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型液晶彩电维修技能速成
定价:35元
作者:孙立群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111435754
字数:339000
页码: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液晶彩电维修技术的图书,通过介绍液晶彩电的基础知识和对液晶彩电单元电路的分析与检修,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液晶彩电的工作原理、典型故障的检修方法、检修技巧和捷径。另外,还通过图解的形式给出了更换液晶屏和背光灯的方法,并介绍了拆卸液晶屏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供广大家电维修人员、无线电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家电维修培训班、职业类学校的教材。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稍微有点偏向于教科书的严谨,但整体上还是能保持一种不卑不亢的专业态度。我发现它在介绍一些比较精密的焊接技巧时,措辞非常谨慎,强调了静电防护的重要性,这对于电子设备维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环节,很多速成手册为了追求速度常常会忽略这些细节。书中对不同品牌、不同年代液晶彩电的差异性也做了简要的分析,比如某日系品牌常用的电源拓扑结构和某国产品牌的集成方案的不同,这让读者在面对各种送修的机器时,不至于因为品牌差异而感到措手不及。唯一让我略感遗憾的是,对于一些相对较新的技术,比如Mini-LED或OLED面板的驱动和维修,内容似乎还不够丰富,可能受限于出版时间或技术普及度,但对于我家中老款的CCFL背光或早期LED背光电视来说,这本书的覆盖面已经足够深入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那种略带年代感的蓝绿色调,让我想起了以前老式家电维修手册的风格。我其实是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买下的,家里那台用了快十年的液晶电视终于开始时不时地抽风,花屏、竖线,各种毛病都出来了。我一个对电子产品维修完全是门外汉的人,拆开电视机后面板的那一刻,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电路板和排线,简直是束手无策。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把我这个小白领拉进门,让我至少能分辨出哪个部件大概是出了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扔一堆深奥的专业术语把我吓跑的书。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有大量清晰的实物照片对比,最好是能用箭头明确指出故障点可能存在的位置,那种“你看到这个红圈里的电容了吗?如果它鼓包了,那就是它坏了”的直白指引,对我这种需要视觉辅助才能理解复杂概念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基础的万用表使用技巧,教我怎么安全地测量电压和电阻,那我就太感激不尽了。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其实更多集中在它“速成”这个定语上。我白天有全职工作,晚上才能挤出时间来看书,所以我需要的是效率,是那种能快速建立起维修知识框架的结构。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液晶面板结构认识,到具体的背光系统、T-CON板、主板的逐一攻克,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我非常喜欢。它似乎刻意避免了过多涉及晶体管、集成电路的深层物理原理,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现象与结果”的对应关系上。比如,当出现“屏幕中间区域亮度异常”时,它会立刻引导读者去检查背光灯条的供电和驱动IC,而不是让你先去复习半导体物理学。这种实用主义的编写风格,让我想起了以前学开车时教练教我的口诀,直接针对操作,非常接地气。如果能再增加一个快速查询索引,比如按“故障现象”查找对应章节,那就更完美了,这样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突发状况就能立刻翻阅,省去大量搜索时间。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厚度,得啃多久啊?”内容排版上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字号适中,行距也比较舒服,长时间阅读眼睛不会太酸涩。我翻阅了一些关于电源模块故障排除的部分,里面的图解虽然不算特别高清的彩色照片,但那些手绘的电路原理图倒是相当精准,对于理解电流是如何在各个模块间流转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软故障”和“硬故障”的区分,很多时候电视机的问题并非硬件损坏,而是固件或设置出了岔子,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论述非常细致,甚至提到了如何进入隐藏的工程模式进行系统复位,这点在很多市面上流行的维修指南里是很难找到的深入细节的。这让我意识到,维修不仅仅是换零件,更是一种系统性的排查逻辑。我希望作者能多分享一些在实际维修现场遇到的“疑难杂症”案例,那种“本来以为是主板坏了,结果只是某个滤波电容虚焊”的经历,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比单纯的理论知识有价值得多。
评分读完前面几个章节后,我开始思考这本书在工具推荐部分应该如何进行。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从“极简入门”到“专业进阶”的工具包列表。对于新手来说,动辄购买一整套昂贵的专业维修设备是很大的负担。理想中的推荐应该是:首先,哪些是必须用万用表和螺丝刀就能搞定的基础检查;其次,哪些是针对特定故障(比如更换电容或排线)需要添置的特定工具,比如热风枪和合适的撬棒。这本书的理论深度恰到好处,它没有把维修过程浪漫化,而是非常写实地展示了故障排除的繁琐和对细致观察的要求。它真正教会我的不是“怎么换零件”,而是“如何像一个工程师一样思考和定位问题”。这种思维模式的建立,才是真正的“速成”之本,它让我在面对新的、从未见过的故障时,也有了一套可以遵循的排查路线图,而不是盲目地去网上搜索症状匹配的维修帖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