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通信原理及其应用(第二版)
定价:30.00元
售价:20.4元,便宜9.6元,折扣68
作者:王秉钧,王少毅,韩敏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6-01
ISBN:97871180450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40kg
本书比较系统扼要地讲述了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性能和具体应用。全书共分9章,包括绪论、模拟调制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学传输、数学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信道复用和多址技术、信道编码、通信系统举例等。各章均有习题,并附有部分习题答案。
本书着重物理概念的阐述,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吸收新的技术成果,简化了部分烦琐的数学推导,可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习对象的需要。本书通俗易懂、重点突出、便于自学。
本书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自动化及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高职生、函授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通信与通信系统
1.1.2 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
1.1.3 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1.2 信息及其度量
1.3 信道
1.3.1 信道的分类
1.3.2 信道模型
1.3.3 恒参信道与变参信道特征
1.4 信道容量
1.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1 通信系统的有效性
1.5.2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习题
第2章 模拟调制系统
2.1 调制的作用和分类
2.1.1 调制的目的和作用
2.1.2 调制的分类
2.2 标准调幅(AM)
2.2.1 标准调幅的波形及其频道
2.2.2 调幅波的功率分布和效率
2.2.3 AM信号的产生和解调
2.3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
2.3.1 DSB的波形及其频谱
2.3.2 DSB法产生单边带信号
2.4 单边带调幅(SSB)
2.4.1 滤波法产生单边带信号
2.4.2 相移法产生单边带信号
2.4.3 单边带信号的解调
2.5 残留边带调幅(VSB)
2.5.1 VSB调制原理
2.5.2 VSB信号的解调
2.6 调幅应用举例
2.6.1 调幅广播
2.6.2 立体声广播
2.6.3 广播电视
2.6.4 单边带通信
2.7 角度调制
2.7.1 角度调制的一般概念
2.7.2 频率调制(FM)
2.7.3 宽带调频波的产生
2.7.4 调频信号的解调
2.8 调频应用举例
2.8.1 调频广播
2.8.2 广播电视伴音
习题
附录A2
A2-1 傅里叶变换
A2-2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A2-3 常用傅里叶变换对
A2-4 贝塞尔函数
第3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3.1 抽样定理
3.1.1 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3.1.2 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
3.2 模拟脉冲调制
……
第4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第5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第6章 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附录A6
第7章 信道复用和多址技术
第8章 信道编码
第9章 通信系统举例
附录B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是这本书的习题设计和配套资源。很多技术书籍的习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就是纯粹的公式套用,缺乏对知识深层理解的检验。但这里的习题设计,明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们往往是两到三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需要读者真正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求解。有些问题甚至设计成了开放式的论证题,要求我们对某种技术方案的优劣进行分析和比较,这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技术判断能力。更棒的是,如果能配合上作者提供的电子资源(假设有配套的仿真代码或详细的解答),那学习效果简直是指数级的提升。我特别留意了书中提及的几次小型项目练习,它们要求读者不仅仅是计算,还需要对结果进行图形化展示和误差分析,这无疑是培养未来高级工程师必备技能的最佳途径。这本书不仅教你知识,更教你如何像一个专业人士那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是它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特别是关于随机过程的那几章,简直是精妙绝伦。作者对马尔可夫链和维纳过程的阐述,逻辑链条清晰得让人拍案叫绝。我个人最大的体会是,以往读其他教材时,总感觉对某些高阶概念,比如香农的信源编码定理的推导过程,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不真切。但这本书不同,它不仅给出了完整的数学证明,更重要的是,它穿插了大量的背景知识和历史沿革,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论,以及它在实际工程中的限制和意义。例如,讲到噪声对系统的影响时,它不仅仅停留在计算信噪比上,还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噪声(如高斯白噪声、带限噪声)在不同调制方式下的具体表现差异,配上了大量的仿真图表作为佐证。这些图表制作精良,数据准确,很多都是原创的或经过深度二次加工的,绝非简单的截图拼凑,这让抽象的数学模型变得可视化,极大地提升了理解效率。对于一个有着一定基础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字典”和“工具箱”的结合体,随时翻阅都能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感和理论支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深沉的蓝色调,配合着银色的字体,给人一种专业而又沉稳的感觉,让人觉得这本书里装载的知识一定非常扎实可靠。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个抽象的信号波形图案,它既暗示了主题,又增加了艺术感,不像有些技术书籍那样死板。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触感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排版布局上,作者显然花了不少心思,章节标题使用了醒目的粗体,关键公式和定理都用方框特别标识了出来,使得重点突出,查找起来非常方便。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对读者的尊重和对知识传授的严谨态度。我记得翻开第一章时,那种“这就是我需要的”感觉非常强烈,它不像市面上某些教材那样上来就抛出一堆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而是先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引入概念,比如用水流的强弱来类比信号的幅度变化,一下子就把复杂的理论拉近了距离,让初学者也能找到切入点。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让人愿意沉下心去深入研究。
评分这本书在语言风格和教学方法上,展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亲和力”。作者的叙述方式,与其说是在“教导”,不如说是在“娓娓道来”。他似乎很清楚初学者在哪些地方容易卡壳,因此会时不时地插入一些简短的“小贴士”或者“注意”栏目,用一种近乎口语化的方式提醒读者注意公式的适用前提,或者指出常见的误解。比如,在讨论采样定理时,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解释为什么过采样可以帮助抗混叠滤波器的设计,这个比喻极其巧妙,瞬间就打消了我对这个定理应用边界的疑虑。此外,书中对数学符号的定义和一致性保持得非常好,很少出现前面对某个符号定义A,后面又突然用它来指代B的情况,这种严谨性在冗长的推导过程中至关重要,它避免了读者在公式的海洋中迷失方向。这种细腻的文字处理,让整本书读起来有一种“陪伴感”,仿佛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旁边,耐心地为你答疑解惑。
评分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书在“应用”层面的处理,这才是它真正超越了许多同类教材的地方。很多理论书籍,讲完公式就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只有满脑子的困惑:“我该怎么用它?”而这本书非常贴心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每一章的末尾,它都设计了一系列的“工程实例分析”模块。比如,在介绍数字调制技术时,它不仅详细分析了BPSK和QPSK的性能,还模拟了一个简单的无线通信链路,对比了在相同频谱效率下,不同方案对功耗和抗多径衰落的不同要求。这些实例的描述非常具体,甚至提到了某些标准(尽管没有深入探讨标准细节),这对于准备从事通信系统设计和验证工作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甚至发现,书中的某些处理思路和我们公司内部进行系统优化时所采用的某些启发点不谋而合,这让我对作者的工程经验深感敬佩。它不是空谈,而是真正考虑了如何将实验室里的理论成果,高效、可靠地部署到现实世界中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