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文化發展論叢 湖北捲(2014)
:88.00元
售價:59.8元,便宜28.2元,摺扣67
作者:吳成國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0977178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由湖北大學主辦、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承辦的於2014年6月21日召開的“首屆湖北文化發展論壇”論文匯編而成,論壇主題是“倫理秩序構建與文明湖北建設”,共有30篇文章。這些文章從多角度對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倫理秩序構建與文明湖北建設做瞭探討,其中不乏真知灼見。書中也有一些觀點屬於學術爭鳴,例如探如佛教禪宗對倫理秩序建構的作用等,也頗具啓迪作用。
目錄
理論前沿
新時代“六倫”的新建構【郭齊勇】
用傳統文化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劉玉堂 袁北星】
論地名所見的孝文化【吳成國 程 程】
法治社會的公德、私德與倫理秩序構建【陳焱光】
論主流價值文化建構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陳 俊 柳丹飛】
實施生態補償製度,建構生態倫理秩序【孫友祥 李齊凡】
大眾傳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策略談【廖聲武 楊翠芳】
論壇專題
孝文化的弘揚與文明湖北建設【田壽永】
倫理秩序建構下孝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陳朝暉】
《國語·楚語》對政治倫理秩序及其挑戰的思考【周海春】
關公文化與倫理秩序構建【夏日新】
關公信仰與中國儒傢經濟倫理【姚偉鈞】
鄂州傢訓傢規的文化意蘊及其啓示【周國林】
構築湖北特色的道德文明——基於對楚文化特點的考察【阮 航】
論荊楚文化傳統與當代湖北市場道德自律建設【張 敏】
問題探討
構建感恩文化創新湖北文明【王玉德】
提振湖北文化自信建構基層社區倫理【任 放】
城鎮化背景下農村傢庭倫理的裂變與整閤
——關於湖北省英山縣石頭咀鎮農村傢庭倫理問題的調查【費雪萊 高樂田】
湖北農村傢庭倫理秩序建設的調查與思考【楊海軍】
企業倫理文化建設的現代視野轉換
——對湖北部分企業倫理文化建設的調研分析【馮 軍 硃武振】
學術爭鳴
論對傳統儒傢倫理文化的把握與利用【韓東屏】
簡論文明湖北建設的倫理迴應【戴茂堂 薑 純】
文明湖北的群體道德依托——以湖北青少年群體為例【熊友華 宋文霞】
全麵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的戰略思考【昌 灝】
以傳統“誠信”倫理為本推進“文明湖北”建設【張誌雲 呂丹丹】
湖北人網絡形象的文化分析——基於新浪微博的研究【張 寜 柴海燕】
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禪文化對於文明湖北建設的現實意義【郝祥滿 金 丹 陳孟瑩】
承楚騷之遺韻創當代湖北文化之——以湖北文學為中心的考察【梁桂蓮】
比較研究
英國工業革命後倫理道德構建及其啓示【王 揚 楊 悅】
他山之石——近代英國道德情感主義給我們的啓示【李傢蓮】
作者介紹
吳成國,男,1964年生,湖北大悟人,曆史學博士。現為湖北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大學荊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湖北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楚國曆史文化學會、三國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多年來一直緻力於中國古代史、中國文化史、荊楚及湖北地方曆史文化、道教與宗教文化等的研究。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思考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之間的互動關係,而湖北作為一個省份,既有武漢這樣的特大城市,也有廣袤的鄉村地區,這使得《文化發展論叢 湖北捲(2014)》這本書對我來說,可能是一個研究這種互動關係的絕佳案例。我想瞭解,在這本書中,作者們是如何看待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的?是城市文化對鄉村文化産生瞭輻射和同化的作用,還是鄉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滋養和豐富瞭城市文化?書中是否會探討這種互動關係在湖北的具體體現,例如,一些傳統的鄉村習俗是如何在城市中得以保留或變異的?反之,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又是如何滲透到鄉村的?我更感興趣的是,在2014年這個時間點,這種互動關係呈現齣怎樣的特點,是否存在新的發展趨勢?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不同區域(如沿江城市、山區鄉村)文化差異和聯係的比較研究,那將更有助於我理解這種復雜的文化生態。
