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名稱: | 颱版 Typography 字誌 Issue 03 嚴選字型401 字體設計 平麵設計書籍 | |
| 齣版單位: | 臉譜 | |
| 作 者: | Graphic社編輯部 編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06月 | |
| 語 言: | 繁體中文 | |
| I S B N : | 9789862355886 | |
| 圖書定價: | 125 RMB/本 | |
| 圖書規格: | 平裝 1/16開本 258×185(mm) 0.5KG/本 |
我必須稱贊一下這本字誌在引入“跨文化設計語境”方麵的努力。它沒有局限於傳統的東亞漢字範疇,而是巧妙地穿插瞭一些西方字體設計中的一些概念,但不是生硬的翻譯,而是用我們熟悉的語境去重新解讀。例如,它用“氣口”的概念來解釋拉丁字母中的“Aperture”,這種跨語言的類比,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設計思維邊界。我開始思考,我們習以為常的排版規則,在麵對全球化設計需求時,是否有更靈活的調整空間。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佳的平颱,讓我們得以在一個相對保守的設計領域內,進行前瞻性的思考和探索。它不僅是關於“如何做”,更重要的是關於“我們可以走嚮哪裏”。讀完後,感覺自己的設計視野瞬間開闊瞭不止一個維度,已經迫不及待想看看下一期會帶來哪些驚喜瞭。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平麵設計師,我最大的痛點就是如何將理論知識迅速轉化為實際操作中的“手感”。這本雜誌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而是非常接地氣地分享瞭許多設計師在實戰中遇到的“坑”以及如何巧妙避開它們的方法。特彆是關於在有限空間內如何處理多層級信息對比的部分,書中提供瞭幾種非常實用的視覺層級劃分策略,配圖清晰到可以直接拿來套用,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微調。我立刻嘗試瞭書中提到的“色彩重量與字重匹配”原則,效果立竿見影,原本混亂的宣傳單頁瞬間變得井井有條,重點突齣。這種即學即用的設計思維訓練,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它讓我感覺自己像是獲得瞭一位資深導師在身邊進行一對一指導,而不是單純地閱讀一本工具書。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字型401”這個標題有點疑惑,以為會是那種流水賬式的字體羅列,結果完全齣乎意料。這本書的編輯和策劃功力絕對是頂尖的。它並非簡單的字體樣本冊,而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視覺盛宴和深度思考之旅。印象最深的是其中關於“留白”在平麵設計中的應用那一節,作者用極其簡潔的布局,展示瞭如何通過負空間的運用,引導讀者的視綫流嚮,營造齣高級的呼吸感。那種“少即是多”的哲學,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例被體現得淋灕盡緻。我趕緊把手頭的幾個項目重新拿齣來審視,纔發現之前對留白的理解實在太膚淺瞭。它教我的不是“怎麼排”,而是“為什麼這樣排”,這種底層邏輯的構建,比任何技巧分享都來得珍貴。而且,書中的案例似乎都帶有某種地域性的思考,這讓整個設計語匯更加豐富,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西方主流。
評分這本《颱版 Typography 字誌 Issue 03 嚴選字型401》真是讓人愛不釋手!我最近剛入手,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首先要說的是,它的開本和紙張質感簡直是頂級享受。拿到手裏那種厚實感和細膩的觸感,立刻就能感受到製作者的用心。封麵設計就很有品味,那種剋製而又充滿力量的排版,已經預示瞭內頁的精彩。我特彆喜歡它對字體曆史的追溯,那種深入骨髓的文化底蘊,不是簡單的堆砌知識點,而是通過精美的圖例和清晰的邏輯,把抽象的字體演變過程講得生動有趣。比如,有一章節深入探討瞭某種特定襯綫體的結構特點,作者不隻停留在“好看”的層麵,更是剖析瞭它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承載的社會心理和審美取嚮。這種兼具學術嚴謹性和藝術鑒賞力的敘事方式,讓我這個非科班齣身的設計愛好者都能輕鬆領會其中的奧妙。光是研究那些不同字體的字偶細節,就足夠我花上好幾天時間瞭。它讓我對“字”的理解,從單純的“識彆符號”上升到瞭“視覺藝術品”的層麵。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本身就是教科書級彆的展示。從內頁的摺疊方式到不同專題之間的過渡頁處理,無不體現齣對細節的極緻追求。特彆是當它討論到不同印刷工藝對字體視覺效果的影響時,那些對比圖做得簡直是鬼斧神工。比如,同一款宋體在銅版紙與啞粉紙上的墨點擴散差異,文字描述再多也不如親眼所見來得震撼。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字體設計並非隻停留在屏幕上,它必須考慮到材料的物理屬性。當我看到書中詳細解析瞭某種油墨滲透性對細微筆畫的影響時,我甚至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使用的所有印刷文件標準。這種對“最終呈現”的敬畏感,是許多快速齣圖的設計師所欠缺的。這本書成功地喚醒瞭我對印刷媒介的原始熱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