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光传输系统运行与维护
定价:28元
作者:贾璐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11399353
字数:349000
页码:21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按照新的职业教育改革精神,结合近年来课程建设与改革经验编写。以“十二五”期间城市光网的建设为背景,全面介绍了光传输网络的硬件结构和网络协议体系,并结合通信工程项目详细介绍了光传输设备的安装调测、光传输业务的开通、光传输系统的维护等方面的操作。引导学生在掌握光传输网络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光传输系统项目施工维护中的各项技能。
本书可分为两个部分。部分为~5章,主要介绍光传输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光传输系统的通信线缆和发送接收设备、同步数字传输体制等。第二部分为第6~10章,主要介绍光传输系统工程实践操作技能,包括硬件安装、设备调测、业务开通、故障检测及例行维护等方面的技能。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光传输系统工程领域的技术参考用书。
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免费电子课件、课后练习题答案等,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学校,均可通过来电(010-88379564)或电子邮件(cmpqu@163.)索取。有任何技术问题也可通过以上方式联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光传输系统运行与维护》真是太实用了,我最近刚接手公司的数据中心光网络维护工作,手头资料少,心里没底。这本书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它不像那种高屋建瓴的理论教材,而是非常扎实地从一线工程师的角度出发,把光传输系统从物理层到链路层,再到网络层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掰开了揉碎了讲。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OTN设备故障排查那一章,作者不仅描述了故障现象,还给出了详细的步骤指导,甚至是特定厂商设备的命令行操作示例,这在其他书中是很难找到的。每次遇到棘手的告警,我都会翻一翻,总能找到相关的排障思路,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业务中断时间。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上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更像是一本经验丰富的师傅手把手教出来的实战手册,而不是一本学院派的教科书。
评分我非常欣赏作者在书中对于新技术标准和遗留系统兼容性问题的探讨。我们现在的网络是多种技术、多个代系设备混杂运行,设备协议和管理接口千差万别,这给日常的跨平台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光传输系统运行与维护》这本书没有回避这种复杂的现实,而是针对性地给出了多厂商环境下的统一监控和告警关联分析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对一些老旧的SDH/SONET设备与现代OTN平台之间的业务迁移和互联互通的注意事项,讲得非常到位,避免了我们在进行网络演进时踩到不必要的“兼容性地雷”。这本书的视野是面向未来、立足当下的,它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维护当前的系统,更指明了如何平稳、高效地迈向下一代光网络。对于任何一个负责复杂、异构光传输网络的老大难问题解决者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符合工程实践的流程。它不是简单地按照光传输技术的章节顺序排列,而是更倾向于一个运维生命周期的视角:从系统设计初期的规划要点,到日常巡检的最佳实践,再到突发故障的应急响应,最后是系统优化和升级的策略。这种结构让我在学习时能够更好地将知识点与我的日常工作任务对齐。特别是关于光功率预算和链路裕量管理的章节,作者提供了一套非常清晰的计算模型和判断标准,让我们在扩容新业务时,不再是凭感觉添加放大器或再生器,而是有据可依地进行科学决策。对于我所在的大型骨干网项目,这种严谨的工程方法论至关重要。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整个光网络的“健康状况”有了一个更全面、更量化的把握能力,不再是被动救火,而是开始主动预防和规划。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光通信的书籍不少,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讲解阶段,对“维护”这个环节的关注度不够。《光传输系统运行与维护》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对运维细节的深度挖掘。比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网管系统(NMS)进行性能数据的深度分析,如何从BER/误码率曲线中反推出光模块老化的趋势,甚至连设备重启、软件升级时的业务保护策略都有详细的步骤说明,避免了“误操作”带来的风险。这些都是教科书上不会教,但实操中又极其关键的“经验之谈”。这本书让我明白,维护工作绝不仅仅是更换板卡那么简单,更是一个涉及流程管理、数据分析和前瞻性风险控制的系统工程。它提供了一种从“操作员”到“系统管理者”的思维转变路径。
评分我本来以为光通信方面的书都会是枯燥的公式和晦涩的原理,但是《光传输系统运行与维护》这本书在保持专业深度的同时,文笔上做了很多巧妙的平衡。它没有过度纠缠于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运行”和“维护”这两个核心环节上。比如,在介绍色散补偿模块(DCM)的维护时,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来解释补偿原理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这对于我这种偏向于网络管理而非底层物理研究的工程师来说,理解起来轻松很多,而且能很快地建立起对这些关键器件工作状态的直观认识。书中对于不同光缆敷设环境下的环境应力监测和防护措施也讲得非常细致,这些都是平时在机房里容易被忽略,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大麻烦的关键点。整体阅读下来,感觉作者对行业的理解是全面且深刻的,能够预见到运维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