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子设备原理与维护
定价:39.80元
售价:27.1元,便宜12.7元,折扣68
作者:R.L.古德曼,聂爱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5-01
ISBN:9787030129543
字数:
页码: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电子设备原理与维护》系维修电工技术译丛之一,书中不仅简洁易懂地讲解了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而且还介绍了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如何对其进行检测和维修。通过大量的照片和图表,更加清晰地指导读者。书中分别对音响设备、彩色电视、电视卫星接收设备、DVD、摄像机、电话和手机、遥控器以及复印机和传真机的原理与维护保养进行介绍,以详实准确的电子学知识为基础,内容新颖、丰富,不乏生动性和趣味性。
《电子设备原理与维护》适合电工专业的技术人员,相关专业的爱好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学生阅读。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个人魅力,它不像某些官方教材那样板着脸孔,而是带有一种老派工匠特有的那种实在和坦诚。作者似乎真的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实践心得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电子科学的深厚热爱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讲解维护技巧时,他会特别强调安全规范的重要性,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很多新手往往忽视了静电防护或者带电操作的风险。他用很严肃的语气提醒读者,技术是为人服务的,但必须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之上。这种对职业道德的强调,让整本书的调性一下子拔高了。读完关于电路板维护的那几章,我开始对自己的工具箱进行了全面升级,因为书中明确指出,劣质的烙铁头和不精准的万用表,是造成维修失败的两大元凶之一,这简直是血泪的教训总结啊,非常实用。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震撼。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电路分析层面,更涉及到了现代电子设备中一些前沿技术的初步概念,比如嵌入式系统在设备控制中的应用,以及一些常见接口协议的原理概述。我记得翻到介绍数字化处理单元的那部分时,我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更宏大的电子世界。作者在讲解这些高深内容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对读者的尊重,即便是复杂的算法描述,也会先用一个通俗的类比来铺垫,这使得即便是对高数不太敏感的读者也能抓住其核心思想。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巧妙,它像一条精心铺设的轨道,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飞跃。我感觉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身边的电子产品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是使用它们,而是开始好奇它们是如何‘思考’和‘运作’的,这种好奇心是学习一切技术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组织方式也值得称赞。虽然我主要关注的是纸质内容,但书页边缘的注释和交叉引用设计非常人性化,它提示你去思考某个知识点在其他章节是如何体现的,强迫读者进行多维度的联想和串联。特别是针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作者会用一个专门的“易错点辨析”小栏目来集中解答。我曾经把两个工作原理相似但应用场景截然不同的芯片搞混过,后来在书中的对比分析下才彻底明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可复用性’,它不是那种读完一次就束之高阁的读物,而是我工具箱里的一本常备手册。每当我遇到新的电子设备维修挑战时,我都会习惯性地翻开它,总能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相关的原理回顾或操作指南,它就像一位沉默但随时待命的资深导师,陪伴着我的技术成长之路。
评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带着科技感的蓝色调,配上清晰的字体,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关于硬核技术的书。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前言,作者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谨,对电子设备基础理论的阐述深入浅出,特别是对一些复杂的电路原理,作者居然能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例子来比喻,这对于我这种非科班出身,但又对电子维修抱有浓厚兴趣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我记得有一次我试图修理一台老旧的收音机,对里面的晶体管工作原理总是摸不着头脑,直到看了书中关于半导体器件那几个章节,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难以言喻。书中的图示和示意图也做得非常专业,线条清晰,标记明确,绝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草图,看得出来编辑和作者在制作过程中下了不少功夫,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为后续的动手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纸张的质感也很好,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太累,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钻研技术的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贴心的细节。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说实话,远超出了我预期的纸质书的重量。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故障排查逻辑的梳理,简直就是一本实战手册。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一大堆晦涩难懂的公式,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建立起一套系统的诊断思维。比如,当设备出现间歇性故障时,书里会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链条,从电源输入到信号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的测试点和判断标准。我按照书中的流程图去排查我那台经常重启的显示器,竟然很快定位到了问题出在电源模块的一个电容老化上。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远比直接告诉你‘把这个零件换掉’要高明得多。它教会了我如何‘像一个工程师一样思考’,而不是仅仅做一个‘零件更换工’。而且,书里还穿插了一些老一辈维修师傅的经验之谈,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窍门,往往能解决最棘手的难题,让人感觉不是在阅读一本教科书,而是在向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