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应用文写作
: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陈子典,胡欣育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303130917
字数:600000
页码:4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陈子典、胡欣育主编的《应用文写作》在内容上,紧跟形势,追求新意,吸取学科研究新成果,选用新例文,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应用文写作的规律的同时又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并将理论知识、例文评析、能力训练三部分内容融为一体,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能力培养。在体例上,按照应用文写作概述、行政公文、事务文书、规章文书、经济文书、司法文书、生活文书、传播文书、礼仪文书的顺序进行安排。在教学方法上,特别注意引用正、反事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不仅知道该怎样写,而且知道不该怎样写,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每章节都有学习要求、文种概述、结构与写法、写作要求、例文评析、思考练习等内容。“思考与练习”的题目多种多样,如解释概念、填空、选择、改错、判断、分析、问答、拟写等题型,既方便老师讲授,又方便学生联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理论,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系统化的思维训练。作者的笔触非常老练,尤其是在描述那些需要严密逻辑和精确措辞的公文写作部分时,语言简练,毫不拖泥带水,充分体现了应用文“少即是多”的核心精神。书中对于不同场合下的“语体风格转换”的探讨,更是妙笔生花。比如,如何将原本冷硬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既符合规定又不失亲和力的对外声明,这中间的微妙平衡,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对比,给出了极具启发性的解释。它不仅仅教你“怎么写”,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写”,深层次地剖析了文字背后的权力关系、沟通意图以及受众心理。这种对写作意图的深度挖掘,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普通的写作手册,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有效社会沟通的心理学读本,帮助读者在文字构建的世界中,掌握主动权。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几乎是立竿见影的。我尝试着按照书中对于“会议纪要”和“项目建议书”的模板和流程进行修改和撰写,明显感觉到效率的提升和成果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细节处理上,书中提到的“信息权重排序原则”和“关键数据可视化呈现技巧”,都是以往我工作中容易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书斋里的理论著作,而是真正面向职场一线、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实战指南。书后的附录部分,虽然是辅助材料,但也做得非常用心,各种常用格式规范的速查表格,简直就是工作桌上的“救急锦囊”,让人在紧急情况下也能迅速找到标准答案,避免因格式错误而导致工作延误。可以说,这是一本读完后,你不需要再翻阅其他零散资料,就能基本应对大多数日常工作文书需求的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封面处理,初拿到手里就给人一种扎实的学术气息,仿佛预示着里面内容的重量感。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触感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需要经常查阅和研习的工具书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考量。更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处理得极为精妙,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和段落间距的把握恰到好处,使得复杂的理论和大量的实例能够以一种清晰、有逻辑的方式呈现出来。特别是那些关键性的概念和模板解析部分,作者显然花了不少心思进行了视觉上的区分和强调,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所淹没。整体来看,这是一本在“硬件”上就达到了专业水准的出版物,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阅读工具,让人愿意反复翻阅和使用。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是衡量一本严肃读物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尺,它让学习过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享受,而非枯燥的任务。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群显然是深谙应用文写作领域前沿动态的专家团队。他们在内容中融入了许多近年来新兴的应用文体,比如针对新媒体平台的官方发布文案的规范性探讨,这体现了极强的时代敏感度,避免了许多传统教材的滞后性问题。同时,书中对不同行业(如金融、科技、行政等)的特殊文书要求的差异性分析,也做得非常细致和专业,体现了其广博的知识面和严谨的学术态度。这种多维度、全景式的覆盖,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象牙塔里的学生,还是身处复杂行政体系中的职场人士,都能从中找到量身定制的指导。它成功地在“规范性”与“灵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交汇点,既强调了应用文的不可逾越的底线,又鼓励了在底线之上进行创新和优化,这种平衡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逻辑和结构安排,展现出一种非常成熟的教学思路。它并非简单地堆砌各种文体规范,而是采取了一种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的递进方式展开。开篇部分对“应用文”这一概念的界定和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定位,阐述得极为透彻,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作者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写作要求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梳理,这种分类系统性极强,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快速定位到所需的内容板块。我特别欣赏它在每一个文体介绍完毕后,所附带的“常见错误剖析”环节。这部分内容极为实用,它跳脱出理论的完美范式,直击实际工作中人们最容易陷入的误区,用一个个鲜活的“反面教材”来强化正确的操作规范,这种“避雷指南”式的教学方法,比单纯的正向指导来得更为深刻和有效。这种结构设计,确保了读者在掌握基本框架后,还能拥有应对复杂局面的实战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