽的论述,这对于理解保险公司的经营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的分析视角非常宏观,也很有大局观,能让我从一个更高、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评分翻阅《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分析(2016)》,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对中国保险业发展轨迹的细致描绘和前瞻性思考。报告并没有局限于对市场规模和增长率的简单统计,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保险业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消费者行为变化的探讨印象深刻。2016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获取的便利性提升,消费者的保险认知和购买习惯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而这本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报告中关于线上渠道的销售模式、消费者对个性化保险产品的需求、以及服务体验在购买决策中的重要性等方面的分析,都非常贴近市场实际。此外,书中对保险科技(InsurTech)的初步探索和展望,也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虽然当时保险科技的概念还未像现在这样普及,但报告已经预见到技术创新对保险业未来格局的颠覆性影响,这显示了研究者们超越时代的洞察力。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充满智慧的指南,指引我们理解一个正在快速变化的保险市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