評分這套《文化發展論叢》從書名來看,就透露齣一種厚重的學術氣象,尤其加上“湖北捲”這個地域限定,更是讓人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地域性文化研究很感興趣,因為在我看來,大江大河、名山大川孕育齣的風土人情,遠比書本上的宏大敘事來得更為鮮活真實。湖北,自古以來便是楚文化的搖籃,經曆瞭漫長的曆史演變,積澱瞭深厚的文化底蘊。無論是屈原的浪漫主義詩篇,還是古代精美的青銅器、漆器,抑或是現代社會中依然活躍的戲麯、民俗,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獨具魅力的文化故事。翻開這本書,我希望能夠窺見湖北文化的脈絡,瞭解它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斷發展、演變,又如何在新時代煥發齣生機。這本書能否觸及到那些鮮為人知的民間傳說,能否挖掘齣那些被遺忘的曆史細節?我尤其關注作者們是如何處理史料的,是僅僅羅列史實,還是能從中提煉齣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化發展規律?我對那種能夠將宏觀的文化理論與具體的地域實踐相結閤的研究尤為欣賞,希望這本“湖北捲”能在這方麵有所建樹,帶我走進一個真實、立體、有溫度的湖北文化世界,感受它獨特的美學氣質和精神內涵。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史,特彆是湖北地區曆史有著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購買《文化發展論叢 湖北捲(2014)》的初衷,是希望能夠從中獲得一些關於湖北地區在不同曆史時期文化麵貌的係統性介紹。湖北地處長江中遊,自古以來就是兵傢必爭之地,也是文化交匯的重要節點。從古代的荊楚文化,到三國時期的烽火歲月,再到明清時期的商品經濟發展,每個時期都留下瞭獨特的文化印記。我期望書中能夠詳細梳理這些曆史文化遺産,比如那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它們是如何改變我們對湖北古代文明的認知?曆史上的政治、經濟格局是如何影響當地文化形態的?書中的篇章是否能像一部生動的畫捲,徐徐展開湖北不同時代的文化圖景?我尤其想知道,作者們是如何看待湖北文化在整個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它是僅僅作為區域性文化存在,還是對中國整體文化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對於那些鮮為人知的曆史人物、曆史事件,如果書中能夠有深入的挖掘和解讀,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評分作為一個對文化産業發展以及創意經濟非常關注的讀者,《文化發展論叢 湖北捲(2014)》這本書,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湖北地區文化産業發展的深度分析。當前,文化産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地域性的文化資源如果能夠得到有效的開發和轉化,將能産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想知道,在這本書中,作者們是否對湖北的文化産業現狀進行瞭客觀的評估?例如,哪些文化産業在湖北發展得比較好,又有哪些存在瓶頸?書中是否探討瞭湖北獨特的文化資源(如武當文化、荊楚文化、紅色文化等)在文化産業化方麵的潛力?對於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産品或服務,作者們是如何看待它們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模式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從書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推動湖北文化産業創新發展、提升其競爭力的思路和建議。這本書能否為湖北的文化産業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化發展的未來走嚮?
評分我最近在構思一個關於地方戲麯傳承與創新的項目,所以對《文化發展論叢 湖北捲(2014)》這本書的興趣,更多地集中在它對湖北地域文化具體錶現形式的探討上。湖北戲麯資源十分豐富,楚劇、漢劇、黃梅戲(雖然起源於湖北、安徽交界,但在湖北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等等,它們各自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曆史淵源。我特彆想瞭解,在2014年這個時間節點,這些戲麯的發展狀況如何?麵臨著怎樣的挑戰?作者們是如何分析這些挑戰的,是源於市場經濟的影響、觀眾口味的變化,還是人纔的斷層?更重要的是,書中是否提及瞭具體的創新案例,比如如何將傳統戲麯與現代科技相結閤,如何吸引年輕觀眾,如何改編劇目以適應時代需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啓發性的思考,甚至是一些可供藉鑒的實踐經驗。如果書中能夠深入分析一些成功的或不成功的戲麯改革案例,並從文化發展的角度進行解讀,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一個好的文化研究,不應該隻停留在理論層麵,更應該關注文化如何落地生根,如何與社會生活緊密聯係,如何在這種聯係中實現自身的延續和發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