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二版)
定价: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郑春燕,邱国锋,张正栋,胡华科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3070858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2版)》共分十五章。**章到第九章,重点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GIS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应用、GIS空间数据结构、GIS数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空间分析与建模、数字高程模型、GIS产品输出、GIS标准、GIS技术的发展;第十章到第十五章,重点论述了GIS工程与实例,主要包括GIS系统分析,GIS系统总体设计,GIS系统功能设计,GIS系统数据库设计,GIS系统输入输出设计,GIS系统实施、管理和维护及其应用实例。本书由郑春燕副教授、张正栋教授、胡华科副教授进行统稿和修订。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2版)》全面分析了GIS的特点、发展现状和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当前信息化建设和不同层次的GIS教育的实际需要,力求将GIS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融为一体,通过参阅大量文献,并在结合笔者多年的GlS教学和主持参与的有关省市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GIS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以及应用和开发实例。全书共分十五章。章到第九章,重点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GIS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应用、GIS空间数据结构、GIS数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空间分析与建模、数字高程模型、GIS产品输出、GIS标准、GIS技术的发展;第十章到第十五章,重点论述了GIS工程与实例,主要包括GIS系统分析,GIS系统总体设计,GIS系统功能设计,GIS系统数据库设计,GIS系统输入输出设计,GIS系统实施、管理和维护及其应用实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2版)》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作为GIS、软件工程、土地管理、资源环境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书。本书由郑春燕副教授、张正栋教授、胡华科副教授进行统稿和修订。
章GIS概论
节CIS基本概念
1信息、地理信息
2信息系统
3GIS
4CIS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CIS的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2计算机软件系统
3地理空间数据
4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
第三节GIS的功能与应用
1GIS的功能
2GIS的应用
第四节CIS的发展概况
1国际发展状况
2国内发展状况
思考题
第二章GIS空间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节GIS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1空间数据的分类
2空间数据模型
3空间数据结构
4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的关系
5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第二节栅格数据结构及其编码
1栅格数据结构
2栅格数据的取值方法
3压缩编码方法
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及其编码
1矢量数据结构
2矢量数据结构编码的基本内容
3矢量数据结构的编码方式
4多边形编码及拓扑关系的自动生成
第四节矢栅结构的比较及转换算法
1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的比较
2相互转换算法
第五节CIS空间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
1数据库
2数据库管理系统
3CIS空间数据库
4CIS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思考题
第三章GIS数学基础
节地球椭球及其坐标系
1地球椭球
2各种坐标系的建立及其相互关系
3我国的高程系
第二节地图投影
1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
2常用的一些地图投影
3我国编制地图常用的地图投影
4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投影的配置
第三节地图的分幅和编号
1地图分幅
2地图编号
3我国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思考题
第四章GIS数据获取与处理
节CIS的数据源
1地图
2遥感影像数据
3社会经济数据
4实测数据
5数字数据
6各种文字报告和立法文件
第二节CIS数据获取
1属性数据的采集
……
第五章GIS空间分析与地学建模
第六章数字地面模型
第七章GIS产品输出
第八章GIS标准
第九章GIS技术的发展
第十章GIS工程概述
第十一章GIS系统分析
第十二章GIS系统设计
第十三章GIS系统实施
第十四章GIS系统的雒护和评价
第十五章GIS工程实例——深圳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我当初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它“第二版”的标识,这通常意味着内容是经过更新和优化的,能够反映当前 GIS 领域的一些新发展和新趋势。我特别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深入理解 GIS 的核心技术和方法论。在“原理”层面,我希望它能详细讲解空间分析的各种模型和算法,比如空间插值、空间回归、点模式分析等,并且最好能解释这些算法的数学基础和适用场景。同时,我也很关心数据质量控制和误差传播方面的知识,这对于保证 GIS 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在“应用”方面,我期待它能涵盖一些当前热门的应用领域,比如智慧城市、地理大数据分析、室内定位导航、或者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前沿的应用实例,了解 GIS 技术是如何与时俱进的。最后,“工程”部分,我希望它能侧重于 GIS 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 GIS 软件的架构、二次开发的技术,以及如何构建和维护一个稳定高效的 GIS 应用平台。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能够掌握 GIS 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 GIS 从业者。
