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现代通信原理(上下)
定价:95.00元
售价:64.6元,便宜30.4元,折扣68
作者:王友村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647144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40kg
《现代通信原理(套装共2册)》讨论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主要讨论数字通信原理,全书紧密围绕通信的有效性和通信的可靠性展开讨论。章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第四章讨论用于通信系统性能分析所必需的数学知识,第五章讨论模拟通信原理,其余各章讨论数字通信原理。每一章都附有习题,在书后附录中附有各章习题答案。《现代通信原理(套装共2册)》前后内容连贯一致,概念清楚,阐述详尽,既便于自学,又有一定深度。与同类教材相比,对于一些问题的阐述有其独到之处。
《现代通信原理(上册)》目录:
章 绪论
1.1 通信系统基本概念
1.2 调制和解调
1.3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4 信道
1.5 信息量和信道容量
1.6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
1.7 通信发展简史
习题1
第二章 信号与频谱
2.1 线状频谱和傅里叶级数
2.2 连续频谱和傅里叶积分
2.3 冲激函数
2.4 傅里叶变换的基本特性
2.5 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习题2
第三章 概率与随机变量
3.1 事件与概率
3.2 概率运算
3.3 一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
3.4 二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
3.5 常用概率分布举例
3.6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习题3
第四章 随机过程
4.1 随机过程概念
4.2 平稳随机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
4.3 平稳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4.4 窄带随机信号
4.5 高斯随机过程
习题4
第五章 连续波模拟调制
5.1 线性调制
5.2 角度调制
5.3 连续波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5.4 连续波模拟调制系统比较
5.5 频分多路复用(FDM)
习题5
第六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6.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6.2 传输码码型
6.3 数字信号的功率谱
6.4 数字基带传输中的码间干扰
6.5 间干扰数字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6.6 确知信号的佳接收及佳接收误码率
6.7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
6.8 眼图
6.9 时域均衡
习题6
第七章 连续波数字调制
7.1 二元数字调制
7.3 多元数字调制
7.4 窄带调制
7.5 多载波调制
7.6 在衰落信道上传输数字信号
习题7
第八章 脉冲编码调制(PcM)
8.1 PCM通信系统基本组成
8.2 抽样及其恢复
8.3 量化
8.4 编码和译码
8.5 单片PCM编、解码器
8.6 差分脉码调制(DPCM)
8.7 增量调制(AM)
习题8
第九章 同步和时分多路复用
9.1 载波同步
9.2 位同步
9.3 时分多路复用(TDM)
9.4 帧同步
习题9
第十章 差错控制编码
……
《现代通信原理(下册)》
这本书的例题和习题部分,是其价值的又一重要体现。它们的设计精妙且覆盖面广,并非简单的重复或套用课本知识点。许多习题都巧妙地融入了实际工程中的典型问题,要求读者必须真正理解背后的物理意义和数学原理才能得出答案。我尝试解答了其中几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发现它们不仅考验了对单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它们强制性地要求我们将不同章节的概念进行整合运用。更值得称赞的是,对于一些难点习题,书后提供的解答详尽而透彻,不仅给出了最终结果,还清晰地展示了推理过程中的每一步关键判断,这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通过这些习题的训练,我感觉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不再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是真正达到了“会用”的境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精装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十足。封面采用了深邃的蓝色调,配以简洁有力的白色字体,透露出一种严谨又不失现代感的学术气息。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是上乘,触感细腻,印刷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密集的公式和复杂的图表,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装订方面做得非常扎实,我特意翻阅了几次,感觉即便是经常使用也不会轻易散页。这种对细节的注重,很能体现出版社在出版高水平专业教材上的用心。初次拿到这本书时,那种仪式感十足,让人对即将开始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预见到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尤其对于我这种需要反复查阅和研读的读者来说,耐用的装帧和清晰的排版是衡量一本专业书籍价值的重要标准,这套书在这方面无疑是做到了极致。
评分内容编排上,作者展现了极为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卓越的教学智慧。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核心理论的深入剖析,再到复杂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层层递进,毫不拖沓。尤其是在处理一些跨学科的复杂模型时,作者总能找到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阐述方式,避免了纯粹数学推导带来的枯燥感。例如,对于某一关键调制技术原理的讲解,不仅仅停留在公式层面,还结合了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对比分析,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试图搭建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坚固桥梁的良苦用心。这种循序渐进、注重融会贯通的叙述风格,对于正在系统学习该领域知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它让原本看似高不可攀的知识点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评分阅读体验中,图示的运用达到了教科书级别的水准。在涉及波形、频谱、链路预算以及复杂系统框图的展示时,插图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读者对抽象概念的把握程度。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所有的示意图都精确、清晰且布局合理。线条的粗细、颜色的区分(即便是黑白印刷的图表,其灰度和对比度也把握得恰到好处),都服务于信息传递的最大化。例如,在解析多址接入方案的干扰特性时,配套的频谱图清晰地展示了资源划分的边界和竞争关系,让人一眼就能洞察其优劣所在。这些精心制作的视觉辅助材料,极大地弥补了纯文本描述在空间想象和动态过程理解上的不足,使得原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脑补构建的抽象模型,能够瞬间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认知结构。可以说,图文并茂的程度非常高,图表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知识载体。
评分从作者的写作态度来看,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对严谨性的极致追求和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全书的术语使用高度统一且专业,没有出现任何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表述。查阅了几个关键术语的定义,发现其与国际公认标准保持了高度一致性,这对于一本面向工程实践和前沿研究的教材至关重要。在一些历史发展和技术演进的描述中,作者也保持了客观公正的立场,清晰地区分了不同阶段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没有过度推崇某一代技术而贬低另一代。这种冷静而客观的叙事风格,给予了读者一个全面、没有偏见的知识框架。阅读完前几章后,我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的书,更是一本“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的深度思考之作,它在培养读者的科学思维习惯方面,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