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換馬:危機時代的中國抉擇
:35.00元
售價:23.8元,便宜11.2元,摺扣68
作者:代鵬
齣版社: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80112925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和危機有關的著作,但卻不是一本研究危機本身的著作。
本書是一本和經濟有關的著作,但肯定不是一本晦澀高深的經濟學教科書。
歸根結蒂,作者認為,研究次貸危機還是為瞭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麵臨的迫切問題。次貸之危的背後,正是“中國之機”!那麼如何轉“危”為“機”,並且把這個問題說得通俗易懂呢?
——這,正是本書所試圖解決的問題!
目錄
引言 無限風光
部分 兩個百年之約背後的中國抉擇
兩個大大提前的約定
弗格森教授的“新發明”
中國經濟增長的世界意義
變化中的2008
危機中的國傢抉擇
刻不容緩的“換馬”
個層次的換馬:經濟增長動力的換馬
第二個層次的換馬:經濟發展戰略的換馬
第三個層次的換馬:現代化發展戰略的換馬
來自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召喚
跨過黃金門檻
“四非社會”時代的到來
第二部分 三大秩序的變革契機
維係世界的三大製度安排
被次貸危機改變瞭的世界政治版圖——“超霸時代”的句號
誤中副車的石油奇謀
不期而至的多極時代
被次貸危機改變瞭的世界貨幣與金融秩序——美元體製的動搖
“紙黃金”與“真霸權”
“華盛頓共識”陷阱
特裏芬的“烏鴉嘴”
無可奈何花落去
“美元邊緣化”之路
被次貸危機改變瞭的世界貿易與産業格局——國際“剪刀差”的弱化
“肥水不流外人田”之禍
“金剪刀”的沒落
第三部分 次貸危機是什麼
幾個要命的關鍵詞
次級膨脹的背後
次級抵押債券的“貢獻”
信用違約掉期的“保險”
次貸危機的傳染軌跡
都是利率惹的禍
忽啦啦似大廈傾
“World on the edge”——世界站在瞭懸崖的邊緣
風中的飛蛾:誰能成為幸存者
縮水富豪的排行榜
:後的防火牆
經濟國傢主義的流行
《2008年緊急經濟穩定法案》
“放水淹沒”療法
誰之過
態度決定一切:對宏觀之失的思考
脫繮之禍:市場之失的背後
道德風險:危機的微觀根源
奧巴馬的憤怒
中國會是下一根風中之燭嗎
第四部分 中國經濟抗震分析
“不差錢”的中國金融業
防火牆的隔絕
基本麵的改善
監管者的貢獻
資金鏈的牢固
決策者的強大
有錢真好
4萬億:中央的火車頭
兩個引起瞭廣泛關心的問題
全麵跟進的地方投資
忽如一夜春風來的“巨工程”
未來會怎樣
第五部分 換馬:繁榮的中國式道路
繁榮的根本之策
三個否定性的答案
迫在眉睫的“換馬”
經濟增長動力的換馬
三個“過去時”的瓶頸
舊方式的極限
一個嶄新的視角
內需的潛力和能量
經濟發展戰略的換馬
跨越“鬍煥庸綫”
動力內在化與發展戰略轉型
現代化戰略的“換馬”
“三農”問題的新思路
城鄉一體化的實現路徑
一場結構性調整的持久戰
第六部分 四非:進入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中國
“百年之悔”的背後
再談“三盎司黃金”門檻
經濟社會結構形態的變遷
以“365<7”為“起點”
“四非”社會的總體特徵
非常規:與眾不同的中國社會一經濟增長模式
非綫性:量變一質變的結構轉型與跨越式發展
非均衡:經濟發展動力的矛盾式增長
非穩定: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的發展過程
結語 第三次思想解放:我們解放什麼
我們所知的曆史已臻於終點瞭嗎
福山的妄言
東亞模式的爭論
北京共識與華盛頓共識之爭
北京共識的實質
“彭氏中國威脅論”
中國人近現代的三次思想解放
次思想解放:從“他信”到“自信”
第二次思想解放:從“兩個凡是”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第三次思想解放:走人傢的路還是走自己的路
後記 做中國氣派的學問
作者介紹
代鵬,男,雲南省昆明市人,1973年生。1992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先後獲得哲學學士、科學技術哲學碩士、國際金融學博士學位。2002年畢業留校任教至今。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北京財政學會理事。曆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校團委書記、西藏自治區國資
文摘
序言
一直對中國的發展軌跡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被冠以“危機”之名的時刻。《換馬:危機時代的中國抉擇》這個書名,精準地捕捉瞭我一直以來關注的核心問題。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和描繪這個“危機時代”的?是全球經濟周期性的下行,還是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抑或是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陣痛?“換馬”這個意象,在我看來,遠不止於人事變動,它更可能象徵著一種戰略方嚮的調整,發展模式的轉型,甚至是一種意識形態的革新。我期待作者能深入剖析,當中國麵臨嚴峻挑戰時,是如何做齣那些至關重要的“抉擇”的。這些抉擇是在怎樣的博弈和權衡下産生的?又將帶領中國走嚮何方?這本書的名字給我一種強烈的信號,預示著它將對中國麵臨的復雜局麵進行一次深刻的解讀,並試圖揭示那些影響中國未來走嚮的關鍵決策過程。
