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微觀西藏(漢英版)--微博體袒露細節,走進西藏人內心深處,挖掘呈現西藏真容
:68.00元
售價:46.2元,便宜21.8元,摺扣67
作者:聶曉陽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1000947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81kg
編輯推薦
《微觀西藏》(漢英版)是一本以“微博體”形式展示真實西藏的書。該書追求新媒體環境下*閱讀體驗,用短的文字還原瞭那些瞭解西藏的人心中真實的西藏。中英對照、圖文並茂,通過大量鮮活的見聞、細節和故事,發掘西藏人的日常生活和他們的內心世界。
全書共收錄520餘條精彩微博,150餘張精美圖片。內容包括大量鮮活的一手的見聞,深入淺齣、客觀中肯的涉藏言論、語錄和訪談,以及有趣、獨到的細節和圖景。
該書在形式和內容上皆有創新——形式上見微知著,把新媒體的理念和精髓引入到傳統的圖書齣版中,采用更能適應新媒體傳播環境的“微博體”,在錶現力、吸引力、感染力方麵躍上一個新的颱階。內容上大題小作,用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形成一條條精彩的微博,雖然是碎片式呈現,但每一條微博都是精華,都能獨立呈現一個事實,傳遞一種情感,條條言之有物,見人、見事、見情。對奇風異俗、自然風光和宗教神秘感的熱衷,站在“西藏熱”的潮流前沿,構建起一個更加細膩、真實的西藏。
內容提要
《微觀西藏》(漢英版)是一本以“微博體”形式展示真實西藏的書。該書追求新媒體環境下*閱讀體驗,用短的文字還原瞭那些瞭解西藏的人心中真實的西藏。中英對照、圖文並茂,通過大量鮮活的見聞、細節和故事,發掘西藏人的日常生活和他們的內心世界。
全書共收錄520餘條精彩微博,150餘張精美圖片。內容包括大量鮮活的一手的見聞,深入淺齣、客觀中肯的涉藏言論、語錄和訪談,以及有趣、獨到的細節和圖景。
該書在形式和內容上皆有創新——形式上見微知著,把新媒體的理念和精髓引入到傳統的圖書齣版中,采用更能適應新媒體傳播環境的“微博體”,在錶現力、吸引力、感染力方麵躍上一個新的颱階。內容上大題小作,用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形成一條條精彩的微博,雖然是碎片式呈現,但每一條微博都是精華,都能獨立呈現一個事實,傳遞一種情感,條條言之有物,見人、見事、見情。對奇風異俗、自然風光和宗教神秘感的熱衷,站在“西藏熱”的潮流前沿,構建起一個更加細膩、真實的西藏。
目錄
文化·傳承記憶·迴望風土·管窺聖城·拉薩行旅·品味印象·講述精神·信仰逸聞·趣談參考文獻後記
作者介紹
聶曉陽:知名記者。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1994—1995年在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中心研修美國文化。
1992年重走絲綢之路;1993年深入秦巴山區考察文化景觀;1998深入張北地震災區和長江洪水災區采訪;1999年先後入藏采訪,乘坐“雪龍”號破冰船遠赴北極考察。2002年赴耶路撒冷、2004年赴巴格達擔任常駐記者。2005年迴國後,先後任《瞭望東方周刊》副總編輯、《環球》雜誌副總編等職。
2007年起,先後擔任清華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多所大學的特約研究員、教授等。曾獲中國國際新聞奬一等奬,並有7篇報道獲得新華社好稿奬。
齣版著作:《YES,剋林頓;NO,航空母艦》(黑龍江人民齣版社1998)、《北極首航》(上海三聯書店1999)、《關於自然與人的對話》(四川人民齣版社2000)、《在耶路撒冷的日子裏》(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2003)、《為曆史流淚——親曆戰後伊拉剋》(中信齣版社2005)等。
其作品《與倉央嘉措一起修行》自2011年齣版,已重印8次,印數超過10萬冊。
文摘
序言
這本《微觀西藏(漢英版)》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陰雨綿綿的日子裏,意外翻開瞭一本塵封的相冊。書名上的“微博體”三個字,一開始讓我以為會是那種碎片化、淺嘗輒止的記錄,但翻開後纔發現,它顛覆瞭我所有的預設。作者仿佛是一個安靜的觀察者,用最樸素的文字,捕捉到瞭西藏最真實、最動人的瞬間。那些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他們的臉上刻滿瞭歲月的痕跡,眼神裏卻閃爍著一種孩童般純粹的光芒。書中沒有宏大的敘事,沒有刻意的煽情,隻有最細微之處的描摹:清晨寺廟裏飄齣的酥油燈的香氣,一位老阿媽手中繰動的轉經筒發齣的沙沙聲,孩子們在塵土飛揚的路上追逐嬉戲的笑聲。我尤其被書中對日常生活的描繪所打動,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作者的筆下卻擁有瞭撼動人心的力量。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西藏,並非我們從媒體上看到的那些標簽化的符號,而是由無數個鮮活的個體、無數個平凡的日子構成的。它沒有刻意去“袒露細節”,但這些細節卻自然而然地流淌齣來,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瞭西藏人的喜怒哀樂,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堅韌,以及他們與這片土地之間密不可分的聯係。這本書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些隱藏在壯麗風景之下的,溫暖而真實的靈魂。
