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常用词组词典

法语常用词组词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培鑫 编
图书标签:
  • 法语
  • 词典
  • 词组
  • 常用
  • 学习
  • 语言
  • 外语
  • 工具书
  • 参考书
  • 词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译文
ISBN:9787532774166
商品编码:29666613777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法语常用词组词典
  • 作者:钱培鑫
  • 定价:45
  • 出版社:上海译文
  • ISBN号:978753277416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1-01
  • 印刷时间:2017-11-15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
  • 包装:平装
  • 页数:974
  • 字数:1063千字

内容提要

钱培鑫著的《法语常用词组词典》收录5600余条 词目,26000余个词组;内容包括法国人惯用的词语 搭配、法语常用短语、动词与介词搭配、形容词与介 词搭配等。本词典旨在为读者丰富词汇量、掌握地道 的法语措辞提供切实的帮助。
    

作者简介

钱培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留法文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曾执教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长期从事法语教学、语言文学研究和同声翻译工作,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法文版)的编译者和定稿人之一。

目录

正文


《世界文学经典译丛:维多利亚时代小说选读》 一部跨越世纪的英国社会风貌与人性探索的宏伟画卷 内容简介: 《世界文学经典译丛:维多利亚时代小说选读》汇集了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约1837年至1901年)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五部小说精选篇章。本选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窗口,深入窥探那个充满剧烈社会变革、道德冲突与工业化浪潮下的复杂英格兰社会图景。我们精选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着不朽的地位,更以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对社会弊病的犀利批判以及对家庭伦理的细腻描摹而著称。 本书精选了简·奥斯汀的继承者们——狄更斯、艾略特、勃朗特姐妹、萨克雷等巨匠的代表作的精华部分。这些选段经过精心校订和现代化的译文处理,力求在保持原著韵味与精准传达时代背景信息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 选入作品精要: 一、 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Oliver Twist)与《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节选 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的旗手。本选集选取了关于伦敦贫民窟景象、济贫院的冷酷以及底层儿童悲惨命运的经典场景。我们着重呈现了奥利弗·特威斯特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片段,以及皮普(Pip)在渴望通过财富和地位改变阶层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道德困境与自我认知的发展。这些选段深刻揭示了工业革命初期城市化带来的贫富差距、司法体系的虚伪以及对“光荣的表象”下隐藏的黑暗的无情揭露。狄更斯的语言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讽刺的幽默感和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 二、 乔治·艾略特(玛丽·安妮·伊万斯):《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核心段落 艾略特被誉为“最伟大的英国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其哲理思辨和对地方社区心理的精微刻画而闻名。《米德尔马契》是其巅峰之作,被誉为“英国小说中的百科全书”。本选集聚焦于主人公多萝西娅·布鲁克(Dorothea Brooke)与老派学者凯索朋(Casaubon)的婚姻悲剧,以及镇上医生莱德盖特(Lydgate)如何在抱负与现实的妥协中逐步迷失自我。艾略特通过对人物内心深处动机的剖析,探讨了女性的受教育权、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永恒冲突,以及小镇生活的细微权力结构。 三、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Jane Eyre)高潮部分 勃朗特姐妹的作品以其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哥特式的氛围以及对女性独立精神的呐喊而独树一帜。《简·爱》是女性解放文学的先声。我们精选了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在桑菲尔德庄园的心理交锋,特别是简·爱在面对诱惑、屈从与坚守自我价值时的内心独白。这些文字不仅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贞洁和服从的严苛要求,更颂扬了超越阶级和外貌的、基于灵魂平等的真挚情感与独立意志的价值。 四、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名利场》(Vanity Fair)讽刺性叙事片段 萨克雷以其冷峻、机智的讽刺笔法,构建了一幅“名利场”上众生相的讽世画卷。《名利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或女主角,其叙事者以一种近乎全知的、带有批判色彩的视角,审视了上流社会的虚荣、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以及人际关系中的算计与伪善。本选集选取了贝琪·夏普(Becky Sharp)如何利用她的美貌和心计在社会阶梯上攀爬的片段,揭示了在财富和地位面前,道德的脆弱性。 选集特色与价值: 本选集不仅是文学欣赏的宝库,更是研究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史、性别史和道德哲学的珍贵资料。通过这些小说家的笔触,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 工业革命的阴影: 贫富悬殊的加剧、城市环境的恶化以及工人阶级生活的艰辛。 宗教与道德的重塑: 面对科学进步(如达尔文主义的挑战)和传统信仰的冲突下,社会道德规范的动摇与重建。 家庭与阶级的固化: 婚姻作为社会契约的本质、继承权的重要性以及阶级流动性的微弱可能性。 女性角色的张力: “天使在家庭中”的理想与女性智识觉醒之间的内在矛盾。 本书的译文团队由多位资深英国文学翻译专家组成,力求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捕捉维多利亚时代特有的庄重、繁复的句式结构和丰富而精确的词汇,确保读者能够体验到原著的文学质感。 通过这五位巨匠的视角,读者将得以一窥那个既充满进步热情又饱受道德煎熬的“日不落帝国”的真实面貌。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我最初接触这本词典时,是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的法语基础是有的,但最大的障碍在于“中式法语”的影子太重,总感觉说出来的话少了点“法语的骨架”。我希望找到的,是那种能帮我“重塑”句子结构的工具。这本书在“动词+介词+名词”这种核心搭配的讲解上,做得非常到位。它没有冗长的语法解释,而是直接给出“这个动词必须搭配这个介词才能表达这个意思”,这对我这种需要快速纠正习惯性错误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比如,关于“依赖”这个概念,书里清晰地展示了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它们在语气上的细微差别。我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练习中替换掉那些我原来习惯用的、但不够地道的短语。虽然要完全形成肌肉记忆还需要时间,但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更符合法语思维的“模板库”。

