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实用成语词典 |
| 作者 | 唐文辞书编委会 |
| 定价 | 29.50元 |
| 出版社 | 海燕出版社 |
| ISBN | 9787535065599 |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软精装 |
| 开本 | 64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收录成语8000余条。 特别设置“任意字速查索引”:只要知道一个字,就能找到含有这个字的所有成语啦。 以释义和例句为主体,夯实成语基础。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装帧,虽然是工具书,但那种沉甸甸的质感,配上内页清晰的宋体字,阅读体验极佳,长时间查阅眼睛也不会太累。更重要的是,它的“实用性”体现在它的检索效率上。我这个人向来不擅长死记硬背,如果一个成语的首字不确定,或者只记得其中一两个字的大致意思,很多电子词典就会束手无策,或者给出大量不相关的结果。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似乎考虑到了这种“模糊记忆”的情况,它在部首和笔画的检索辅助上做得非常到位,即使我只记得“那个好像是跟马有关的字,但又不完全是马字旁”,翻阅索引时总能很快定位到可能的区域。这种基于传统纸质工具书的物理查找乐趣与效率的结合,是冰冷的电子屏幕难以比拟的。它鼓励你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算法推送的结果,这种人机交互的良性互动,才是真正的“实用”之道。
评分老实说,市面上的成语词典汗牛充栋,但很多都沦为了给学生应试的速查本,内容浅尝辄止。这本由唐文辞书编委会操刀的版本,却流露出一股老派文人对语言的敬畏之心。我尤其赞赏它对一些相对少见但依然在文学创作中有较高使用价值的成语的收录和解释。比如,那些描述自然景象或特定心境的成语,往往最难把握其神韵。书中对这类词汇的处理,往往会引用两三句贴切的例句,这些例句的选取极具眼光,既不落俗套,又精准地描绘了成语的语境氛围。对我这样一个业余写作爱好者来说,这本词典不啻于一本“灵感宝库”。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你“如何更优雅、更有力量地使用它”。这种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完美融合,让它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我不断打磨自己文字表达的幕后导师。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工具书的期待值是比较低的,总觉得无非是把王力先生的那些经典著作做了个简单的数字化或重新排版而已,能有什么新意?可深入使用后,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实在太片面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恰恰体现了现代人阅读习惯的优化。比如,它对近义词和反义词的区分处理得极其巧妙,不是简单地并列罗列,而是通过层级和加粗来引导读者的注意力,让你一眼就能抓住核心差异点。我曾经在撰写一篇关于古代官场生态的文章时,需要在“虚伪”和“谄媚”之间找到最贴切的那个词,网络搜索只能给出模糊的解释,但这本书通过对比“阿谀奉承”和“阳奉阴违”的语境差异,瞬间点明了区别,那种细微的语感差别被精确地捕捉并呈现了出来。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词汇查找,更像是在进行一场高水平的语言学对话,让我对汉语的表达能力有了更深一层的敬畏。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绝对是资深词典编纂团队才能做到的水准。
评分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那么点“洁癖”的读者,非常反感市面上很多为了迎合快节奏生活而大量删减或简化了文化内涵的出版物。这本《实用成语词典》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的“实用”二字,并没有以牺牲学术严谨性为代价。当我查阅一些具有复杂历史背景的成语时,它的释义部分清晰地勾勒出了典故的来龙去脉,甚至会指出不同版本、不同时期对该成语的细微引申义。这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和讽刺至关重要。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读一本比较晦涩的古籍,其中一句话用了两个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的成语,单独查阅时总感觉意犹未尽,但将它们放在这本词典里对照查阅后,两者的互动关系和作者的用意立刻就清晰起来了。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溯源能力,让这本书成为了我案头不可或缺的“精神放大镜”,它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文字背后那个时代的思想脉络。
评分这本厚重的工具书摆在书架上,光是看到那个挺括的封面和密密麻麻的字体,我就知道它绝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速成指南。我尤其欣赏它在收录上的那种扎实和审慎,翻开任何一页,都能感受到编纂者在字斟句酌背后的那份匠心。它不像有些辞典,为了追求数量而塞入大量生僻到几乎无人使用的词条,这本书显然更注重实用性。我记得上次遇到一个非常经典的典故,但一时想不起准确的成语表达,对着好几本网络上的“热门词汇集”搜索无果,最后还是翻开了它,立刻就找到了那个恰到好处的四字箴言,而且注释详尽,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还追溯了它在古代文献中的出处,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真是不可替代。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进行书面表达,或者对传统文化有深入兴趣的人来说,这种稳定可靠的参考价值,远胜于那些花里胡哨的“新潮”读物。它提供的不仅仅是词语,更是一种对汉语精炼之美的尊重和传承,读起来让人感到安心,仿佛手中握着一本可以信赖的语言“压舱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