评分我当初选择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种“扫盲”的心态。我之前对地理信息系统这个领域几乎是一无所知,只知道它听起来很高大上,似乎跟地图、数据、分析这些东西有关,但具体是什么,能做什么,却一点概念都没有。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原理、应用与工程”这几个字,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指引,让我觉得它能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一步步地把我带入这个领域。我最期待的是“原理”部分,希望它能用最简洁、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解GIS的核心概念,比如空间数据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如何存储和管理,以及地理坐标系统和投影系统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坐标系,以及它们之间如何转换。我希望这本书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而是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配合大量的图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其次,“应用”部分,我希望它能展示GIS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从城市管理到环境保护,从交通规划到资源勘探,让我看到GIS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够激发我对这个领域的兴趣。最后,“工程”部分,虽然我可能还不是工程师,但我希望通过了解工程化的思维和方法,能够对GIS项目的生命周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项目是如何从无到有,如何进行规划、开发和实施的。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是被它的厚度和封面那种严谨的学术气息给吸引住了。我之前接触过一些GIS的入门读物,感觉都比较零散,知识点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学完之后总感觉像是在学碎片化的工具使用,而缺乏对整个体系的认知。这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二版)》正好弥补了我的这种需求。我尤其看重它“原理”部分的深度,希望它能详细介绍数据模型,比如矢量和栅格数据的内部表示、属性数据的管理方式,以及空间分析的基础算法,像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等,最好能配以清晰的图示和数学推导,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逻辑。然后,“应用”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不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个应用场景,而是能详细分析在这个场景下,GIS是如何被整合到整个工作流程中的,使用了哪些数据,进行了哪些关键的分析,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并且这些结论是如何被决策者采纳和应用的。最后,“工程”部分,我觉得这是区分业余和专业的关键,我期待它能指导我如何进行GIS项目的数据采集、处理、质量控制,以及如何开发定制化的GIS应用,甚至包括一些系统集成和性能优化的考虑。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系统地构建起我对GIS的认知框架,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挺扎实的,一看就是那种能让人在GIS领域打下坚实基础的教材。我当初选择它,主要是因为它“原理、应用与工程”这几个词,感觉涵盖得很全面,不像有些书只讲理论,或者只罗列各种软件操作。我特别希望能够理解GIS背后真正的逻辑,知道为什么这么设计,而不是仅仅会点几下鼠标。尤其对于“原理”这部分,我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数据的空间结构、坐标系统、投影变换这些核心概念,让我明白地图是如何在计算机里“活”过来的。至于“应用”,那就更是重点了,我希望它能展示GIS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农业等等不同领域的实际案例,能看到GIS是如何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这对我找工作或者做研究都非常有指导意义。最后,“工程”这两个字,让我觉得这本书会教我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项目,如何进行项目的设计、开发、部署和维护,这对于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GIS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总的来说,我选择这本书,是希望它能成为我学习GIS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应用视野和实用的工程实践指导。
评分作为一名 GIS 领域的初学者,我选择《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应用与工程(第二版)》这本书,是看中了它“原理、应用与工程”这样一个全面且逻辑严谨的体系。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建立起一个扎实的 GIS 理论基础。特别是在“原理”部分,我期望能够深入理解空间数据的模型,比如矢量数据中的拓扑关系、栅格数据中的空间分辨率和像元值,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如何处理和查询地理信息。我对坐标系统和投影变换的细节特别感兴趣,希望能够弄清楚不同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之间的差异,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和转换,避免数据失真和位置错误。在“应用”方面,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案例,展示 GIS 在不同行业的实际落地情况,例如如何利用 GIS 进行遥感影像解译,如何进行地形分析和水文模拟,或者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进行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我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能够理解 GIS 技术如何赋能于各个领域,解决实际问题。至于“工程”部分,我希望它能引导我了解 GIS 项目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生产、软件开发以及项目管理等环节,让我对 GIS 工程化实践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为将来能够独立承担或参与 GIS 项目打下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