评分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语言学习,是学习如何与人建立连接,而不是仅仅学习如何正确地拼写单词。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情感表达”的处理。法语是一门非常注重情感色彩和微妙语气的语言,很多时候,一个词组的使用,比单纯的词汇量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法语水平。这本书在描述“赞美”、“安慰”或者“表达遗憾”这些需要高情商的场景时,提供的短语都非常到位,它们不是那种生硬的教科书式表达,而是带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我甚至发现了一些在当代法国电影和音乐中反复出现的表达,这让我对学习材料的“时效性”感到非常满意。它不只是罗列词汇,更是在教你如何“恰当地”使用这些词汇去触动人心。这本书为我的法语学习注入了一种更人性化的维度,让我感觉自己离真正融入法语交流圈又近了一步。

评分

我对语言学习的追求一向是追求那种“内在的语感”,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僵硬知识。市面上大多数的词典或短语手册,要么是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为了追求数量而牺牲了质量,很多短语放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人用。这本《法语常用词组词典》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做到了“克制”。它没有试图囊括所有东西,而是非常精炼地挑选了一些高频、高实用的表达。我特别欣赏它在组织内容时所体现出的那种“场景驱动”的逻辑,比如“表达感谢”、“提出请求”、“表示惊讶”等分类,这直接对应了我们在交流时最迫切的需求。我记得有一次,在跟一个法国朋友讨论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突然卡壳了,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过渡句来承接前后观点。翻阅这本书中关于“逻辑连接”的章节,我找到一个非常地道的表达,瞬间让我的陈述变得连贯流畅起来。这种即时生效的学习体验,是其他厚厚的教科书很难给予的。

评分

这本小册子,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打鼓的。封面设计得挺朴素,没什么花里胡哨的装饰,让我一度怀疑是不是什么早期的学习资料。我当时的需求是希望能快速提升日常口语的流畅度,尤其是在需要应对一些突发情境时,能蹦出几句像样的话来。我翻开目录,发现它并不是那种传统的、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词汇书,而是着重于“组块”的学习,这一点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它似乎更关注实际交流中的搭配,而不是孤立的单词记忆。比如,关于“时间表达”那一块,它罗列了好几个在电影里经常听到的表达方式,配的例句也挺生活化。我试着跟着读了几遍,发现某些习惯用法确实比我自己生硬地组合单词听起来自然多了。不过,我对其中一些稍微正式一些的商务用语部分兴趣不大,毕竟我目前的使用场景更偏向旅行和日常社交。整体感觉,它更像是一个“口语工具箱”,而不是一本详尽的语法参考书。如果目标用户是想尽快开口说话,而不是追求学术上的精准,这本书的侧重点可能会很对胃口。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的时间非常碎片化,所以我对任何学习材料的“易用性”都有极高的要求。如果一个东西需要我花费大量时间去适应它的排版或者查找规则,那它在我书架上的生命周期通常都很短。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得非常清晰,字体大小适中,而且最关键的是,它对于每一个词组都提供了简洁明了的语境说明。我不需要去查阅大量的注释才能理解这个短语的真正含义。有一次午休,我随便翻到了关于“抱怨”的部分,里面有一些非常形象的俚语式表达,虽然在正式场合可能不适用,但能让我更好地理解法国人在非正式场合的沟通方式。这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能窥见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核。它不是一本让你一口气读完的书,更像是一个可以随时随地取用、快速补充“弹药”的随身携带的“武器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