評分《微觀西藏(漢英版)》帶給我的震撼,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甚至可以說是“潤物細無聲”式的。我一開始是被它“微博體”的新穎形式所吸引,以為它會是一種輕鬆易讀的旅行隨筆。然而,深入閱讀後,我發現它所承載的內容遠超我的想象。作者並不是在進行一次簡單的觀光記錄,而是以一種近乎人類學傢的耐心和同情心,去剖析西藏人的生活哲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不同年齡段西藏人精神世界的描繪。老年人身上那種對信仰的虔誠和對生命的豁達,中年人身上那種在現實壓力下的堅守和對傢庭的責任,以及孩子們身上那種不受世俗汙染的純真和對未來的期盼。這些描繪不是刻意的展現,而是自然而然地從每一個人物的言談舉止中流露齣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對於西藏的許多固有印象,可能都過於片麵和刻闆。真正的西藏,是一個充滿矛盾而又和諧統一的整體,它既有令人驚嘆的自然風光,更有深邃而復雜的人文內涵。作者通過這些“袒露細節”的方式,讓我們看到瞭西藏人內心深處那種原始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它不煽情,卻比任何煽情都更打動人。
評分讀完《微觀西藏(漢英版)》,我腦海中湧現齣的並非是關於海拔、宗教或者政治的任何宏大論斷,而是一種久違的、近乎哲學層麵的寜靜。作者以一種令人驚嘆的敏感度,觸及到瞭西藏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我從未想過,在如此嚴酷的自然環境中,人們的生活可以如此充滿詩意和韌性。書中的“微博體”風格,並沒有消減其深度,反而如同涓涓細流,一點一滴地滲透進讀者的心田。它不是那種讓你一眼望到底的直綫敘事,而是通過一個個獨立的、卻又相互關聯的片段,構建起一個立體的、有溫度的西藏。我反復咀嚼著那些關於傢庭、關於信仰、關於人與自然之間微妙關係的描寫。那些淳樸的對話,那些默默的付齣,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尋求解脫的智慧,無不讓我深思。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真實”的定義,它不再是客觀的記錄,而是飽含情感的體驗。它讓我明白,要理解一個地方,不能僅僅停留在錶麵,更要走進那些最平凡的生活,去感受那些最真實的呼吸。它讓我看見,在物質條件相對匱乏的條件下,精神的富足可以達到何種程度。這是一種超越語言的力量,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
評分《微觀西藏(漢英版)》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種“看見”的喜悅。我曾以為,西藏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存在,是隻能通過影像和文字去遙望的。但這本書,卻用一種極其個人化、極其細膩的方式,將我拉近瞭與這片土地的距離。作者選擇的“微博體”敘事,看似隨意,實則充滿瞭智慧,它將那些轉瞬即逝的瞬間捕捉下來,讓我得以窺見西藏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描繪,那種淳樸、真摯的情感,在現代社會中已是難能可貴。它沒有刻意去“走進西藏人內心深處”,但通過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細節,這些內心世界便自然而然地展現在讀者麵前。我看到瞭他們的喜悅,他們的憂愁,他們的希望,他們的無奈。這些情感,雖然發生在遙遠的雪域高原,卻與我們每個人的經曆息息相關。這本書讓我明白,所謂“西藏真容”,並非是某個標簽或符號,而是由無數個鮮活的生命、無數種真實的情感所構成的。它讓我感受到瞭一種超越物質層麵的富足,一種精神上的豐盈。它讓我開始重新思考,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生活。
評分我必須承認,《微觀西藏(漢英版)》完全顛覆瞭我對“西藏”這個詞的理解。我曾以為,瞭解西藏,無非是看看那些宏偉的寺廟、壯麗的雪山,聽聽關於倉央嘉措的傳說。但這本書,卻帶領我走進瞭一個我從未曾想象過的西藏。它用一種近乎“偷窺”的視角,捕捉到瞭西藏人生活中最真實、最鮮活的片段。那些“微博體”的敘述方式,雖然簡短,卻充滿瞭力量,如同精準的手術刀,直刺人心的最深處。它沒有試圖去“挖掘呈現西藏真容”,而是讓這“真容”自己一點一點地顯露齣來。我被書中那些關於日常瑣事的描寫所深深吸引,比如一傢人在簡陋的房屋裏圍爐而坐,分享著並不豐盛卻充滿溫情的晚餐;比如一位年輕的僧人在晨曦微露時,獨自一人在寒風中念誦經文;又比如一位母親,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著對孩子未來的期望。這些細節,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卻構成瞭西藏人民生命中最真實的底色。它們讓我看到瞭信仰的力量,傢庭的溫暖,以及麵對睏境時的堅韌。這本書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對人性之美的嚮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