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云计算在电信运营商中的应用 深度阐述云计算在电信行业的应用 电子与通信 书籍 |
| 作者: | |
| 定价: | 59.0 |
| 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2015-02-01 |
| ISBN: | 9787115380104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从云计算关键技术和应用情况着手,阐述了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发展策略、云计算IaaS资源池的规划与建设、云计算工程建设管理模式、IT系统的云化迁移及实施、云计算资源池的精细化运营等内容,全方位描绘了电信运营商的的云计算规划、建设、迁移、运营、管理等流程,为电信运营商建设和运营云计算业务提供了参考。同时,本书还针对大数据、云存储、云计算等业界关注的领域进行探讨,并从定制化服务器、机房电源系统、机房空调系统等角度分析了适用于云数据中心的技术方案。 |
| 目录 | |
| 目 录 章 概述1 1.1 简介1 1.2 中国云计算发展4 1.2.1 发展阶段分析4 1.2.2 核心关注4 1.2.3 应用市场分析5 1.2.4 产业发展对策建议6 1.3 云计算的核心特征与技术6 1.3.1 核心特征6 1.3.2 云计算系统的核心技术7 1.4 云计算的相关问题7 1.5 小结8 参考文献9 第二章 云计算关键技术及应用10 2.1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10 2.2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10 2.2.1 服务器虚拟化10 2.2.2 应用虚拟化11 2.2.3 多租户12 2.2.4 云存储12 2.2.5 云计算承载网络13 2.2.6 云桌面15 2.2.7 GPU云15 2.2.8 IaaS运营管理相关技术16 2.2.9 大数据17 2.3 云计算的应用18 2.3.1 云计算的应用领域18 2.3.2 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19 2.3.3 云计算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21 2.3.4 云计算在物联网中的应用23 2.4 小结26 参考文献26 第三章 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发展策略27 3.1 云计算为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机遇28 3.1.1 建设对内服务的私有云28 3.1.2 建设对外服务的公众云29 3.1.3 建设运营商的云计算IDC30 3.1.4 发展运营商级的PaaS32 3.1.5 发展运营商级的SaaS33 3.2 电信运营商的云计算业务运营33 3.2.1 电信运营商云计算业务类型33 3.2.2 三大电信运营商典型云计算业务应用37 3.3 国内外运营商的云计算发展现状38 3.3.1 主要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发展现状38 3.3.2 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云计算战略发展现状40 3.4 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发展策略建议43 3.4.1 电信运营商转型战略43 3.4.2 电信运营商总部云计算转型发展战略建议44 3.4.3 电信运营商省市分公司云计算转型发展战略建议45 3.5 小结46 参考文献46 第四章 云计算IAAS资源池规划与建设47 4.1 IAAS资源池规划建设思路概述47 4.1.1 IaaS资源池建设基本原则47 4.1.2 资源池建设总体目标48 4.1.3 资源池规划关键要素48 4.1.4 资源池建设一般步骤48 4.2 IAAS资源池的关键技术49 4.2.1 服务器虚拟化49 4.2.2 存储虚拟化54 4.2.3 网络虚拟化57 4.3 IAAS资源池容量规划及布局62 4.3.1 资源池容量规划62 4.3.2 资源池布局63 4.4 IAAS资源池建设实施方案65 4.4.1 资源池节点架构65 4.4.2 计算资源部署方案65 4.4.3 存储资源部署方案68 4.4.4 网络部署方案建议72 4.4.5 部署要求74 4.4.6 软硬件配置建议75 4.5 IAAS资源池HA及DR81 4.5.1 虚拟化环境下的HA81 4.5.2 虚拟资源池节点DR84 4.6 小结87 参考文献87 第五章 IT系统的云化迁移及实施88 5.1 新建平台要求及部署88 5.1.1 总体要求88 5.1.2 部署要求88 5.1.3 部署方式89 5.2 现有平台迁移评估方法91 5.2.1 平台云化流程91 5.2.2 业务现状收集91 5.3 虚拟化技术适用性评估93 5.3.1 适用性要素93 5.3.2 不适用要素94 5.3.3 平台复杂度94 5.3.4 业务系统整合评估模型95 5.3.5 评估流程及注意要点96 5.4 不同场景下系统迁移、割接方案97 5.4.1 业务迁移方式97 5.4.2 迁移场景97 5.4.3 系统部分云化迁移98 5.5 运维体系的适配99 5.5.1 运维体系的变化99 5.5.2 平台私有云运维体系100 5.5.3 IaaS公有云运维体系101 5.5.4 运维组织职责103 5.5.5 资源池维护部门组织建议103 5.6 小结104 参考文献104 第六章 云计算资源池精细化运营105 6.1 业务云平台资源池工作原理1 |
| 编辑 | |
| 本书的创作团队具有丰富的云计算项目规划、设计经验,对云计算项目在通信运营商中的规划、可研、设计、采购、上线、维护、运营以及工程管理等各环节都有深度参与。书中各章节内容均根据实际的项目经验梳理、提炼而成,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的作者都是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多年从事电信战略咨询、网络规划和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员,本着将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对云计算的认识与理解提供给更多人分享的宗旨,写作了本书。