評分《換馬:危機時代的中國抉擇》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中國曆史上那些重要的變革時期。每一次“危機”都伴隨著“抉擇”,而每一次“抉擇”又往往伴隨著“換馬”的陣痛與新生。這本書似乎試圖探討的正是這樣一個宏大的主題:在當前全球和國內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中國將走嚮何方?我尤其關注作者如何理解和分析我們正經曆的“危機”。它是一種短期陣痛,還是長期結構性問題?是外部環境倒逼,還是內部動能不足?而“抉擇”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對不同政策方嚮、發展路徑的深入比較和分析,例如,是在經濟上更加側重創新驅動,還是傳統産業的升級?在社會層麵,如何平衡發展與公平?在國際關係上,中國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換馬”這個詞,我理解為是一種主動或被動的戰略調整,可能是人事上的更迭,也可能是製度上的改革,甚至是一種觀念上的更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具有前瞻性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中國在應對挑戰時所展現齣的智慧與韌性,以及在做齣艱難選擇時所需要的勇氣與擔當。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換馬:危機時代的中國抉擇》確實引人遐想,尤其是“危機時代”和“中國抉擇”這幾個詞,瞬間就勾起瞭我對當下社會復雜性和未來走嚮的深切關注。我一直對中國的發展曆程抱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那些關鍵性的轉摺點,它們往往決定著一個國傢乃至一個時代的命運。這本書似乎正是聚焦於這樣一個時期,通過“換馬”這個比喻,暗示著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發生,或者說是必要的調整。我特彆好奇作者將如何描繪這些“危機”,它們是經濟上的、政治上的、還是社會性的?又或者是一種多重危機的疊加?而“抉擇”則意味著我們站在十字路口,必須做齣艱難的選擇,這些選擇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是改革開放式的壯士斷腕,還是更加審慎穩妥的漸進式推進?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讓我們看到那些隱藏在新聞報道和官方敘述之下的真實睏境和潛在的可能性?我期待作者能夠深入剖析中國在麵臨挑戰時所展現齣的韌性和智慧,以及在做齣選擇時所經曆的猶豫、權衡和最終的決定過程。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張力,讓我對它所能揭示的內容充滿期待。
評分最近在書架上看到《換馬:危機時代的中國抉擇》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我感到一股撲麵而來的現實感和緊迫感。“危機時代”這個詞,相信每一個關心中國發展的讀者都會深有感觸,它不僅僅指嚮經濟增長放緩的挑戰,更可能包含著國際局勢的變幻、社會結構的重塑以及意識形態的碰撞。而“中國抉擇”,則將焦點凝聚在中國這個主體身上,它暗示著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中國需要獨立自主地做齣影響深遠的決定。我非常好奇作者會如何定義和闡釋這些“危機”,是通過宏觀的數據分析,還是通過微觀的案例解構?“換馬”的比喻則更加耐人尋味,它可能意味著領導層的更替、發展戰略的調整、甚至是思維模式的轉變。究竟是中國需要“換一匹更好的馬”來應對挑戰,還是“換一種駕馭馬匹的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深入淺齣的解讀,幫助普通讀者理解那些宏大敘事背後的復雜邏輯,洞察中國在關鍵時刻的戰略考量,以及這些抉擇對我們每個人生活可能帶來的具體影響。這絕對是一本能夠激發深度思考的書。
評分《換馬:危機時代的中國抉擇》的書名,仿佛一幅壯闊的曆史畫捲徐徐展開,其間充滿瞭挑戰與機遇,也蘊含著無數的未知。我迫切想知道,作者筆下的“危機時代”具體指嚮哪些方麵?是經濟增長麵臨的瓶頸,還是社會結構日益顯現的矛盾?是國際關係的風雲變幻,還是科技創新領域的激烈競爭?“換馬”這個詞,在我看來,充滿瞭隱喻的力量,它可能代錶著領導層的更迭,也可能意味著發展理念的革新,甚至是國傢整體戰略的轉型。而“中國抉擇”則將焦點聚集在中國這個行動者身上,我非常好奇,在這些重大的“危機”麵前,中國將如何做齣選擇?是堅守既有的道路,還是尋求突破性的變革?這些選擇又將如何重塑中國的未來,並對世界格局産生怎樣的影響?這本書的名稱本身就極具吸引力,讓我對作者能否提供深刻的洞察和前瞻性的分析充滿期待,希望它能為我們揭示在中國應對挑戰時所展現齣的智慧與策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