本书在体系结构和内容安排上力图全面揭示云计算的本质及内涵,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全面剖析建设及运营的思路,终提出运营商开展云计算业务的策略建议,以满足业界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封面那种深邃的蓝色调,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数字天空,与“云计算”这个主题形成了完美的视觉契合。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那种低调的专业气息所吸引。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触感光滑细腻,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对于一本技术深度类的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图表和示意图的排版布局,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即便是涉及复杂网络架构的插图,也能做到一目了然,这点对于理工科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排版设计师显然对技术书籍的阅读体验有着深刻的理解,字体大小和行间距的拿捏恰到好处,使得即便是那些密密麻麻的代码片段或参数列表,也显得井井有条,完全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压迫感。整体看来,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它就散发出一种专业、严谨且令人信赖的气息,这本身就是对内容质量的一种无声的保证,让我对后续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组织能力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它成功地在“专业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很多技术书籍要么是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要么就是为了追求通俗而牺牲了准确性,但这本书似乎找到了一个中庸之道。作者的用词精准、简洁有力,在需要高度概括时,能用最少的文字点明核心要义,而在需要解释复杂机制时,又能调动丰富的类比和形象的描述来辅助理解。我发现自己可以快速地捕捉到那些技术名词背后的深层含义,而不需要频繁地停下来查阅背景资料。这种流畅自然的行文节奏,让我的阅读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保持了对知识的深度吸收。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参考书,更像是一部精心打磨的学术散文,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让人感到心悦诚服。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务实”的态度,这使得整本书摆脱了纯理论探讨的枯燥感。书中的论述风格并非那种高高在上的“布道者”口吻,而更像是一个长期奋战在项目一线的工程师在分享他的实战心得与教训。他不会避讳提及那些在实际部署中常常被忽略的边缘情况和潜在陷阱,这些细节的披露,对于真正想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价值简直是无价之宝。例如,在讨论资源调度和成本控制的部分,作者引用了好几个对比鲜明的案例,详细分析了不同策略在不同负载场景下的实际表现,数据翔实可靠,分析逻辑严密,真正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原则。这种将理论与残酷的商业现实紧密结合的叙事方式,让阅读体验充满了代入感和紧迫感,仿佛不是在看书,而是在参与一场高级的技术研讨会。
评分对于关注行业前沿动态的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提供了足够的“前瞻性视野”,而非仅仅停留在对现有技术的复述上。作者在分析当前技术栈的同时,总会巧妙地植入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和探讨,这些思考并非空中楼阁般的幻想,而是基于对底层技术发展脉络的深刻洞察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书中的某些章节对未来架构演进的论述,让我对未来三到五年行业可能发生的变化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预判,这对于制定个人的学习路径和技术栈升级方向,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它不仅仅是让你学会“如何做”,更重要的是让你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未来该往哪里去”。这种兼具广度和深度的批判性思维引导,让这本书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它不仅是当下的参考,更是未来的导航灯塔。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划分和知识的递进逻辑,处理得非常高明,简直是一条精心铺设的知识阶梯。作者似乎非常清楚,一个初入此领域的读者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的困惑,所以开篇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底层技术,而是从宏观的行业痛点和转型的必要性入手,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和行业案例,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清晰的“为什么要变”的认知框架。随着阅读的深入,内容的密度逐渐增加,但过渡却处理得非常平滑,你会感觉自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从概念的宏伟蓝图,一步步走入了具体的实现细节和性能优化层面。特别是对某几个关键技术模块的剖析,其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停留在教科书式的描述,而是深入到了实际部署中会遇到的权衡取舍和工程实践的“黑箱”之中,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让复杂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